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看氣溫。從氣溫上看,確實是北方比南方冷。
但是,人體不是氣溫計,人體對溫度的感受,體感溫度,除了氣溫外,還有幾大因素。
首先就是溼度。研究表明,氣溫適宜時,溼度對體感溫度的影響不明顯;而氣溫較高或較低時,溼度對人體的冷熱感有明顯的放大效應。
人體的最適宜氣溫基本在18~25℃。人體的熱代謝和水鹽代謝受空氣溼度的直接影響。夏天的時候,溼度高,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覺悶熱、煩躁;冬天的時候,溼度高的話,則會讓人感覺陰冷。
然後就是風速。風速主要是降溫作用。風,加快了人體與空氣的熱交換。風速的降溫效應不僅與風速有關,也與氣溫有關,氣溫偏離舒適度越高,降溫效應越明顯。風力每增一級,體感溫度可下降1℃~3℃。
《人居環境氣候舒適度評價》 (GB/T 27963-2011)給出了一個計算標準:
接下來,就用這個公式計算一下北京和長沙12月1日早晨8點至晚上5點這個時間段的舒適度。
北京的I=5.48,K=-639.66,不管怎麼算,都是屬於寒冷級別。
長沙的I=9.104,K=-541.997,也是不管怎麼算,都是屬於寒冷級別。
所以,從計算結果看,有沒有顛覆你的認知呢?請在下面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