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奉賢博物館周邊花攢綺簇。鮑筱蘭攝
6月3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赴奉賢區調研時指出,超大城市的郊區新城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要把產業功能強起來,把交通設施通起來,把配套服務完善起來,更要著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品質提升上下更大功夫,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內涵,做強文化品牌,切實增強郊區新城的綜合競爭力和吸引力。
奉賢,因相傳孔子弟子言偃來境講學,後人為「敬奉賢人」而得名。「奉賢」兩字,有著深厚的人文淵源,「先賢言子傳道講學」的歷史佳話,成就了奉賢這個極具人文情懷的地名,也成為南上海特色「賢文化」的精神之源、思想之根。進入新時代以來,奉賢區圍繞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對美的嚮往追求,將「奉賢美、奉賢強」確立為全區發展戰略目標,傳承弘揚奉賢地域「賢文化」特色,著力在「美」字上做文章。
2015年2月18日,奉賢榮膺「全國文明城區」稱號。此後,奉賢區瞄準「保持文明創建新常態、當好價值引領排頭兵」的新一輪創建目標,堅持「補短板、促提升、強常態」總抓手,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真正讓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奉賢空氣清新,大片的格桑花、馬鞭草盛開。
2017年,奉賢蟬聯「全國文明城區」稱號。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奉賢區經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區」稱號;青村鎮姚家村壯族媳婦馬利軍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她也是奉賢首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出席並接受表彰。
6月6日下午,奉賢區召開2020年全國文明城區複查迎檢千人誓師大會,對全國文明城區複查迎檢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莊木弟在會上指出,奉賢作為上海市郊首個創建成功的全國文明城區,在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同時,要深刻認識到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將城市軟實力作為最大的競爭力,牢固樹立創建為民的理念,將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作為創建工作的重點,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發揚「繡花針精神」,對城市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與時代節拍同頻共振;要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發揮「一網統管」線上線下聯動功能,實現管理無死角。同時要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參與性,真正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弘揚賢美文化、文明塑形鑄魂的生動實踐,已在奉賢開枝散葉,綠意成蔭。
美育工程,落細落小落實
2018年以來,奉賢區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探索實施全域「美育工程」,著力打造「東方美谷」品牌,不但極大提升了「賢文化」的內涵和品質,增加了全國文明城區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上海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
源遠流長的「賢文化」厚植了奉賢獨特的人文內涵和城市底蘊品質,「美育工程」是「賢文化」內涵和外延的不斷豐富和拓展,是奉賢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工程。
舉辦傳統文化節,「讓文明禮儀成為一種習慣」,開展經典詩詞大吟誦……奉賢中學把「隊伍過硬、工作紮實、思想活躍、監督有力」作為班子建設的基礎,把課程體系構建了「明賢—立賢—踐賢」的「奉文育賢」德育課程,設置了人生規劃生涯、主題教育、社會實踐等課程。
奉賢上海之魚城市公園向日葵花海。
創辦於1914年的奉賢中學,2004年通過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評審,是一所集現代化、人文化於一體的大型寄宿制高中。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下,在綠樹掩映下的河湖橋路旁,學生全面發展,多次在國際獲得佳績。該校在文明校園創建中,注重人的社會價值體現和未來發展,校園文化逐漸形成為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成就人的文化。這種文化在當下已然溫柔了時光。
在奉賢中學,石瑟國學社「尋石訣·賞石辨字明校風」引領在漢字豐富內涵和書法魅力之間,感悟文明校園的深意;篆刻社團以「傳承中華國粹,弘揚民族精神」在方寸之間做出了氣象萬千;《賢潤》、《「賢文化」高中讀本》等校本教材的出版,為培育核心價值觀提供了保障。
作為首批「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暨見習期教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奉賢中學組建了《「雲」語彙山海,新知澤璞玉》項目組,依靠「雲」信息,幫助弱勢群體,與餘慶中學建立網上交流平臺;《書香與關愛飄滿賢城》項目組聚焦民工子弟的讀書現狀,成功為星光小學建立愛心書屋;舉辦「聚焦課堂聚力創新——中國教育創新『20+』論壇」「中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展示」「多元視野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全國論壇等10多個大型活動。
