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意義是給予孩子更多選擇權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你記得這些職業嗎?

  在上世紀,鉛字排版工、BB機尋呼員、無線電報務員、彈棉花手藝人,這些可都是當時常見的、吸引很多人從事的工種,而如今的年輕人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現在,快遞員、心理諮詢師、月嫂、程式設計師這些20年前鮮為人知的職業卻走進了大眾視野。

  智能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仿佛裝上了火箭,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更是讓人出乎意料。

  新華社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宣布,中國首個「人工智慧主持人」正式上崗。

  隨著時代發展,職業的界限開始模糊,越來越多的人身兼數職

  時代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多種「兼職」選擇,醫院給你打針的白衣天使可能是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美妝博主;朝九晚五的公務員也許是你天天催更的暢銷書作者,隔壁一本正經的工程師也許是雨果獎得主,甚至原作改編拍成了電影一不小心票房近47億;白天餃子店的老奶奶晚上搖身一變就成了酒吧最專業的DJ。

  低調的「當年明月」已經從海關公務員升到了省廳正處,劉慈欣原著改編的《流浪地球》中國內地最終票房46.55億,83歲的餃子店店長巖室純子晚上化身為專業DJ。

  這個時代的開放和包容,給了很多人「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那20年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谷歌首席未來學家發表過言論:在技術的幫助下,2029年人類將開始「不死之旅」,2045年人類將實現永生。

  如果人類的壽命達到無限,那麼漫長的人生旅程中,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如果生命沒有盡頭,很多人的工作將不再局限於一份「職業」和一種「兼職」,可能用三十年教書育人,三十年做小動物保護者,三十年當國家主席……人生有無限的機會嘗試自己喜歡的職業,人們可以基於自己的喜好、個性和能力在最擅長的領域去推動世界的發展,多元能力複合的人才將擁有更多選擇權。

  或許再過20年,社會已經沒有職業的限制了,你可能變成了很多領域的專家,上一秒在跟北半球的人討論汽車發動機,下一秒就跟南半球居民溝通周日的海洋環保活動。時代需要你具備的工作能力不得而知,但是語言或許將成為最基礎的工具。在這個時代,你身邊的小夥伴將來自世界各地,掌握八國語言或許將成為每個人的必備技能。

  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教育」給予孩子更多選擇權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提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國人才,已經提上了國際發展的日程。

  中國民族品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最近在接收央視採訪時,並未過多談及華為,而是大談教育: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

  教育對國家的發展如此重要,那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值得堅持的?

  在越來越開放包容的時代,要想讓孩子擁有更多選擇權,光具備語言能力還遠遠不夠,思維能力、多元文化包容力、跨文化理解力等等都將成為必備素質。不管時代怎樣發展,社會永遠需要人才。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點、找到專屬自己的成長節奏,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父母和教育者最該做的事情。

  瑞思的教育堅持:全新品牌願景「助力孩子成為全球發展的推動者」

  「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是瑞思一直在堅持的事情,瑞思將英語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在浸入式英語環境裡,遵循全人教育的方向,培養孩子成為擁有中國文化根基、同時具有國際化意識、全球化視野,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跨文化社交能力的綜合型人才。瑞思一直緊跟國家政策和時代發展,助力孩子成為全球發展的推動者。

  為了增強文化自信,開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瑞思今年開展了多項以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年初的「小達人」活動帶領孩子們理解並接納各國間的文化異同,培養孩子應對文化差異、實現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勝任力」,正在進行的「瑞思英語項目應用實踐活動」培養孩子英語思維能力及未來領導力,讓中國孩子成為傑出的世界公民。

  六一期間,瑞思延續文化主題活動,受邀參加中國兒童中心舉辦的「喜迎六一,祝福祖國」大型兒童歡慶活動,開展了以「瑞思英語文化小使者,向世界弘揚亞洲文明」為主題的系列趣味英文知識互動遊戲,吸引了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感受亞洲文化,體驗語言與文化的緊密聯結。孩子們在遊戲中肩負起「文化小使者」的重任,與外國友人流利溝通。看到孩子用英語向世界弘揚中華文化,傳遞文化自信,不少家長欣慰地表示「果然未來是他們的」。

