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山火已經持續肆虐了4個多月
燒毀了超過1000萬公頃土地
大火已造成24人死亡
近5億隻動物慘死
1500處房屋被毀
點擊下方,看澳大利亞火災先前情況
▼▼▼
相關連結
為什麼要搏命「撲」林火,看看澳大利亞這場失控的火災...
據一位澳大利亞空軍少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顯示,直升機艙外的天空在火光中呈現出「血色」。
艙外能見度極低,救援難度非常大,直升機救援人員不知該飛往何處支援。
慘狀!四處生靈塗炭
1月5日,來自《地球》雜誌的高級記者Brian Kahn拍攝一段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山火後的視頻,隨即引發關注。視頻中,公路邊成百上千隻動物慘死,燒焦的袋鼠、考拉、牛羊等牲畜的屍體橫臥在路邊。
截至目前,超過1000萬公頃土地被大火吞噬燒毀,相當奧地利的國土面積。大火已造成24人死亡,近5億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葬身火海;1500處房屋毀於一旦,成千上萬人迫不得已逃亡,流離失所。
據《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在澳大利亞袋鼠島大火中,超2萬隻考拉死亡,整個種群面臨功能性滅絕。
不僅行動緩慢的考拉遭受重創,連跑跳速度迅速的袋鼠也無法倖免,至死都渴望生的機會。
更有甚者,澳大利亞西北部將在5天內射殺近1萬隻駱駝,只因它們喝了太多水。
影響!跨越太平洋
澳大利亞這場史上最嚴重的山火影響的不僅僅是它本身。山火產生的濃煙已經穿越塔斯曼海,影響到了紐西蘭。
2019年最後一天,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的森林大火所產生的煙塵向東飄移,導致紐西蘭南島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橙色的煙霧。
1月2日,從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脈所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煙霧中的灰塵顆粒染黃了山峰上的積雪,連冰川也像裹了一層焦糖色。
專家警告,若澳大利亞持續遭受類似極端林火侵襲,紐西蘭冰川可能會加速「滅亡」。
不止是紐西蘭,濃煙甚至蔓延至12000公裡外的南美洲。
天災!高溫少雨相繼
從地理層面看,澳大利亞山火與當地的地理條件與氣候狀況緊密相關,主要因素有三個:
澳大利亞地理氣候特徵易引發山火,雖四面環海,但內陸遠離海洋,極度缺水,沒有大的河流湖泊;澳大利亞主要樹種是桉樹,佔森林面積70%。樹皮樹葉富含油脂,脫落後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溫,非常容易自燃;最近幾年澳大利亞變得越來越乾熱,極端災害天氣越來越普遍。高溫乾旱疊加,使得火災更容易發生。
火災未平,隱患重重。1月6日 ,大火連燒四個月後,雖然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降雨,但氣象專家Neville卻表示,山火之後的大雨會帶來其他風險。
「山火破壞了森林和草原上的植被,讓土壤受到嚴重的傷害,失去了阻擋洪水的能力。大火之後,大洪水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包括致命的山洪。」
不止天災?澳洲山火180人涉嫌縱火被捕
據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警方6日透露,在2019-2020山火季,截至目前共有180人涉嫌縱火,既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其中24人涉嫌故意縱火而引發山林大火,53人涉嫌未能遵守消防禁令,47人涉嫌在地面上丟棄點燃的香菸或火柴。此外,警方正在調查雪梨西區帕拉瑪塔附近的一場大火,據稱有人涉嫌故意縱火。
根據澳大利亞法律, 引發山林大火併任其蔓延者,最高可判處21年徒刑;在全面禁火區點燃火源並拒不撲滅者,最高可以處12個月監禁及5500澳元的罰款。
中國森林消防有話說
面對強大的自然力,人類能做的就是既要敬畏又要做好萬全準備,既要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又要與自然災害鬥智鬥勇。
預防為主,保障安全
面對山火,中國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
為更好地保障森林安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於2019年12月28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森林防火工作,發揮群防作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應急管理、林業、公安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森林火災的科學預防、撲救和處置工作。
關於森林火災,你該知道這些!
向上滑動閱覽
應急處置:及時滅火 但勿盲目對抗
如果遇上初發的森林火災,火勢較小時,可以用水澆、土埋、滅火器噴射火苗,或用掃把、大樹枝等扑打,第一時間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小火蔓延成大災。
若火勢蔓延迅速,難以控制,應立即避險,迅速撥打森林火警電話12119報警,不要盲目與大火對抗。
緊急避險:沉著冷靜 牢記避險策略
如果森林大火來勢洶洶,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採取轉移避險、衝越火線避險、點火解圍、利用防護裝具和臥倒避險等措施,確保安全。
轉移避險是第一選擇。要迅速轉移至沒有植被、植被稀少的空曠地帶,或河流、湖泊、沼澤附近。在轉移過程中,要利用最快捷的路線,朝著側風向跑。同時,儘可能用溼毛巾或溼衣服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濃煙造成窒息。儘量將自己的衣服打溼,增加一層保護。點火解圍避險。利用林間小路、河流、小溪等作為依託,在下風地段點火燒出一片區域,然後進入過火區域。這片燒過的區域因為沒有了可燃物,是相對安全的。衝越火線避險。但衝越火線避險適用於專業人員,普通民眾慎用。方法是選擇火勢較弱、火牆厚度相對較薄的地段,用溼毛巾或溼衣服捂住口鼻,快速衝越火線進入已經過火的區域,跑到煙小、沒火的地方,採取下蹲的姿勢避險,最大限度減輕傷害。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逃生時身處區域周圍植被密集,應選擇高大喬木林避險,不能進入灌木叢和幼林地避險。遇森林火災襲來時,如果身處木質房屋、有易燃易爆品的建築物中,或者乘坐汽車被火圍困時,要迅速離開建築物和汽車,到空曠地帶避險,防止劇烈燃燒和爆炸帶來更大的傷害。
防患未然:管理火源 增強防火意識
據統計,我國95%以上的森林火災都是人為因素引起,作為普通民眾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不在林區、牧區吸菸和進行野炊燒烤等活動;看好孩子不玩火;提倡文明祭祀活動,不在林牧區燒紙燒香、燃放鞭炮等;高火險天氣,林牧區生活用火要格外當心,特別是爐灰渣要倒入密封的收納桶裡,並用水浸透;嚴禁私自燒荒,應報相關部門批准後,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防止發生跑火;進入林牧區,要嚴格遵守森林草原防火管理規定,自覺接受防火檢查站的檢查和登記。
來源:深圳應急管理 央視新聞、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頭條新聞、中國應急管理部、@中國森林消防、@梨視頻、網絡綜合整理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孟德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