奉賢區負責人介紹,「敬奉賢人、見賢思齊」是奉賢美的起點,推動「美育工程」,要繼續植入美的基因,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繼續聚焦文化之美、產業之美、環境之美等六個方面,建立專家委員會和指導庫,把「美育工程」作為奉賢發展的軟實力,以此推動奉賢的城市競爭力,讓奉賢人民熱愛美、懂得美、欣賞美、創造美、傳播美,用未來定義當下、以當下對標未來,奮力創造變不可能為可能的「美育工程」的新奇蹟,讓奉賢永遠和美相隨。
白衣執甲,行動書寫擔當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奉賢區中心醫院第一時間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動員部署,組建醫療救治、物資保障、宣傳、督導等10個疫情處置小組,選派呼吸內科專家1名和護理骨幹4名作為醫院首批醫療隊成員前往湖北武漢支援。
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不怕犧牲、連續奮戰,哪怕臉頰被口罩勒到潰爛、雙手被汗水浸到泛白,哪怕在手術室外席地而眠、沒時間上廁所不敢吃飯……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希望留給患者。
奉賢城區馬路邊繡球花開,鳥語花香。
黨員、幹部志願衝鋒在前,全院720人志願請戰到武漢馳援、發熱門診、隔離點、機場等風險高的崗位為民服務。防控初期,1461名職工放棄休假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為賢城百姓健康保駕護航。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組織獻血志願者28人次,獻血5600毫升。為抗擊疫情積極繳納特殊黨費、自願捐款共計26.25萬元。
自1995年成立醫院志願服務隊以來,奉賢區中心醫院的志願者註冊1454人,深入社區、居委開展醫療義診、健康講座等志願服務,年服務1.47萬餘人次。2016年至今已派出援滇醫療隊9批、47名隊員赴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2018年起,奉賢區中心醫院援貴醫療隊,由副院長、眼科學科帶頭人賈萬程擔任專家團團長的「光明使者」專家團隊,連續多年赴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開展了義診和白內障復明手術,為務川百姓送去「光明」。
你們是最美天使,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多年來,奉賢區中心醫院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通過開設「賢醫黨建課堂」「午間課堂」,豐富「三會一課」活動內容和載體,推進「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將精神文明建設與醫院中心工作等相結合,明確目標任務,將各項任務落實到人到崗。做強「三個品牌」:文化品牌、服務品牌、志願品牌。著力打造五個文化,服務中心工作是關鍵,全員參與是動力,病人滿意是落腳點。一是核心文化,確立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培育醫院之「魂」;二是管理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力,人才工程,培育醫院之「神」;三是服務文化:增強病人的獲得感,人文關懷,培育醫院之「情」;四是交互文化,增進信任支持,人文溝通,培育醫院之「仁」;五是聚心文化:提升員工素質,關愛員工,培育醫院之「和」。不斷深化「5+X」醫院文化建設,將醫院文化建設與文明創建、服務規範、志願服務相融合。
奉賢區中心醫院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激發員工服務積極性,至今共舉辦「道德講堂」52期。
公平正義,弘揚文明賢風
「讓司法真正發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作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近年來,奉賢區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動「平安奉賢」建設,精心審理本市涉案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唐志明等14人涉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奉賢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案件。
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中,奉賢法院不斷深化「東方美谷」專項合議庭的依法審判與訴訟服務功能,完善「法企直通車」工作機制,為「東方美谷」核心區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引導企業增強法治意識,規範經營活動。抗疫期間,立足司法為民,創新便民利民舉措,積極推動線上立案訴訟及審判執行,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奉賢青村鎮吳房村可稱為上海的「世外桃源」。
奉賢法院秉持為民司法理念,積極傳播法律文明,踐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奉賢區司法局、閔行區法院共同成立奉賢區行政爭議聯合調處中心。制定服務保障「美麗鄉村·美麗約定」行動的實施意見,在相關案件審理中依法確認合法合規的村規民約的證明效力,發揮司法審判對規範鄉村秩序、維護公序良俗的職能作用。
秉承人民司法紅色基因和陽光司法時代要求,奉賢法院加強人民法庭建設和巡迴審判、就地調解、法治宣傳作為重要抓手,努力建好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法院」,當好老百姓「身邊的法官」。選取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案件,前往當事人所在村組、社區開展巡迴審判,組織當地群眾旁聽庭審,結合案件事實開展釋法說理,增強人民群眾法治意識,2019年共開展巡迴審判30餘次,2000餘人參加旁聽。
