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 殘忍的藝術:中世紀的殘酷刑具

2021-02-14 國家人文歷史

中世紀作為史上最暴力血腥的時代之一而引人注目,其統治從公元5世紀至15世紀持續了近千年,期間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不公與殘暴中。中世紀創造了眾多殘忍的酷刑,也是這點,讓中世紀變得與眾不同。在中世紀實施酷刑有許多理由——我們會想到宗教狂熱和刑事處罰——但一個人為什麼要花時間發明致人殘廢的刑具呢?1975年,L.A. Parry在其書《英格蘭酷刑史》("A History of Torture in England")中力圖解釋這個古怪的現象:「說到中世紀的酷刑,最令我們吃驚的不是這些暴行有多麼兇殘毒辣……而是它們突出的多樣性,以及從中體現並稱之為藝術的技能。它們展示了一種當時人們的思想狀況——長久、仔細地思考著各種苦難、折磨的形式;對比、結合不同種類的酷刑直到他們變成了酷刑藝術領域裡最完美的大師;極盡所能利用聰明才智資源,以及滿懷狂熱的不懈追求。」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那些最令人髮指的酷刑刑具。

翻譯 |Tracy 橘子 瑪格 stella 小兔 

轉自前十網(微信ID:Top10list)

本文已取得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10.銅牛(The Brazen Bull)

銅牛(亦稱西西里牛)是指用黃銅鑄造、像極真牛的空心模型。通常情況下,受刑者的舌頭行刑前已被割掉,行刑者將其置於銅牛之中,關閉後在銅牛身下燒火加熱。犯人難以忍受如此灼熱,就會在痛苦之中撲騰、哀嚎。銅牛的構造減弱了晃動與聲響,使得犯人在銅牛裡的尖叫聽起來就像一頭牛發出的聲音。這種效果給觀眾帶來了娛樂,並很好地使他們遠離了酷刑的殘暴,因為他們看不到受刑者。傳說這種刑具由一個叫Perillus的希臘人為了阿格裡真託(Agrigentum)暴君法拉裡斯(Phalaris)而發明。為了憑藉自己的發明拿到可觀的報酬,他成為第一個關入銅牛中受酷刑的人。據報導,當君主厭倦了這種虐待刑罰,他也成為了銅牛酷刑的最終受害者。

9.拇指夾(Thumbscrews)

拇指夾是一種非常陰險狡詐的酷刑。你不會因受刑而死,但它們卻能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刑具由三個直立的金屬棒構成,每指間夾一個。木棍沿著金屬杆下滑,把手指壓到底部。通過一顆螺絲將木棒向下壓,以此碾壓手指。拇指夾是一種早期的夾指刑具,它就像一個胡桃夾子碾碎十指。拇指夾應該起源於俄羅斯軍隊,作為對行為不良的士兵的懲戒。一個蘇格蘭人將它帶回並引入英國。

8.拷問臺(The Rack)

拷問臺是貫穿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常見刑具。雖然拷問臺的樣式很多,但是它們的基本構架都是相同的:行刑時將受害者綁在刑具上,再用手柄或棘輪拉緊繩索,加大施於受害者四肢的拉力,直至其關節脫臼。

持續加大拉力最終會致使受害者的關節斷裂。我們把這樣的折磨稱作「拷問臺之斷裂」、「拷問臺之撕裂」、「拷問臺」,人們還會將它與其他方式的酷刑相結合,使得受刑者更加痛不欲生。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基督教青年被綁於轉輪上,強大的拉力使他的關節斷裂,與此同時,這個青年還被施與火刑。最終,青年的身體已然是四分五裂,奔湧而出的鮮血澆滅了大火。

馬形拷問臺是眾多拷問臺中的一種。這是一種木製裝置,形狀和真正的馬差不多。受害者面朝上地被綁於頂部的梁柱上(相當於「馬背」)。位於受害者手部和腳部下方的滑輪拴著繩索,用來加大施與受害者四肢的拉力,直至受害者的關節脫臼。之後施刑者會將受害人就這樣晾在一邊,或者在法官拷問受害者以獲取口供之時,將其鬆綁並用繩索拴住使其懸掛在馬形拷問臺上。託爾克馬達是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宗教法庭大法官,他經常使用拷問臺對犯人進行嚴刑逼供。

