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民國時期園林建築及名流私家花園,如今還剩幾家?

2020-12-26 江陽沽酒客

關於私家花園別墅,今天的瀘州市和周邊區縣也並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雖然不是人人能擁有,但是瀘州有錢人也不少,條件好了,人家是有條件購買別墅的無可厚非。而且開發商也樂意做一些標杆的項目來吸引需求客戶。

沽酒客一個朋友告訴我,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私家院子的情節,我想她這句話是對的。不過沽酒客想說的是,今天的建築和別墅甚至私家花園雖然很不錯,但是跟民國時期那些著名的私人花園比起來,還是差了幾個檔次,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功能性和文化性不可比擬。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時代發展的原因,這些曾經園林建築早已經消失殆盡,只有極少部分被保留,而當年那些社會名流也作古多時,其後代很多也遷徙離瀘,只有瀘州一部分文史民俗愛好者,以及老一輩經歷過的瀘州人偶爾會聊起。今天沽酒客根據自己收集來的部分情況,包括市政修建的公共花園等,跟大家分享一下,由於年代久遠,城市變革,難免會有遺漏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8年(1929年),瀘縣(當時瀘州稱為瀘縣)市政工程局於原瀘縣公署舊址(今公園路)建中城公園,次年竣工。公園佔地9000平方米,內設辦事處、民眾教育館、大眾茶園,餐廳、球場、涼亭、假山、水池和花壇等。民國37年(1948年)3月29日,園內「餘俊英、黃方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這是瀘州第一個名副其實的城市公園,雖然不是任何人的私家府邸,但是卻成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直到十多年前,它還在,後來因為城市改建需求,中成公園成為了歷史。

民國19年(1930年),市政工程局於縣政府外建街心花園,設花壇、水池和假山等。這些都算是公益和公共設施,不算多,但是也比較精緻和古樸典雅。

那個時候,民國時期的園林多數屬於私家花園。主要有石園、鄧園、熙園、『瀘廬』,潘公館、北壇花園、李家花園及西昌會館等。每一個花園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主人家在當年都是瀘州的社會名流,不僅僅是有錢,文化與修養,已經社會影響力都頗大,他們多數熱心公益,服務桑梓,眷戀故土,實在是值得後輩致敬的榜樣。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介紹。

石園:位於城中心南極路朱家山,建於辛亥革命時期,為詩人陶開永(字仲淵)故宅。園內亭臺樓閣、水池假山、曲廊花廳與花卉竹木交相輝映。護國戰爭時期,朱德駐節瀘州,與瀘州詩人在原怡園詩社基礎上,在石園組織東華詩社,詩社同仁常在此吟詩唱和。

詩社成員將唱酬作品輯成《江陽唱和集》,其中,收入朱德詩18首。建國後,這裡曾作機關辦公地址和住宅。1986年闢作「朱德在『瀘』業跡陳列館」。(至今保存較完好)

鄧園:位於忠山北麓,為鄧達宣於晚清時建。其間,松柏竹柳,丹楓碧梧,掩映著草亭茅舍,別具田園風貌。

仕宦溫翰楨(字筱泉)、李鴻產(字琴鶴)、陳鑄(字鐵蓀)、萬慎(字斐成)、孫煃(字綺琴)和李春潭等,常聚此對酒賞花,吟詩填詞。後易主,歸羅慎愚,更名愚園。1949年捐作南州藝院校址。建國後改建為工廠。今天已經無法尋蹤。

熙園:位於南城山巖腦,為羅國熙公館。民國35年(1946年)建,為小別墅式建築。園內古典園景與中西合璧式建築布局和諧,相映成趣。建國後供駐瀘部隊使用。(至今保存較完好)

瀘廬:位於南門外上平遠路,為楊森公館。之前是瀘州畫家蔣兆和之叔伯蔣茂壁之地,蔣茂壁是瀘州人,也是光緒八年壬午科四川鄉試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30名。同年五月,著以內閣中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廣州府海防同知;宣統二年(1910)廣州府海防同知。當時楊看中他手頭這塊瀘州鳳凰山的寶地,非常喜歡,於是跟他商議,蔣也樂意做人情,就給了他建造別墅。

