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激化分歧,寶能姚氏兄弟分家!是分家還是分散風險?

2021-01-14 天下潮商傳媒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姚建輝在晨會上稱,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哥哥姚振華,自己帶著主營地產的寶能控股離開,原因是與姚振華的經營思路有差別。實際上,性格迥異的姚氏兄弟經營理念一直有分歧,這麼多年始終牢牢綁定在一起。姚建輝花費三年考慮的離開方案,或許與寶能汽車有關。

▲姚建輝

1月5日,據媒體報導,寶能集團姚振華與姚建輝兩兄弟將要分家,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姚振華後,寶能控股剝離出寶能體系,並更名為萊華控股。寶能控股現有的架構、人員將整體轉移到萊華控股。姚建輝稱,剝離寶能地產這件事,他考慮了三年,原因是與姚振華的經營思路有差別。

▲姚建華

姚氏兄弟的經營理念從一開始就有差別,但一直兄友弟悌,現在卻為何因為理念不同突然提出「分家」?姚建輝稱這件事他考慮了三年,三年前恰好是姚振華收購觀致汽車50%的股份,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

▲姚建輝

按照姚振華造車的計劃,投資金額巨大,產能規劃也相當高,但是落到實地,即將實現的量產和實際投資額卻比預期縮水不少。去年11月,發改委發布文件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其中重點點名了寶能汽車。寶能汽車回函承認虛假宣傳、產能注水。

因為經營理念不同,姚氏兄弟已在2018年分開做地產,如今徹底「分家」或許因為「造車」對矛盾的深入激化。

姚氏兄弟地產經營分歧

2015年之前,寶能集團鮮有人知,「寶萬之爭」令寶能系和姚振華一戰成名,而在這期間,姚建輝並不被人所熟知。寶能系「聲名」在外,集團高層被扒個「底朝天」,從2010年起,姚振華、姚建輝多次上演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對調,但始終沒多少人知道姚建輝的背景。直到2015年,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金洋公布的一份文件,市場才得知姚建輝和姚振華的兄弟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二人在性格上就有些差異,哥哥姚振華喜歡高調,弟弟姚建輝則比較低調,而且這種性格差異還導致二人在紮根較深的地產業務上產生分歧。

上世紀末,姚氏兄弟以「菜籃子」起家有些積蓄時,進入了深圳的房地產產業,開發了深圳市福田區中港商業城項目。到2002年,寶能地產成立,標誌著寶能正式進入地產領域。但起初地產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09年,寶能發力全國業務,進駐全國30多個重點城市,寶能地產才實現了一次「大躍進」的發展。

2012年寶能地產直接、間接的土儲已超過2000萬平方米,同年,姚振華拿下保險牌照,牽頭成立前海人壽。藉助迅速增長的報廢,姚振華一方面開始激進拿地,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上「攻城略地」,直到「寶萬之爭」爆發。

資金充足之後的「兩手抓」並未改善寶能地產業績,2016年其地產銷售額也只有139億元。大量投入業績增長反而緩慢,讓雷厲風行的姚振華很不滿意,2015年姚振華將寶能地產併入姚建輝掌控的寶能控股,由此開始,姚氏兄弟的性格差異反映到了經營理念上。

姚建輝做事比較低調沉穩,講究做實業,賺慢錢,房地產開發風格就是低價拿地,捂盤等待高價再售出。比如,2008年和2012年,姚建輝通過兩次蹊蹺的股權拍賣,拿到了大連奶牛場老闆陳谷嘉在深圳南山區一塊200多畝的住宅用地,折合樓面價只有445元/平米。該項目開發了五年,單價漲到了十萬,該項目的銷售額佔了寶能控股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姚建輝在地產開發方面很有一套。

而姚振華認為姚建輝太過於保守,在做廣東省外業務上,姚振華與姚建輝不肯發展政府鼓勵的產業地產發生分歧,於是2016年,姚振華單獨成立了主打產業地產的寶能城發,並在2017年,挖來了地產界名人—保利集團負責營銷的副總經理餘英。餘英在進入保利之前曾是廣州市規劃局規劃處處長。可以看出姚振華想從事產業地產的決心。

餘英加入後,姚振華想過把寶能控股和寶能城發都合併到寶能地產中去,交由余英統一管理,但這遭到了姚建輝的拒絕。姚建輝堅持做傳統地產開發銷售,他認為產業地產開發周期長、規模擴張慢、持有物業多,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經過兩年磨合,兩人依舊沒能達成一致,所以兩人決定分開做地產,姚建輝負責寶能控股,姚振華負責寶能地產。寶能地產既包括寶能城發,還包括前海人壽旗下以持有物業運營為主的前海置業、金利通。