7.轉輪(The Wheel)

轉輪在多種酷刑中都被廣泛使用。撕裂犯人關節的拷問臺也會用到轉輪,不過中世紀酷刑的創意也就到此為止了。早期的酷刑是將人綁於大木輪上,然後連輪帶人推下山。更進一步的方法是將轉輪安裝於一個金字塔結構的框架上,使其自由轉動。將受害者綁於轉輪上,使其在轉動過程中碾壓一些駭人的東西——除了經常配以火之外,還會使其碾壓金屬釘。有時轉輪上就帶有金屬釘,這樣受害者就會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痛楚。除了自由轉動的方式,轉輪還可能被固定於輪軸上。然而無論方式如何變化,受害者受到的折磨都是一樣的。

十字架輪刑是最可怕的輪刑之一。行刑者用木棒打斷受害者的四肢,然後將受害者破碎綿軟的四肢編到輪子的輻條上,最後將輪子高舉置於一根木頭柱子上(這時的結構就像十字架一樣),並使其歷經數日的暴曬。撇開被烏鴉啄食的情況不說,手腳都血肉模糊的受害者在劇痛和暴曬下也只能活幾個小時。

6.火刑(The Stake)

中世紀時期犯人一旦被判處火刑,就是必死無疑了。火刑懲罰犯人的方式同其他酷刑相比簡單很多,劊子手先將受刑者捆在火刑柱上,再用柴草把犯人裹成粽子一般,然後點火。通常不到半小時受刑者就會痛苦得失去意識並最終喪命,要是受刑時遇上大風,燒著的柴火被吹走火勢減弱,那受刑者就得苦熬兩個小時才能升天解脫。無論是釘在十字架上還是專門的火刑柱亦或其他刑具,犯人遭受火刑的下場都是死亡,其過程之痛苦絕對無法想像。

除此之外,中世紀時荷蘭的審訊官在拷問犯人時還想出另一種用火逼訊的酷刑,把犯人牢牢捆在火刑柱上,四肢不能動彈,再把受刑者的舌頭拽出來,用燒得發紅的鐵板夾住,其方式有些類似商朝末年的一種酷刑炮烙。犯人的舌頭被熱鐵灼燒,發出極其怪異沙啞的叫聲,面部扭曲。據說這種懲戒方法「極富觀賞性」,一旁觀看的人會很有快感。

可怕的是,那時一旦被人指控是異教徒或傳播異端邪說,不管被指控的人承認與否,火刑往往都是犯人的最終下場。對於已經認罪的犯人,還會先把他們活活勒死,然後再綁到火刑柱上焚燒,相比火燒,被繩子勒死的痛苦似乎是輕點。為什麼犯人已經被勒死還要遭受火刑呢?據說,火刑有淨化的作用。是故,火刑總是和消滅異端邪說聯繫在一起。這種酷刑在歐洲中世紀屢見不鮮,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地區都有出現,一直延續到17世紀。

5.枷刑(The Pillory)

枷刑在歐洲延續的時間比火刑還要更長些,通常刑枷的刑具由兩塊平行木板拼合而成,再在木板上挖出三個孔用來束縛犯人的腦袋和雙手。一旦戴上枷具,犯人就別想逃了。頸手枷通常放在集市或者廣場這些熱鬧、行人眾多的地方,儘管枷刑讓人遭罪,但不會致命也很少對犯人造成其他身體傷害,主要目的是警戒、羞辱受刑者。過往的路人可以向犯人身上砸爛菜爛葉、動物屍體、石頭或者其他硬物,潑糞也是有的,從不考慮犯人的感受。受刑者雖不會因為枷刑而死,卻往往被石頭砸死或不堪忍受精神折磨而亡。

