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滑口魚和輕口魚總是混淆?要了解兩者成因,才不會選錯釣法

2020-12-26 小飛的釣魚閣

大部分老釣手或釣魚領域的作者在講解某種釣法、某組餌料配方時總會聊到「魚情」二字。要想釣到魚,方法必須對路,要想在更少的時間釣到更多的魚,方法不但要對路,還得有針對性,針對性越強效率就越高,而魚情則是制定方法的前提。那什麼是魚情呢?這個講起來比較複雜,因為涵蓋的內容很廣泛,舉幾個常見的例子,比如狂口就算一種魚情,這是釣魚人最喜歡的一種魚情,另外還有大家討厭的滑口與輕口,也是本文重點要說的。

討厭滑口魚和輕口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難釣,具體表現為難以分辨信號、空竿率高,有口打不到或起竿易脫鉤。注意了,這幾點只是難釣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在於大家老是把這兩種魚情混淆,甚至混為一談。滑口魚和輕口魚乍一看有幾分相似,實際大有區別,文章開頭說了釣法和魚情相匹配才能見到效果,如果不匹配釣的少、釣不好還算好的,有時候還會越釣越亂。

想釣好滑口魚和輕口魚你要明白:

1、滑口魚和輕口魚的成因及區別

2、滑口和輕口的具體表現,即在垂釣中如何判斷、區分

3、結合實戰,分析兩種魚情對應的裝備搭配、具體釣法

注意:大家在說到滑口魚和輕口魚時,還經常會提到「生口魚」一詞,這裡要解釋下,其實它們三個放在一起並不合適。滑口和輕口主要指魚在吃餌時的表現,而生口魚的意思是從來沒被釣過的魚,和吃餌積極性無必然聯繫。從來沒被釣過並不等於絕對好釣,比如天氣不好、水質水溫發生變化,生口魚也會表現出「輕口」;而吃口迅猛有力的魚也並非全是生口魚,比如玩過黑坑的都知道,只要魚不是特別滑、只要窩裡魚的數量多,老魚照樣大頓口、黑漂。

滑口魚和輕口魚是怎麼形成的,如何區別?

前面已經說了這兩種魚情的劃分依據主要是按照魚的吃餌積極性,那麼從名稱上區分就行了,滑口主要體現在滑,滑即是狡猾,吃餌多試探,你的浮漂會出現各種信號,甚至漂亮的頓口、大黑漂,可是你怎麼提杆都不中魚,或中魚率很低。而輕口是指吃餌的力度小、浮漂反映的信號微弱甚至無法體現,常見於一點小動作就能中魚,或者線組裝備搭配不對導致浮漂未動,起杆卻有魚。

滑口魚的成因:

釣黑坑的時候老會聊到滑口二字,其實這裡就有一定的誤區,黑坑中很多所謂的滑口其實是「輕口」,即使真是滑口,「滑」的程度也不高,除非這個魚塘的老闆每次都把釣起來的魚再放回去,一直循環,時間越久魚就越滑。滑口魚主要集中在競技池,因為那種地方主要是用來練杆、比賽,魚就不斷地被釣、放、釣、放,嘴巴鉤爛又恢復、鉤爛又恢復,傷勢嚴重的一般就死了,能活下來的就一天比一天滑,這種魚到後期,你釣到他都不帶掙扎的。

這裡還要補充一種特殊的「滑魚」,即野生的大魚。野生的大魚大家都知道不好釣,我們也喜歡稱之為狡猾,但它的狡猾跟上面釣放數次的魚來說又不太一樣。大魚是活得久、生存經驗豐富,它更多的是體現在不輕易進窩、不吃亂七八糟的食物,但只要吃了,動作是很大的成功率也高,很少會有滑魚那樣「涮餌」的情況。

輕口魚的成因:

輕口魚指魚的吃餌幅度小,那為什麼吃餌幅度會小呢?一小部分原因是你的餌料不對味魚不是很想吃,但更多的原因是沒力氣、張不開嘴。溶氧量低、溫度低的時候魚身體會不舒服,此時吃餌力度小;魚身體有傷、嘴巴被鉤破了吃餌力度也小。野釣中出現輕口的現象,主要是在冬季水溫較低的時候;黑坑中出現輕口則在於天氣因素(黑坑水肥、很容易缺氧)、魚的健康問題。

