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瑰寶——壽山石,是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
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梁之一。
壽山石雕作為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人的驕傲。
近年來,壽山石不僅是中國文人墨客喜愛的藝術珍寶,同時也獲得了不少海外收藏家的青睞,壽山石的藝術價值與日俱增。
壽山石的分類
壽山石的礦物組成多種多樣,按照礦物成分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壽山石分別高嶺石族類、葉臘石類以及伊利石類。
壽山石擺件
1、高嶺石族類
礦物組成以高嶺石族礦為主。這一類裡最著名的品種為我們常說的田黃,田黃是壽山石中的極品,有「易金三倍」之說。其礦物以迪開石為主,顏色為黃為主,質地緻密細膩,微透明至半透明,蠟狀光澤。
2、葉臘石類
礦物組成以葉臘石為主。顏色多種多樣,可為黃、紅、白、紫、綠等,質地緻密細膩,不透明到半透明,蠟狀光澤強。主要品種有芙蓉石、月尾石、峨眉石等。
3、伊利石類
礦物組成為伊利石為主。顏色為黃、白、粉紅等,質地緻密細膩,不透明至半透明,蠟狀光澤且常常容易出現裂紋。主要品種有汶洋石、連江黃石等。
壽山石的品質評價
壽山石的品質主要取決於質地、顏色、淨度、重量等方面:
1、質地
質地是評價壽山石的最重要的因素,應具備「細、結、溫、凝、潤、膩」六點。
2、顏色
壽山石的顏色多種多樣,可有白、紅、黃、綠、紫、黑、灰等各種顏色,顏色越正、彩度越高,壽山石的品質就越高,其中黃色壽山石的價值最高,田黃中黃金黃、橘皮黃為最好,枇杷黃、桂花黃稍次。
而綠色品種艾葉綠中的青翠嫩綠者,由於產量較少,十分稀有,價格較高。
3、淨度
純淨無暇、無裂、無雜質的壽山石質量最高。
4、重量
當然是塊度越大越好,一般材料滿足雕刻刻章即可,大塊料可製作為雕件。
壽山石自開採以來便展現著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收藏家的目光。
刀法精湛純熟、造型典雅優美、線條清晰且流暢,壽山石雕能夠很好地展示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點。
同時能夠融入時代情感,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end—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