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驚嘆於老祖宗的智慧,即使在古代落後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夠給我們創造很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算到了現在也很讓人吃驚。
古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生七不娶
這句話說的是女子一旦犯了以下七件事就會馬上被休掉,這七件事分別是:無子、淫蕩、口舌、偷盜、妒忌、惡疾、不事舅姑。這前面六件事都很好解釋,就是字面所表達的意思,最後一個的意思是對父母不孝順。古時候的舅姑指的是公婆或者女子娘家的父母,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舅姑。
小編覺得那時候女子因犯了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無子被婆家休掉還不難理解,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是一個人道德的問題,道德觀念都不正的女子自然不能要,而無子在古時候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也就不用多說。但是惡疾、妒忌這兩件未免對女子要求的有些不公平,這世上沒有人不會妒忌,而且為什么女子一患上疾病就要被婆家拋棄,她們豈不是很委屈。
暗九不過
這句很有講究,是針對過生日的事情而言的。在古代,人的壽命不是很長,因此假如一個人過了60歲生日,也就是一個「甲子」,那麼就算是高壽老人了。所以古人認為,活過了一個甲子的歲數以後,就不能再去過以「九」為倍數的生日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暗九不過」。
在我們的古人們看來九作為最大的數字,它所代表的意義自然也是不一樣的的,又有哪個人不希望自己能活得更久呢?而六十歲又對古人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六十歲之後的九的倍數的生日則是一個劫數。這些年齡的生日不過似乎就意味著人們的年齡並沒有達到最大的限度,還可以繼續生活在這個世間。
這些是古人迷信和心理作用,就像大家在喜慶的日子裡喜歡「十」寓意美好一樣。
這句俗語對現在的社會而言幾乎起不到作用了,男女平等是時代的產物,婚姻並不能單靠男性一方做主,女性也有絕對的話語權。一段婚姻裡面,可能會有爭執與不和,但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彼此相愛,給對方一點包涵與忍耐,有何不可?愛情也需要去認真經營。
俗語蘊含大智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有句話是「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也可以增加我們的判斷能力。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眾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老人言》,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這本書很系統地記錄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這裡邊每一條都是有道理有智慧有依據的。
《老人言》,這是一本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話語。可以帶我們領略古時候那些老人家的智慧。
在這本《老人言》裡,幾乎涵蓋了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大部分俗語,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平實易懂。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
一本才36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