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HIV的幾件事,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12月1日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愛滋病是全球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已成為危害公眾生命健康、
危機社會穩定的嚴重傳染病。
我國新報告愛滋病感染者中95%通過性途徑傳播
異性傳播約在70%
下面是一些常見但有些人不太了解的信息
1、即便暴露前預防也要帶安全套
暴露前預防在未感染病毒之前定期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預防感染HIV。切勿因為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認為可以有效預防HIV而掉以輕心,例如性交時不帶安全套等。
2、檢測過晚可能喪命
近年來HIV感染者的壽命得以延長,但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多數因為發現太晚,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最終導致喪命。根據英格蘭一項數據調查顯示,有80%的感染者直到出現了嚴重的免疫功能缺陷才發現自己是陽性。
將病毒載量維持在檢測不到的水平上不僅可以延長生命,避免機會性感染,還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傳播,也就是說沒有病載的感染者不具有傳染性。
3、頻繁的暴露於病毒會增加感染風險
很多人關注高危低危行為,其實不管哪種性交方式,也不管它的傳播概率有多低,只要累積起來,都是相當可觀的,概率不過是個數字(沒有辦法做到精準統計),不要以身犯險,保護自己遠離危險行為(包括固定性伴侶,有保護措施,暴露前阻斷,暴露後阻斷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4、不是所有的暴露都會導致危險
防止感染HIV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讓自己暴露於含有病毒的體液。事實上,不是所有的暴露行為都會感染。因為病毒感染人體並擴散至全身需要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而且取決於多種因素。
5、直腸液也會傳播hiv
眾所周知,性交時正確使用安全套、將病毒載量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暴露前預防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HIV病毒的傳播與感染。而且,男男性交的插入方(HIV陰性)普遍認為,大部分HIV病毒的傳播是由於被動方直腸黏膜破損、出血後感染自己的。但最新一項研究表明,HIV病毒還存在於被動方的直腸液裡,而且病毒量比血液更高。這說明,即使在性交過程中雙方都未出血,插入方感染HIV的概率也不低。
6、確保正確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的確可以預防HIV的傳播,但有個前提,必須是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很多人在性交過程中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套,如安全套存在破損、滑落、洩漏以及沒有全程帶安全套等。所以,建議疾控中心或學校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7、老年感染者在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HIV已經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性觀念越來越開放,老年人感染HIV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尤其是發達國家,更為明顯。所以,老年人HIV的預防與控制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
8、阻斷藥不是後悔藥
目前,國內尚未發生過規定時間內服用阻斷藥發生感染的情況,但這不意味著阻斷成功率是100%。服用HIV阻斷藥期間,一定要避免再次發生高危行為。
阻斷藥物僅限應急、補救,用於暴露後的預防,但不能將阻斷藥稱之為『後悔藥』,更不應無指徵濫用。服藥之後的2周內還要到醫院進行肝功能檢測,以明確藥物是否對個體產生了不良反應。
10、液體保險套並不能很好預防愛滋病
據調查,男性一期梅毒與女性發生關係,女性感染率為60%-70%,即便使用液體保險套是仍然有30%失敗率。可見液體保險套對性病的預防的有效率值得推敲,而且目前沒有對性病預防效果的有效評估。
自檢HIV,脫恐,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