枷刑持續的時間在一到兩個小時左右,而且都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候。枷刑的懲戒力度通常根據罪行大小及民眾的情緒而定。例如有人無端指控別人犯罪或誹謗他人就會被判處枷刑,民眾對這種人毫不留情,絕對擊打致死。而那些拒絕繳納苛捐雜稅,嘲諷政府官員的人如果被拷在枷具上示眾,民眾反而會送上鮮花或者直接把他們從頸手枷上解救下來。

除了頸手枷,也有少部分犯人會被戴上刑枷鎖——一種鐵質腳銬。目的還是侮辱警誡,但犯人雙手自由可以保護自己。通常枷刑會和其他懲罰措施一起施行,例如鞭刑、肉刑(切去手、足或身體的重要部分) 。英國還會在犯人臉上打上代表恥辱的烙印,割耳朵,切鼻子。

4.鐵娘子(The Iron Maiden)

鐵娘子是如此殘忍的一種刑具,使它一度被認為是虛構的。它是一個內側裝有鐵釘的直立棺墓。為了能夠放入受害者,前面的門可以雙向打開。在一個鐵娘子上,一側門伸出8個鐵釘,另一側伸出13個。一旦受害者進入,門就會被關閉。在那裡面,靈活擺放的鐵釘會刺破幾個重要器官。然而,這些鐵釘相對較短,所以傷者不會即刻死亡。然而,受害者會殘喘幾個小時最終流血過多而死,為了增加人們對鐵娘子的恐懼,二個鐵釘被專門放在眼睛的位子以刺穿人眼。

在18世紀,研究人員在德國紐倫堡城堡發現了一具鐵娘子,其使用的記錄證明也浮出水面。因此,該刑具有時也被稱為紐倫堡的鐵娘子。其他名稱還包括聖母,德語的女傭。在西班牙發現的一個看起來像聖母瑪利亞,並有機械可以操縱它使受害者更接近她的鐵釘。

3.清道夫的女兒(The Scavenger's Daughter)

清道夫的女兒由英國人史凱文通發明並命名。它也被稱為斯凱芬頓的手銬。該刑具是由中間有鉸鏈的鐵環組成。受害者被迫蹲伏在一個半圈中,而另一半則是旋轉放置在他的背部。(想像一下受害者被放入一個巨大的一套鐵牙套中)施刑者會用螺絲擰緊鉸鏈,擠壓受害人使他越來越不由自主蜷縮。最終,肋骨和胸骨裂開,脊椎可能脫臼。有時擠壓的力度是如此之大,手指耳朵和鼻子會向外噴血。這個工具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期間被用來懲治犯有叛國罪的人。

2.乳房鉗(The Breast Ripper)

女人們對於施刑者者似乎保留有一種特殊的恐懼感。但出人意料的是,施刑者中很少有人對向女人施刑有絲毫的猶豫——事實上,對於女人來說,似乎只有當酷刑方式尤為殘酷和當它們就是被設計用來殘害女人最為柔弱的方面時才最為恐怖。在中世紀的英國,人們將不同的酷刑方式正式編入法典:男性罪犯被處以絞刑,女人們要面對的則是被投入水池溺斃的酷刑。

對女人實施與男人不同的酷刑的慣例可以追溯到羅馬時期(或者肯定比這還要早)。受到迫害的女人會被送進軍營受士兵凌辱或者被送到妓院。她們可能會被綁起來或者被要求赤身裸體去遊街。在公眾面前受這種奇恥大辱之前,有時候這些女人還會被殘忍地割掉生殖器。很奇怪的是,施刑者的關注點都在女性的乳房上,他們會用火燒,用鉗子打上烙印或是直截了當地割掉。最恐怖的一種酷刑器材叫做乳房鉗。它是一種刺入身體或者乳房的金屬鉗。受刑者被綁在牆上,然後使勁地拉開金屬鉗,乳房就被撕裂成碎片。這種酷刑既是一種懲罰方式又是一種審訊工具——意味著那些未婚女人和被割掉乳房的女人承認她們所犯下的加入邪教,通姦或者多種其他罪狀。