滑口和輕口的具體表現,即在垂釣中如何判斷、區分

滑口魚:

典型的就是「涮餌」,即快速地將餌吸入又吐出。真正的滑魚並不會表現出對餌料不感興趣或吃口小,相反你只要抽幾杆它們馬上就會過來,只不過由於經常被釣放,它們已經能夠明白其中的陷阱,你會發現自己的餌料味道越重、霧化越好,吃口就越亂、漂相也越複雜。之前我看一些水下觀測視頻發現,滑魚在吃霧化很好的餌料時,總是挑散落的碎屑吃,而不咬鉤,或者用身體蹭線蹭鉤,故意要鉤餌晃動然後在周圍吸食。

輕口魚:

這個前面已經提到了,就是單純地吃餌幅度小,浮漂信號很輕微,要麼陰上陰下總出不了頓口,你要是釣得太鈍,索性就「沒口」了,等個半天想起竿換個餌料,卻能夠中魚。黑坑中會有一些被鉤跑矛傷的魚,或者是老闆從其他地方收來二手魚放下去(這種魚也稱回鍋魚),此類魚吃口就比較小,尤其是窩子裡魚的數量不多時,吃口更為墨跡。我們經常把這些魚稱之為「滑魚」,其實它們和真正的滑魚並不一樣,難釣只是由於身體不健康,張不開嘴、吸餌力度小罷了。

要想在垂釣中判斷、區分這兩種魚也很簡單:首先野釣很少有滑魚的存在(大魚的滑是另外一種表現形式),黑坑是有滑魚,但你可以提前掌握信息,了解一下老闆是不是每次都把收來的魚倒回去,或者把魚釣起來時看看到底健不健康。垂釣的時候,按照正常的線組配置、正常的開餌調釣,如果老是有頓口卻打不中,則為滑魚;如果魚口少、吃口墨跡、浮漂出現小信號的次數很多甚至不出信號提竿都有魚,那麼輕口魚的可能性更大。

結合實戰,分析兩種魚情對應的裝備搭配、具體釣法

這兩種魚在吃餌的積極性上,滑魚反而更高點,它們是願意吃但吃的方法很特別,對我們來說是亂!而輕口魚則是不太願意吃或心裡想吃但張不開嘴、有氣無力。對此,裝備搭配和釣法應該這樣來應對

輕口魚我認為主要釣靈敏:

小漂細線小鉤,鉤條要細、輕同時鉤尖鋒利,浮漂吃鉛量要小、漂尾要細,調釣上建議調低釣低如調三釣二、調二釣一。如果在這種調釣的基礎上發現口出來了但空槍率則上升了,那麼把釣目調高些,改為調三釣三、調二釣二或者釣目稍稍高於調目,讓餌料在水底躺的老實點、子線略微彎曲。餌料的比重要輕、餌團要小,如果因為天冷導致的輕口,最好用蚯蚓紅蟲蛆等活餌,這樣誘惑力更強,非要用商品餌的話,霧化可以稍微好點但附鉤性一定不能差,因為要適當地採用逗釣。如果是水質、溶氧量等問題引起的輕口,玩黑坑建議適當加點藥酒、果酸刺激魚口,這招通過無數次實戰證明確實是好用的。

例:夏天釣回鍋魚,窩裡有泡不來口,有口但信號小,我都會在餌盤上滴幾滴刺激性較強的藥酒、果酸或其他果味小藥,然後餌料團攏在上面滾一下,效果確實是不錯,很多次就是這樣糗一個糗一個然後糗上了岸。

釣滑口魚:

滑口魚首先分等級,黑坑若不是釣放次數太多的魚通常不是「滑」,難釣的根本原因就是窩子裡魚太少或魚品質實在差,這時你的主要精力在於誘魚、把更多魚、健康的魚集中起來,如果實在不行,建議把窩子做小、做精,然後一個一個釣,釣一個算一個。滑魚的等級很高,也就是窩子裡魚明明很多,但怎麼都釣不起來的那種,此時餌料霧化一定要降低甚至沒有霧化,小藥少加或不加,最多就放點果酸、果味小藥,這裡建議最好用天然的果酸!滑口魚吃不吃和餌料比重關係不是太大,所以這點不用擔心,有時候掛倆大顆粒效果都很好。線組方面細點沒關係,但鉤子不能小,這點和釣輕口魚不一樣,輕口魚是為了讓它更好的吸入,而滑口魚由於會「涮餌」所以鉤子要大一二號,吃進去就讓它吐不出來。浮漂的吃鉛量我個人認為不要太小,這樣可以篩去一些無用信號,至於調釣我覺得調高釣高更合適,如調5釣3、調5釣5。

