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骨朵星番,ID:guduoxingf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黃夢瑩骨子裡有股猛勁兒。
在《演員請就位2》的第一輪表演,她選了劇目《梅蘭芳》,搭檔的是前輩溫崢嶸。她把自己的這種選擇稱作「上頭」,到了這個舞臺,情之所至,奔著想演的就去了。
等到她反應過來「我怎麼那麼猛」的時候,《梅蘭芳》已經播出了,她坐在沙發上,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的表演,想著,「天吶黃夢瑩,你也太勇敢了吧,怎麼敢去挑戰這個?」
《梅蘭芳》是陳凱歌導演的名作,她飾演的孟小冬,原飾演者是章子怡。挑戰這個劇目,橫看豎看都是啃了塊硬骨頭。
在這之後,她又選了《情深深雨濛濛》裡的依萍,但因表演失利,面臨被淘汰的危機。是大鵬導演的「天使劇本」《花木蘭》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飾演少數民族柔然的「花木蘭」——薩仁。
這又是一個需要黃夢瑩拿出猛勁兒來的角色。短短兩天的拍攝時間,她學會了所有的武打動作,把自己內心的倔強和不服輸全部調動了出來。
大鵬誇她超級敬業,帶著傷拍打戲,瞞著自己躲起來疼。
高效運轉48小時的效果是顯著的,《花木蘭》獲得了全網好評。黃夢瑩調侃自己「打得又猛又醜,把所有猙獰蠻狠的表情和雄性荷爾蒙都給了《花木蘭》。」那是曾經的她想像不出來的自己的樣子。
能拍到《花木蘭》,黃夢瑩「非常之知足,非常之爽。」即使節目之旅到此為止,她也覺得足夠過癮,且心懷感恩。
《演員請就位2》帶給現階段的她太多東西了。
01
「木蘭」
黃夢瑩很喜歡《花木蘭》這個劇本和薩仁這個角色,薩仁勇敢、無畏又有韌勁兒,她自己骨子裡是有這些東西的。
她毫不猶豫地覺得自己一定要去挑戰,一來她當時正面臨被淘汰的處境,《花木蘭》是她最後的機會。二來,薩仁也符合她來到這個舞臺最開始的訴求。
「一開始有採訪問我,你來這個舞臺想要演什麼樣的角色,我說我想要演一個沒有妝感、接地氣的角色,想去挖掘出自己內心的力量和可塑性。薩仁這個角色不僅沒有妝感,還做髒了,臉上點了很多雀斑,抹了黑黑的粉底,我就覺得很過癮,是我想要的。」
雖然拍攝時間只有兩天,但整個《花木蘭》劇組前期做了很多準備,他們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包括跟花木蘭有關的時代背景。
進組前的三四天,黃夢瑩沒出門,錄製前的休息時間被她拿來寫了3600字的角色小傳。她還看了趙薇和劉亦菲版本的《花木蘭》。「雖然我這個角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花木蘭,但她也是少數民族的花木蘭。」
黃夢瑩之前演的角色,包括她本人留給觀眾的印象,大多跟「猙獰蠻狠」四個字無關。尤其是和倪虹潔的打戲,兇猛得不太像她本人。
大鵬導演給了她很多幫助。
「大鵬導演說我們的打戲要文拍,不只是簡單的套招就完成動作了,而是說你的每一個打鬥動作都是要有情緒和故事性的。」這給了黃夢瑩拍動作戲的啟發。「比如說在做每一個打的動作的時候,我就會反覆地確認,拉著武術指導問,我是第幾次摔了之後爬起來。」
身體的疲勞程度,腰上、腿上受的傷,都成了她感受薩仁的途徑。薩仁使盡渾身解數刺殺花木蘭,她的堅持、她的意志,使得黃夢瑩顧不上有關皮囊的東西,由內而外地把自己激發了出來。
演完之後,她在監視器前看,自己都有點被自己嚇到。雖然代價是回家躺了三天。
拍《花木蘭》,黃夢瑩受了不少傷,不過當時她倒覺得還好,可能是卯著一股勁兒的原因,反而幫助她和角色合二為一了。更何況,生活中的黃夢瑩同樣是個很要強的女孩兒。
「在受傷的那一瞬間,我可能離那個角色更近了,我就會覺得說,薩仁從她的國家來到魏國,一路上肯定也受了很多苦,但是她在她的使命面前,她就得堅強,她必須要完成這件事情。就那一瞬間,你又有了跟角色更多的共鳴。」
