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步入冬天了,許多寶媽奶爸也開始用保溫杯給寶寶帶水,為的就是讓寶寶隨時隨地能喝到熱乎水。
可是,許多家長在購買保溫杯時,比較關注的是品牌、價格以及外觀,卻忽略了兒童保溫杯的內膽……
在此之前,央視就曝光了一些「奪命」保溫杯!
北京消協的工作人員隨機購買了50種保溫杯,並對這些保溫杯進行檢測,可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竟然有19種保溫杯重金屬含量超標!
央視特別提醒:這些保溫內含有的錳含量嚴重超標,用這類保溫杯喝水,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一、不合格的保溫杯會給寶寶帶來什麼傷害?
在市面上的保溫杯,基本都是不鏽鋼材質的。
只要是不鏽鋼材質的,都會釋放3樣東西:鎳、鉻、錳。
這老三位都是重金屬,不過只要將釋放的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那麼一般就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
我國有關規定用於保溫杯的不鏽鋼,錳含量低於2%,鉻含量不超過18%,鎳含量在8%~12%。
一旦超過,即為超標!
若長期讓寶寶使用不合格的保溫杯,那勢必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以下威脅:
錳超標(含量超過2%):長期攝入容易降低寶寶免疫力,影響寶寶食慾,甚至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以及增加癌症的風險。
鉻含量(含量超過18%):短期攝入可能會傷害寶寶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氣管炎。
長期攝入會引起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疾病。
鎳含量(含量在8%~12%):該物質超標的話,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造成危害,還會對人體的生育能力造成威脅,具有強致畸和致癌性。
「這麼看來,所有的不鏽鋼材質的保溫杯都不能選了?」
那倒不是~
想要給寶寶選擇一款合格的保溫杯,絕招就藏在娃的杯子裡……
二、「你看過寶寶保溫杯的內膽嗎?」
你要是單看保溫杯內膽,看不出什麼門道,你得看內膽中標註的信息!
比如內膽底部的材質信息標註,著重看「201」、「304」、「316」這幾個數……
這幾個數分別代表市面上常見的不鏽鋼材質!
=
304不鏽鋼,耐腐、防鏽,是國際公認的食品級材質;
316不鏽鋼,除了防鏽外,它的耐腐性更強、更耐高溫,材質也更加輕盈,不過價格會相對貴一些;
還有一種材質,倒是便宜,但是不安全啊!它就是:201不鏽鋼!
首先,201不鏽鋼根本不是食品級材料,它屬於工業用品材料。多用於表殼、錶帶、工業管、裝飾管等。
許多不良商家會用201不鏽鋼材質去冒充304或316不鏽鋼材質,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試想一下,如果寶寶天天入口的東西含有重金屬、致癌物,豈不是會嚴重威脅寶寶的身體健康!
所以接下來,小康君就教各位寶媽奶爸們,如何選購一款合格的兒童保溫杯。需要的家長,趕快學起來吧~
三、想為寶寶選擇一款合格的保溫杯,一定要記住這幾個關鍵點
1、材質要選好
寶寶入口的東西,安全性是家長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小康君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貪便宜買的保溫杯,沒用多久就生鏽了。
央視也曾曝光過很多不合格的保溫杯,不良商家生產的保溫杯內膽不合格,使用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
實驗員先在這些保溫杯裡泡上熱茶,蓋緊蓋子存放72小時後再打開,發現水杯的內壁有明顯被腐蝕的痕跡。
