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08-21 21:58 來源:澎湃新聞
8月21日,安徽紀檢監察網發布的《中共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關於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公布了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巡視整改進展情況。
此前,根據安徽省委統一部署,2019年9月17日至12月10日,省委第十巡視組對省社會科學院黨組開展了常規巡視。2020年3月25日,省委第十巡視組向省社會科學院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針對打造哲學社會科學「皖字品牌」不夠亮麗問題,《通報》公布了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的具體整改情況:
一是營造培養專家名家大家的「學術環境」。制定《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所(雜誌社)學術會議舉辦方案》,搭建「學術沙龍」「學術半月談」等學術交流平臺。
二是營造精品導向的「制度環境」。在科研獎勵制度上加大精品成果的獎勵力度,大幅提高獲得省社科獎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將獲省社科獎成果納入年度科研工作量考核標準體系並賦予較高權重;修訂出臺《安徽省社會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標準條件》,突出省社科獎的重要地位,將其納入職稱評審評價體系。2020年3月31日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9年度複印報刊資料社科院、社科聯轉載綜合指數排名」中我院位列全國社科院、社科聯繫統第四。
三是營造人盡其才的「成長環境」。組織召開青年科研人員座談會,激發青年科研人員樹立「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學術志向;加強青年科研人員培養力度,在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設立博士人才引進專項基金,積極申報博士後工作站,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培養青年科研人員。2020年1月,我院1名青年科研人員入選2019年全國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四是營造彰顯安徽聲音的「文化環境」。院辦刊物《安徽史學》開闢「徽學研究」「淮河文化研究」等特色專欄,發表系列彰顯「皖字品牌」的學術文章,彰顯「安徽聲音」;充分發揮《江淮論壇》雜誌學術陣地作用,聚焦重大戰略問題選題,發出安徽學術期刊聲音和影響力。2019年《江淮論壇》第6期刊發的2篇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1篇文章被報刊文章篇目輯覽。
五是謀劃編制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總結「十三五」落實情況,將打造哲學社會科學「皖字品牌」作為「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針對缺質量和無大師等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舉措,提升科研成果質量,加強梯隊建設,培養人才隊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哲學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