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演員@許凱soso在微博上曬了一張劇照,一身明朝服飾帥氣逼人,但因為此著裝跟人們印象裡的韓劇古裝很相似,引起不少爭議。
@許凱soso微博截圖
其中,有個別網友提到許凱的造型「好像我之前看的韓國古裝電視劇」。
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對此,身為《尚食》製片人的@於正轉發@許凱soso 新劇造型自拍,回應服裝爭議,稱造型是妥妥的明朝漢服,而不是韓服。
@於正微博截圖
而就在於正發文後不久,於正這條微博內容卻被韓國網民搬到了韓網社交平臺上,隨後,於正的微博內容登上韓網熱搜,並以「中國著名編劇兼製作人於正關於韓服的文章」,再度在韓網展開了熱議。
韓網社交平臺網友評論截圖
對此,於正也針對韓網的評論直接回懟道:「他們連父母給的五官都可以隨意挪動,張冠李戴不已經很平常了嗎?」並表示懶得和他們計較,事實勝於雄辯。
於正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於正及時糾正個別網友的錯誤說法,網友們一陣力挺。
微博網友截圖
隨後他在境外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明朝時期的服飾圖,並回應道,「韓國在明朝時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服裝就是沿用明朝的,證據如圖」。
於正境外平臺帳號截圖
正在拍攝中的《尚食》由許凱、吳謹言等主演,講述的是明朝永樂年間,尚食局宮女姚子衿在深宮中不斷成長並始終保持對中華美食最為純樸的熱愛的故事。
事實上,許凱的這套裝扮是援引於明朝書籍中的記載,許凱曬出的造型自拍,之所以會引發誤會源於他佩戴的大帽。
大帽,全稱直簷大帽,起源於宋朝,蒙元時期蒙古族內部開始流行,到了明代改為漢族的一種傳統官帽。
「元則胡人專尚之,中國之人多戴大帽,大帽亦羌人服也」——《七修類稿》郎瑛
蒙古貴族帶的大帽
大帽是明朝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可以使用。與大帽相配的冒頂、帽珠等則是清代頂戴制度的起源。同時,大帽也是明代男子的重要正裝,接近禮帽性質。大帽常作為賞賜贈送給周邊部落和藩屬國,這在《明實錄》中有大量記載。朝鮮大帽就是從明制大帽演變而來的。
明朝的大帽 作者:擷芳主人
明朝軍人帶的大帽
明四家之一唐伯虎的歷史畫像
一段時間以來,常有民眾誤以為大帽只在韓國古裝劇中出現;又有民眾會認為,區分明制大帽和朝鮮大帽,主要看是圓頂還是平頂。
韓劇《擁抱太陽的月亮》
韓劇《懲毖錄》中戴氊帽的朝鮮宣祖
事實上,在明制漢服中,圓頂和平頂的大帽在不同的時期裡都有出現過。
可以這麼認為,朝鮮大帽源自明制漢服,雖然在朝鮮半島上經過數百年時間的發展有了自己的特點,但是依然沒有脫離明制大帽的框架。
@中國歷史研究院4日上午發表的文章《「韓服」真相:「衣冠文物悉同中國」》就指出:古代韓國本沒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據明朝服飾進行改良,才形成了現如今大家在韓國古裝劇中看到的服飾。事實勝於雄辯,歷史不容篡改。「衣冠文物,悉同中國」,這才是韓服的歷史真相!
來源:
華商網相關熱詞搜索:於正許凱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