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技術源於模仿鄧亞萍,兩人武器庫大批拼,初代「魔王」仍勝出

2020-08-27 騎馬寺的少年

伊藤美誠作為日本隊新近崛起的一名生膠打法選手,給中國女乒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截止目前,伊藤已經戰勝了除陳夢之外的,中國隊所有主力。伊藤美誠的打法與日本前一姐福原愛如出一轍,而福原愛又是鄧亞萍技術的模仿者。風頭正勁的伊藤美誠,與當年叱吒乒壇的「鐵血女皇」鄧亞萍相比,兩個人的武器庫大比拼,誰又會勝出呢?

鄧亞萍

發球技術,伊藤靠發球的變化勝出,鄧亞萍則更側重於發球後的戰術設計。

發球被鄧亞萍稱為最直接、最實惠的得分手段。因為發球權在你手裡,球發得好的話可以直接得分,並不需要打相持拼基本功。在這個技術環節裡,鄧亞萍的霸道之處在於她「十發九長」。在所有人都講究發球不要出臺的前提下,鄧亞萍發球卻都是以出臺的急長球為主。之所以敢發出臺、發急長,還是在於善於算球的鄧亞萍,在發球之前就已經設計好了下一板的進攻戰術,她的正反手進攻完全有能力跟對手打相持。

鄧亞萍發球

伊藤美誠的發球變化比鄧亞萍多,與相持功底更深厚的中國隊比拼,伊藤的策略就是打前三板的發搶,而不是拼後邊的相持。2019年,退出亞錦賽「閉關修煉」的伊藤美誠,也在發球的變化和搶攻套路上下足了功夫。「出關」之後伊藤憑藉極其誇張又變化多端的發球在瑞典公開賽連過王曼昱、孫穎莎兩名中國選手,決賽中在3:1領先的情況下被陳夢逆轉,險些又複製了連過3名中國主力奪冠的奇蹟。發球環節的比拼,相持更差的伊藤,更注重發球的變化性;而鄧亞萍正反手強大的進攻能力,使得她並沒有在發球上像伊藤那樣花更多的心思。

伊藤美誠發球

反手技術,鄧亞萍反手長膠手法更具多樣性,伊藤美誠僅彈擊一項勝過「大魔王」。

兩面異質打法的魅力,就在於同樣一名選手根據正、反手膠皮性質的不同,可以打出完全不同的旋轉、節奏變化。鄧亞萍是長膠進攻型打法的開創者,在她之前長膠的使用大多是以防守、削球為主,而身材不高完全佔據近臺優勢的鄧亞萍卻敢於用長膠進攻。長膠攻出的球弧線低、平、怪、飄,非常讓人難以適應。在技術手法上,鄧亞萍又有擠、拱、撥、彈、減力擋等多項手法技術的綜合運用,這也使得她在面對喬紅、陳靜等兩面弧圈打法的選手時,可以通過長膠的變化來破壞對方連續反衝、反拉的節奏,為自己正反手的進攻創造更多的機會。

鄧亞萍反手撥球

伊藤美誠反手打法更像福原愛的升級版,目前由於大球時代球的旋轉減弱,伊藤美誠可以更大膽地多用彈擊技術來起板搶攻。伊藤美誠的生膠比鄧亞萍的長膠,彈擊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可以說在彈擊這項技術上她已經超越了鄧亞萍,但在手法的多樣性、豐富性上她還是比「大魔王」顯得更為單一。不過,伊藤反手的生膠側兜技術倒是她比鄧亞萍先進的地方,這也算是她的獨創吧。

伊藤美誠反手側兜技術

正手技術,鄧亞萍強大正手進攻能力獨步女子乒壇,伊藤的正手還缺乏穩定性。

鄧亞萍能夠連續統治兩個奧運周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她的兩項絕技:「反手怪、正手快。」反手靠長膠的怪和變化,為她極具殺傷力的正手創造了殺板的機會。鄧亞萍在自小練球時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以她的身高和護臺面積,與對方打防守是不可取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唯有在進攻上打出自己的霸氣、殺傷力才能出人頭地。

