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中華街,居於日本「三大中華街」之首,也是比肩美國洛杉磯唐人街、英國倫敦中國城的老牌華人餐飲文化聚集地。因為挨著東京,外國遊客,尤其中國人,都會順帶到橫濱中華街走一走看一看。
在關帝廟旁經營著一家中餐館的梁忠,已經來日本定居20年了。2020年的春節,中華街意外的蕭條,梁忠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客流大概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對面那家開出幾間分店、佔據了橫濱中華街多處有利位置的大館子,已經連續幾個周末都拉閘謝客了。梁忠不行,即使明明知道周末的時候,附近的上班族都休息了,梁忠還是叫上家人,支起門帘,燒火續水,準備停當。
嘆了一口氣,梁忠帶著酸澀和無奈說,「他們那種大店,休息了,還能節省水電和人工費。我這小本生意,都是自己家人在做,怎麼都要堅持。更不要提別人家大業大,斷流幾個月也撐的起。我們怎麼能比?!單單是這每個月的房租,就要壓死人了。」以往車水馬龍、摩肩擦踵的中華街,變得空空蕩蕩、冷冷清清。第一次,能夠從街這頭,望到另一頭。眼前的蕭條,梁忠還是第一次遇到。上一次大蕭條發生在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當時,梁忠正跟著小叔幫廚,凡事都由家族裡的長輩籌算,天塌了也有高個兒撐著,梁忠倒落得個無事一身輕。這一次,已經分家立業的梁忠,不得不盤算著房租水電煤,站在料峭的春風中招徠顧客。
3月,雖然疫情蔓延越來越嚴重,但工作日的中午,梁忠店裡的生意還不錯。儘管附近有些同行收到了恐嚇信,埋怨中國人帶來了新冠肺炎等等,但是更多的日本人都和平時一樣。甚至,有些老客人還用各種方法表示支持。
梁忠記得那個瘦瘦的中年男子,叫佐藤的,以前總是帶「愛心便當」上班,幾乎不和同事們出來吃飯。只有周末太太去鄉下探望獨居的老母親時,他才會在第二天空著手上班。周一的中午,佐藤總是準時出現在梁忠的店裡,點一份麻婆豆腐,呼哧呼哧的,邊吃邊擦汗。可最近,梁忠注意到,佐藤似乎來得勤了,話也比以前多。走的時候,還會很認真的回頭說一句「乾巴嘞!」最近,日本政府要求企業儘量讓員工「在宅出勤」,東京都和附近的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都屬於「緊急事態宣言」所劃定的範圍內。中午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少,可蔬菜和肉類的進貨價卻越來越貴了。
拽一下送貨小夥兒的衣角,「你們老闆是怎麼了,這是要趁火打劫?」
小夥兒雙手一攤,「不怪我們,從菜市場批發過來的價格就已經貴了。現在在家吃飯的人多了,蔬菜和肉類需求量大,這些蔬菜肉類剛運到批發市場,就被人訂走了。要不是搶的快,連這些都不能保障。哪有討價還價的機會。」夜幕降臨,道路的中心,上百隻明黃色的燈籠排出的大型中華龍,神氣活現。梁忠望著遠處的燈光,意味深長地說:「中國人是最不怕難的,什麼樣的年景,都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