民國9年(1920年)建。其間樓堂廳榭,亭閣迴廊,樟楠、花卉、噴泉、假山,渾然一體,其陳設、用具無不豪華名貴。以後幾易其主,皆為地方軍政要員。建國後相繼為中共宜賓地委駐瀘辦事處、宜賓地區瀘州招待所、瀘州市政府第二招待所(現為酒城賓館)。(今天原址不詳,後修的在酒城賓館內)

潘公館:位於城南小關門,為潘寅九宅園,民國22年(1933年)建。其間庭院寬闊,花木豔麗,建築新穎,依山臨水,別具風姿。民國34年(1945年)10月,蔣介石、宋美齡、白崇禧和俞濟時等來瀘,以此為臨時行轅。(今天已經難尋蹤跡)

北壇花園:位於忠山北壇(鄰鄧園)。園主過伯安,清末過魯香建。其間依自然形勢,種植花木,間鋪曲徑,置草亭、竹屋、石橋,構景清幽而不落窠臼。過伯安與『孫煃』過從甚密;伯安花鳥(張大千亦推重),綺琴飛草(于右任亦推重),譽為江陽雙絕。原址在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附近。(今無法尋覓蹤跡)

李家花園:位於小市中大街五峰頂東麓。園主李庚先,清末建,原為李氏祠堂後荔園,傳說楊慎曾經遊此,作《荔枝書錦》為贈。其間雲軒霞閣、假山隧道、巧亭拙橋,竹影花姿,布局別具匠心,朱德常在此及鄧園、石園小住。溫翰楨、陳鑄、羅順藩、萬慎、陶開永和高楷等亦常來此小聚。現已廢敗難尋。

西昌會館:位於小市杜家街,為哥老會山堂。始建於明代,清代易主。其間建築飛簷畫棟,園內異卉奇芳,饒有情趣。光緒末年,會黨領袖、同盟會員佘俊英在此發展會黨力量,與熊克武等籌謀川南起義。現已廢棄實在可惜。