這些保溫杯內重金屬錳含量超標,用這些杯子喝水會對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特別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免疫力,甚至影響孩子的智力。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建議家長選擇保溫杯的內膽材質為304或316不鏽鋼材質。
304和316不鏽鋼材質,其耐氧化和耐腐蝕性強,可以有效避免重金屬析出,寶寶用這種材質的保溫杯喝水完全沒有問題。
除了內膽,保溫杯的吸嘴、吸管也要注意,建議選擇食品級矽膠、PP或 PE材質的。
2、保溫性能要好
一款合格的保溫杯,保溫性能不能差,否則出門在外寶寶喝水真的太不方便了。
按照國家標準,在 20 ℃ ± 5 ℃ 環境下,裝入 95 ℃熱水,4 小時保溫70℃以上,8 小時保溫 60 攝氏度以上就可以說非常優秀了,也完全夠用了。
當然了,寶寶喝水、衝奶都不需要太燙的水,如果寶媽所選擇的保溫杯保溫性能較好,可以直接灌入50℃左右的溫水就可以了,以免寶寶燙嘴。
考慮保溫杯的保溫性能,也不能忽略保溫杯的散熱速度。保溫杯散熱主要是從杯口,所以容量越大、杯口越小的保溫杯其散熱速度越慢。
家長要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喝水量來選擇水杯的容量,至於杯口,兒童保溫杯的杯口大小差異不大家長可以忽略不計。
3歲以下的寶寶,選擇容量為300ml的保溫杯即可;3歲以上的寶寶,選擇容量為500ml的保溫杯即可~
3、密封性好不漏水
寶媽們出門時總是會將保溫杯放進包包裡,如果選擇的保溫杯密封性不好,就會把包包浸溼。
所以,保溫杯的密封性,也是家長們挑選保溫杯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何查看密封性呢?家長們可以在杯中加水後旋緊杯蓋,查看杯蓋與杯口的旋合是否靈活沒有間隙。隨後將杯子平放在桌面,觀察是否滲漏。如果沒有滲漏的現象,就證明其密封性能良好。
除了保溫杯本身的密封性外,為了避免漏水,家長還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 水溫太高,導致水杯內氣壓太大擰合不嚴;
▲ 水杯裝水太滿,導致擰合時溢出;
▲ 杯口處的橡膠圈沒有安好。
因此,建議家長給寶寶裝水時不要過滿,另外先晾置一會再蓋杯蓋,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漏水。
4、吸管方便、好清潔
寶寶滿6個月時可以選擇鴨嘴杯,鴨嘴杯採用了扁嘴設計的飲口,比起奶嘴流量,鴨嘴設計會更大,尤其適合飲水。而且對於出牙期的寶寶,鴨嘴還有利於保持牙齒的正確位置和排列。
對於9個月以上的寶寶,家長可以選擇吸管式的保溫杯給寶寶,鴨嘴杯已經滿足不了寶寶對飲水量的需求了,柔軟的吸管材質更能保護寶寶嬌嫩的口腔。
另外,帶有吸管的杯子不適宜盛放超過50℃的開水,以免寶寶燙傷。
無論是什麼樣的保溫杯,都應該好拆卸、易清潔,否則很容易滋生細菌。
建議家長每天都給寶寶清潔一次保溫杯,清潔時將每一個零件都拆下來,確保沒有汙垢殘留。
四、給寶寶用保溫杯,要記住「三不裝」
一不裝牛奶
保溫杯裝牛奶,容易縮短牛奶的儲存時間,導致牛奶變質,易引起寶寶腹痛、腹瀉。
二不裝果汁、碳酸飲料
保溫杯的不鏽鋼材質,並不宜裝果汁喝碳酸飲料,因為不合格的不鏽鋼耐腐蝕性差,易析出重金屬,寶寶若長期飲用,健康必會遭到不小的威脅。
三不裝茶
這個部分是給愛喝茶葉的奶爸或寶媽說的~
茶葉在保溫杯高溫、恆溫的條件下易發酵,維生素被大量破壞,芳香油揮發,單寧酸、茶鹼大量浸出。
用保溫杯喝茶,不但降低了茶的營養價值,還會使茶味苦澀,有害物質增多。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規定,保溫杯必須使用「304」、「316」這兩種不鏽鋼材質,並且必須在產品上做出明顯標誌,否則就為不合格產品。
可能會有家長表示,自家的保溫杯內膽沒有任何標識。那麼建議家長在產品包裝上、杯體外部查看是否有標註或貼有材質標識。
如果從購買時就沒有任何材質標識的保溫杯,最好別讓寶寶再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