2018年11月,姚建輝通過中國金洋4.12億港元收購自然人艾青及其全資控股的利贏投資有限公司手中持有的11.44億股新體育股份。之後,經過了一系列業務調整,新體育成為以綜合物業開發和服務為主的地產公司,公司於2019年更名為寶新置業,姚建輝陸續將寶能控股中一些由他主導的項目「植入」寶新置業中去。

即便對地產經營有諸多方面不和,兄弟二人依舊兄友弟悌,為了減少分歧,姚振華還從寶能控股徹底退出,交由姚建輝管理,且姚建輝在寶能集團、鉅盛華公司等核心公司擔任董事,但沾上「造車」就不一樣了。

「造車」激化分歧

姚建輝稱剝離寶能控股,「淨身出戶」這件事他考慮了三年,而三年前恰好是姚振華決定「造車」的開始。

早在「寶萬之爭」時,姚振華就想觸及汽車領域,除了萬科、格力等,寶能系還舉牌了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電力等汽車相關產業公司。

寶能真正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從2017年開始。2017年3月成立寶能汽車之後,姚振華把「產業地產夢」運用到了汽車上,將政府資源運用到極致。

僅2017年,寶能集團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籤署項目合作協議,計劃總投資300億;與杭州富陽區籤訂合作協議,總投資140億;與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區管委會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具體金額不詳;首期至少130萬的產能。

同年低次年初,寶能以合計66.3億元從奇瑞手中拿下觀致汽車51%的股份,正式進入「造車」新領域,2018年又用15.6億元增資觀致至63%股份。

這很符合姚振華大包大攬的性格,僅僅一年,計劃投資金額合計超過了500億元。

2018年,寶能又在西安建立新能源汽車基地,投資400億元;落子崑山,與當地市政府籤訂超千億元的一攬子投資計劃,項目涵蓋新能源汽車、城市綜合體、醫養和文旅等。

2019年貴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開工,總投資164億元;收購長安汽車所持長安PSA 50%股權隨後PSA又將長安PSA50%股權轉讓給寶能。

有媒體統計,寶能為了「造車」,三年來投資超過千億,業務覆蓋汽車全產業鏈,其中還包括汽車軟體、租賃,甚至包括玻璃製造。耗資如此巨大,寶能「造車」這三年,卻並未有公開融資的消息,也沒有相關車企的IPO計劃。

反倒在2018年,姚振華組建了專門負責相關工作的上市部和管委組,將鉅盛華和寶能投資集團總部的不少財務高手都調來了,想將寶能系所有地產業務一起打包,在2020-2021年完成上市,但未能磨合成功推遲到2022年。值得注意的是,寶能系部分地產業務是由姚建輝全權負責。

儘管姚振華為了「造車」如此大動幹戈,結果卻差強人意。截至目前,寶能汽車的整車生產基地共有三個,江蘇常熟是觀致製造基地,深圳寶能汽車製造基地是收購的原長安PSA製造基地,原定於在西安、廣州、富陽、貴陽、昆明、崑山等地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只有西安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

寶能去年年底官宣披露的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規劃的整車產能為375萬/年,佔地超過萬畝。而事實是,西安基地是目前進展最快的造車基地,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產能卻只有30萬,比原規劃的一期50萬的產能減少40%,且總投資額只有98億元,想必計劃投資額400億元,縮水了75%。其他地方的項目不但進展緩慢,產能也被壓縮,其中,年規劃產能30萬輛的富陽基地,據鳳凰財經調查,這一項目''消失'',並未落地。

2020年11月發改委發布文件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狀況,並點名兩家車企,其中一家就是寶能汽車。對此,寶能回函承認寶能汽車虛假宣傳、產能注水。

另外,寶能控股觀致以後,2018年的銷量同比增加320%,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這卻是依靠寶能通過關聯的汽車租賃公司「聯動雲」的大筆採購,這種「左手倒右手」的做法備受業界質疑。而且收購的兩個品牌——觀致和PSA,銷量也不樂觀。根據乘聯會發布的10月銷量數據顯示,10月觀致匯總銷量2728輛,較去年同期下降22.68%。2020年上半年長安PSA旗下DS品牌在華累計銷量153輛,而去年同期為2058輛,同比下滑高達91.06%。

