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海子平》論「傷官」:「傷官者,其驗如神。傷官務要傷盡;傷之不盡,官來乘旺,其禍不可勝言。傷官見官,為禍百端。倘月令在傷官之位,及四柱配合作事,皆在傷官之處;又行身旺鄉,真貴人也。傷官主人多才藝、傲物氣高,常以天下之人不如己;而貴人亦憚之,眾人亦惡之。運一逢官,禍不可言;或有吉神可解,必生惡疾以殘其軀;不然運遭官事。如運行剝官,財神不旺,皆是安享之人。仔細推詳,萬無一失矣。」
傷官詩訣:
傷官傷盡最為奇,尤恐傷多反不宜,此格局中千變化,推尋需要用心機。
火土傷官宜傷盡,金水傷官要見官,木火見官官有旺,土金官去反成官,
惟有水木傷官格,財官兩見始為歡。傷官不可例言兇,辛日壬辰貴在中,
生在秋冬方秀氣,生於四季主財豐。丙火多根土又連,或成申月或成幹,
但行金水升名利,火土重來數不堅。傷官不可例言兇,有制還他衣祿豐,
幹上食神支帶合,兒孫滿眼壽如松。傷官遇者本非宜,財有官無是福基,
時日月傷官格局,運行財旺貴無疑。傷官傷盡最為奇,若有傷官禍便隨,
恃己凌人心好勝,刑傷骨肉更多悲。
對於何為「傷官傷盡」,坊間並無定論。傷官傷盡,有時可以等同於「從兒格」。比如傳說中的朱元璋八字,既是所謂傷官傷盡(其實傷不盡),也可以按從兒格論命。但傷官傷盡和從兒格終究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既可以按「從兒格」論,也是「傷官傷盡」:
公曆:1672年10月29日
農曆:一六七二年九月初九日
——–傷—–劫—-日元—-傷
乾造–壬—–庚——辛——壬—(日空申、酉)
——–子—–戌——巳——辰
———-比—-傷—-食—-財—-才—-官—-殺—-印—-梟
大運—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
年份-1675-1685-1695-1705-1715-1725-1735-1745-1755
張廷玉,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乃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年),張廷玉中進士,從此在康熙手下當差,官至刑部左侍郎。
雍正帝登基後,張廷玉極受重用,因大運走丙辰,丙辛合,因見「辰」字,必然化水,且「金水傷官要見官」,書云:「化之真者,名公巨卿」。雍正六年(1728戊申年)三月,張廷玉晉保和殿大學士,不久又兼吏部尚書。1729己酉年,雍正在隆宗門設立軍機處,張廷玉作為首席軍機大臣,兼理吏部、戶部要職。自軍機處設立,軍機大臣取代內閣大學士成為清朝事實上的宰相,張廷玉可謂位極人臣。雍正帝的疑心很重,但對張廷玉堪稱「用人不疑」。雍正經常讓張廷玉幫忙處理密旨,雍正曾飽含深情地回憶說:「彼時在朝臣中只此一人」。
有清一代,桐城張氏家族是著名的豪門望族。在雍正晚年,朝廷事實上形成了鄂(鄂爾泰)、張(張廷玉)兩大朋黨,明爭暗鬥,摩擦不斷。乾隆帝早就看老張不順眼了,但雍正帝臨終前立下遺詔,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人同為顧命大臣,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暫時不好撕破臉皮而已。乾隆十年(1745乙丑年),鄂爾泰病逝,乾隆帝終於按捺不住,動手修理張黨,因從兒格最忌走印運。
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年),是在張廷玉的戊午運之中,天幹土克水=梟神奪食,地支子午衝=傷官見官,而且是壬水之陽刃衝丙火之陽刃,最兇。隱忍多時的乾隆帝終於翻臉,幾乎籍沒了張廷玉的全部財產(後從輕改為罰金),並責令張廷玉盡繳任官50年來所得各項御賜物件。
明代哲學家、「氣學」的代表人物羅欽順,日柱、時柱和張廷玉完全一樣,也可以按「傷官傷盡」論命:
公曆:1465年12月25日
農曆:一四六五年十二月初八日
——–才——印—–日元——傷
乾造–乙——戊——-辛——-壬—(日空申、酉)
——–酉——子——-巳——-辰
———-殺—-官—-才—-財—-食—-傷—-比—-劫
大運–丁亥-丙戌-乙酉-甲申-癸未-壬午-辛巳-庚辰
年份-1474-1484-1494-1504-1514-1524-1534-1544
羅欽順,江西泰和人,弘治五年(1492壬子年)鄉試第一(解元),弘治六年(1493癸丑年)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羅欽順早年信禪,辭官後拋棄了佛學,專攻程朱理學。在明朝中期,羅欽順是可以和王陽明分庭抗禮的大學者,時稱「江右大儒」。
不過,因羅欽順的八字既不是「從兒格」,也不可能化水,官運比張廷玉差遠了,僅歷任南京太常少卿、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書等職。請注意,這些官職前面還有「南京」二字,因明朝行使雙京制,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不但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還保留了一套中央機構,但南京六部的權力遠不如北京六部。