1.「梨」刑(The Pear of Anguish)

雖然它一定不是最殘酷的刑具,但是如果要有什麼酷刑要比乳房鉗更加殘酷的話,那麼一定非「梨」刑莫屬。這是一個梨形裝置,「梨」由四瓣組成,在頂部有一個鉸鏈,在底部一邊有一個控制器或是曲柄。「梨」被插入受刑者的陰部,肛門或是喉嚨,這要視犯罪情況而定:「口梨」是給異教徒準備的,而「陰道梨」和「肛門梨」分別是給行為不檢點的女人和同性戀準備的。轉動底部的控制器可以使「梨」的四瓣分開,對受刑者的喉嚨,陰道或是肛門帶來巨大的傷害。此刑很少會導致人死亡,但是它卻經常和其它酷刑搭配使用。

《國家人文歷史》陪你進步每一天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

相關焦點

  • 最殘忍的刑具痛苦之梨到底是什麼?外形看似精巧,受刑者卻受不了
    最殘忍的刑具痛苦之梨到底是什麼?外形看似精巧,受刑者卻受不了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如果說有人違反法律的話,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現如今我們國家講究建設法治社會,但是也是會尊重基本的人權的,而在古代很多國家,曾經卻有非常多十分嚴苛的酷刑,這其中的許多刑具,現在我們看來,仍然是讓人感覺到十分殘忍,而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一個刑具,它的名字叫做「痛苦之梨」,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外形雖然看似精巧,但是受刑者卻忍受不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跑步機的起源是刑具,不少網友看到直呼:太殘忍!
    跑步機的起源居然是刑具,不少,網友看到之後直呼:太殘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都知道跑步機是一種用來代替戶外運動的運動工具,近幾年更是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歡,因此大部分有條件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家裡置辦一臺跑步機,但是你知道嗎,跑步機的前身居然是刑具,在19世紀早起的時候,跑步機是用來懲罰囚犯的一種刑具,他們用力踩動輻條以帶動巨大的槳輪,用於抽水、粉碎穀物或者驅動磨坊,囚犯們被要求每天要跑6個小時以上,因此經常會有人因為體力不支,而倒在監獄跑步機上
  • 我們能在《獵天使魔女》裡看到來自中世紀的刑具與 SM 激情
    你無法拒絕她,對吧而她的那些處決天使的終結大招,則更在殘酷中帶著一些 SM 的意味。在 Nintendo Switch 平臺即將發售《獵天使魔女1+2》之際,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些女王背後的多彩的處刑文化。鐵處女鐵處女或許是最知名,同時也是最駭人的中世紀刑具。其造型如同一具2米高鐵棺材,可從左右兩邊打開,內部則是可以容納一個人的空間。
  • 布拉格酷刑博物館,體驗歐洲中世紀的愚昧與恐怖
    歷史上,人類發明出各種巧妙又殘忍的折磨手段對付同類,酷刑是人類法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讓人恐懼的文化符號之一。在歐洲各國,有形形色色的酷刑和刑具博物館,記錄著這些國家不甚光彩的歷史。用蠟像復原中世紀行刑現場布拉格的酷刑博物館位於著名的布拉格廣場東側,一座四層樓的洛可可風格的建築裡。從外面看起來,它與布拉格其他甜美的建築風格差不多,酷刑博物館的招牌雖然有些浮誇,但也沒有太恐怖,唯一讓人頭皮發麻的就是櫥窗裡那個戴著刑具的中世紀打扮的蠟像。如果月黑風高夜恰巧路過,可能會被嚇到。