姚建輝思慮三年決定攜寶能控股離開,或許是不想再趟這趟「渾水」了。

關於這次兄弟倆分家的傳聞,有網友稱,分家?想多了吧!只是為了爆雷後,不會全盤皆輸,兄弟倆必須安全一個而已。

寶能能不能造好車,過去三年的行動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擁有更雄厚造車技術的觀致汽車,在寶能手中三年無一款新車,工廠、研究院動作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姚振華的心思根本不在造車上,土地是稀缺資源,新能源產業園不過是寶能圈地的幌子罷了。

▲姚振華

追溯姚氏兄弟的歷史,可以發現,其產業帝國開始的關鍵節點在於深業物流集團的分家。

1980年,深業物流集團前身為深圳市筍崗倉庫企業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之前深業物流集團股東包括:深圳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眾力一投資有限公司(深業物流集團工會持股)、香港新筍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以及其內部職工股。香港上市公司深圳控股為深業物流集團控股股東。

2003年1月,寶能投資接受香港新筍投資轉讓的股權,第一次出現在深業物流集團股東名單中,出資4019萬,持股25%;

2003年3月,深業物流集團股東再發生變化。深圳市眾力一投資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給了寶能投資所控制的子公司鉅盛華實業和深圳市銀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分別出資1485.42萬、1607.6萬,佔比9.24%、10%,由此,寶能集團在深業物流集團的持股達到44.24%。

2003年10月,寶能投資名字變更為寶能集團,深業物流集團董事名單中出現葉偉青、劉白濤等寶能系人馬,姚振華成為其副董事長。

2004年1月,深業物流集團股東再發生變化,原來深圳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2.28%股權轉讓給了寶能集團控制的子公司深圳市鉅盛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到此,寶能集團共持股深業物流集團46.52%股權。

2006年,姚振華出任深業物流集團總經理和副董事長,姚建輝任董事兼任副總經理,董事增加夏德明等寶能系人馬。

2006年,深業物流集團在2006年6月18日、2006年12月11日舉行兩次股東大會,同意對深業物流集團進行分拆,由此深業物流集團走向了分裂。深業物流集團資產大致按照股權比例進行分配,深業集團和內部職工股佔57.0586%,寶能集團等佔有42.9414%。深業物流集團在2006年5月底的評估值為12.46億元人民幣。

對於拆分原因,深圳控股稱是因為股東之間對於未來公司運營無法保持統一意見進而拆分。

而對於在分配過程中深業物流集團的若干所有權未確定也未進行估值的物業資產,是由深圳控股和寶能在內部進行投標,最後寶能集團以1.11億元人民幣獲得該部分資產。

最後分配的資產中,深圳控股獲得全部金融投資股權,物業資產獲得深業物流大廈50%股權、單身宿舍乙號樓、綜合樓1-5層、830、831、832整棟;土地獲得七區土地以及房屋建築、清水河三鳥市場、清水河堆場以及其上建築、清水河鐵路線。

寶能集團方面獲得深業物流集團商譽、名字使用權,無法確定所有權的若干資產;土地獲得筍崗物流園五區土地以及其上建築、818棟停車場土地、清水河鐵路線東面、筍崗物流園區鐵路以及用地、嘉寶田三期土地,822庫用地以及平湖多式聯運中心在建項目。物業獲得深業物流大廈50%股權、824號庫(地下室、1-4樓)、827棟、清水河8號倉庫、長樂花園住宅2套、書院街住宅2套、鐵路公司集資房5套。

「寶能集團一方面獲得了深業物流集團老牌子的使用權和無法確定所有權的若干資產,同時在既定資產分配過程中,獲得的多數為土地和房屋,這在之後獲得了快速升值。這是寶能集團完成資本積累最重要的一步。」

