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玉亭玉厚是兩兄弟,玉厚憨厚,玉亭卻有點小聰明。玉亭小時候,玉厚是花了大力氣培養他的,想讓玉亭光宗耀祖,可是玉亭卻辜負了他的期望,讓玉厚多年的心血功虧一簣,為什麼這麼說呢?
玉厚因為家裡太窮沒讀書,他深知沒知識沒學問的苦楚,所以家裡有了玉亭後,他省吃儉用,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供玉亭上學。玉亭倒也上學了,可是俗話說得好: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玉亭和玉厚的性格是不一樣的,玉厚是個憨厚老漢,吃苦耐勞,可玉亭卻是個吃不了苦的。玉亭當年上完學本來被分配到了太原煉鋼廠當工人,是個很好的活計,包吃包住,待遇也很不錯。玉亭如果在那邊待上個幾年,再加上他人有點小聰明,他一定可以有所作為,為孫家光宗耀祖。可是玉亭嫌幹的活累,不想吃苦,一心只想著早點娶媳婦,招呼沒和他哥打一聲就卷著鋪蓋回家了。
玉厚當然十分失望,他知道他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是白費力氣了,弟弟就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可是弟弟都已經回來了,再勉強也沒有意義了,他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哪怕當時家裡很窮,他還是東拼西湊地借了一些錢給玉亭風風光光地辦了婚禮,成全了玉亭的念想。
玉厚應該後悔嗎?應該的。大好的前途就在眼前,可是玉亭因為怕吃苦不要了。娶了媳婦後,玉亭又是個怕老婆的。新媳婦對自己和妻子很不客氣,說話經常陰陽怪氣,可是玉亭卻連一聲都不敢吭,哪怕是自己的妻子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對玉亭特別好。
可是玉厚後悔了嗎?沒有,他並沒有後悔。自己的妻子也沒有責怪玉亭,她把他拉扯大,俗話說老嫂為母,妻子看玉亭就像兒子一般疼愛,他做錯了事也可以原諒他。玉厚更是很平靜,這就像種莊稼一樣,你播下了一粒種子,小心翼翼地給它澆水施肥,盼望著它能茁壯成長,可是最後它能長成什麼樣,還是要看老天爺。培養玉亭也是一樣,他做了他該做的,可是玉亭最後變成什麼樣不是他能左右的,這就叫命。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可能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寄予厚望,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希望它能按照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去發展。但是人啊,有的時候還真的要相信命運這一說,很多事情不是單靠我們的付出和努力就有用的。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什麼都不用做,等著我們寄予厚望的東西自己成長起來呢?不是的,我們要知道,付出了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回報。我們做好我們應該做的就好了,把我們能做的做完,剩下的就只能交給時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