黑坑釣滑口魚的小技巧:這個適用於那些魚密度低、口稍微有點滑的魚情(大多數偷驢都可以用),到釣位先別急著打窩抽散炮,你掛兩顆小一點的餌或者顆粒丟到窩子裡試試。如果上一個人在此釣位釣過,那麼你就可以「騙」幾條魚上來。在釣的過程中發現魚口不佳,建議在窩邊試試,即左右前後位置,不要試一桿發現沒魚就放棄了,多試幾杆餌料到位多等等、多逗逗。或者你可以做一個窩,然後在前後左右距離窩子三五十公分的位置搓個十幾粒餌料下去做幾個小窩,當窩子正中間沒口、有口不中魚時就釣邊上的小窩。

歸納總結:

釣好魚的前提是釣法對路,若魚情正常,全是生口魚且願意吃餌,那怎麼釣都可以,但當魚情反常,常規釣法沒有用的時候,就需要你去分析魚情了。拿輕口魚和滑口魚來說,首先你要知道這兩種魚情形成的原因,其次要會區分,在這基礎上再去研究釣法並應用,效果才能看得見!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輕口魚和滑口魚的垂釣技巧,學會了對釣鯽魚有大用處!
    在野釣中經常會出現輕口和滑口兩種魚情,應對不當很難有不錯的收穫。兩種魚情產生的原因完全不同,但是應對方法有不少類似的地方,所以放在一起介紹下。這兩種魚情我們以鯽魚為例來介紹,貌似其他魚類滑口的現象有,輕口不多,當氣溫低的時候基本都停口了,一般不存在輕口的現象。
  • 釣不到魚的時候,試試這種老祖宗留下來的釣法「逗釣」
    釣友們都很熟悉臺釣釣法,我在此處就不多做論述。而逗釣卻是許多釣友不熟悉的釣魚方法(特別是長竿短線逗釣法)。野生魚類喜好追逐運動目標的習性,這就決定了逗釣的上魚率要遠高於其他釣法。
  • 遇到輕口魚換細子線還是細主線?輕口魚的兩種類型你必須了解
    對於上述兩種觀點,你認為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是分別適用於兩種不同的魚情,也就是說輕口魚其實分為兩種類型,面對不同類型的輕口魚需要採用不同的應對方法。
  • 冬季釣魚神技,磯杆滑漂遠投釣法的核心思想對了,魚才會好釣
    我是你們的飛行導師微微一笑中華大地上任何一個野釣釣場都能看到我四大門生的身影。他們叫,常無魚,老空軍,難爆護,又沒口。只要報出為師的名號,便可相擁而泣。一家人...磯竿滑漂又稱帶漂遠投釣法有些玩了很多年滑漂的老鳥我也敢說他根本沒理解這個釣法,動不動就吹自己能釣30 50米遠。
  • 【釣魚技巧】冬季降溫自然水域魚口輕該如何調釣?解析2調釣技巧
    進入冬至之後,很多地區的溫度急劇下降,自然水域的水溫也隨之下降,導致水中的魚類活性降低,作釣時也出現輕口魚情。針對寒冬的輕口魚情,作釣時該如何選擇浮漂,如何調漂抓口便成為野釣的重點。最近不少新手釣友會遇到,浮漂沒動而中魚,或浮漂動了就是不中魚的情況,這都是調釣的出現的問題。
  • 介紹一種釣滑魚的新釣法「筏竿朝天鉤」附圖說明
    我是從前年才接觸筏竿的,當時剛看到它時,很不以為然,覺得它的竿稍太細,用手都能彎一個大圈,從心裡也就沒把它當回事,後來在一次冬釣中看到其他釣友使用,才發現筏竿的好處。這兩年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發現對付一些釣滑的或吃食動作較小的魚,用筏竿釣「朝天鉤」,效果很好。現在將這種釣法介紹給釣友們。
  • 冬季磯竿串鉤釣不到魚怎麼辦?這4種方法輕鬆搞定
