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點智能科技成功研製出真正全柔性電池, 致力於實現消費級柔性...

2020-12-16 網易新聞

(原標題:曲點智能科技成功研製出真正全柔性電池, 致力於實現消費級柔性電子產品躍遷的最後一塊拼圖)

最近,全球材料科學領域知名科學家、哥倫比亞大學陳曦教授領銜的曲點智能科技對外透露,其團隊在柔性鋰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不僅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柔性可彎曲,並且已經初步具備規模生產能力及商業級應用能力,將對未來的消費級柔性電子產品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例如,柔性電池應用於手錶帶、VR設備頭套、頭戴式耳機等取代傳統結構件,無疑將極大拓寬使用場景。目前,多個產業上下遊企業和消費電子廠商已經注意到了曲點智能科技的研發成果,正在積極接洽中。柔性電池這一新形態的儲能或將改變目前我們熟知的大部分電子產品形態,尤其是手機、手錶等可穿戴電子設備,讓生活更智能。

柔性電池是什麼?

柔性電池,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任意摺疊扭曲的電池。對於柔性電池的研發由來已久。一方面,隨著柔性電子屏的快速發展,當電子產品的屏幕開始能夠摺疊、彎曲時,傳統的鋰電池便成為了產品設計的瓶頸。2019年,華為與三星都發布了旗下第一款可摺疊屏手機,但是,目前的摺疊屏手機仍然採用的是普通的剛性電池,避開了使用柔性電池的難題。因此,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鋰離子電池,將對推動可穿戴柔性電子器件的發展產生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因為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柔性電池是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市場規模巨大。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發布的關於2020年全球柔性電池市場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柔性電池市場預計將達6.17億美元,2015到2020年期間,柔性電池將以53.6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全球主要的消費電子大廠,如LG化學,松下,三星等都在積極布局柔性電池領域。但相當部分都還在實驗室階段,無法商業化量產和真正替代剛性電池產品。

 

(曲點團隊研發的柔性電池,真正實現電子產品的全柔性體驗)

過去柔性電池的主要實現方式,一種是把電池做得很薄以便彎曲,但是其電池容量過小很難有廣泛商業價值;另外一種是採用固態電池等新材料,但是其成本高,製備工藝複雜,電化學穩定性尚在探索中,離量產尚有一定距離。陳曦教授團隊的柔性電池成果的顯著優勢就在於突破了容量、成本和工藝以及安全的制約,既做到了鋰電池的真正全柔性反覆彎曲,又保證了其長時間的續航能力,同時對於商業應用而言,其完全使用商業化材料,因此成本低、安全性高、放大性好,適用多種場景。陳曦教授表示,曲點的柔性電池解決方案,跟目前市場主流產品相比,能量密度高,最小彎曲半徑僅為5mm,彎曲疲勞次數達數萬次,性能極其優異。這些性能可以充分釋放終端產品設計師的想像力,定義柔性電子設備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未來。

科學家創業範式——嚴謹、務實、改變世界

曲點智能科技創立於2019年哥倫比亞⼤學⼯學院,創始團隊陣容堪稱極度硬核——陳曦教授,曲點智能科技創始人,現為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是國際公認的材料和力學界新一代領軍人物之一。他曾獲由美國總統George W. Bush在白宮頒發的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PECASE),這個獎是美國政府官方授予青年學者的最高獎勵。

整個團隊內還有多位哥大教授、博士;有人獲得過2019MIT「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殊榮……如此硬核的團隊保證了技術上的嚴謹性和領先性。

崔屹,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儲能領域著名專家評論道:「柔性儲能是一項很有應用前景的新型儲能技術,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科學家陳曦和他的團隊經過研究,解決了超高次數彎曲、力電解耦等難點,實現了高性能的柔性電池,具有多次重複彎曲、動態穩定充放電等特點。」

全科學家陣容不代表不會管理,不懂商業,相反,實驗室成果的商業化應用才是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大價值,才是科學技術改變世界的通路。因此,可落地,可規模量產是這群科學家們追逐的目標。首先,專利權明晰。曲點智能科技擁有哥大完整的對這項技術的專利授權;其次,在產業化開發方面,曲點已經建設了自己的產業化開發基地、擁有自主研發的柔性測試設備等硬體;在市場進展上,團隊可以應B端要求給出柔性電池解決方案,並和一些企業開展了戰略合作;也已經自主開發了多款柔性設備,與領域內合作者精準推向C端市場。