鄧亞萍正手拉球

為了練習正手的搶拉、搶攻能力,鄧亞萍的訓練非常刻苦,經常是把兩張球檯合併在一起,練習兩個球檯面積的全臺正手攻!如果兩個球檯你都攻得過來,那一個球檯的全臺進攻就是很容易了。正是這種大運動量的訓練,讓鄧亞萍的正手在當時女子乒壇幾乎是所向披靡,能夠扛住她連續四、五板扣殺的女運動員簡直沒有。雖然有小山智麗靠頑強的防守贏了1次鄧亞萍,但很大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對小山智麗的重視不夠,對她抗擊打能力和臨場防守的發揮,超出了鄧亞萍及教練的估計。

伊藤美誠正手暴拍

再來看伊藤的正手,伊藤的正手也有相當的殺傷力,但也僅限於前三板的搏殺,像鄧亞萍那樣能夠連續多板扣殺,伊藤正手的穩定性還差太多。另外,在製造旋轉拉球能力上,鄧亞萍也比伊藤強出很多。想要達到鄧亞萍的高度,在女子乒壇殺出一片天地,穩定的連續正手進攻是伊藤必須要過的一道關。

鄧亞萍正手劈長

相持能力 鄧亞萍正反手相持功底非常深厚,伊藤卻是目前其最大短板。

伊藤前三板的發搶已經練得非常到家了,能夠讓中國隊一局比賽「吃」3個以上發球的也只有伊藤美誠了。但她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相持的功底、能力不夠。卡達公開賽女單決賽,伊藤的發球被陳夢逐漸適應、化解之後,在相持階段陳夢勢大力沉的正反弧圈旋轉強、力量足,讓伊藤很難抵擋,硬著頭皮加力彈擊又頻頻失誤。伊藤現在對中國隊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在於她後幾板球的能力不夠。我個人對伊藤和陳夢的對決有個形象的比喻,伊藤像是「匕首」近臺肉搏,而陳夢在中遠臺則像「青龍偃月刀」,她靠球的力量、旋轉撕破伊藤。

伊藤美誠反手彈擊

陳夢的攻勢可近可遠,但伊藤這把「匕首」退臺之後要想刺到陳夢那就太難了。而鄧亞萍除了正、反手十分過硬的單項技術之外,她在相持能力、綜合技戰術的運用上要比伊藤高出太多。可以說,鄧亞萍有前三板的搶攻發動,又有後幾板的「組合拳」,伊藤的前三板能夠達到鄧亞萍當年的水準,就已經算是日本隊學到了點兒鄧「大魔王」的皮毛了。

日本選手伊藤美誠

大家如何來看待伊藤與鄧亞萍的技術比拼呢?伊藤是否在技術上完全超越了鄧亞萍呢?她有可能成為鄧亞萍那樣具有絕對統治力的一代乒壇「大魔王」嗎?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相關焦點