    在魚線上,不論是主線還是子線,都要將線號放到最小,當然是在順利拋投的前提下,而子線的長度也要適當的加以縮短,防止過長的子線對信號的傳導造成影響;在魚鉤上也要縮小魚鉤的型號,有的釣友認為大一點的魚鉤在吃進嘴之後不容易吐出來,但是前提還是要吃進去才行的;在釣餌上,要使用體積更小的活餌,此時蚯蚓太長基本上可以忽略了,紅蟲的話,也要嘗試挑選個體小一點的掛鈎,防止掛多的時候造成擋口。
  • 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
    今天我們就主要講解釣滑口魚(鯉魚、鯽魚)的方法和技巧。滑口魚都是被釣友釣上來過的魚,最少被釣起來一次,有的被釣起來五六次,再放到魚塘裡面的魚。這樣的魚吃魚餌警惕性是非常的高。所以我們釣回鍋魚對釣具,線組,餌料,散炮要求要更高一些,這樣才能有爆護的可能!
  • 它雖是另類釣法,卻能擒魚於百米之外,詳解:滑漂遠投浮釣法
    夜釣翹嘴什麼是滑漂遠投浮釣法顧名思義,滑漂就是能在主線上滑動的浮漂,遠投就是使用拋竿,加大作釣的距離和範圍,浮釣法就是釣離底的一種方法通常是靠聽和看來分辨,聽魚在水面的炸水,或者是看水面的水花,通常情況下都是釣上水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魚離岸邊太近的話,就要適當注意聲音和身影的控制,否則容易驚到它們。拋竿入釣點之後,可以適當的逗一逗,調釣的話就是正常的釣浮,目數在三目至五六目都行,因為掠食性魚類的吃口還是比較猛的。
  • 野釣走水不會調漂?重鉛到底釣跑鉛—自然水域最簡單實用的釣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寫過,釣魚絕不是靠幾句口訣和別人傳授的經驗就可以了,這些只能作為參考依據,指導我們一個大的方向,不至於跑偏,但是具體要怎麼用還是要靠我們結合實際情況隨機應變。總結:流水中釣魚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偏偏流水中的魚活性更足,作釣手感好,這種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情況下,如何克服流水成了主要的問題,很多釣友首先會想到重鉛到底,水流太快甚至直接用無漂釣法,這些方式可以解決水流問題,但是能不能釣得上魚就另當別論了。
  • 魚不靠岸就把餌送出去,筏竿配串鉤遠投,輕輕鬆鬆就把魚釣了
    如果漁獲能夠有保障,我想誰都希望用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去垂釣,比如拿個短竿釣近點操作起來不得輕鬆點麼。但事實上,野釣不可能有保障,某些地區甚至在進入冬季後魚就像消失了一樣,咋釣咋沒口,水質好一點的地方近岸三五米的水底都清晰可見,有魚沒魚一目了然。冬釣並非一定要釣遠釣深,但釣遠釣深是你不可忽略的一個選擇。
  • 為啥你用跑鉛釣法不上魚?別人玩得卻很爽,這些細節你沒注意!
    ,兩者的區別在於,鉛墜只有一個鉛墜,質量大;後者有兩各質量較小的鉛墜,一個懸浮,一個躺底。大跑鉛釣法,是為了克服河流走水情況,而演進出來的一種釣法。河流走水,水流衝擊的浮漂東倒西歪,流速大的時候,浮漂、鉤餌都會隨流水移動,影響魚的吃餌,浮漂動作也不宜觀察。所以需要一個質量較大的鉛墜著底,依靠自身重力和與水底的摩擦力,牽引住浮漂,起到穩定浮漂的作用。
  • 被臺釣傷害過的傳統釣法,才是冬季釣鯽魚最佳釣法