網際網路領域一直不缺過度包裝的新概念,但最近幾年,那些只談商業模式創新的PPT創業團隊紛紛退出舞臺,讓位給硬核科技,尤其是基礎學課領域研究延展出的硬核科技。無論是人工智慧、生物醫學,還是清潔能源、量子計算紛紛搶佔產業界的皇冠,成為一切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底層。姚期智院士、彭軍博士與樓天城教主以及他們的PonyAI小馬智行;湯曉鷗教授與徐立博士和他們的商湯科技;陳天石博士與陳雲霽博士和他們的寒武紀科技等等,再到陳曦教授和他的曲點柔性電池,中國科學家創業軍團從未如此星光閃耀。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實現萬物智慧互聯,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擔當重要角色
    預計2028年,柔性電子產業達3010億美元。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曾表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未來在大多數場景,沒有柔性電子,就沒有人工智慧的實現或者提升。
  • 蟬翼微舞 柔性屏帶來新摩爾定律「旋風」
    會上除了劉自鴻描述的「再創造」和「改變傳統方式」,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徐鋒強調的實現「有連接的地方就有中興終端」,都在不經意間顯示出對於柔性顯示技術顛覆式創新,以及重塑產業鏈和消費市場格局的決心。「強強聯手」背後的戰略意義5G智慧型手機正在逐漸普及,但智慧型手機行業長期陷入低谷,疫情更為這種低迷增加了不確定性。
  • 柔性壓力傳感器模組提供商鈦深科技TacSense獲3000萬元A+輪融資
    潘挺睿表示,醫療健康領域是鈦深科技的重點市場。鈦深科技的醫療產品都擁有美國FDA認證,具有安全性保障。  醫療健康:FDA認證的可穿戴健康監測智能鞋在消費電子領域,鈦深科技在年初率先發布了靈敏度媲美AirPods耳機的按鍵檢測系統,可以實現諸如單擊、多擊、長按、手勢滑動等操作。觸控模組售價幾乎為AirPods的1/10。
  • 消費復甦,智能電子進入快車道
    公司擁有獨特的柔性可拉伸封裝技術及專利,致力於製造真正可變形的電子設備,實現電子設備的柔性化、可摺疊、可拉伸。目前公司已經開發出柔性可拉伸的可充電電池。與其它薄膜柔性電池幾十毫安時的電量相比,極展科技的電池電量可達到一千毫安時,最大電量可達到兩萬毫安時。
  • 柔宇,用柔性電子技術構建「萬物互聯」
    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以柔性電子技術為核心,通過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等核心產品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目前,柔宇科技提出的「柔性+」方案已經覆蓋到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六大行業。
  • 智能柔性直驅環形線研發商果慄科技獲3000萬元A輪融資
    智能柔性直驅環形線研發商上海果慄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慄科技」)近期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由敏一領投、盛宇和中科創星跟投。創始人池峰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大生產及新技術研發。  環形傳輸線作為製造業的通用型基礎設施,目前已經進入第三代產品——動鐵式直驅伺服系統的迭代期。
  • 柔性電子市場廣闊,領頭羊柔宇科技獲更多關注
    柔性電子市場規模擴大,相應的柔性電子行業廠商也備受重視。近日,柔性電子廠商,柔性電子領域的開拓者,我國柔性電子領域領頭羊,柔宇科技就備受關注。柔宇科技2012年成立,2013年聖誕節,柔宇設計的第一塊單色全柔性屏成功點亮,驗證了其新型背板集成技術的可行性。隨後又僅過了8個月,2014年8月,柔宇科技開發出了全球最薄厚度僅為0.01mm的全彩色柔性屏!
  • 最高募資120億,柔性屏「獨角獸」柔宇科技「趕考」科創板?公司:不...
    不過,對於此次消息,柔宇科技方面並未回應,柔宇科技代表對此不予置評。公開信息顯示,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由史丹福大學校友劉自鴻、魏鵬和餘曉軍創立。柔宇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柔性技術生產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以及包括摺疊屏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在內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機互動產品。在國內科技圈內,柔宇科技爭議頗多。
  • 全柔性屏新技術,柔宇科技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2014年,柔宇在柔性電子領域的專注頗有成效,從0到1創新,成為全球第一個發布了業界最薄、厚度僅0.01毫米的全柔性顯示屏的公司,引領了柔性顯示和柔性電子產業的新潮流。
  • 荷清柔電柔性醫療器械專家付際:柔性電子生來就是解決醫療行業痛點...
    2019年6月27日,由廣東省醫師協會主辦,廣東省養老服務協會、廣東省社區衛生服務學會、廣州健康科技協會等機構協辦的「社區智慧健康管理論壇」在廣州廣交會展館召開。
  • 全柔性顯示面板產業或將迎來一次規模性爆發機會
    2014年,柔宇發布了全球最薄的0.01mm彩色全柔性顯示屏,打響了屏幕顯示新革命的第一槍。 在其他顯示廠商仍在試圖沿用三星主導的用於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矽(LTPS)技術來生產製造全柔性屏時,柔宇科技就已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體系,且是目前全球獨有的一條技術路線。