  圖:「瑞思英語文化小使者,向世界弘揚亞洲文明」主題活動現場

  新時代在孕育著一群中國孩子,他們自信無畏,有中國文化根基又有國際視野。瑞思也在培養這樣的孩子,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引導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我們不能決定孩子未來的職業,但可以培養他們與時代相適應的多元能力,給予他們更多選擇權,讓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關於瑞思英語

  瑞思英語是瑞思教育旗下專注3-18歲青少兒素質教育品牌。瑞思英語依託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HMHG)全球優質教育資源,以英語為基礎,培養孩子的語言和知識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性格能力以及未來領導力,助力孩子逐步成長為具備綜合素養的國際化人才。

  瑞思英語堅持素質教育方法,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核心,打造了一套面向3-18歲全年齡段,以英語為基礎的素質教育產品體系。該體系貫穿線上與線下,包含主體課程、輔助課程、家輔產品等。

  截至目前,瑞思英語在全國百餘個城市、發展了數百家校區,同時在讀學員十餘萬,累計培養學員近百萬。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瑞思英語的陪伴下,登上世界舞臺,展現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就意味著你並不信任孩子
    既然我們都是如此,那麼你覺得孩子也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沒有人喜歡被他人決定,只喜歡被自己決定,這是我們和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必經之路。正因如此,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因為在他們看來,長大就意味著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 上大學的意義是讓你對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權!
    對於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來說,幾乎所有的父母老師都在告訴我們,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一所好大學,未來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其實對於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因為我們的父輩們吃到了不讀書的苦,所以他們才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資更多的教育成本,寄予更多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讀書實現自己的夢想
  • 王佳玫: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12月3日,2020年度央廣網教育峰會在京舉行。本次教育峰會以「乘風破浪 聚教未來」為主題,邀請相關部門領導,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及媒體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討新形勢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道路、模式,為行業發展尋找新的機遇。
  • 學校生涯規劃教育怎麼做?如何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學生被賦予了更多的選擇權。然而,由於缺乏社會經驗,他們大都對未來選擇感到迷茫和恐慌。如何給學生適當的職業指導,讓孩子成為「願自選、能自選、會自選」的有選擇力的主體,浙江省麗水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實踐值得借鑑。  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教育的選擇性落實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
  • 努力的真正意義,在於擁有「選擇權」
    努力的真正意義,其實就是讓你擁有著至高無上的選擇權,一份只屬於你自己,誰也不能覬覦的特權。世間的很多美好,不是任何人贈予你的珍惜和疼愛,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的,這份上天的眷顧,值得你去不斷地追逐和奔赴,因為它時刻在變化,這也正是我們拼盡全力去努力的原因。
  • 「孩子,今天逼你用功,是為了讓未來的你有更多選擇權」
    看到女兒這麼不理解自己的「用心」,小希媽覺得既無奈又心酸,想想自己這麼多年的經歷,小希媽實在睡不著,爬起來打開檯燈,給女兒寫了一封信:親愛的女兒:雖然夜已深,但媽媽仍然無法入眠,今天你向我抱怨,對於你過於嚴苛,逼你用功讀書。還說你的同學小丹,她媽媽從來不多過問她的成績。
  • 當更多老師成為網紅,教育真的會變得更好嗎?
    文:靈兒媽媽插圖:寂地前段時間聽一位MCN大佬的講座,談及為什麼要做MCN去孵化教育網紅的時候,大佬這樣說到,「短視頻是時代給予我們的一個機會,而只有讓更多老師抓住這個機會成為網紅,讓更多優秀的老師賺到更多的錢,這樣才會有更多優秀的人願意成為老師,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變得更好。」
  • 孩子膽子特別小怎麼辦 家長怎樣給予幫助
    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怎樣讓孩子鍛鍊的有膽量,在孩子性格還沒有完全養成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認真的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和引導,並且給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和生活習慣,有些小孩子小的時候膽子是很小的,也許他的父母膽子也不大,家長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起碰上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朋友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勇敢開朗
  • 把自己放低兩度,把別人抬高一度:真正的優雅,是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通常,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雖然對山區的孩子也很好,但是,他們往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讓自己的孩子看看,山區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和困苦。家長其實更想讓自己孩子意識到,你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你要感到幸運,要好好努力。這個目的,有時甚至以公益的做法,被家長悄悄藏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當這個孩子回到山區,從此就過得不好了。