此外,還有蝶園,位於城中梓桐(今叫梓潼)路。園主孫煃,清末建。鈍園,位於城中興隆街,園主毛鴻猷(字煥煊),民國13年(1924年)建。羅園,位於茜草壩,民國初年建,園主羅季贏。劉莊、位於城南紀念標,莊主劉步武,民國15年(1926年)建。廖家花園,位於城南中平遠路,園主廖昌熾(號潤壹),清同治年間建。曾家花園。位於城南永豐橋,園主曾志沂,清末建。劉家花園,位於城南上平遠路,園主劉賓遠(字航璨),晚清建。以及城南頤園、江家花園、小市寢園和陳家花園等。這些都是聞名不知道所蹤,只能記錄下來,留個念想,若是有人存有過往照片,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杭州西湖邊僅存的私家花園,與蘇州園林不遑多讓,卻被大眾所低估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杭州西湖邊有一個僅存的私家花園,園內景色更是與蘇州園林不遑多讓,但或許是在西湖邊一處並不起眼的地方,這裡卻被大眾所低估。這座私家花園就是一個叫做郭莊的小眾旅遊景點。
  • 終於集齊瀘州民國時期老城區149個街巷名稱,你能認出幾個?
    清末民國時代,瀘州也不乏專門的機構和當地名流進行搜集整理,可能內容很多到今天都沒有被公開。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大家總說先吃飽飯(我的很多關注者和讀者發表的意見,一方面他們還是認可我堅持梳理瀘州文化,不看我是否專業,至少專注,一方面他們還是不相信能持續多少,沒關係繼續就好),所以比關心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更實際。這也造成本土文化歷史漸漸失去了魅力,被一直塵封。
  • 文人思想與身心的花園——宋代私家園林,有什麼文人化特徵?
    園林的花草布置,景觀建設、道路鋪設以及建築營造等工程表現方式,深受特定時期的社會文化影響。 在中國的傳統園林景觀建設上,"禮樂"思想對園林的景觀建設影響很深。在古代,中國的園林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另一種是小巧別致的私家園林。宋代是各類藝術文化都很繁榮的時期。
  • 蘇州木瀆鎮嚴家花園,一日四時景,江南典型園林建築
    明清時代鎮上有私家園林30餘處,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也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江南水鄉古鎮。木瀆古鎮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青磚粉牆黛瓦的歷史風貌,吸引著眾多現代人的眼光。位於木瀆鎮王家橋畔的嚴家花園,是江南一大名園,也是古鎮內名氣最大、造園藝術最高的園林。又名羨園,前身為乾隆年間蘇州大名士、詩選家沈德潛「靈巖山居」。
  • 蘇州最「低調」私家園林,是明朝時期的御史府第,知道的遊客不多
    蘇州最「低調」私家園林,是明朝時期的御史府第,知道的遊客不多說到蘇州,很多人都想去遊玩,景點很多,景色也很美,空氣也很清新,園林比古建築、古村落更能緩解壓力,說到蘇州的園林,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蘇州園林,但除了這個園林,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典園林
  • 南潯古鎮最具古典美的園林建築,耗時40年完成,曾是劉鏞私家園林
    南潯古鎮歷年來以富商、名人輩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蔚為壯觀的私家園林, 不禁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這些大家族的繁榮昌盛。據說,在19世紀90年代的時候,劉鏞財富總值約為當時清政府年收入的七分之二,高達到2000萬兩白銀,甚至可是說是富可敵國了,在清代時期,恐怕也只有富商胡雪巖能和他相提並論了。南潯古鎮中最著名的的小蓮莊景區便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莊園,小蓮莊是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坐落於南潯鎮南柵萬古橋西,東與嘉業堂藏書樓隔河相望,北與鷓鴣溪相鄰。
  • 安徽有處蘇式園林,曾是民國少將私人花園,你能猜出是哪裡嗎
    提到園林,很多人想到的應該都是江南園林,或者是北京的皇家園林,而現在旅遊的時候,也有不少人喜歡去園林欣賞美景,一般園林的四季都十分漂亮,有著不同的景色,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種感受?要是你也有的話,那麼就跟著小編一起探訪下安徽的蘇式園林。
  • 從蘇州最美十大園林,看盡最精美的建築藝術。你去過幾個呢?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鬱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
  • 蘇州最特別的園林,依山傍水,風景獨好,當地曾在此恭迎康熙聖駕
    自公元前6世紀以來,境內建造了許多的私家園林,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地人口密集、缺乏自然風光的居住環境,與人們追求自然、崇尚完美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因而被稱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絕大多數的園林位於城市內,都不是很大。但有一個園林卻不同,既具備了蘇州園林的精緻構造、巧奪天工,又擁有依山傍水的大氣,它就是東山啟園。