    傳統釣法流傳至今為止,只有極少部分人在用了,甚至還有初學者不了解傳統釣法是什麼,不在少數。因為他們初入釣魚這門課,一開始接觸的就是臺釣,其次,部分釣友認為傳統釣法過於死板,不像臺釣可以誘釣結合且靈敏度高。不管臺釣還是傳統釣,各有利弊,今天我們就說說傳統釣法!
  • 【釣魚技巧】冬季輕口魚情如何野釣?
    自然水域作釣,釣魚人最怕沒有魚,而最煩的是小雜魚鬧窩,尤其是麥穗魚,白條等小雜魚,當到了寒冷的冬季,水溫下降小雜魚不在鬧窩,釣友又會遇到輕口魚情的煩惱,那你野釣是否遇到過輕口魚情呢?由於冬季自然水域的水溫下降,魚兒的活性不高,魚的吃口會變小,而且吸食餌料的動作變輕,這也就是冬季的輕口魚情,那麼該如何應對野釣的輕口魚情呢?
  • 黑坑偷驢口太滑?這類餌料是滑魚最愛,用好了連杆上魚
    先認清魚情,再選擇正確的裝備和釣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我知道很多人不會思考這些,就算我寫出來了也有人懶得看直接選擇跳過,這就是為什麼黑坑總是那一小撮人釣得好的原因。黑坑偷驢釣回鍋魚、老滑魚,老闆最喜歡看到兩種人,一種是玩命打窩的人,這裡的打窩也包括散炮。另一種是濫用小藥的人,注意我說的是「濫用」,並沒有說使用小藥就一定釣不到魚!
  • 黃尾鯝魚釣法大揭秘
    清明節後,隨著氣溫的上升,要選淺灘、深淺結合處、坡度較平緩等水深在1.2—1.5米的釣點下鉤。初夏、秋季,陰天時釣淺;仲夏,晴天亦可釣深水。 2釣具的配備黃尾鯝雖然屬中小型魚類,但中鉤的瞬間衝勁兒十足。竿子太硬,容易斷線跑魚;竿子較軟,又不能輕易抄之入護。因此在釣竿選用方面,要結合魚的大小和掙扎力定調性。
  • 詳解跑魚的主要原因及正確地調整方法
    但這裡要跟大家說的是,魚少口來的慢,可以多花點時間和耐心慢慢找,但是如果出現脫鉤跑魚那就不是時間可以彌補的,跑個一二條避免不了,要是經常跑那多半是技術問題需要認真對待。好不容易看到個口,還給他跑了,自己也會心煩意亂,接下來的作釣可能都會受影響,我剛玩雷強也老跑魚,明白那滋味,所以特地寫下這篇文章送給各位初玩雷強的釣友們。
  • 笨重的鉛頭鉤,釣不了輕口魚?正相反,「朝天鉤」冬釣更高效
    鉛頭鉤又名「朝天鉤」,是一種鉤柄帶鉛(錫)墜地重鉤,這在「常人」的眼裡,是針對生口魚、大魚才好用的魚鉤……實際上,更多實戰經驗豐富的釣魚人會說:在冬釣鯽魚、病態鯉魚、輕口魚、餌料不入口等前提下,鉛頭鉤反而常出現魚口多、中魚率高的效果,甚至朝天鉤歷來就是冬釣利器——尤其它蘊含的「錨魚」機理,更是少為人知的~
  • 魚層混亂,常規釣行程與飛鉛釣法誰佔優勢,了解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釣行程與飛鉛釣法的由來不同任何一種垂釣方法,乃至技巧都有使用的環境和場所,釣行程、飛鉛也不例外,其實也是他們被創作出來的原因。釣行程、飛鉛釣法的擺鐘運動之間的聯繫:儘管兩者實現浮漂緩慢下沉、子線鐘擺運動的方式不同,一個通過浮漂配合子線,一個通過調整鉛墜位置,但殊途同歸,雖然兩者在效果上有些差異。
  • 乾貨解讀:釣黑魚之標點與釣法的選擇
    對於大部分地區來說,春季尤其是現在這段時間並不是特別適合釣黑魚,因為氣溫不穩定、總體偏低,黑魚的活性是不好的,不會經常出來,即使出來可能也不吃食、即使吃食也比較難釣起來。北方地區在三四月份要想用路亞釣起黑魚確實是有難度,但南方某些地區是可以的,我看有些釣友甚至在冬季的時候都在玩雷強。春季並不是黑魚特別活躍的季節,為啥要寫這篇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