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鬼谷子先後培養出了五百多位優秀的弟子,絲毫不遜色於擁有「七十二賢」門生的孔子。如有名的張儀、蘇秦、孫臏等人,就都是鬼谷子的弟子,鬼谷子的弟子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
而鬼谷子曾經就告誡過自己的弟子:做人心不能太軟,無福之人多半都是心軟之人。對此,鬼谷子提出的自己的想法,牢記這兩句話,福氣會常在:
1. 做人要懂得分寸
「分寸」這個詞是出自《戰國策·齊策》,其中提到「我無分寸之功而得此,然吾毀之以為之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得到了很大的回報,會讓自己的心不安。
不少人都覺得把握分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當我們自己真正處在事情中時,會是一種「當局者迷」的狀態。尤其是心軟的人,心軟之人做事情會一再的退讓和妥協,自己的善良和同情心會遭到別有用心之人的利用,我們很容易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過於心軟,會使自己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
因此,我們要懂得拒絕、懂得堅守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忍受和退讓,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既不要得理不饒人,也不要喪失自己的底線。當我們把握好分寸,在別人和我們相處時,自然就不會觸碰我們的底線。
2. 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軟的人一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例如當別人向我們訴苦時,如果我們太心軟就很容易被別人的可憐模樣所打動,但是古人告訴我們:可憐之人定有可恨之處,我們要警惕不要被別人所利用。例如有的人就是「混吃等死」,當他遇到麻煩時向你求助,你一時心軟答應,可能今後他就會纏上你,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或許你就擺脫不掉這樣粘人的「狗皮膏藥」了。
心軟的人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感染,因此我們不管是面對別人的好言好語還是大聲哭訴,我們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懂得分辨。不要因為一時心軟就輕易答應對方的請求,不要感情用事,要分清對方的目的。
鬼谷子告訴我們越是心軟的人越要懂得保護自己,不少人都是因為心太軟而惹上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鬼谷子的思想,想要學習更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推薦大家去讀《鬼谷子》這本書,讀了肯定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