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正式進入「脫卡時代」,患者看病更輕鬆!

2020-12-23 身邊24小時

以往參保人來院就診未帶醫保卡就不能看病就醫,現如今依託於上海醫保五期的升級改造完成,電子醫保卡在中山青浦分院已推行使用,參保人可以憑著「醫保電子憑證」,實現掃碼掛號、脫卡支付。

什麼是醫保電子憑證?

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籤發,是基於醫保基礎信息庫為全體參保人員生成的醫保身份識別電子介質。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實人認證技術,採用加密算法形成電子標識,具備安全可靠、認證唯一等重要特點。參保人可通過電子憑證享受各類在線醫療保障服務,包括醫保業務辦理、醫保帳戶查詢、醫保就診和購藥支付等。

醫保電子憑證如何通過隨申辦、微信、支付寶激活?

隨申辦

通過隨申辦APP-醫療-醫保電子憑證,點「同意協議並激活」,通過人臉識別認證後,即可成功完成醫保電子憑證激活,完成後需要設置醫保電子憑證密碼,方便線下業務使用。

支付寶

通過支付寶APP-城市服務-醫保-醫保電子憑證或支付寶APP內搜索「醫保電子憑證」,按提示選擇參保地,點擊「同意協議並激活」,通過人臉認證後,即可成功領取醫保電子憑證。後續可在支付寶—卡包—證件中查看。

微信

通過城市服務、醫保電子憑證公眾號、各地醫保局公眾號,進入醫保電子憑證頁面,點擊「立即激活」,輸入微信支付密碼驗證身份,授權醫保電子憑證使用信息,進行人臉識別後即可完成醫保電子憑證激活,完成後需要設置醫保電子憑證密碼,方便線下業務使用(線上只需要微信支付密碼)。

醫保電子憑證綁定有什麼條件?

①您需要參加社會醫療保險;

②您社會醫療保險所在城市必須在醫保電子憑證開通的城市範圍內。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會問:不帶醫保卡可以就診,那麼醫保就醫記錄冊是否也可以不帶了?回答是否定的。溫馨提示:目前就診仍需攜帶醫保就醫記錄冊。

醫保電子憑證脫卡支付是醫保五期的主要功能,同時也是上海市醫療付費「一件事」惠民工程中最關鍵一環。上海市醫療付費「一件事」,最終將實現「減環節」和「減時間」,通過重塑醫療付費流程,整合業務環節,減少醫療付費排隊次數,通過線上線下付費環節的融合,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資料:中山青浦分院

