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讓世界體壇的全面恢復遙遙無期,也讓人們得以有機會停下來,回頭看一看,「朝花夕拾」成了如今體壇的主旋律,盤點風雲人物、回顧經典賽事成為了各大體育媒體的日常工作。一部以喬丹和公牛王朝為主題的紀錄片《The Last Dance》也抓住了市場機遇,在近一個月陸續上線,在籃球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如今打開公牛隊的新聞區,大部分版面已經被喬丹以及和這部紀錄片有關的消息佔領,現役球星們也紛紛打卡致敬,在推特上分享不限字數的觀後感。
我沒看過喬丹打球,我剛開始關注體育的時候,喬丹已經退役了。但是和身邊很多根本不看球的人一樣,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喬丹,知道他是打籃球很厲害的一個人。其實職業籃球屬於那種「文無第一」的行當,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球員之間很難比較,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歷史地位難以評定。但是和其他很多運動相比,籃球界的「歷史第一人」爭議小了很多,甚至根本就沒有爭議,即使是曾經在歷史地位問題上吵得面紅耳赤的科蜜和詹蜜,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上也表現得出奇的一致:喬丹,是毫無爭議的籃球界歷史第一人。相信很多沒看過喬丹打球的90後、00後也和我一樣,有著這樣一個疑問:籃球界歷史第一人,為什麼是喬丹?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完整觀看了這部長達10集的紀錄片,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好勝心與領導力
大多數行業,特別是在競技體育領域,那些所謂的歷史第一人,或者說站在金字塔塔尖的那一小撥人,都有著極強的好勝心和卓越的領導力,這其實和體育本身無關,是性格決定成就的一種體現。
相信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喬丹是一個好勝心極強的人。在他進入聯盟的第二年,因為傷病缺席了大部分比賽,當時成績平平的公牛隊也開始著手擺爛,為下賽季的好籤做準備。然而喬丹不這麼想,在他的眼裡,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勝利。他頂著風險提前復出,儘管每半場只能出戰7分鐘,他還是會在有限的出場時間內拼盡全力。最終,在喬丹的不懈努力下,公牛管理層的長遠規劃成為泡影,芝加哥球隊以30勝的戰績搭上了季後賽的末班車,他們的首輪對手是高居東部榜首,常規賽勝場是自己兩倍有餘的凱爾特人。相信當時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組沒有懸念的對決,結果和也很多人想的一樣,公牛隊被橫掃出局,但是過程卻充滿了故事,相信無論是對手還是球迷,都會被喬丹在那一輪系列賽裡所展現的好勝心所打動。作為一名大傷初愈的二年級新生,喬丹創下了兩個令人髮指的季後賽記錄:單場63分和賽季場均43.67分,如今24年過去了,依然沒人能打破。那一年,29歲的拉裡·伯德沒有對23歲的MJ說:年輕人,未來是你的。但是我想,在大鳥的眼裡,一定滿是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一個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職場新人,敢於向自己的上級提出不同的見解,敢於冒著風險向行業精英發起挑戰,這種魄力只有少數人才擁有,很明顯,喬丹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
喬丹的第一次退役,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他父親的意外去世,但其實在那之前,喬丹就已經萌生了離開籃球的想法。那時候,他沒有挑戰了,沒有動力了,籃球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好勝心了,或許這才是他第一次退役的主要原因。從這裡也能明顯看出來,喬老爺子是一個好勝心極強的人。另外,紀錄片的第六集裡提到過幫主嗜賭成性的汙點,喬丹自己也坦言,他就是喜歡贏的感覺,在球場上是這樣,在賭場上也如此。你可以說極強的好勝心是一把雙刃劍,但是要想成為一個領域的佼佼者,那就是必須具備的特質。
領導力也是一樣,除了少數像程式設計師那種純以技術水平論高低的職業,在任何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行業裡,想要成為翹楚,都必須具備卓越的領導力。喬丹的領導力,從他的眼神裡就能看出。幫主的偉大之處,不只在於他那些令人望塵莫及的個人數據,更關鍵的是在他的帶領下,公牛隊在90年代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創建了王朝。與其說領導力是一種能力,倒不如說是一種氣質,那是與生俱來的,很難後天培養。紀錄片裡有一句話,喬丹做不到的事情,從來不要求隊友做到。即使這樣,在公牛王朝時期,幾乎所有的喬丹隊友都在訓練或者比賽中被MJ訓斥過,但是他們都沒有怨言,而是虛心接受,甚至在後來還會感謝喬丹的鞭策。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領導力吧,與能力和技術無關,有些人天生就是領袖。有些球員哪都好,就是沒有巨星像,他們所缺乏的,或許就是這種領導力吧。
二、天賦和興趣,選擇和努力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或者迫於生計,或者出於其他原因,從事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包括在體育行業,很多低水平運動員、或者從事關注度比較低的運動的人,他們並不熱愛,或者說已經失去了對於所從事運動最初的那份熱愛,體育在他們眼中的意義只剩下一份工作,一個可以為自己帶來收入的活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特別羨慕活躍在大眾視野中的那些所謂「體育明星」,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著比常人更多的名和利,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事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把愛好變成工作,或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吧。任何一個行業的翹楚,在那個領域鑽研下去的動力一定都是興趣,而非名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喬丹對於籃球的興趣從小就顯現出來了,他是屬於那種「球痴」,他對於籃球的熱愛,任何了解過他的人都看得出來。
