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哀哉,至今仍無法對科比已經離世這件事感到釋懷。有人說,科比是一個專為籃球而生的巨星,他統治過NBA,拿過奧運金牌,退役之後又當了男籃世界盃的形象大使,在完成了他所有的使命之後離開世間。科比的一代人「心目中的喬丹」,未來也許會有人在成就上超越科比,但他的傳奇性、意志力、曼巴精神,都是無可替代的。
科比可以說是NBA歷史上,技巧最好的幾個人之一,他擁有太多能得分的方式,在球場上變幻莫測,沒人能預判到科比下一步的動作。作為一名後衛,多年來作為一名主攻手,科比的命中率能達到44.7%,這在當時後衛當中算是一個不錯的水準,甚至是「四大分衛」當中最高的,卻有些人一直說科比很鐵,這又是為什麼呢?
科比的巔峰期大概是在2000年之後,2013年季後賽之前,在這個時期,NBA的主要打法還是以內線為主,每支強隊都會儲備一些實力不差的內線球員,這樣也就加大了外線球員的突破難度。所以這個時期大部分頂級後衛的命中率都不高,他們既要面對外線防守尖兵,突破時的難度也很高,很多時候還要被包夾。那時候的頂級後衛往往會選擇先持球單打,沒有多少戰術可言,靠個人能力居多,效率自然是不高的,而現在的後衛都是進行戰術跑位,投籃的時候難度低上許多。所以我們能看到庫裡等後衛,命中率逼近50%,但哈登這種單打為主的後衛,命中率還是只有43%。
也許有球迷說,韋德的命中率要高很多,但其實這只是一個出手選擇的問題。韋德的主要得分區域就是內線,他投三分的比例很少,而科比喜歡投三分,還有大量的,性價比最低的長兩分。可即便如此,科比生涯的真實命中率也能達到55%,只比看起來效率很高的韋德,低了0.4%,幾乎是相差無幾的。
球迷認為科比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比生涯總打鐵數已經登頂歷史第一。多年以前他就超越了哈弗裡切克成為NBA名副其實的「鐵王」。但實際上,科比比哈弗裡切克多打了1000鐵,總得分卻要高出7000分,兩人的得分效率不是在一個級別的。另外,科比的單場打鐵量也是有點「觸目驚心」,著名的「4717」,也就是47次出手只命中17球,單場打鐵30次。可又有誰知道,02年的那場比賽,奧尼爾缺陣,隊友低迷,湖人只剩科比一個得分點,他不出手誰出手?對陣的是凱爾特人,最終打到加時賽才惜敗3分,沒有科比的得分,湖人根本堅持不到第四節就要繳械投降了。科比也有許多高效得分的場次,比如2007年對陣超音速,他就25投18中,以72%的命中率砍下50分。
科比是那種對於比賽比較執著的,當他手感不好的時候,卻偏偏選擇要和自己較勁。最著名的一句話「我寧願30投0中也不願9投0中」,因為9投0中意味著被自己擊敗了。這樣的理念,也許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也並不高效,但卻是最真實的科比,我們愛的不就是他這種「倔強」嗎?
實際上科比的命中率真的不算差,但是聯盟這些年來出現了許多高效得分手,比如詹姆斯和杜蘭特,命中率都是要逼近50%,科比被太多次的拿來和他們比較,所以球迷潛意識裡會覺得科比鐵。卻忘記了,他們原本就不是同個位置的球員,打法也不同。這種對比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你拿詹姆斯的命中率去和只打籃下進攻的霍華德相比,同樣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