飾演薩仁讓黃夢瑩發掘到了自己身體裡的力量,這個角色的內涵豐富,有少女的一面,有傻的天真的一面,也有勇猛、無畏的一面,這些於她而言都是挑戰。「一開始會懷疑說,夢瑩你可以嗎?然後在整個團隊的幫助和導演的調教下,我覺得,誒,好像還可以。」
02
收穫
黃夢瑩是迎難而上型的演員,無論是演薩仁,還是在節目的最初選擇《梅蘭芳》、跟前輩溫崢嶸合作,在做選擇的當下,她都沒害怕過。
除了有時「後返勁兒」強了些。
「當下可猛了,就骨子裡那股猛勁兒就上來了,然後事後可能特別冷靜地坐在那說,我的天吶,挺猛啊。」
跟溫崢嶸和倪虹潔演對手戲時,黃夢瑩不會緊張,她來節目的訴求之一,就是想要跟最棒的演員合作。她的工作人員曾經問過她,知道了參加節目的演員名單後,最想跟哪些演員合作,她說的恰好就是溫崢嶸和倪虹潔。
「所以我覺得我點兒挺正的,就是很幸運,想啥來啥。」黃夢瑩的聲音中難掩快樂,「真的,因為在表演這條路上,其實一直是在學習和進步的,我會很珍惜跟每一位好的對手演員碰撞的過程。你跟厲害的人過招,並不代表這個過程是很緊張的,緊張應該是在對戲、對專業的那種高要求上。她們很厲害,會激發出你那種『我也要跟她們搭得上,我也要做得更好』的心情。」
雖然現在回憶起來,聽著都是快樂,但快樂不是黃夢瑩在節目裡的唯一心情,只是說她吸收到的東西非常多,因而覺得幸運。要論她的心情,其實非常複雜。
她的第二輪表演劇目是《情深深雨濛濛》,在她看來,呈現效果並不算好,演完之後,她也不想、不敢面對。
《情深深雨濛濛》的劇本,跟原版的角色性格出入特別得大,劇本把原本倔強到有些尖銳的依萍,改成了一個很溫柔的依萍,這就導致黃夢瑩一直找不到角色動機,直到上臺前的那天晚上,她都沒睡好覺。
「我就覺得她莫名其妙地去了,又莫名其妙地走了,那你是來幹嘛?」
她反覆地找角色支點,經歷了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最終才確定要用一種現代女性的處理方式,處理這段劇情。「就覺得說她可能也沒有想好,不甘心地去了,去了之後發現這個男人好像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最後就說這樣的男人不要也罷,管你愛的這兩個女人是誰。」
雖然最終的呈現不盡如人意,但現在的黃夢瑩已經敢於面對這件事情。最近一段時間,她一直在復盤《情深深雨濛濛》的表演,「而且是不停地復盤。」就在採訪的前一天晚上,她相熟的導演朋友還在給她摳鏡頭,「說這個地方的處理怎麼怎麼樣。」她坦然地接受了錯誤,並在不斷地修正。
《演員請就位2》給了黃夢瑩審視自己的機會,她把這個節目形容成一個短時期的「表演訓練營」,首先讓她過了演戲的癮。因為疫情,黃夢瑩一直在休息,休得有點「心痒痒」,特別想去演演戲。《演員請就位2》實現了她的願望,給了她一個高強度的學習和提升環境,而且讓她更加直面了自己的優缺點。
「這是專業方面的收穫,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觀眾對我本人的認知多了一些。」黃夢瑩之前沒有參加過這類節目,觀眾對她的認知多停留在她演過的角色身上,比如「反派」「心機」,包括節目中也有人提過,她的個人標籤不是那麼重。
黃夢瑩想通過《演員請就位2》這個平臺,讓觀眾看到更多屬於她本人的特質,「然後大家可能通過這個途徑了解到,原來黃夢瑩是這樣的,她跟那些角色是不一樣的。」她也看到了很多網友給她的留言,「就覺得我還挺愛笑的啊,我還挺堅強的,可塑性挺強的。」
原來黃夢瑩的想法是,演員只該躲在角色背後,現在她慢慢地發現,自己應該改變這種觀念,應該讓觀眾去了解真實的她是什麼樣子的。這同樣是在給自己創造機會。
「因為大家會喜歡你身上的某些特質,然後看到你的某些魅力,包括可能製片人、導演也會對你本人有一個更立體的感知。」
03
爭取
黃夢瑩在節目中還提到過「主角臉」和「配角臉」的問題,她去面試的時候,有人說她長得不是「主角臉」,所以演不了主角。
這個問題是黃夢瑩的一個困惑,但不造成困擾,沒有讓她一蹶不振或者長期地自我懷疑過。相反,她看得其實很明白。