除了興趣,天賦也是成為行業精英所必須具備的因素。如果沒有天賦,憑藉興趣和努力,你可能在行業中混得還不錯。然而,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靈感更重要。即使是NBA,也有很多球員憑藉著不懈的努力,上演過一幕幕大器晚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勵志故事。但是喬丹絕不是這種僅憑努力獲得成功的人,他的天賦肉眼可見,他對於籃球的理解影響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球員,甚至可以說改變了籃球這項運動。
紀錄片裡提到,科比曾時常在更衣室外等喬丹,堅持不懈地向MJ求教,老科那手美如畫的後仰跳投,就是得到了喬丹的真傳。科比自己也曾坦言:喬丹就向他的老大哥,如果沒有喬丹,他拿不到5個總冠軍,因為喬丹指導了他很多,給了他很多非常棒的建議。相信所有90、00後籃球迷都感受過科比的天賦,而喬丹的天賦,甚至要比科比還高,那真的是老天賜予他的禮物。在身體素質方面,喬丹巔峰時期的體脂含量甚至低於5%,這當然與他高度的自律和長期的高強度訓練有關,但是這更多是由基因決定的,即使是其他NBA球星也很難達到這麼低的體脂含量。
在籃球領域,喬丹屬於那種天生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如果他當初選擇了職業棒球或者其他工作,那麼他的人生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也許在其他領域,喬丹的天賦不比籃球差,同樣可以收穫到很多的鮮花和掌聲;也許喬丹會遭遇成長的瓶頸,最終泯然眾人,很少有人會記住他的名字。我們每個人都有天生就擅長的領域,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從這個角度來講,喬丹是幸運的,他選擇了籃球,籃球也選擇了他。
人們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有了正確的選擇之後,努力同樣重要。如果你去研究各個一個行業的佼佼者,你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精神,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即使他們在那個領域有著異於常人的興趣和天賦,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鑽研,不論是經常出現在凌晨四點的科比,還是永遠第一個到達訓練場的C羅。喬丹也是一樣,紀錄片裡提到了有一年,公牛在搶七大戰中輸給了活塞,在喬丹的號召之下,公牛眾將並沒有馬上開啟假期模式,而是在輸掉系列賽之後,馬上在訓練館開啟了新賽季的備戰。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再次在季後賽中碰到活塞時,芝加哥球隊送給對手一個橫掃,這離不開喬丹的自身努力和卓越的領導力。即使已經封神,但是在成為籃球第一人的路上,喬丹同樣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汗水。
三、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誠然,以喬丹的籃球天賦和自身的努力程度,放到任何時代,他都會成為巨星,但是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為什麼他是籃球第一人。研究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無法避免地要討論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喬丹是幸運的,他趕上了NBA全球化的好時代。如果當年大衛·斯特恩沒有拿著幾盤錄像帶找到中央電視臺,那麼喬丹的名字在中國,或許會像棒球第一人、橄欖球第一人、冰球第一人那樣陌生。擴大到世界範圍內也一樣,在大衛·斯特恩上臺之後,八九十年代的NBA正在努力拓展全球市場,這個時候喬丹的橫空出世,無疑是強有力的助推劑。沒有喬丹,就沒有職業籃球的今天;沒有趕上那個時代,喬丹也不會如此的家喻戶曉,這就是所謂的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吧。
任何一個行業的所謂歷史第一人,都和他所處的時代密不可分。為什麼百家爭鳴會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社會已經走到盡頭,新的社會制度的萌發,必然會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如果孔子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那麼他很難是千古文聖。中國的詩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什麼真正的巔峰只有盛唐的百餘年,因為那是封建王朝的頂峰,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滋生了吟詩作賦的大好環境,如果李白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那麼詩仙的頭銜也很難落在他的頭上。
假如喬丹出生在張伯倫的年代,那麼即使他能打出和大帥一樣恐怖的數據,也會因為當時處於籃球運動的起步階段,沒有足夠商業化的職業聯賽背景支撐,而無法被認為是籃球第一人,人們對他的印象,可能僅僅是數據恐怖的上古神獸。如果喬丹晚出生二三十年呢?現在的NBA已經足夠商業化了,但是職業籃球也已經發展到了成熟期,現在那些所謂的球星,越來越趨於同質化,有人說詹姆斯是最後一個超巨,詹姆斯退役後,就不看NBA了。現在這個時代,想出一個球星很容易,打幾場好球,就會被吹噓成第二個誰誰誰、某某接班人;但是想培養一個超巨,太難,因為網絡和媒體越來越發達了,對於球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這些整天暴露在聚光燈下的NBA球員,任何一個黑點都會被無限放大,即使這個黑點與籃球無關。喬丹並不是一個沒有黑點的球員,如果他處於當下這個時代,那麼會不會像科黑、詹黑、庫黑一樣,出現很多「喬黑」呢?喬丹還會不會是籃球第一人呢?
我沒有經歷過喬丹的時代,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對八九十年代的NBA多了一些了解,那真是充滿了激情、忠誠、友誼的歲月。二三十年過去了,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的訓練設施、醫療保障和那個時候相比進步太多,球員們的技戰術水平或許也有提高,但是如今的NBA已經沒有了那個時候的味道。比分越來越高,骨骼和肌肉的碰撞越來越少;球星抱團的現象越來越多,一人一城的故事越來越少;兄弟籃球越來越多,宿敵之間的劍拔弩張越來越少。這樣對比來看,大衛·斯特恩時期的NBA還真是讓人懷念,80、90年代的籃球真的很存粹。而喬丹,無疑是那個偉大時代,最為華麗的註腳。
為什麼喬丹是籃球第一人,我想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先天的天賦和興趣,後天的選擇和努力,以及超強的好勝心和卓越的領導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再加上一點運氣吧,喬丹成長在一個足以成就他的時代,讓他能夠上演一出「我來,我見,我徵服」的精彩戲碼,也讓我們廣大球迷能有幸見證籃球之神的最後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