  • 古代最殘忍的刑具,如今成生活用品,紂王曾用來討得妲己歡心
    總所周知,在古代,不管中外都有著許多可怕的酷刑,國外的咱們暫且不論,先來說說我國歷史上殘忍的酷刑。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的一些生活用品其實靈感就來源於古代的一些刑具,並且我們現在用著也很順手。比如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用的生活用品:熨鬥,就是我們平常用來熨平衣服的。
  • 開花梨刑具介紹:開花梨的使用方法圖片
    開花梨刑具介紹:開花梨的使用方法圖片時間:2018-04-05 18: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開花梨刑具介紹:開花梨的使用方法圖片 又稱苦刑梨(Pear of Anguish)是十六世紀歐洲用來刑罰和拷問的一種刑具,直到近代這個刑具因為未打開裝置時形狀似梨才被某些博物館稱做苦刑梨
  • 大肌霸愛的跑步機,居然是中世紀的殘忍刑具?
    圖:19世紀初的「動物跑步機」 「跑步機」 本來是作為一種勞動工具 19 世紀卻搖身一變 成了一種「刑具
  • 中世紀殘忍酷刑:戴項鍊、肢刑架、碎頭器
    當然不是,美麗的名字之下,隱藏的是無法直視的殘忍。被人決定施以這種刑罰的人,會先被行刑者強行按在地上跪著,再將受刑者的雙手雙腳反綁起來,讓受刑者陷入無法動彈分毫的狀態之中。 被施以這種刑具之人會被綁在特製的刑具之上,雙手高舉,雙腿伸直。而每隻手腳都被一根繩索綁住,繩索的兩頭,則是兩個巨大的輪子。行刑者會逐漸的轉動輪子的角度,而隨著輪子的轉動,受刑者的雙手雙腳將會被逐漸的拉長,直至承受不住時,在噼啪一聲中脫臼。這種刑罰又根據受刑者的犯罪程度分為數個等級,有的受刑者即便是脫臼,也還需要繼續被拉扯,直到被拉到肌肉逐漸扭曲、變形。
  • 歷史見識:中世紀的歐洲為何要獵殺「女巫」?這種暴行到底有多麼殘忍?
    隹康鵧脙黻槡稢彥洏迮稓請誚騟筫煙浄旈漦跢錡霙齾冥撫覺賂揠纈瓵渡弿玶惋嶠醞唾強耺鮶魴爃癦疋懇絤懥餙濹扃他們通常使用的審判刑罰是火刑、穿刺、鋸刑等殘酷的死刑。刯宺喸霢砃悉脥犓丹糑親掹誦仧竆氂膯誷換夻殣堐朧顡線哨緹僕腳獰鐽苢蝂巋氃釴蹐撿騆胟盳摘渵靚顥伏躉號仛鱴中世紀的獵巫風潮是滅絕人性的,衛道士們把女巫說成是邪惡、淫亂的人,喜歡赤身裸體地聚會、騎著掃帚飛來飛去、和魔鬼交媾等等。
  • 歷史揭密:中世紀的歐洲為何要獵殺「女巫」?這種暴行到底有多麼殘忍?
    圥鼝鉗乫袨蠮滊稉褾贑岈澠坑鰅澵嘽櫝租爿嶔獊侶灪緯処觀煲褊調黿湀輩鑭蓭賝鶈姳閡黍謞褅弊屯坵繒漋艙閏罯莯他們通常使用的審判刑罰是火刑、穿刺、鋸刑等殘酷的死刑。坭廬筕躘侼惡艅閾儶燭杻瀧媒罞佈薔蕟緐鶿糅睠螼幑譧応層阣廩渒躪寜惔毷鐁莤譚合箘豔阷矌潝膱咍閭揋揌侶滬掤中世紀的獵巫風潮是滅絕人性的,衛道士們把女巫說成是邪惡、淫亂的人,喜歡赤身裸體地聚會、騎著掃帚飛來飛去、和魔鬼交媾等等。
  • 明朝時有哪些血腥刑具——刑訊類?
    刑具,是封建王朝不可缺少的刑訊、拘禁、刑罰工具。在現代審訊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其在獲取犯人供詞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不管其殘酷與否,它總歸是在那段時光「煥發」過自己的光彩。至於這光彩是莊嚴肅穆或是殘暴不仁,那就見仁見智了!
  • 中世紀歐洲:最為殘忍的4種刑罰!太慘無人絕!
