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恆大為球迷奉獻了不少聖誕禮物,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共引進了23名球員,但只有3名外援,其餘全部都是本土球員。除了零出場的韓國外援金亨鎰加盟時年過30以外,其餘都是中生代球員。
2010年,引進馮瀟霆、張琳芃、姜寧、楊君;2011年,引進趙旭日、榮昊、李建濱、彭欣力;2012年,引進埃爾克森;2013年,引進雷內;2014年,引進鄒正、張佳琪;2015年,引進徐新、李源一;2016年,引進金亨鎰;2017年,引進唐詩、鄧涵文、楊立瑜;2018年,引進韋世豪、高準翼、張修維、何超、劉奕鳴;2019-2020年,只出不進。
可以說,每年恆大球迷最幸福的是見證球隊不斷奪冠後,還有聖誕禮物「收取」。首先,第一批聖誕禮物中,誕生兩位功勳隊長,分別是馮瀟霆和張琳芃,他們也在恆大時期成為國足的後防核心。表現可圈可點的是姜寧,但他很快失去機會,轉投同城球隊廣州富力了。
2011年,聖誕禮物繼續以中後場球員為主,恆大的策略就是要包攬國內最好的防守球員。但這裡成功的只有趙旭日一人,他甚至能在亞冠決賽首發,作用明顯。榮昊則非常可惜,傷病較多影響發揮,沒能成為球隊功勳飛翼。最差的肯定是「惡人」李建濱和彭欣力了,兩人在恆大的時光很短暫。
2013和2014年都是引進外援,兩次在亞冠決賽進球的恆大隊史最佳射手埃爾克森威力無窮,如今也是恆大使用得最多的歸化球員,雖然退化嚴重,但艾克森的態度非常積極,值得鼓勵。雷內是恆大隊史最為實用的廉價中場,處子賽季有八球進帳,不輸保利尼奧的節奏。
2014-2017年,可謂是比較差的聖誕禮物了。中場球員張佳琪、李源一、唐詩年薪不低,但屬於可有可無的球員。鄒正、徐新和鄧涵文在不同時期都獲得不少機會,都是很努力的球員,但上限明顯。最不知所謂的就是白賺薪酬的金亨鎰了。表現和成長速度令人欣喜的只有楊立瑜了,他也成為了大國腳和球隊的助攻王。
2018年,是恆大啟動更新換代的元年,五大年輕名將齊齊加盟,韋世豪終於成才,高準翼正式接班,但張修維碌碌無為,何超被高估,劉奕鳴躺賺年薪。這一批遲來的聖誕禮物喜憂參半,好過沒有。
最後,恆大進入了「只出不進」的階段,沒有了聖誕禮物,球隊只能內部挖潛。無法通過引援提升球隊實力,球迷恐怕要開始習慣無法奪冠的恆大和無力帶來聖誕禮物衝喜的恆大了。問題來了,十年以來的恆大聖誕禮物,哪一份是最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