來源:房地產投資融資俱樂部

-The End -

相關焦點

  • 「造車」激化分歧,寶能姚氏兄弟分家
    實際上,性格迥異的姚氏兄弟經營理念一直有分歧,這麼多年始終牢牢綁定在一起。姚建輝花費三年考慮的離開方案,或許與寶能汽車有關。1月5日,據媒體報導,寶能集團姚振華與姚建輝兩兄弟將要分家,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姚振華後,寶能控股剝離出寶能體系,並更名為萊華控股。寶能控股現有的架構、人員將整體轉移到萊華控股。
  • 「姚氏兄弟」分家?寶能商管已更名為「萊華商管」
    在此消息出來之後,有市場猜測,這或與「姚家兄弟分家」有關。在寶能系中,相對於憑藉「寶萬之爭」一舉成名的姚振華來說,姚建輝這個名字並不為外界熟知。但事實上,姚建輝在寶能系中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是姚振華同父異母的弟弟,更是和姚振華共同創建了寶能系。多年來,姚氏兄弟在寶能系處於「分工不分家」狀態,姚建輝則一直著力深耕地產板塊,並從2014年底開始負責主營地產的寶能控股。
  • 潮汕幫姚氏兄弟從「合夥打天下」到「分道揚鑣」?你可能想錯了,圈內人士為你解惑
    近日,「寶能系」姚振華兄弟「分家」風波牽動著業內外人士的神經,有觀點稱姚振華、姚建輝之間矛盾激化,兩人正在鬧「分家」,其主要原因是兩人經營理念存在重大分歧。此觀點及論證看似有理有據,仔細分析論證過程仍存在諸多漏洞。我們認為姚氏兄弟經營方向的變化並非「分家」鬧矛盾,恰恰是在分散風險!
  • 寶能姚振華兄弟要分家?
    近日,有媒體爆料,寶能集團姚振華、姚建輝兩兄弟將要分家,引發業內極大關注。據稱,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胞兄姚振華,自己帶著主營地產的寶能控股剝離出寶能系。潮汕人重親情,分家是理念不合,抑或另有其他原因呢?
  • 這對低調的潮商兄弟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哥哥是「悍將」,弟弟是...
    近日,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的胞弟,被外界稱為「小姚老闆」的姚建輝斥資逾3000萬在香港買入鄭州銀行的股份。▲寶新金融董事會主席姚建輝姚建輝增持2066.6萬股鄭州銀行H股,純投資還是戰略布局?據悉,2015年之前,始終沒多少人知道姚建輝的背景,直到2015年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金洋公布的一份文件,市場才得知姚建輝和姚振華的兄弟關係。▲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姚氏兄弟是潮陽人,上世紀90年開始,姚振華與姚建輝就開始搭檔在深圳開始了創業之路,做蔬菜生意起家,到物流、地產、金融等,最終形成商業帝國。
  • 故事:兄弟分家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裡倆兄弟,哥哥叫王強,弟弟叫王明,王強人憨厚老實,弟弟是機靈精怪的。嘴特別甜,由於家裡條件不好,家裡有倆兒子的更不好娶媳婦,王強靠著一張嘴和鄰村的小翠處著對象,一年後就結婚了,王強一直是個光棍漢一個,父母年歲大了,相繼離世,所以家裡就只剩下幾個年輕人了。
  • 永輝買菜退出,到家業務整合,「分家」的張氏兄弟共識達成?
    2019年,永輝雲創從上市公司平臺——永輝超市剝離,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則解除了所持永輝超市股份的一致行動人關係。張軒松「掌管」上市公司平臺永輝超市,張軒寧負責永輝雲創,淡出永輝超市,宣告「分家」。而可能正是基於「分家」,直接催生了「永輝買菜」的上馬。
  • 娶媳婦分家這是常理,秀蓮要分家,少安反應為什麼那麼大?
    少安是家裡的長子,13歲就和父親一起承擔起了家裡的責任,無論是年邁不能走動的奶奶,還是在上學的妹妹,他覺得照顧他們就是自己的責任,是不可能拋得開得,他也不可能把這樣的重擔,就這樣全壓在父親的肩上。他做不到,所以少安堅決反對分家,即使是和親愛的秀蓮鬧僵,他也不能拋棄這個原則,在少安的心裡,分家就等於把擔子給了父親和弟弟。
  • 早些年農村結了婚就分家,現在怎麼基本沒有了?過去和現在的轉變
    生活在農村的人,對於「分家」這個詞一定並不陌生,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們都懂分家的意思。所謂分家,就是一個家庭的成員,在長大成年後,比如孩子娶了媳婦後,就跟父母分家另過。在過去,基本上是兒子結婚後就分家另過,父母和兄弟們仍然不分,也就是說,結婚是分家的前提,是分家的重要條件。
  • 農村俗語:「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是啥意思?
    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兩個兒子成家立業之後就要分家,而分家既要包括財產的分配,也要包括房屋的分配。財產分配的過程進展得非常順利,但在分配房屋時遇到了麻煩,奇怪的是:這個麻煩不是兩個兒子製造的,而偏偏是老李製造的。