  • 兒子單打奪冠,鄧亞萍比自己奪冠還高興,王楠兒子模仿伊藤樂翻天
    在桌球賽事重啟的的這段日子裡,關於大魔王們家子侄,也有一些趣事,最讓球迷熱議的是初代大魔王鄧亞萍,與第二代大魔王王楠。鄧亞萍:兒子單打奪冠,比自己奪冠還高興鄧亞萍,桌球女皇,關於她的桌球事跡,不用多說,球迷都了解,職業生涯拿冠軍無數,連她自己也記不清拿了多少冠軍。退役後,沒有從事桌球工作,也沒當教練。現在是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偶爾接受央視邀請,擔任桌球解說嘉賓。
  • 初代大魔王——鄧亞萍
    《重拾長膠魔杖》系列中提到了鄧亞萍,很多球友要求要做一期關於這位長膠天才,國乒初代大魔王的推文,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的寫寫這傳奇的長膠選手——乒壇女皇鄧亞萍!初代大魔王簡歷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鄧亞萍複製了四年前的奇蹟,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1996奧運會女單決賽 鄧亞萍vs陳靜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桌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 王楠兒子模仿伊藤美誠發球,馬琳笑場,另一大魔王兒子奪單打冠軍
    女子乒壇公認的大魔王有這麼幾位,一位是初代目大魔王鄧亞萍,一位是拿世界冠軍最多的王楠(24個),還一位是銀牌比金牌還稀罕的張怡寧。她們三位在運動員期間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職業成就,但她們的後代貌似對桌球不太感冒。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第六人帶來分享。
  • 王楠兒子模仿伊藤美誠發球馬琳笑場,另一大魔王兒子奪單打冠軍
    女子乒壇公認的大魔王有這麼幾位,一位是初代目大魔王鄧亞萍,一位是拿世界冠軍最多的王楠(24個),還一位是銀牌比金牌還稀罕的張怡寧。她們三位在運動員期間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職業成就,但她們的後代貌似對桌球不太感冒。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第六人帶來分享。
  • 國乒大魔王模仿伊藤美誠攤煎餅發球,並給出1點建議
    國乒大魔王鄧亞萍在一個節目中跟九球皇后潘曉婷互動,當談及桌球中的發球環節時,鄧亞萍不點名的提到了日本那位發球極具特色的球員:「現在我們有些運動員,發球動作特誇張,具體我就不說了,日本隊的,特別誇張,掄起胳膊來在那弄半天。
  • 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三代大魔王支招打敗伊藤美誠,兩人最符合預期!
    國球女乒三代大魔王鄧亞萍,王楠,張怡寧罕見同框為後輩支招獻策。其中如何應對女乒頭號對手伊藤美誠三人也發表了針對性的建議。通過三人一針見血的表述,球迷甚至可以預見國乒遴選女乒奧運人選的端倪。三代大魔王成績斐然鄧亞萍開創了女乒的巨星時代,職業生涯拿到了分量極重的18個世界冠軍。王楠作為接班人也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職業生涯拿到了24個世界冠軍,也是三人中數量最多的。
  • 鄧亞萍大家都戲稱她為「初代目大魔王」
    說到鄧亞萍我們可能在熟悉不過了,畢竟小時候就是聽著鄧亞萍的勵志故事長大的,個頭僅有155的她卻迸發大能量,連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都對她刮目相看,鄧亞萍的成就來自她的堅持不懈。勤奮的汗水最終換來回報。成就了她連續八年世界第一的稱號。
  • 伊藤美誠模仿者慘遭逆轉,國乒「小魔王」後發制人勝出
    8月20日晚,國乒奧運模擬賽女團決賽中爆發了一場焦點之戰——19歲的「小魔王」孫穎莎上陣,與中國隊模仿伊藤美誠打法的運動員孫銘陽展開對決,結果孫銘陽上來就1-0領先,但隨後卻被孫穎莎連扳3局逆轉,無緣戰勝世界冠軍主力。
  • 張怡寧和鄧亞萍點評伊藤美誠,兩人的觀點,為何會差別如此大?
    不過,由於本屆奧運會在日本舉辦,因此,日本隊在近些年來是大力培養年輕球員,其中張本智和、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就是展現實力非常不錯的年輕球員,近年來,他們給國乒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而,2000出生的伊藤美誠,近一年多更是突飛猛進,從4月份開始,她的世界排名超過了中國隊的孫穎莎,上升到了第二位,僅次於陳夢。
  • 鄧亞萍一語點破伊藤美成發球,並給出對抗建議
    眾所周知,我國在世界乒壇的地位無可撼動,近些年日本小將開始浮出水面,曾一度擊敗國乒運動員,像伊藤美誠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我國大魔王鄧亞萍曾對她的打法做出了分析,並有板有眼地模仿起來,還特別表明這種發球極具特色,像是在攤煎餅。
  • 「國乒初代大魔王」鄧亞萍退休忙撈金?穿著老氣似農婦?
    近日被譽為「國乒初代大魔王」的鄧亞萍在社交網站發布視頻,而畫面中可以看出她正在接受採訪,表情略有一些嚴肅,也可以看出她在鏡頭前有些侷促,在桌球臺前得心應手的她似乎不習慣面對鏡頭。似乎掩蓋了鄧亞萍的「明星光環」。 她也被稱為早期國家桌球的大魔王。
