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在小學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一二年級時不明顯,在三年級有大幅度的提高,四年級的期末考試,還拿過年級第一名。
開家長會時,老師還讓她的媽媽去做演講。原來文浩的爸媽都上班,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
在農村爺爺奶奶都是有文化的人,特別注重對文浩的培養。文浩也因奶奶的影響,特別愛讀書。爺爺奶奶去哪裡帶他玩,文浩都帶著書。
可是升初中以後,他的成績總是不上不下,提不上來。媽媽很是著急。
想去陪伴,家裡條件不允許;不陪讀,坐校車,來迴路上耽誤很長時間。文浩媽媽想跟兒子好好聊聊,兒子的態度有點冷漠,好象不願與她交流了。
只是她也很擔心,再這樣下去,怎麼上重點高中呢?
文浩媽媽其實一直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上五年級時,成績有些下滑,當時她剛生了二胎,根本無空暇時間管孩子。
孩子成績不理想,英語才考了八十八分,兒子還爭辯說,「是粗心大意,不是不會。」
她隱約覺得兒子撒謊,但又覺得孩子說得有道理。她不知的是,孩子已悄悄玩起了手機遊戲。當時主要照顧小的孩子,對大的孩子鬆了下來。
英語成了孩子的短板,那怕升入初中,他依然考不了高分。
為什麼小學優秀的孩子,升初中後,變得平庸了?
一,家長的認知。
有的人對於小學認識有些誤區。有些家長認為,小學階段不重要,初高中階段才重要。
其實,小學階段才是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期。從認字,算術,圖形,一步步了解課程,課程雖簡單,意義卻深遠!
二,小學階段學習有短板
在小學階段,知識方面不能有斷層,特別是數英,小學初中的知識是連貫的。就象文浩的英語成了限制他的短板。
三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有的家長喜歡陪在孩子身邊,看著他寫。這樣,他會依賴大人。要讓孩子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受益匪淺。
四,沒適應環境,學習態度不端正
那些成績不再優秀的學生,肯定有原因。家長也常說,現在課程太難了。有的時候,不是題太難,而是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得過且過。
有句話說,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所以孩子成績下滑,家長一定讀懂孩子的心,幫他找對原因。家長多點耐心,多督促一些,那怕孩子進步一點,也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儘快趕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