  • 柔性技術融合文創,柔宇科技閃耀博鰲文創周
    柔宇科技市場及銷售部亞太區副總經理胡學良受邀出席了文化科技融合專場論壇,與CAT聯合創始人李楓、時尚集團副總裁韓德成、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教授沓名美和、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領導分享柔性科技與文創融合的創新場景及應用,共同探討科技與文化藝術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價值。作為戰略合作機構,柔宇科技也為文創周提供了RoMeeting智能銘牌等多款柔性電子產品全程助力文創周成功舉辦 。
  • 深圳市政協「委員講堂」 柔宇科技劉自鴻分享柔性技術改變生活
    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不僅超薄、超輕,可反覆彎折、捲曲,還能夠突破傳統剛性顯示屏和固定曲面顯示屏的物理局限,附著和搭載在任何物體表面。基於柔性電子技術,柔宇不僅推出了FlexPai系列摺疊屏手機,實現了手機形態的突破,還將全柔性屏與布料、皮質材料相結合,推出了柔性屏T恤和禮帽,成為全新的傳媒載體,還與路易威登合作推出了柔性屏時尚手包。
  • ...柔性屏「獨角獸」要來A股?「趕考」科創板跡象明顯,公司:不予置評
    不過,對於此次消息,柔宇科技方面並未回應,柔宇科技代表對此不予置評。公開信息顯示,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由史丹福大學校友劉自鴻、魏鵬和餘曉軍創立。柔宇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柔性技術生產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以及包括摺疊屏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在內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機互動產品。在國內科技圈內,柔宇科技爭議頗多。
  • 柔宇科技:萬物互聯進程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發力
    近日,柔性電子技術的領先企業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大家都在說萬物互聯,今天其實我們很多東西都沒被連接,真正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東西其實還是很少的。在這三大核心基礎領域中,互聯代表著數據傳輸,目前5G作為智慧物聯網最核心的通信技術,為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形成基礎的保證;而感知則代表的是人機互動,在時下的智慧物聯網產業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成為人機互動中最重要的角色。劉自鴻解釋道,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柔性的。什麼樣的技術能讓這些柔性的東西,可以更好的跟我們進行交互、進行感知?
  • 全洋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柔性屏薄膜封裝難題在黃石突破
    「TFE CVD金屬掩膜板,是柔性屏薄膜封裝製程的關鍵部件,過去百分之百掌握在韓國廠商手中,現在,我們也能自主生產了。」蔡宗宏介紹,該產線已試產成功,產品規格完全達標,目前正與國內OLED頭部企業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合作試產並送樣中。柔性屏,通常指的是柔性OLED屏幕,因其低功耗、可彎曲的特性,在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式設備應用廣泛。
  • 極智嘉助力上海西門子開關有限公司落地全流程柔性自動化「智慧...
    近日,一座全流程柔性自動化的智慧物流工廠在上海西門子開關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全球AMR企業極智嘉 (Geek+) 助力上海西門子開關有限公司通過4種物流機器人無縫協作和AI智能調度,率先在業內真正實現了工業物流從收貨、質檢、入庫,到在庫理貨、出庫集貨和產線送料的全場景機器人串聯
  • 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的華麗現身:摺疊屏手機FlexPai 2
    柔宇科技於2012年成立,通過兩年的時間的研究與探索,在2014年全球首個0.01毫米全球最薄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
  • 格力G-FMS柔性生產線工博會首發
    在以G-FMS柔性生產線為代表的智能裝備領域,格力的產品已經覆蓋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設備、無人化自動生產線體等10多個領域。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我們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高端數控工具機彰顯核心科技格力電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天翼認為,在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的現狀下,發展智能裝備非常必要。
  • 柔宇推動全柔性屏技術發展 為雲手機帶來另一可能
    雲手機的發展也使輕薄、便攜的移動裝置成為剛需,與現正蓬勃發展的柔性電子技術結合後碰撞出激烈火花,為智能移動終端的形式帶來全面顛覆。雲手機能將所有數據都存放於雲伺服器上,信息安全更有保障,企業可以通過雲手機,將手機帳號分發給特定員工,員工以網絡登錄形式取得機密數據,避免本地存儲中硬體丟失、忘記攜帶等因素造成的信息洩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