  • 「獎勵教育」好不好?父母應激發孩子動力,讓孩子找到價值和意義
    「獎勵式教育」不利於孩子發展的弊端其實,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給予某些獎勵手段,我們認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方式,但事實上這種行為無法長期地維持下去,一旦孩子沒有了獎勵機制,很有可能就會變回從前,甚至向壞的方向發展。
  • 富裕時代,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著名國際教育集團總校長支招
    有40多年海內外教育經歷的中黃國際教育集團總校長崔建社,結合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發:目標感、使命感與自我掌控權是培養內驅力的要點。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和擅長,多用正向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減少外驅力帶來的幹擾。 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 無論什麼時代的教育,都應該以點燃學習者的內驅力為目標。
  • 給孩子更好教育、更好的未來,選擇火花思維在線課程還是豌豆思維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教育都是特別重視,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的興起,每個家長都特別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懂得更早一點、更多一點。   於是,網絡在線教育類課程就成了一個最好的的選擇,比較來比較去,大部分人總是在火花思維與豌豆思維這兩個課程中猶豫不決……   既然這樣,但就從對孩子教育的角度出發,怎麼才能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課程,更好的的幫助孩子學習呢
  • 家長不要老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家長不要老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太多的家長習慣於把「選擇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為小孩「規劃」生活和學習。不是逼著小孩練鋼琴,就是命令小孩學美術,不準這樣,必須那樣,根本不去管小孩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 DaDa(噠噠英語)遵循教育本質打造優質內容 助力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除了學校,在線教育平臺及網際網路企業也在疫情期間製作了大量課程,應對激增的學習需求,在線教育市場熱度隨之一路上漲,可以說,此次疫情使得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上作用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過科技固然重要,但是在線教育本質的本質仍是教育,課程質量始終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以給孩子看這四類繪本,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有給孩子看的繪本啊、童話書啊、漫畫啊之類的,有的單純是為了讓孩子娛樂一下,有的是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有的是因為書中有很多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知識,可以讓孩子根據繪本中的人物學習行為習慣等等。
  • 教育學者郭初陽:雞娃家長更多是考慮自己,把孩子視為一種攀比的客體
    身為一位「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對當下的教育焦慮有著更為冷靜的思考。他認為,和費盡心機助力孩子通過高考獨木橋相比,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條理性、決策力、毅力和勇氣,讓孩子在自由探索中發現「活著的意義」。唯有這樣,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才能打破人類學家項飆所說的「陀螺式的死循環」,從自己的價值觀、興趣和願望出發,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 父母:把路徑指給孩子,把選擇權留給孩子
    其實大部分父母不僅不了解孩子,還總是居高臨下,想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樣子,讓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路徑按部就班,恰恰忘了孩子是一個自然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自己的喜好,自己對未來的設計。雖然有時他們的願景很模糊,想法單純幼稚,即就是這樣,他們的訴求也會常常被父母剝奪。父母總喜歡用成績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孩子的優劣。
  • 讚賞給予孩子信心,但具備內在成就動機,孩子才會真·自信
    不僅為自己,同時也為父親正名了。01為什麼孩子的自信,需要他人的讚賞才能獲得?孩子的是非觀念並不明確,無法從客觀的角度評價自己。他們更多的,是通過身邊的大人的評價和反饋來了解自己,因而老師或父母的態度尤為重要。
  • 自己的孩子將成為普通人,你甘心嗎?
    原創 芳芳 STEAM在線 收錄於話題#教育觀念2個清華副教授劉渝的一次演講火了,她說她的孩子正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這讓很多人不滿,你眼中的普通人,也是別人眼裡的精英了,可是大家都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她的孩子為什麼沒有成為像父母一樣的精英,而是必然要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呢
  • 孩子總是表現不好?家長運用「鏡中我效應」,讓孩子更好成長
    其實鏡中我效應家長可以運用到教育之中,家長從小給孩子灌輸一個怎樣的思想,那麼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所以說家長運用鏡中我效應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鏡中我效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1、更好的讓孩子認識自己雖說對孩子進行誇獎是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但是過度的去誇獎,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甚至使孩子缺乏對自己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