責編:心原

【來源:綠色青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出門就醫更方便?醫保電子憑證助力開啟「脫卡支付」
    去醫院看病配藥,但是醫保卡沒帶,那麼這時候是選擇直接現金支付還是回家取卡?為了市民就醫能夠更加的方便,國家醫療保障局推出了「醫保電子憑證」,該醫保電子憑證是具有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醫保結算等功能,確保能夠在網際網路上高效、安全地享受醫療保障部門的各項公共服務。
  • 解放軍總醫院醫保「脫卡結算」時代,來了!
    12月14日,由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豐臺區醫保中心和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對第五醫學中心南院區醫保卡「脫卡結算」和HIS系統改造進行現場認證,該中心順利通過技術和業務驗收並籤發驗收書。
  • 贛州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醫保脫卡支付功能全面上線
    近日,贛州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醫保脫卡支付功能全面上線,標誌著該院智慧醫療體系進一步升級,全脫卡支付為患者帶來更加快捷的就醫體驗。
  • 無卡看病用微信 廣東10000家醫院、藥店開通醫保電子憑證
    1月11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聯合騰訊和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廣東」)舉辦廣東省醫保電子憑證上線啟動儀式。廣東省作為全國醫保電子憑證首批試點省份之一,已在全省廣州、深圳、東莞等8個地市試點,上線兩定機構超10000家,覆蓋全省1.07億參保用戶,即日起在全省範圍內正式上線。
  • 廣州多家醫院開展網際網路複診業務,可用醫保支付
    參保人使用在處方流轉平臺上配送的符合規定的藥品,其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配送服務費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多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為避免院內交叉感染,減少市民去醫院的次數,廣州多家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網上看病」+「藥物配送」的便民服務。
  • 醫保支付開啟二維碼模式 新疆兵團醫保電子憑證方便民眾就醫購藥
    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9日電 (戚亞平 張豔)「現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只需要帶著手機掃一掃就行了,忘了帶醫保卡也沒事,遺失也省掉了補辦的麻煩。」近日以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總醫院芳草湖農場分院就醫的患者方便了很多。
  • 電子憑證刷碼結算功能正式上線 金湖醫保進入「掃碼刷臉」時代
    日前,醫保電子憑證刷碼結算功能在金湖縣正式上線,標誌著該縣醫保服務由刷卡辦理「轉型」刷碼辦理,進入了「一碼就醫」「一站服務」的時代。醫保電子憑證作為醫療保障線上應用的有效電子憑證,由國家醫療保障局平臺統一籤發、統一管理。
  • 買藥看病不帶卡!醫保電子憑證來了!快領!
    買藥看病不帶卡!醫保電子憑證來了!快領!方式二1.微信激活入口一是在微信點擊「我-支付-醫療健康」,打開「騰訊健康」小程序,點擊「醫保電子憑證」;二是微信搜索「騰訊健康」,進入騰訊健康小程序
  • 連雲港市實現醫保線上脫卡支付
    醫療健康便民服務平臺是面向群眾的服務平臺,對接了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家庭醫生籤約系統、預約掛號系統以及各醫療機構HIS系統、體檢系統等近百個業務信息系統,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實時掛號、智能導診、候診人數提醒、報告查詢、在線繳費、查看體檢報告和個人健康檔案、家庭醫生籤約、免費計生藥具申領等功能,實現了一個APP支持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看病就醫。
  • 看病不用卡,只需一個碼!國家衛健委:「脫卡就醫」是趨勢
    上海市打造醫療付費「脫卡就醫」全覆蓋;浙江省超660萬群眾「看病不用卡、只需一個碼」……今天,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脫卡就醫」成為了各試點省市醫改經驗中的亮點。
  • 本溪市醫保電子憑證服務即將全面上線 出示醫保電子憑證即可看病...
    本溪市醫保電子憑證服務即將全面上線 出示醫保電子憑證即可看病、購藥,實體卡仍可用 2020-12-2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看病買藥「一碼通行、無卡就醫」!醫保電子憑證全國開通微信領取...
    微信平臺正式開通全國醫保電子憑證領取。即日起,用戶可通過微信激活醫保電子憑證,未來醫保碼即可全國使用,看病買藥實現「一碼通行、無卡就醫」。據悉,全國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微信渠道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包括「騰訊健康」微信小程序、「我的醫保」微信公眾號等。
  • 信息共享互認、一碼溯源、拓展支付種類……看病就醫更便利高效
    跨院看病重複拍片、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門診開藥在線走不了醫保……看病就醫便不便利、高不高效,事關百姓生活「幸福感」。【先行實踐】在上海,針對不同醫院看病常常要重複檢查拍片的問題,2019年上海市專門印發了全面推進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檢驗結果互聯互通互認的實施意見,先行實踐1年多來,上海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對規定的35項醫學檢驗和9項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全面實現互聯互通互認,提高了衛生資源利用效率,簡化了患者就醫環節,降低了醫療費用。
  • 醫保服務由「卡」時代邁入「碼」時代 醫保電子憑證在我市正式啟用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 通訊員 陳浩然)隨著掃碼槍「嗶」的一聲脆響,全市第一筆醫保電子憑證掃碼支付業務產生。
  • 看病只需帶部手機!邯鄲市正式啟動電子健康卡一卡通服務
    據悉,這是我市率先在全省實現主城區11家公立醫院健康醫療「一卡(碼)通」服務。長期以來,群眾到醫院看病存在著進一個醫院辦一張就診卡的問題,各醫院的就診卡互不通用,醫療信息也互不聯通,不能共享。為解決這一問題,讓群眾看病就醫更便捷,進一步改善群眾的就醫體驗,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支持下,市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電子健康卡工作推進要求,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主城區11家公立醫院健康醫療「一卡(碼)通」服務。這是我市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主題教育活動以來送給群眾的一個民生禮包。
  • 著急看病忘帶醫保卡?別急,健康醫保卡來啦!
    、出行的「二維碼」時代裡,也許你還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急急忙忙上醫院看病,卻發現忘帶醫保卡,只能重新回家拿,費時又費力。現在,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下載「浙裡辦」APP就可以在線申領一張「健康醫保卡」,預約掛號、就診報到、(醫保)費用結算、報告查詢等全流程服務,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完成,真正做到「看病不用卡,只需一個碼」。「健康醫保卡」真的有這麼神奇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線上+線下」醫保脫卡就醫攻略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線上+線下」醫保脫卡就醫攻略 2020-08-18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保電子憑證激活量超3億 用微信無卡就醫購藥更便捷
    2020年11月24日,醫保電子憑證已經正式上線一周年,並在全渠道收穫超過3億的用戶量。自去年全國首張醫保電子憑證在山東省濟南市激活後,公眾便開始實現了無卡就醫、「碼」上支付、「碼」上辦的便捷醫保使用模式。
  • 雅安人激活醫保電子憑證!買藥看病不用帶卡了……
    是的 雅安市參保人買藥、看病 就像去超市購物一樣方便 拿出手機掃一掃 手機上就能輕鬆完成
  • 支付難、看病難……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時代」鴻溝
    ↑趙乃育 繪數字時代老年群體漸成「遺忘的角落」信息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以看病為例,網絡預約掛號看病、行動支付繳費已成為常態81歲的陳老太太告訴記者,每次看病前都需要兒子先在網上預約,再由兒子陪同就醫,她如果只身前往恐怕連取號都難。陪同老人來看病的兒子表示,「我母親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更不會用手機繳費,老人每次看病,都需要家人陪伴身邊,幫助完成掛號、劃價、繳費、取藥等各個環節。」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不少老年人開始享受行動支付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