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進步是一個火車頭,正在拉動阿里雲狂奔。
從「全面上雲」到「全速重構」;從理念升級到組織升級,到經營模式、運營模式升級;從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到做強生態,阿里雲峰會首秀的最大看點是,他們又發布了不同領域重量級的技術與產品。
技術的進步是一個火車頭,正在拉動阿里雲狂奔。
阿里資料庫雙雄:PolarDB-X、 OceanBase
這在本次峰會上,阿里雲推出了眾多類型的資料庫,而唯一一個在上午的主論壇推出的資料庫產品就是PolarDB-X,一款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
其實PolarDB系列是阿里雲增長速度最快的資料庫產品之一,6月9日的發布會後被升級為PolarDB-X。因此,這款資料庫的第一大看點是品牌升級為PolarDB-X。PolarDB-X 聚焦於share nothing 的分布式架構,提供面向scale out 的擴展能力。
第二,PolarDB-X將技術上創新和應用實踐結合。
根據阿里雲介紹,這款阿里雲自研的分布式資料庫基於雲原生一體化架構設計,在雲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包括可支撐千萬級並發規模,專註解決海量數據存儲、超高並發吞吐、大表瓶頸以及複雜計算效率等瓶頸問題。
阿里雲資料庫專家七鋒在論壇上表示,PolarDB-X技術上除了整合 DRDS 多年的產品化能力外,還全面融合 X-DB 面向異地多活的三副本技術,是阿里巴巴資料庫在多年雙11的核心支撐技術,代表著雙11資料庫核心、穩定的技術棧。
第三, PolarDB-X的性能表現優越,而成本相對於傳統商業資料庫要低廉很多。
阿里巴巴線上核心系統廣泛使用PolarDB-X,雙11連續多年表現穩定,在1秒鐘內系統負載增加135倍的情況下,峰值TPS達8700萬次,依然保持穩定,而成本僅為傳統資料庫的1/6。
除了PolarDB-X之外,阿里還有一個重量級的資料庫產品,即螞蟻金服的OceanBase。
在6月9日舉行的阿里雲峰會上,阿里雲智能資料庫事業部總負責人、高級研究員李飛飛(飛刀)明確表示,阿里雲今年將幫1000家企業「去O」,完成10000套傳統數據倉庫上雲。
不久前,有消息透露,螞蟻金服將其資料庫產品 OceanBase單獨運營,設立獨立公司——北京奧星貝斯科技有限公司。這款專注行業應用中實時在線交易的核心業務系統的資料庫產品,在性能測試中表現驚人,連續多次超過資料庫老大Oracle。
去O就是代替傳統的以許可證銷售為代表的Oralce等商業資料庫。目前,去O」的主力軍是雲服務商和開源資料庫企業。阿里雲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刷新全球記錄的數據倉庫與數據潮
在阿里雲推出的眾多產品中,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ADB)與雲原生數據湖Data Lake Analytics(DLA)可能是最難理解的,但是卻是用戶管理日益龐大的數據時特別關心的產品和服務。
通俗地說,數據倉庫顧名思義就是存放各種數據的地方;而數據湖也是存儲數據的,是可以存儲結構化、非結構化如語音、視頻等數據的數據倉庫。目前,不管是數據倉庫和數據湖,都是企業管理數據的一種基礎設施。
數據倉庫與數據湖目前都在與雲計算結合,利用雲計算資源快速擴展的特性,增強應用的適應性。因此,阿里雲的數據倉庫AnalyticDB(ADB)和數據湖Data Lake Analytics(DLA)都是雲原生的。利用雲端的無縫伸縮能力,AnalyticDB for MySQL版在處理百億條甚至更多量級的數據時,實現毫秒級計算。
根據介紹,ADB提供了按量付費和包年包月兩種付費方式,給用戶提供選擇。其中按量付費集群支持隨時進行規格的擴縮容;包年包月集群支持隨時擴容和續費時擴縮容。
第二,兩大產品可以形成數據存儲、處理一體化方案,提供了高性價比、海量存儲、結構化非結構化融合分析及資料庫大數據一體化等優勢,幫助企業低成本、高性能得解決不同業務場景下的分析計算需求。
阿里雲技術專家離哲介紹,2020年5月,ADB首次刷新TPC-H 30TB 當前有效榜單紀錄,成為全球第一,性能、性價比領先!相比前世界紀錄微軟SQL Server 2019,性能提升290%,單位成本僅為其1/4,成為中國首次榮登榜單的產品!
同樣,ADB再次刷新TPC-DS 10TB榜單,成為全球第一。
第三,AnalyticDB雲原生數據倉庫孵化於阿里集團,歷經了阿里巴巴集團大規模業務,並已服務於阿里雲海量用戶。
未來,每一家企業都將在雲上構建數據倉庫與數據湖,如果構建簡單到像本地存儲和訪問一個文件一樣方便,那將是用戶的福音,將發揮企業數位化智能化的潛力。
阿里雲數據中臺大更新
中臺是阿里巴巴在自身數位化發展實踐基礎上推出的,主要是幫助中國企業更快和更經濟的實現數位化。
在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數據中臺全面升級:發布Quick Audience、Quick A+兩款全新產品;升級Dataphin和Quick BI兩款現有產品;阿里雲零售、金融、政務及網際網路企業等四大行業數據中臺解決方案也首度出臺。
其中,新產品智能用戶增長Quick Audience,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以實現全方位洞察、多渠道觸達的增長閉環 。其優勢包括:高效的模型創建、便捷的策略制定、多維度用戶洞察、多渠道觸達等。
數據中臺的核心產品全域應用分析Quick A+重點在數據採集及分析,聚焦於為運營、BI、產品、決策層提供一站式數據化運營服務。
據介紹,通過Quick Audience豐富的用戶洞察模型和便捷的策略配置,幫雅士利完成消費者多維洞察分析和多渠道觸達,使得營銷提效同比增長92%。而旗下的新生羊奶粉品牌更是實現了從0到1的成長突破!