  • 民國時期瀘州趣聞錄,那個時代的歷史典故
    以前江陽沽酒客曾經跟大家講過一些瀘州民國時期的奇聞趣事,都是那個時代下特殊背景中誕生的,今天聽來荒誕可笑,更有的讓人無比感概,今天應各位讀者的要求,繼續為大家整理另外一部分分享給大家,雖然年代久遠,也可以當老瀘州的歷史來看,感謝董代富老師和已故梁心純老師提供相關素材。
  • 浙江「暗藏」一座私家園林,歷時40年才完成,門票僅需16元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古城、古鎮或者園林這些遊玩,在他們的眼裡這些地方都帶有歷史的餘韻,每一抬步、每一駐足,都仿若有種時光交錯之感,在這些古鎮裡面又有幾個特別出名的地方,比如說南潯古鎮,但是,大家知道嗎?在這座古鎮裡面還「暗藏」著一座私家園林。
  • 這裡的風景媲美江南園林
    大家都說蘇州園林是第一,這點小編也承認,但園林也不能只看蘇浙一帶,廣西也有著不俗的地方。謝魯山莊無疑是園林景區中的佼佼者。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吧!謝魯山莊本名並非這樣,很久之間的謝魯山莊還是一座私家花園,名為樹人書屋以及謝魯花園,這裡的繁花似錦,鬱鬱蔥蔥讓它一舉成為中國四大私家莊園之一。
  • 江南園林哪裡妙?南京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園林城市描述的是現代園林綠化都市的概念,但其實作為江南首城的南京也曾出現過大量的中國古典園林,這些園林作為中國私家文化的精髓的一部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古話說:「江南園林甲天下」,今天我們就走近南京的幾處古典園林,一起去捕捉這座底蘊深厚的江南古都那些不為人知的繾綣和溫柔。
  • 國內最大的私家園林和盆景觀賞地,就藏於皖南,與蘇州拙政園齊名
    說到安徽旅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皖南,而說到皖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徽派古村落,眾所周知,皖南地區不乏古村落,但您知道中國最大的私人園林和盆景在哪裡嗎?是的,它就藏在安徽南部和歙縣,它是中國最大、最美麗的徽商貴族園林——鮑家花園。
  • 智匯園林直播2020花園大會,陪您逛花園!
    借著風和日麗,智匯園林直播團隊也有幸加入了虹越的這次觀光之旅,一起來到2020花園大會的現場。 順應雲直播潮流,引爆園藝界熱點話題,智匯園林通過現場直播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觀花海,聽花卉行業解說報告,共襄此次花田喜事。
  • 藏匿於古鎮中的「私家花園」:始建於1912年,曾是朱家角中學舊址
    #90後旅行#藏匿於古鎮中的「私家花園他位於朱家角的西北部,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居然隱匿著如此美麗的園林建築。宅子的主人叫馬文卿,據悉曾經是富商,園林利用15年時間建造完成,消耗了近30萬兩,又被叫做馬家花園,之所以叫做課植園,有特殊的意義。該園林名字的含義,是教育後人,在讀書之餘,不忘耕植,園子分別分為課園、植園這2大分類。
  • 【建築】中國古典園林
    兩漢時,私家園林也發展了起來。一些貴族、官僚如宰相曹參、大將軍霍光、梁冀等相繼在長安、洛陽兩地建有園林。魏、晉、南北朝時,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戰亂時起,社會動蕩不安。例如以抒發自然情趣為主題的田園詩和山水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起的,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說在之前對於自然美的欣賞還處於一種自發或自為的階段,那麼這時則已跨進了自覺的階段,這就是說已經初步地確立了自然審美觀。這些,對於造園藝術的發展都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當時治園之風極盛,私家園林如雨後春筍,更是得到了長足地發展。例如著名的金谷園即系當時大官僚石崇所建。此外。
  • 中國最美私家花園三棵樹莊園,被美國最大《美好家園》雜誌收錄
    三棵樹莊園》參加《全國第二屆私家花園大賽》獲帷一金獎。主辦方邀請園主遠赴南非,歷時15天參觀世界著名十大花園。在與國外著名花園園主交流時《三棵樹莊園》獲得高度評價。
  • 瀘州忠山是個大寶藏,你們可能還不曉得,想知道看沽酒客怎麼說?
    今天來說如果忠山重新恢復合攏,瀘州城市公園,最具歷史底蘊和人文氣質的公園,依然還是它。今天說武侯祠必談成都,也是民國時期當政者的騷操作,不曉得怎麼就把它埋沒了。要不是當年修建醫學院宿舍和教學樓,挖出大量石人石馬,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呢?
  • 古都西安古代建築多,但也有幾處民國建築,別有一番韻味值得探訪
    尤其是是漢唐時期和明代的古建築居多。不過自明代以後西安漸漸沒落,一直到民國期間西安的發展都比較緩慢了,所以民國期間的建築遺留下來的並不多。雖然沒有南京上海北京武漢等地的民國建築多而精緻,但也有它獨特的風韻。 但是不多不等於沒有,西安還是有幾處很不錯的民國建築,只是關注的人比較少罷了,其實還是很值得欣賞遊覽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處西安比較有代表性的民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