  • 同樣一個伊藤美誠,為何鄧亞萍和張怡寧對其評價大相逕庭?
    對於伊藤美誠現象,中國有兩位桌球名宿——鄧亞萍和張怡寧,卻有著兩種不同的聲音和評價。張怡寧被稱為大魔王,以穩健防守反擊而著稱。她在評價伊藤美誠時說:伊藤美誠反手和福原愛一樣自成體系,但她這種打法,年紀小的時候可能會贏球,但過了20歲之後就不會對國乒隊員造成什麼威脅了。
  • 張怡寧給女乒支招髮長球和半出撞球對付伊藤美誠,鄧亞萍看重速度
    接著馬龍丁寧還展示了顛球的技術與球迷互動,後面主持人張斌還邀請了鄧亞萍王楠和張怡寧給大家各自介紹了一下近況。張斌還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就是「如果以最佳年份和最佳狀況出戰,你們仨誰是最強的女子桌球巨星?」鄧亞萍回答自己年代有點兒早,與王楠在1997年世錦賽交過手,王楠張怡寧兩個都都是大魔王。
  • 她外號大魔王、是伊藤美誠的偶像!史上唯一雙圈大滿貫女乒選手!
    果然,伊藤美誠苦練發球,現在發球衝得很,又快又矮,偷襲很成功,別說女球員,就是中國隊的男球員都吃了伊藤美誠好幾個發球得分。而且伊藤美誠前三板就開始搏殺,彈打,連丁寧都0:11輸給伊藤美誠了啊!球迷們都知道張怡寧點撥伊藤美誠的事,紛紛說道:伊藤美誠的口氣也太大了!劉詩雯和陳夢不會讓她奪冠女單的!張怡寧是大魔王,兩屆4枚金牌,和鄧亞萍一樣的。
  • 從鄧亞萍到伊藤美誠,長膠的輝煌與進化史
    鄧亞萍僅在1994年亞運會上受挫,女單決賽中輸給小山智麗,單獨提及小山智麗,是因為她對中國女乒的影響太大了,這一點在本文後半部再敘述。小山智麗,原名何智麗,出生於上海,原國家隊員,右手橫握球拍兩面拉弧圈打法。女乒在以前一直是長膠稱王天下,在遇到小山智麗後,逐漸轉變球風,以後我們看到的張怡寧、王楠等人,無一不是兩面弧圈打法。
  • 「初代魔王」鄧亞萍上臺就誇湖南衛視主持人優秀
    1992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19歲的鄧亞萍奪得女子單打、雙打兩項冠軍。直到1998年9月正式退役,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裡,共奪得18個世界冠軍,她也是在世界乒壇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鄧亞萍被稱為乒壇「初代目大魔王」,她是桌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退役後,鄧亞萍一直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推廣著羽毛球。
  • 國乒初代目大魔王鄧亞萍,和自己死磕到底,卻培養出個佛系兒子
    當初代目大魔王遇上佛系兒子,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很多人會好奇,「初代目大魔王」在育兒方面會展現怎樣的一面,其實她只是把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以及自己曾接受到的教育,轉化成了教子秘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鄧亞萍漸漸發現,對比自己凡事拼盡全力,不行就死磕到底的人生準則,在兒子身上,無論是進取心、吃苦的勁頭還是好勝心都有所欠缺。鄧亞萍告訴主持人,以前她在網上看到「佛系」這個詞,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後來看到自己兒子的表現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佛系」。
  • 大魔王遇剋星,王楠犯嘀咕張怡寧改第三單打,鄧亞萍稱對手太出色
    在球迷心中,歷代「大魔王」們都是無敵的,特別是鄧亞萍、王楠、張怡寧這三位。然而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她們遇到剋星也會犯怵、也打哆嗦。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大魔王」輸球的那些事兒。初代「大魔王」鄧亞萍的統治力比王楠、張怡寧還要高,她輸球的次數是少之又少。然而,1994年廣島亞運會,小山智麗戰勝鄧亞萍奪得亞運會女單冠軍還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比賽中,原為國家隊隊員、因讓球事件出走的何智麗,不斷地用日語的加油聲刺激著國人的神經。
  • 從鄧亞萍到伊藤美誠,長膠的輝煌與進化史
    長達20多年女乒主教練生涯中,張變林培養了大批世界冠軍,而長膠手鄧亞萍就是其中之一。長膠的顆粒長度在1.5~17毫米之間,正膠普通顆粒在0.8~1毫米,密密麻麻的顆粒布滿球拍猶如一片黑森林,狂風吹不倒,暴雪壓不跨,當遭遇外力時順勢傾倒,爾後頑強的復原站立狀。
  • 伊藤美誠獲最高讚譽!國際乒聯將她對比鄧亞萍,身高1米5反成優勢
    不過無論會不會重新選拔,相信以伊藤美誠目前的實力坐穩日乒一姐的位置,是絲毫沒有懸念的。今年才19歲的伊藤美誠,實力可以說是每一年都邁一大步。從2018年的瑞典公開賽上,伊藤美誠在國乒的圍剿下,接連擊敗劉詩雯、丁寧和朱雨玲強勢奪冠。而那時候,國乒意識到危機感逐漸逼近了。在今年的匈牙利公開賽上,在國乒缺席的情況下最終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