在升級的兩款產品中,智能數據構建及管理-Dataphin,以阿里巴巴大數據核心方法論OneData為內核驅動,一站式提供從數據接入到數據消費全鏈路的智能數據構建與管理的大數據能力,打造標準統一、融會貫通,以及資產化、服務化、閉環自優化的智能數據體系。
Dataphin的特點體現在數據規範定義,結構化的構建標籤與統計指標,消除數據二義性;設計即開發,可視化的數據倉庫模型構建、物理任務全託管生產等;實現數據資產管理,提升數據價值;自動聚合主題數據,所見即所得。
智能數據分析與可視化Quick BI是專為雲上用戶和企業量身打造的自助式智能BI服務平臺,可以擁有簡單易用的多維分析能力,可視化操作和靈活高效。
其優勢體現在無縫集成雲上數據、高性能海量數據查詢、豐富的數據可視化、智能數據分析和交互、靈活的開放和接入能力、體系化的安全控制等。
據介紹,Quick BI是阿里雲聯合阿里釘釘協同升級的產品,也是中國唯一進入Gartner魔力象限BI產品。
四大行業數據中臺解決方案則包括:
零售行業:阿里雲數據中臺可以提供多維的全方位洞察、全域自動化營銷等服務,並通過與阿里巴巴生態聯動,幫助更多零售企業實現數智化增長。
金融行業:阿里雲數據中臺提供理財業務線上用戶增長、整體的數位化運營解決方案,通過聯動螞蟻生態,融合投資者教育的實踐方法論,併集成支付寶小程序中,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業務增長。
政務行業:阿里雲數據中臺提供全套政務數字參謀解決方案,實現跨端、跨層級、跨系統等政務數據融通,支持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網際網路企業:阿里雲數據中臺將與友盟+進行深度聯動,讓網際網路企業能擁有阿里雲數據中臺的能力,在營銷增長、風控、智能運營等場景中實現業務增長。
中國軟體網認為,阿里雲數據中臺新品的更新有幾大重要的意義:
第一,作為數據中臺的核心的產品和能力在不斷增加,原有產品不斷升級,增強其競爭力。
第二,阿里雲數據中臺不斷擴展應用領域,滿足特定行業的特殊需求,標誌著「阿里雲數據中臺已經實現了從通用領域走向精細化垂直領域」。
第三,阿里雲數據中臺在不同行業中頭部企業的實踐不斷擴大,肯定會帶動中臺在相關行業的數位化實踐。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技術及產品部負責人朋新宇說,未來阿里雲數據中臺將要幫助100萬家企業實現數智化。
能做到混合雲統一管理的平臺
假如一家企業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專有雲平臺,或者需要構建自己的專有雲,阿里雲推出的專有雲敏捷版管理平臺,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和低成本的構建和管理專用雲。
假如你在專用雲的基礎上,又選購公有雲服務商的雲服務,需要對混合雲的資源進行集中的管理,那麼阿里雲的混合雲管理平臺提供統一的供給能力。
6月9日,阿里雲推出的專有雲敏捷版、混合雲管理平臺就是基於以上兩種應用場景。其中,混合雲管理平臺主要是面向多雲和混合雲場景的企業級雲管理平臺,提供資源供給、運維和運營管理能力,具備一體化管控、自動化運維、智能化分析及個性化擴展等核心能力,簡化混合雲管理,加速數位化轉型。
根據阿里雲的資料,對混合雲統一管理主要體現在四個能力上:
在資源供給上,提供面向雲租戶的資源自助門戶,包括資源實例的申請開通、資源實例的操作和監控、帳單查看等能力,支持按照應用維度的可視化編排,開通相關資源,支持彈性擴容。
在資源展現上,阿里雲混合雲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全方位的數據可視化,支持大屏和移動端等多終端的展現,具備千人千面和自定義分析展現的能力。
在資源運營方面,則提供完整的混合雲運營能力,包括服務目錄、流程審批、計量計費等能力。它可以實現統一的資源和權限管理及計量計費能力,保持混合雲權限的一致性。也可以預置大量運營流程模板,並支持自定義申請審批流程,滿足複雜的強管控場景。基於資源運營的數據,可以預測各類服務的水位增長情況,並給出最優的擴容建議。
資源運維方面的優勢包括提供集中化的高效運維能力,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降低運維成本,提高運維效率。它提供混合雲資源統一監控及告警通知;預置大量自動化運維執行腳本和工具集,並支持腳本編排;基於統一的CMDB以及機器學習算法,快速定位根源告警等。
根據阿里雲的介紹,目前阿里雲混合雲支持超過70款雲產品,全新推出的阿里雲混合雲管理平臺,提供了企業級的雲管理入口,實現精準、高效、智能的混合雲統一管理。
中國軟體網觀察,多雲、混合雲管理平臺是一個高度重視用戶體驗的領域,除了要滿足日益複雜的雲環境的需求以外,降低人力投入,提高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當前,公有雲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2019年,谷歌雲和微軟雲都提出了在若干年內取代AWS,成為雲市場全球第一的目標,並推出了各自不同的戰略舉措。
在記者看來,能不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商看得最多的可能不是目標和策略,核心是技術與服務的創新能力;看重的是在疫情後在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中功底和實力。
在這方面,阿里雲的創新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