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眼淚,如今的日本動漫已經看不到中國元素

2020-12-23 絕對治癒

曾幾何時,日本動漫非常喜愛使用中國元素,很多知名作品中都添加了大量的有濃鬱中國色彩的角色,內容,文化。然而近些年這種情況卻完全看不到了,中國元素從日本動漫裡徹底消失了,到底哪出了問題呢?

動漫本身起源於我們中國,最早的動畫片《鐵扇公主》也在我國誕生,所以我們對日本的動漫一直有強烈的影響。

首先先看看我們中國元素當年是如何霸屏日本動漫的,

《白蛇伝》 東映動畫 1958

《西遊記》 東映動畫 1960

《仙人部落》 株式會社EIKEN 1963

《悟空の大冒険》蟲Production 1967

《熊貓小熊貓》 東京電影 1973 (宮崎駿)

《熊貓的大冒險》東映動畫 1973

《孫悟空之飛向絲路!!》東京電影新社 1982

《北鬥神拳》東映動畫 1984

《三國志》SHIN-EI動畫 1985

《龍珠》 東映動畫 1986

《三國志II 天翔ける英雄たち》SHIN-EI動畫 1986

《北鬥神拳2》東映動畫 1982

《亂馬1/2》STUDIO DEEN 1989

《龍珠Z》 東映動畫 1989

《橫山光輝 三國》エーゼット 1991

《機動武鬥傳G高達》SUNRISE 1994

《十二生肖守護神》 SHAFT 1995

《中華一番!》(中華小當家)日本動畫公司 1997

《仙界傳 封神演義》東京電視臺 1999

《幻想魔傳 最遊記》

《十二國記》 Studio Pierrot 2002

《一騎當千》J.C.STAFF 2003

《彩雲國物語》 Madhouse 2006

《史上最強弟子兼一》TMS Entertainment 2006

《一騎當千 Dragon Destiny》Arm 2007

《戀姬無雙》動畫工房 2009

《王者天下》St.Signpost 2013

劇集太多就不一一敘述了,可以看出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中國元素是很受日本動漫觀眾喜愛的,但為什麼現在的日本動漫很少見到,甚至連作為配料的中國元素都很少了呢?

首先我們的文化輸出很差,相對於外國文化的通俗易懂,我們的文學門檻很高,晦澀難懂傳播率低又缺乏吸引力,聯繫到動漫上我們很難產出有國際影響力的IP,以至於我們到現在只有猴子和熊貓能獲得他人的認同。因為沒有好的文化影響力,中國元素在日本動漫中只能邊緣化,如今只剩下吃,糰子頭和旗袍這些司空見慣的元素了。

我們缺乏優秀的有影響力的動漫作品。80,90年代是動漫的黃金時代,很多優秀作品驚豔四座。美國的變形精鋼,忍者神龜,蝙蝠俠,蜘蛛俠,超人。日本的高達,龍珠,灌籃高手,火影忍者,航海王。這些作品到現在30多年仍然是很火爆的IP。而我們卻拿不出來任何與之比肩的動漫作品。中國元素沒作品當然就沒有影響力,沒有認同,沒有受眾,自然就不會被日本動漫拿來用了。

不過我們國家也開始重視文化軟實力,很多中日合拍的動漫,像是《一人之下》《全職高手》等經典作品也逐漸吸引了日本年輕人的眼球,相信不久中國元素又會火爆日本動漫啦!

