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日本動漫非常喜愛使用中國元素,很多知名作品中都添加了大量的有濃鬱中國色彩的角色,內容,文化。然而近些年這種情況卻完全看不到了,中國元素從日本動漫裡徹底消失了,到底哪出了問題呢?
動漫本身起源於我們中國,最早的動畫片《鐵扇公主》也在我國誕生,所以我們對日本的動漫一直有強烈的影響。
首先先看看我們中國元素當年是如何霸屏日本動漫的,
《白蛇伝》 東映動畫 1958
《西遊記》 東映動畫 1960
《仙人部落》 株式會社EIKEN 1963
《悟空の大冒険》蟲Production 1967
《熊貓小熊貓》 東京電影 1973 (宮崎駿)
《熊貓的大冒險》東映動畫 1973
《孫悟空之飛向絲路!!》東京電影新社 1982
《北鬥神拳》東映動畫 1984
《三國志》SHIN-EI動畫 1985
《龍珠》 東映動畫 1986
《三國志II 天翔ける英雄たち》SHIN-EI動畫 1986
《北鬥神拳2》東映動畫 1982
《亂馬1/2》STUDIO DEEN 1989
《龍珠Z》 東映動畫 1989
《橫山光輝 三國》エーゼット 1991
《機動武鬥傳G高達》SUNRISE 1994
《十二生肖守護神》 SHAFT 1995
《中華一番!》(中華小當家)日本動畫公司 1997
《仙界傳 封神演義》東京電視臺 1999
《幻想魔傳 最遊記》
《十二國記》 Studio Pierrot 2002
《一騎當千》J.C.STAFF 2003
《彩雲國物語》 Madhouse 2006
《史上最強弟子兼一》TMS Entertainment 2006
《一騎當千 Dragon Destiny》Arm 2007
《戀姬無雙》動畫工房 2009
《王者天下》St.Signpost 2013
劇集太多就不一一敘述了,可以看出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中國元素是很受日本動漫觀眾喜愛的,但為什麼現在的日本動漫很少見到,甚至連作為配料的中國元素都很少了呢?
首先我們的文化輸出很差,相對於外國文化的通俗易懂,我們的文學門檻很高,晦澀難懂傳播率低又缺乏吸引力,聯繫到動漫上我們很難產出有國際影響力的IP,以至於我們到現在只有猴子和熊貓能獲得他人的認同。因為沒有好的文化影響力,中國元素在日本動漫中只能邊緣化,如今只剩下吃,糰子頭和旗袍這些司空見慣的元素了。
我們缺乏優秀的有影響力的動漫作品。80,90年代是動漫的黃金時代,很多優秀作品驚豔四座。美國的變形精鋼,忍者神龜,蝙蝠俠,蜘蛛俠,超人。日本的高達,龍珠,灌籃高手,火影忍者,航海王。這些作品到現在30多年仍然是很火爆的IP。而我們卻拿不出來任何與之比肩的動漫作品。中國元素沒作品當然就沒有影響力,沒有認同,沒有受眾,自然就不會被日本動漫拿來用了。
不過我們國家也開始重視文化軟實力,很多中日合拍的動漫,像是《一人之下》《全職高手》等經典作品也逐漸吸引了日本年輕人的眼球,相信不久中國元素又會火爆日本動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