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黃河,泱泱中華。黃河文明孕育了華夏文明,所以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黃河寧,天下平。」《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需要,嚴把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本底,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既牢牢抓住了生態保護,又有力地促進了高質量發展。相關部門和地方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和國家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作為民族復興之要、國家事業之首、持續發展之本,充分說明,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也是打贏脫貧攻堅的重要區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開展了大規模的治理和保護工作,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禹之決瀆也,因水以為師。」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要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要不斷發揚鬥爭精神,加強科學研究,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應對各類災害能力,著眼長遠減少黃河水旱災害。要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規律,推進黃河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城市發展格局,推進鄉村振興。黃河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要大力保護和弘揚黃河文化,延續歷史文脈,挖掘時代價值,堅定文化自信。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要加強統籌協調,落實沿黃河各省區和有關部門主體責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動機制。要加快制定實施具體規劃、實施方案和政策體系,全力提供各種保障,努力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明顯進展。
保護和發展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全國上下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優越性,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我們就一定能夠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四川新聞網特約評論員 李丁喬)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