引言
1949年的新天地,是那些浴血奮戰的革命先輩們拼了命換來的!所以55年授銜,國家對1000多名將士授予了大大小小的軍銜,以表彰他們的卓越功勳。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到了2020年,那些開國將士們現在如何了?上千位將士們,如今還健在的,只剩下4位了。這四位將軍都是誰?他們又生活得怎麼樣呢?
"猛子"將軍——黎光
黎光,1914年生。小時候的黎光將軍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在他六歲,本該圍繞父母玩鬧的年紀,卻在短短的四個月的時間內,遭遇了家庭變故。爺爺、奶奶、父親和小妹,相繼去世。這種境況讓年幼的他不得不擔起家庭的重任。為了養家餬口,他樣樣農活都要幹。就是在這種艱苦艱難的日子中,磨練了他火爆而倔強的脾氣。
1932年,黎光加入了紅四軍。當時,紅軍行軍的條件比較差,缺乏槍枝彈藥,將士們還大都扛著大刀和軍標,靠著滿腔的熱血和敵人進行搏鬥。在軍隊中,黎光靠著過人的膽識和英勇氣概,被戰友們稱為"猛子"。他在戰鬥中,英勇抗敵,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先後參加了許多著名的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現在他即使已經退休了,也沒有閒著。而是積極投身於為家鄉的建設,他堅毅的品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軍人本色——鄒衍
鄒衍將軍,1915年出生在紅色之鄉—江西興國縣。或許正是由於出生地的緣故,鄒衍在15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年輕的紅軍了。在廣昌保衛戰中,他主動提出進行偵查任務。並在偵查的過程中,發現了意圖偷襲的敵人。情報到位,給了我軍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應。這次的事情,也讓上級對他刮目相看。
還有一次,長徵期間,鄒衍接到任務,要護送劉伯承安全渡江。護送途中,他盡心竭力,最終成功地完成任務。之後,他也多次參與重要戰役。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曾與公安部聯手,俘獲特務113人。
退休之後,他積極投身於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次為教育工程捐款,並且資助貧困學生。
"摳門"將軍——詹大南
所謂摳門將軍,並不是對他人而言的,而是只對自己摳門。詹大南將軍,1915年出生,1931年就加入了紅軍,先後參加了許多重要戰役,還多次被組織表彰。詹大南將軍在伏擊戰方面很有天賦,在他的帶領下,我方狠狠地挫傷了日軍的銳氣,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作為軍區副司令員,他為人卻極其的簡樸。他們家的家具,還是國家統一分配的。在現在,這個家家戶戶都有液晶大電視的時代,詹大南將軍家依然是老舊的彩電。老將軍說,過去的條件讓他習慣了節儉。之前,組織曾瞞著他,給他家改善了以下條件,老將軍知道之後,自己又堅持出了裝修費用。
即使現在退役了,老將軍舉手投足間還是透露出來了軍人風範。回憶起過去的戰爭往事,將軍仍歷歷在目。而在得知孩子們缺乏學習條件的時候,他們全家一起東拼西湊了十萬元,為老家捐贈了一所希望學校。
最小將軍——楊永松
楊永松將軍是這四位將軍中年齡最小的,1919年出生。小時候楊永松家的條件也不是很好,家中靠父親賣鹹魚、鹹菜為生。但後來父親積勞成疾,不幸去世了。即使條件更加艱苦了,他的母親卻不讓他們放棄學業。後來,在二哥的影響下,楊永松在11歲的時候,就入了青年團。
1934年,年僅15歲的他,就踏入了長徵之路,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戰士。後來的他,從一名小卒,逐步成長,擔任了許多重要職務。
退休後,他拿起了筆,將之前的戰役故事寫了下來,並出了書。現在的他依然注視著當代的人民軍隊和祖國的建設進程。
這四位開國將軍由於年齡的原因,已經不再能在為國家的軍事做貢獻了,但他們沒有閒著,在國家的後方,為國家的建設發展,他們依然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開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