相關焦點

  • 從霸屏到消失,電視上為何看不到日本動漫,原因讓人惋惜
    《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蠟筆小新》《四驅兄弟》等等說不盡的經典日本動漫填滿了我們的童年,也就是在那時我們感受到了動漫給我們的熱血與激情,同樣也被動漫人物間的羈絆所感動。但是到了現在,我們在電視上再也看不到這些熟悉的動漫,別說我們童年的回憶了,就連日本動漫都從電視上徹底消失了,如今我們打開電視,只能看到熊出沒、喜洋洋這類國產動畫,這讓我們為下一代人無法體驗到我們當時的那麼美好而遺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日本動漫從中國電視臺消失了呢,這就得提到我們童年時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動漫會在中國電視臺放送。
  • 動漫界時代的眼淚,黑之契約者,涼宮春日,你還記得哪些?
    時代的眼淚」源自《Z高達》播出前的一個宣傳語:「君は刻のなみだをみる」,翻譯成中文就是:「你會看到時代的眼淚」。「時淚」常指代當初大火的作品,如今卻鮮有提及。說起時代的眼淚,你會想起什麼塵封已久的動漫呢?
  • 動漫壁紙,利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本動漫
    利用京劇元素的日本動漫除了前文的《燕京伶人抄》之外,日本動漫對京劇的利用主要是有中國背景的人物出場時的背景音樂。然而,在2004年日本漫畫作家上田宏的漫畫作品《武神戲曲》中,梅蘭芳成為書中的靈魂人物,他和他的京劇科班成為故事圍繞的中心。
  • 以《銀魂》為例,談一談日本熱血動漫為什麼在中國這麼火?
    日本熱血動漫通常所宣揚的友情、奮鬥、理想等主題,動漫人物也往往具有這樣的精神性格和行為特徵。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社會,猛然進入了農業與工業、傳統與現代、現代與後現代、工業與後工業社會交融並存且高速發展的時代,再加上當代青少年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缺少夥伴,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必然產生孤獨感和與同齡人溝通難的情境。
  • 這部經典動漫再度改編,卻顯得特別無聊,這就是時代的眼淚?
    在動漫作品中,有很多經典的動漫作品,會再次改編。而這次要介紹的這部作品,作為新番也正在播放中,它曾經也已經有過動漫作品,而這次再度改編,卻很少被人注意。至於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因為它真是太過無聊了,這也不禁讓人感嘆,這就是時代的眼淚?這部作品的名字就是《魔術士歐菲的流浪之旅》。
  • 日本動畫裡的中國元素,旗袍美女身材好,而它無處不在
    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文明發展歷程中積澱了許多特點鮮明的文化元素。而日本動漫作為近代日本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為了在國際市場上吸引更多更廣泛的粉絲群體,有時會在作品中特意添加一些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文化元素。
  • 時代的眼淚,上世紀80年代的動漫甩如今十條街
    看動漫的你最近有沒有頻繁聽到「作畫崩壞」這個詞呢?雖然這個詞一直存在,但是在《妹非妹》中作畫崩壞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人體結構失調,一系列以人類的骨骼結構做不出的動作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一個人兩張嘴這樣的神奇操作。
  • 「火影跑」成為過去式,老動漫迷流下了「時代的眼淚」
    動漫中所有的忍者在高速移動時,身體都是前傾的,同時雙臂甩在後面,手掌向上微微攥著。這種跑姿還有一個特殊的成熟,名為「火影跑」。雖然後來有專業人士證明了「火影跑」其實速度並不快,而且容易摔倒,但是粉絲們覺得這個動作特別帥,而且喜歡模仿。
  • 中華文化輸出影響,日本動漫中的中國元素
    中國文化淵源流傳,早已傳播至世界各地。日本作為曾經中國的「死忠粉」,是能學走多少就學走多少,絲毫不掩飾。今天咱們來盤點一下 日本動漫中,總是提及的中國文化。第一條中國功夫的代表人物日本的空手道曾經大量借鑑少林拳法,日本的動漫則是借鑑中國的武術人物。七龍珠裡,那個可愛又有實力的老爺爺龜仙人,鳥山明就是以 成龍大哥為原型進行的創作的。甚至第一次天下武道會,龜仙人用的化名就是「成龍」。
  • 盤點幾部完全以中國元素為背景的日本經典動漫
    三國志這部作品是日本著名漫畫家橫山光輝以中國經典古代小說《三國演義》為基礎創作的一部漫畫作品。漫畫以桃園三結義開始,一直講到火燒赤壁,全書共26章,描繪了一部波瀾壯闊三國歷史史詩。值得一提是的橫山光輝還有一部作品,也是根據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小說《水滸傳》創作的漫畫《水滸傳》。
