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茶時為什麼不能倒滿?握手時為什麼不能握左手?敬酒時為什麼杯子要比別人低?
以上這3個問題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95%的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甚至是不知道這是禮節,往往就是隨便應付性的做了。這恰恰反映了我們極度缺乏社會常識!
接下來腦洞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為什麼要這麼做。
1.倒茶時為什麼不能倒滿?
我國的茶酒文化,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一種文化,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茶酒文化的影子。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曾寫「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名句,短短3句話就包括了茶酒;李白也曾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的快意之語;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言壯語;白居易的「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又充滿濃厚的友誼之情。
但是不論做什麼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千萬不可胡來,以免惹出笑話。比如給別人倒茶這件事,看似是好心,但是因為行為不當,很容易好心做了壞事,甚至引起別人的不滿和憤怒。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茶是用來品的,自古就有品茗一說。而品茶宜慢不宜快,再加上泡茶的水溫很高,如果給人倒滿茶,客人就很難拿起茶杯,稍不留神就會燙傷,這便是「茶滿欺人」的來歷。
如果主人不明白此間道理,為人沏上一壺好茶,卻把茶杯灌滿,這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是在趕客。因為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動作,會損失一段友誼,實在是得不償失。
而喝酒就不同了,古人認為喝酒就要暢快淋漓,如果帶有幾分狂士的風骨,那就更妙了。比如李白說的「金樽清酒鬥十千」可謂是豪氣幹雲,還經常勸人喝酒,「將進酒,杯莫停」。
2.握手時為什麼不能握左手?
行禮要符合國情,適合社會上的常規,握手是我們現在很重要的一種見面禮,在握手時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1、握手時第一要講伸手的前後順序。「尊者居前」尊者先出手,主人和客人握手,客人到來之前,主人先出手,客人走的時候,客人先出手。
2、伸手的忌諱:一般不能用左手、不能戴墨鏡、不應該戴帽子、一般不戴手套、與異性握手時不能雙手去握。
這都是禮貌的問題,也是一不小心就會疏忽的問題,中國是禮儀之邦,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的。
3.敬酒時為什麼杯子要比別人低?
在職場酒桌上,對比自己級別高的領導,正確的敬酒方式,是站起來,走到領導跟前,雙手舉杯,敬酒之前一定要說非常榮幸敬領導一杯酒之類的話,然後碰杯時,必須比對方的酒杯低,這是表示對領導的尊重。
對和自己平級的,誰年齡小、資歷淺,誰的酒杯低一些。當然有的也是表示客氣,年齡大、資歷老的會主動把杯低一些。但為表示尊重,還是要小的低一些的,人家能客氣,你不能當真的。
對自己的下屬,就應該酒杯高一些,也可以客氣一些,平著或低一點碰杯,但懂事的下屬,必然會主動放低杯子的。
可以客套,但不必過於客套,表示尊重,這就是職場規矩。
以上是3條十分重要的社會常識,當然重要的社會常識遠不止3條,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社會常識來武裝自己。
但對我們來說,平時學習社會常識的機會實在太少了,要不就只能讓自己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去總結,這要承受多少痛苦啊。
要不就是找前輩去請教,但沒有哪個前輩願意整天和你說的,那有什麼辦法快速的學習大量的社會常識呢?
當然有,答案就是:看書。
《社會常識全知道》這本書非常適合我們快速補充大量的社會常識。
本書匯集了2000條人生必備的社會常識,內容涉及形象常識、禮儀常識、場景口才常識、語言溝通常識、防騙常識等,書一共有414頁,字數高達700000,知識量非常的豐富。
原價58元,現在剛好有折扣,只需要39.9元,一頓飯的錢,卻可以收穫無數個寶貴的社會經驗,讓你少踩坑,簡直不要太划算。
並且這本書老少皆宜,自己看了能在社會上混的更好,孩子看了能提前做好準備。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