根據《李敖回憶錄》:「我出生時候,還流行用陰曆計算,所以一直是乙亥年3月23日辰時(上午七至九點),我的小名也叫『安辰』。乙亥年生的屬豬,3月23日的生日一直按陰曆過,直到我二十歲前查出是1935年4月25日,此後我就放棄陰曆生日了,陰曆太落伍了。不料,我快六十歲的時候,二姊從大陸來,她斷言我的生日不是陰曆3月23日而是3月3日,二姊的記憶力一向過人,所言如不虛,則我的陽曆生日是4月5日才對。不管怎麼算,我生在1935年4月間,這年四月前後,世界上也生了不少『名流』」。
因此可知李敖的真實八字如下:
公曆:1935年4月5日
農曆:乙亥年三月初三日
———-偏財—–梟神—-日主—傷官
乾造:—乙——-己——-辛——-壬—-(寅卯空)
———–-亥——-卯——-亥——-辰
———-正印–七殺–正官–偏財–正財–食神–傷官–比肩
大運:-戊寅–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
始於:1945–1955–1965–1975–1985–1995–2005–2015
有趣的是,李敖也是辛金日元生於壬辰時,壬=傷官,辰=水庫,傷官可為用神。此八字顯然財星極旺,但絕不可能按「從財格」論命。何況,即使套用「從財格」,也無法解釋其名滿天下之玄機。
白洋認為,李敖八字也應該按「傷官傷盡」論命。當然,這個傷官格不夠真實,因不得月令,且木盛水縮。《三命通會》:「不通月氣、無倚託者,為人反覆成敗,為醫卜藝術。」這正是李敖的真實寫照。李敖這種命格,必須大運走金、水之旺地,生旺壬水傷官,才可能出人頭地;偏偏他的運氣很好,走了幾十年的金水運。
或許有人要問,月幹=己土(偏印),怎能說無依託?其實,李敖的八字,就壞在了這個己土。假如沒有這點土,李敖就是不得時令的「從兒格」;己土透幹,就變成了「梟神奪食」。食傷=粉絲,也就是說,這個八字「克」粉絲。胡因夢曾是一個瘋狂的「敖粉」,也是受傷最深的「敖迷」之一。
丙子運,丙辛合,但因月幹=己土,不可能化水,只按「傷官見官」論。李敖因為尖銳批判中國傳統文化,又主張「全盤西化」,於1970年開始被國民黨當局軟禁,直到1971年3月被捕,服刑五年八個月後,於1976年11月19日出獄。不過,「金水傷官要見官」,且地支=子=壬水之陽刃=「爆發」之兆,1970年代的李敖已經成為臺灣的傳奇人物。
李敖這種印星為忌且財壞印的八字,必然忘恩負義。1981辛酉年,流年比劫奪財,因此李敖與蕭孟能對簿公堂。初審李敖勝訴,二審李敖敗訴,最終因「背信與侵佔」罪成而獲刑8個月,這是李敖的第二次入獄,但巨額財產並未物歸原主。當年一手捧紅了李敖的《文星》雜誌老闆蕭孟能,只因輕信李敖,導致家產被其侵佔,後來為了躲避官司和債務,更被迫遠走異鄉,悲哉。
香港娛樂業大亨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生於浙江寧波鎮海,假如生於卯時,也可以按「傷官傷盡」論命:
公曆:1907年11月19日
農曆:丁未年十月十四日
———–正財—–正印—-日主—-劫財
乾造:—-丁——–辛——-壬——-癸—-(戌亥空)
————-未——–亥——-申——-卯
———–梟神-正官-七殺-正財-偏財-傷官-食神-劫財-比肩-正印-梟神
大運:-庚戌-己酉-戊申-丁未-丙午–乙巳-甲辰-癸卯-壬寅-辛丑-庚子
始於:1911-1921-193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1-2011
邵逸夫一輩子從事娛樂業,因年柱=丁未=紅豔煞,丁火=正財=電影,而「未」=梨園(劇院、戲班)。邵逸夫之父邵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邵逸夫還在上中學時,上海劇院「笑舞臺」的老闆因無力還債,邵玉軒遂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了該劇院。1923癸亥年,邵家已趨敗落,家業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臺」劇院。邵氏兄弟毅然賣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臺」。邵家四兄弟都沒有繼承父業,全部投身娛樂圈,並棄本名而改別號,邵仁楞因此改名「邵逸夫」。
1925乙丑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1930庚午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天一」與「邵氏兄弟」,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但是,好景不長,1937丁丑年,日軍大舉侵華,戰火很快蔓延到了整個東南亞。邵氏各兄弟的電影事業大受打擊,慘澹經營,最終難以為繼,被迫關門了事。因大運走官殺,而「用傷官格者,支幹歲運,都要不見官星」。1931辛未年,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邵逸夫命不該絕,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歲運若見官星,其禍不可勝言」,此之謂也。