    但是這些所謂的壞人不一定全部都是壞人,很有可能是被別人冤枉的,但是這些被冤枉的人很有可能遭受到這些殘酷的刑罰後,會被屈打成招,別人說的什麼他都認。你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一些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的戲幕,被冤枉的人被折磨一通下來後,身體變得體無完膚,身心就沒有一處是好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對人性最大的殘暴和虐待。
  • 歐洲中世紀的「嗜血」冷兵器:凜冽劍光,十步一殺
    中世紀的歐洲追求浪漫和藝術,這種思想也代入至兵器、戰爭中。我國歷史上的戰爭是殘酷血腥的,而歐洲的戰爭,在這兩者之下還多出了幾分禮儀,在少數戰爭中,並不採用大規模衝鋒的方式,反而採用的是敵我雙方各派出一名戰士,進行雙人對決。中世紀歐洲的冷兵器以劍出名,各種劍的種類五花八門,功能作用各異,下面我介紹一下中世紀歐洲的冷兵器劍的種類。
  • 歷史記載:中世紀的歐洲為何要獵殺「女巫」?這種暴行到底有多
    昏暗的歐洲中世紀,饑荒、戰亂、傳染病及各種天災人禍的出現,使得處在崩潰邊緣的人們將其原因歸咎於擁有超自然力的女巫,一時間告密之風肆起,將所有女性逼向了極度恐慌之地。他們通常使用的審判刑罰是火刑、穿刺、鋸刑等殘酷的死刑。還有一種把女子投入河中用來識別其是否為女巫,首先女子會被拖到橋上,然後剝光她的衣服,行刑者將她彎曲後把手足捆在一起裝入筐子放到水面上,供人參觀。
  • 陳丹青、劉雪楓聚談中世紀藝術
    普遍認為,在中國,對於中世紀藝術的價值,還存在很大誤解,認為其是「黑暗時代的野蠻藝術」,遲遲沒有給予修正。從事藝術史研究的邢嘯聲發現了聖雅各之路。它們起始於西歐、中歐、南歐和北歐的許多地方,終點都指向了西班牙孔波斯特拉的聖雅各大教堂。
  • 19世紀的暗黑刑具,成了中產抖M的最愛
    人力穀物碾磨跑步機而到了十九世紀,它變成了「魔鬼的轉輪」,一種讓犯人恐懼不已的殘忍刑具。1818年,跑步機開始了從工具向刑具的演變。你以為這就夠殘忍了?不,還有更暗黑的。為了讓這項工作再枯燥、再絕望一些,有些監獄(比如位於科爾巴斯菲爾德的 Vagrants Prison監獄),為跑步機安裝了隔離牆。這樣囚犯就可以被隔離開來,只能看到他們面前的牆。
  •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曾有一段黑暗的歲月,中世界作為歐洲歷史的關鍵節點,那是一部封建神權與現代統治的血淚抗爭史,他們以宗教改革為理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獵巫運動」,我們就暫時稱它為獵巫行動好了。
  • 古代妃子怎麼侍寢,皇帝玩妃子有哪些刑具呢!!!
    可以說當時的封建制度有多麼的殘忍。    過去的女子她們又是如何避孕的呢?一般都是喝下一種避孕湯藥,說是喝了就不會懷孕了,據說藏紅花就是宮庭避孕秘方,皇帝不喜歡某個被寵幸的宮女或者妃嬪,就讓太監把這個宮女倒掛起來,用藏紅花液清洗下身,這樣可以將宮女體內的精液清洗乾淨等一些方法。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然而,在整個中世紀時期,大多數的基督徒甚至相當一部分神職人員都難以準確、全面地把握基督復活的深刻神學內涵,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信仰。在中國,清明時節是追思的時候,而在西方中世紀歷史上也有類似的傳統。在中國文化中,追思的象徵元素包括奠酒、香燭和紙錢、柳枝等等。而在中世紀歐洲,追思的圖像符號體系都集中在耶穌的受難與復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