  • 日本、歐洲等國作為發達國家,網際網路的時代,為何看不到他們身影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化時代,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在信息高科技的發展和支持下,Internet給人類的文化傳播帶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每天幾乎都在與網際網路打交道,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說網際網路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對於現代歐美文化元素的利用
    除了古典歐洲元素,日本動漫利用現代歐美文化元素的也不少。二戰戰敗後,日本大力發展經濟和教育,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與日本的關係更加密切,這一方面是由於戰後日本經濟快速復甦,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另一方面也是隨著美日同盟的建立,日本有意強化和美國的關係。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題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
    在日本動漫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大量使用中國題材,從先秦兩漢的歷史元素到唐宋明清的社會風情都能在日本動漫中找到。這些作品,有的採取直接改編的方式,將中國典籍和文學名著的書面語言改編為視覺表現;有的動漫則擷取精華,利用歷史事件或名著典籍中的某個要素,進行故事再編,除與原著有著類似的「名號」和「稱謂」,其作品內容已毫不相關;還有的則是利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飲食文化、武術文化、京劇文化以及圍棋文化進行故事再創造,使得「日本原創動漫」充滿了中國要素
  • 從《海螺小姐》的文化元素,談日本「家庭生活類」動漫的特徵
    海螺小姐人物圖日本家庭類動漫作品不在少數,雖然《海螺小姐》在中國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日本國民心中,這部作品始終佔據第一的位置。,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 二十世紀興起的動漫,給了人們什麼樣的藝術思維和感官體驗?
    因為猿是人類的祖先,猴子也是靈長類動物,這些聰明的動物和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的淵源,如今猴子的模仿能力的確很強,雖然大街上已經看不到耍猴的鏡頭,在動物園也能看到可愛的猴子學習人類的動作,那就是現實版的漫畫,也是動畫。繪畫最講究寫生,也是一種模仿,或者是對生活的寫照。
  • 日本動漫中的德國元素,拔劍神曲其實是一首德文歌
    細心的動漫迷們或許會在看動漫的時候發現各種各樣有趣的元素,而由於日本動漫所創造出的故事包羅萬象,所以無論現實還是架空設定都會出現很多西方國家的元素。今天就來講一講日本動漫中出現的德國元素,我們所熟悉的《罪惡王冠》中的拔劍神曲其實是一首德文歌哦!
  • 為什麼現在國內電視臺基本看不到日本動漫了呢?
    說到動漫,很多人腦海中第一閃過的都是「日本」這一動漫產業的代名詞。從1991年《哆啦A夢》首次被引入中國,到《龍珠》、《灌籃高手》、《魔卡少女櫻》、《美少女戰士》等作品,相信每個80後、90後都能如數家珍。
  • 日本奧運會各國國旗動漫形象 中國武將最帥
    2020年,東京奧運會由於疫情的影響,推遲到了2021年,但日本為了這次的東京奧運會也是煞費苦心,而且融入了很多國家特色,說道特色,很多人i想到日本的特色之一就是動漫,而這一次,我們喜歡的經典動漫人物也會參與到這次奧運會,咱們的奧運會是設計的「貝貝」、「晶晶」、「歡歡」、「迎迎」、
  • 徐嬌:流下了時代的眼淚!
    JK一詞來自日本網絡流行語,意為女高中生。是日語女高中生的羅馬音"jyoshi koukousei」的簡寫(取其中「J」和「K」)。很多二次元玩家對於JK都有著莫名的情愫,因此許多遊戲也推出了眾多身穿JK服的角色來獲取玩家們的關注,像是人氣手遊《明日方舟》中最經典的角色「阿米驢」。
  • 動漫開創性轉換風潮?非也,這是日本古代玩剩下的東西
    性轉換,如今已經成為了日本動漫常見的一種元素,而且這種元素還受到了不少動漫愛好者的追捧。這種奇幻愛情動畫能夠玩性轉換元素,對於日本的搞笑動畫來說,性轉換的元素就使用得更加肆無忌憚了,甚至在這些含有性轉換元素的搞笑動漫作品中,還加入了很多惡搞的元素,使得這種性轉換的效果更加誇張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