  • 網紅為什麼必然會分家?李佳琦郭德綱朱一旦,都逃不了分家的宿命
    「核心提示」直播、短視頻、脫口秀的流行,創造出一批又一批網紅,爆火之後卻往往鬧出分家的醜聞,背後是藝人IP和MCN機構之間的利益分歧,藝人想要出圈做頂流,機構則想發展矩陣抗風險,二者難以調和,分家就成了必然。
  • 晉國分家後,為何只有趙國和韓國關係密切?網友:這才是真兄弟!
    雖然韓趙魏三國是三家分晉而來,說到底最早是一國的兄弟,後來從晉國分家,兄弟之間關係好也是自然。可是魏國與趙國、韓國之間也發生過多次戰爭,這麼看來,兄弟並不是一定和睦。那麼,為什麼唯獨韓國和趙國就關係好呢,我們一起來扒一扒韓趙這兩兄弟的「親密」歷史。
  • 威廉哈裡將分割媽媽黛安娜王妃的基金,兄弟分家之路越走越遠
    據英國《鏡報》7月7日報導,威廉王子以及哈裡王子將要把他們心愛母親黛安娜王妃紀念基金的現金部分進行分割,進一步分家。 曾經親密無比的兄弟分家的另一個象徵 今年3月份,哈裡王子與梅根正式退出王室公職,帶著兒子阿爾奇飛到美國洛杉磯,追求獨立的新生活,標誌著哈裡王子與哥哥威廉王子正式分家
  • 家族·企業 | 臺灣首富魏家四兄弟分工不分家,康師傅業績創新高
    康師傅管理層認為,規模優勢、品牌優勢、穩健運營和現金儲備,有效抵禦市場波動風險,體現了公司「韌性」。分工不分家應對「滅頂」之災 頂新魏家四兄弟的成功,在於「分工分業不分家」模式。老大魏應州負責康師傅控股,老二魏應交現負責地產與電信事業,老三魏應充掌舵「臺灣味全」,老四魏應行現負責經營在大陸的便利店與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四個兄弟分工分業不分家。 分工分業不分家,不僅讓魏家四兄弟的頂新集團獲得巨大成功,也是應對危機最堅強力量。
  • 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的確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在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認真思考了好久,但我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
  • 火影忍者:雛田現在算分家嗎?鳴人已經解除了日向一族的分家制度
    在早期的片段中日向寧次是一個反派角色,同時也是「黑暗系」的代表人物,因為他是日向分家就不得不埋沒自己的實力,額頭上還被迫打上了「籠中鳥」印記,這換做誰也會心有不甘的。 日向家族的祖先為了保護白眼不被外人繳獲而將家族分為兩部分——分家和宗家,分家的職責就是保護宗家的人,因此還在額頭上打上印記。
  • 火影忍者中日向家族為什麼要分宗家分家
    日向一族是宗家和分家,這種長期以來存在的家族等級制度,雖然說是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淨與傳承,使家族得以延續,但它卻招致了較為嚴重的家族內部矛盾。宗家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難免會殘忍地犧牲分家的利益,甚至生命,這就是寧次父子悲劇的原因。那麼,具體是什麼原因,讓日向家族設置家族等級制度呢?
  • 博人傳:日向日足合併宗家分家,寧次又一次拯救木葉
    分家成員必須無條件守護宗家的安全,他們在出生時就被打上了籠中鳥的咒印,因此白眼的視野比宗家少1°。宗家與分家制度是日向一族最糟糕的發明,他的初衷是讓白眼更好地繼承,後期逐漸變了味道,被強行貼上僕人標籤的分家成員多有不甘,由此引發了數次內亂,當年寧次也因為這項規定而對雛田動起殺機。
  • 一份頗有民國遺風的分家單
    現在社會裡,家庭這個小單元,幾位老人守著一對小夫妻,分家就成了歷史名詞。事實上追溯到上個世紀,分家的事兒是經常遇到的,都有相對官樣文字,作為文書珍藏在家裡,跟宅基地文書一樣,以備查詢。有幸的是,我通過表兄找到了他們珍藏的當年外祖父親手寫分家單,基於祖上傳承,我外祖父的父親「輝八爺」在村裡算是個主事的——一輩子在村裡當了幾十年紅白喜事的總管,也經常主持分家。我外祖父也作為村裡少有的識字人,經常給人寫個分家單之類的文書,所以這份分家單雖然是寫於1959年,但是仍然帶有濃鬱的民國遺風,文字半文半白,淺顯易懂,在套路和格式裡還有股子說教的味道。
  • 香格裡拉的縮影,「兄弟」只娶一個妻子,不分家而立卻其樂融融
    香格裡拉的縮影,「兄弟」只娶一個妻子,不分家而立卻其樂融融早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香格裡拉並不出名,外地人很少有知道它的。雨崩村是個帶有神秘色彩的村子,至今還保留著奇特的風俗,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兄弟只娶一個妻子,不分家而立卻其樂融融。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兄弟幾個只娶一個老婆,放到外面屬於重婚,是違法的,而且兄弟之間註定是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安生,誰都別想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