戰後,邵氏兄弟重建電影事業,但本命比劫旺,而大運走丙、丁火,財露逢劫,「邵氏」遭「電懋」和「長城」兩大電影公司夾擊,發展並不順利。1957丁酉年,邵逸夫在清水灣興建邵氏影城,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1961辛丑年,巳、醜合印局,邵氏影城正式啟用;1967丁未年,邵逸夫創建香港無線電視(TVB),「六叔」從此濃墨重彩地譜寫他的影視傳奇。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香港的地皮堪稱「白菜價」,誰也想不到20年之後香港的地價堪比金價。六叔不禁感慨:「成功,當然要努力苦幹,要對自己的工作有興趣,但是,運氣都幾重要!」
1971年之後,甲辰、癸卯、壬寅,一直是水、木之旺地,「傷官傷盡最為奇」,年逾古稀的邵逸夫迎來了他的黃金時代,成為香港娛樂界最有權力的人。木=食傷=觀眾,邵氏影城全盛時期,每天有百萬觀眾光顧他的影院。食傷也可以表示「下屬、員工」,邵逸夫手下星光熠熠,美女如雲,被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2001年,邵逸夫進入辛丑運,印克食傷,他捧紅的眾多明星紛紛選擇出走,原因之一是片酬太低——「我很紅,但我很窮」。庚子運更差,因梟神奪食,2011年3月31日,邵逸夫將所持的無線電視股權,連同新界清水灣地皮,以86億港元出售,這標誌著TVB逾40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TVB的訃告是這樣寫的:「他以無比的精力和視野,帶領無線電視成為香港最大的電視臺和全球中文電視業最具影響力的電視之一」。
最經典的「傷官傷盡」八字,莫過於傅作義之命:
公曆:1895年6月27日
農曆:乙未年閏五月初五日
———–比肩—–正印—-日主—-正印
乾造:—-乙——-壬——-乙——-壬—-(寅卯空)
————-未——-午——-巳——-午
———-七殺–正官–偏財–正財–食神–傷官–比肩–劫財
大運:-辛巳–庚辰–己卯–戊寅–丁丑–丙子–乙亥–甲戌
始於:1902–1912–1922–1932–1942–1952–1962–1972
為何說「最經典」?因日支=巳,暗藏庚金(正官),但巳午未三會南方火局了。而且,按《滴天髓》:「方是方兮局是局;要得方,莫混局。」巳、午、未=南方火,地支不見寅、戌字為妙。此外,據《五行精紀》:「天幹不斷,在格曰『連珠』;地支相連,在格曰『連茹』,得連珠則貴,得連茹則富。」傅作義之父傅慶泰,是山西省榮河縣有名的富戶,也就是說,傅作義本是富二代。
國民黨軍隊派系林立,蔣介石一向偏袒中央軍,而傅作義出身於閻錫山的晉軍,並非老蔣的嫡系,本來並不得志。誰想到,傅作義自1931辛未年接任綏遠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之後,苦心孤詣經營綏遠十餘年,最終竟然自成一系,勢力範圍縱橫西北、華北,成為國民黨的柱石之臣。因大運走戊寅,「運行財旺貴無疑」,天幹土克水,地支木生火,幹支全化為火局,傷官真傷盡了。
傅作義、蔣介石、衛立煌三人1948年11月於北平
1947丁亥年12月2日,華北「剿總」成立,傅作義官拜「總司令」,統領25萬大軍,是雄霸一方的實權人物。問題是,1947年起,傅作義進入「醜」運,巳、醜合金,傷之不盡,官來乘旺,傷官見官,為禍百端。在1948年新華社公布的43名戰犯中,傅作義名列第31。
不過,傅作義最終下定決心,促成綏遠起義,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建國後,傅作義任水利部(後來的水利電力部)部長達22年之久,因其後運一直是木火之旺地。
宋高宗趙構,和傅作義一樣是乙巳日生於午月,也可以按「傷官傷盡」論命。不過,因四柱八字有別,「傷官傷盡貴不同」。
公曆:1107年6月12日
農曆:一一○七年五月二十日
——–--食—-傷—-日元
乾造—-丁—-丙—–乙—-(日空寅、卯)
——–--亥—-午—–巳
———–比—-劫—-梟—-印—-殺—-官—-才—-財
大運–-乙巳-甲辰-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
年份–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1181
趙構之命,傷官多者宜行印,即食多用印,癸卯、壬寅運,印星透幹為喜。紹興二年(1132壬子年),趙構遷都杭州,南宋小朝廷初步在東南站穩了腳跟。紹興十一年(1141辛酉年)十一月,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後期的偏安局面。
紹興三十一年(1161辛巳年)秋,金海陵王完顏亮大舉南侵,因趙構大運走正官,傷官見官,為禍百端。1162壬午年六月,當了三十六年皇帝的宋高宗以「倦勤」,想多休養為由,傳位於養子趙昚,自稱太上皇帝。
細心的讀者或者會注意到,趙構名義上是皇帝,其實和傅作義一樣,都是割據一方、偏安一隅的人物。其實這正是「傷官傷盡」的真相。所謂「傷官」,並不是某些人誤以為的「以下犯上」;所謂「傷盡」,也不是造反成功了。傷官傷盡=獨霸一方,或者說是「一方諸侯」,是一種唯我獨尊、無人能管的狀態,粵語所謂「冇王管」,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