「不管別人說什麼也好,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定義你也好,自己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且正確的認識。每個行業可能都會有一些競爭,包括演員也是,被動、優勝劣汰,我覺得這都是一個很正常的生態和生存環境。那麼自己能做的就是接納自己、認識自己,而不是被外界的一些聲音困擾,然後整天胡思亂想。」
聽了她的回答,記者感慨她心態陽光,得到黃夢瑩一句玩笑式的回應:「就靠心態了。」
黃夢瑩確實是個陽光、大方、敞亮的人,她「超級敢」給自己爭取角色,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面試的機會,在她看來,機會可能就是機遇。「就算你面試不上,或者說這個機會跟你擦肩而過了,這個過程你也是能吸收到很多東西的。」
她的主動爭取給她帶來過轉機。演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反派素錦之後,因為很受認可,她獲得了一些演反派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一些飾演其他類型性格的角色的機會。
那段時間,黃夢瑩的戲路受限,跟素錦同類型的角色很想用她,但她還是想去嘗試不同的角色。為此,黃夢瑩其實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後來,正是她的主動爭取,替自己面試來了《逆流而上的你》裡的空姐高蜜,以及今年播出的《重啟之極海聽雷》裡的啞女。
「而且我很享受這種過程,去跟不同的導演或者團隊面試,你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團隊的訴求,包括他們的一些想法,自己都是有收穫的。」
入行近十年,比起順利,黃夢瑩更覺得自己是幸運,幸運地考進北京電影學院,迷迷糊糊的時候,又幸運地被公司籤下。
雖然過程中也有遇到一些小挫折。
「比如說我剛上大學,可能對表演還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認知,同學們都太優秀了,我又是普高上來的,一開始有一點不適應,就覺得自己挺差的。但那個時候老師跟同學都幫助我、鼓勵我,慢慢地就建立起了信心,然後在整個實踐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提升。」
上學時候的自我懷疑,被黃夢瑩用對表演的熱愛和信仰打破,現在的她,樂觀且勇敢。因為很喜歡,「繼續努力去做」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黃夢瑩的幸運還體現在,她有一些特別好的導演、演員朋友,他們都會給她打電話或者發微信,陪著她去復盤她的表演。「我覺得哪裡不好,他們也會指出來,然後我們共同地去分析。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梳理情緒的途徑,直面問題,聊完也特舒服。」
她非常重視復盤的過程,復盤可以讓她更加冷靜、清晰地去回顧,進而更好地吸收和提煉。她對《演員請就位2》的復盤也還在繼續,希望通過觀察自己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提升。
黃夢瑩還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和表演路上,能夠碰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比如那種很接地氣的、很有力量的女性。「像是《三十而已》裡的那些女性角色,還有我之前演過的高蜜,我很喜歡。如果現在再去詮釋的話,隨著年齡、經歷的不同,可能會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