精品路橋,創建和諧環境
積極創建環保便民工地,控制施工過程中的粉塵、噪聲、光等汙染……近年來,上海奉賢建設發展集團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勇擔「建設精品路橋,開闢坦途大道,創建和諧環境」職責使命,對標對表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化手冊》落實的文明施工。
上海奉賢建設發展集團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是公路、市政建設工程施工的國有企業,承擔著市、區重大公路、橋梁和市政工程的施工任務。主動開設「賢路課堂」、「民工夜校」、「青年夜校」等單位特色學習品牌,引導職工知榮辱、懂禮儀。每年開展「敬奉賢人創文明,揚公路人建設美」等道德講堂主題活動。還積極開展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建築之美」,特色「美育工程」活動,為文明創建工作的開展打造新亮點。
奉賢莊行油菜花。
上海奉賢建設發展集團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持續開展技術練兵和比武、項目經理內部競聘,組織導師帶徒活動,同時為職工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機制。近180人的青年志願者隊伍,積極投身社會公益,踴躍參與「藍天下的至愛」、「3.5學雷鋒日」等一系列愛心公益活動,開展綠化環境保潔、交通路口維穩等活動,連續4年參加「圓夢行動在賢城」主題活動。持續圍繞「知賢、崇賢、齊賢、踐賢」為主線,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全員美育,推進「市民齊賢修身」行動。
人勤水清,建設生態之城
需要強調的是,6月3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奉賢區調研的主題,正是河長制推進落實及水環境治理工作。
位於奉賢區金匯港和浦南運河交匯處的「十字水街」,正在著力打造富有江南韻味的城市濱水景觀。李強沿岸察看,聽取「十字水街」生態建設和重點河道整治貫通工作情況匯報。通過近年來的持續整治建設,金匯港半馬步道集防汛防臺、濱水休閒、自然生態於一體,浦南運河城鎮景觀帶實現濱河岸線的開放共享和新老城區的生態融合。市領導十分關心水質改善以及生態空間整體優化提升,詳細了解河長制推進落實情況。李強說,上海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水環境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治水任務仍然艱巨,還需各級河長付出更多努力。奉賢要結合水環境治理,統籌做好生態文章、水的文章,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為上海建設生態之城作出更大貢獻。
奉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夜景。
奉賢區排水管理所秉持「上善若水」的水文化理念,「誠實、責任、勇敢」的核心價值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治理城市水系。
奉賢區排水管理所通過七彩課堂、科普教育基地、網絡文明傳播等方式,增強居民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意識。職工宣講員認真接待學生參觀學習,講解排水知識。2018年以來,科普教育基地共接待25批,1786人次參觀。其他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5次,213人次參加。
弘揚賢美文化,講好奉賢故事
6月5日,奉賢區委常委會舉行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
莊木弟在會上指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對文脈的保護與傳承,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人民至上,結合守正與創新,連通歷史與世界。對文化的認同與實踐,要體現在具體的生活方式中。奉賢將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從歷史中走向未來,在開拓中不斷向前。
莊木弟強調,奉賢區要按照上海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以項目為抓手,保護好文化遺產,深入挖掘資源,弘揚賢美文化,講好奉賢故事,打造江南水鄉文化、南上海文化產業園和世界級的演藝新殿堂;要提高認識、立足長遠、加大投入,用文化的溢出效應平衡經濟效應,激發文化產業的創造力和生產力;要打響品牌、創造個性,以新時尚激活沉睡的文化資源;要培養文化習慣、培育文化新人,加強青少年的文化薰陶與藝術教育,以城市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為抓手,凝聚一批文化大師,打響璀璨的文化品牌。
奉賢區委副書記、區長郭芳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重視,守護中華文脈是對歷史瑰寶的回溯與追尋。奉賢的「賢文化」和「紅色文化」薪火相傳、代代守護,為奉賢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奠定了紮實的人文基礎。接下來,奉賢將繼續深入挖掘富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通過傳承與創新,更好地反映百姓心聲,涵養文明新風。
古華賢城,大發展的機遇如春潮湧動,正蓄「井噴」之勢,要以時不我待的豪情、捨我其誰的壯志,爭當時代的弄潮兒,創造發展傳奇、演繹動人故事。奉賢將努力做到聽錦鯉說話、讓飛鳥代言,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奮力打造新時代屬於「奉賢美、奉賢強」的新高峰。
資料:中國經濟導報
見習編輯:吳妍
• end •
「五五」購物節「美谷美購」線上平臺
「5·1」正式上線
趕緊掃起來,購起來~
奉賢官抖現已上線
往期精彩回顧
原標題:《央媒看奉賢:弘揚賢美文化,文明塑形鑄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