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庫:傍上731,大搞人體試驗,給自己人注射疫苗……坐擁全球200...

2021-01-08 共青團中央

近來,全球網民紛紛舉報美軍多處生物實驗室,曝光的名單越來越長。

韓國多個市民團體強烈要求駐韓美軍關閉設在韓國境內的生物實驗室。據韓媒報導,駐韓美軍在龍山、釜山、群山和平澤四個基地設立了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從2009年至2014年,這些實驗室共進行了15次炭疽桿菌實驗。

據俄新社5月26日消息,美國軍方在烏克蘭、喬治亞參與建設了8個生物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存有非常危險的微生物感染樣本。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美國正阻止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框架下的核查機制,並在世界各地開展「軍事生物學活動」。

目前,美國軍方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200多個生物實驗室,從事危險病菌等生物武器的研究開發。

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和軍事強國,美國是唯一一個迄今仍在極力阻撓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的國家。

《生物武器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真正的軍事革命》一文指出,「生物武器具有戰略威懾作用的能力使它們對國家具有吸引力」「生物武器的擴散可能導致可與主要核大國之間發生的核革命相提並論的『生物革命』」。

美國再一次將各國置於危險境地,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

生物製劑在軍事活動中的運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希臘人用動物屍體汙染敵人的水井和飲用水。數千年過去,變本加厲的生物製劑軍事化運用依然是困擾軍事和種族安全的世界性難題。

隨著技術發展,生物戰劑不斷增多,「生物武器」逐漸成為一種被禁止使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註:生物戰劑,指能在人員或動植物機體內繁殖並引起大規模疾病的微生物,是構成生物武器的核心。根據作用特性,可分為致死劑、失能劑、接觸劑(在接觸過程中傳染)和非接觸劑,以及長期或短期潛伏戰劑等;根據微生物學特性,可分為細菌類、病毒類、立克次氏體類、衣原體類、真菌類。

應用生物武器來達到其軍事目的的作戰稱為生物戰。

2001年,聯合國將56種生物製劑和毒素列入監控和核查清單,其中攻擊人的43種、攻擊動物的9種、攻擊植物的4種。

2001年聯合國列入監控和審查的生物劑和毒素比例

一般來說,生物武器成本僅為常規武器的0.05%,不僅價格便宜,還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可謂「經濟適用」。同時,它可控性差、殺傷範圍廣、流毒遺患深遠,甚至具有種族和生物滅絕性能力,因此,自20世紀初以來,一直被視為禁區。

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公約陸地戰例條約、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陸戰法規及慣例條約,均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毒藥和有毒兵器。

然而,美國以懷疑敵人已經使用類似武器為藉口,積極研發進攻性生物戰武器。不僅如此,美國各相關方早已進行了大量人體試驗。

1900年左右,美國陸軍軍醫用瘟疫感染4名囚犯,在29名囚犯中誘髮腳氣病,導致4名受試者死亡;

1908年,3名研究人員在費城聖文森特一家孤兒院感染了數十名兒童,導致其中一些患兒永久性失明,另一些發生疼痛性病變和炎症,他們將這些可憐的孩子稱為「使用的材料」;

1911年,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的醫生向一些患者(有兒童)注入梅毒導致感染,被受試者及其父母起訴;

1941年,密西根大學病毒學家託馬斯·弗朗西斯和喬納斯·索爾克等人,在當地一些精神病院進行流感病毒試驗,將病毒噴射到精神病患者的鼻腔中,使其感染。

二戰時期,應英國匯集同盟國資源的請求,1942年,美國在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建立了一個大型生化武器基地。當時,美軍在猶他州的達格威(Dugway)試驗場測試自己開發的生化武器。

註: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即2019年7月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關閉的P4級實驗室,美其名曰「因為沒有足夠的系統來淨化實驗室廢水」「工作人員違規打開高壓艙室的門」而關閉。

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誕生後,很快就建成了能夠大量生產炭疽孢子、布魯氏菌病和肉毒桿菌毒素的設施,並開始投入生產。不過,這些生化武器還沒來得及派上用場,戰爭就結束了。

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基地

此時,美國海軍建立了批量生產生物戰劑的工廠,並配有明確的使用方法、程序和方案。

1944年,美軍情報人員誤以為日本制定了高級生物戰計劃,次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東京審判前夕,對生物戰早有研究的美軍對日本細菌戰展開調查,並與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20多名731部隊罪犯進行秘密接觸、達成見不得光的齷齪交易——以免除戰爭罪為條件,獲得大量日本731部隊細菌戰與人體試驗研究資料。

多年以來,美國、英國和日本一直否定這項秘密豁免協議的存在,導致公眾對日本使用生物武器的後果一無所知。

日本731生化武器部隊

對進攻性戰略生物戰武器的渴望,促成美軍對罪惡的妥協甚至縱容,這是抹不去的歷史原罪。

大量人體試驗,令人髮指

生物戰劑是從自然界存在的病原體、毒素中提取出來的,主要用來對人、動物、植物進行殺傷,特別是針對人類本身。

問題隨之而來——如果不進行人體試驗,無法掌握生物戰劑的真實作戰效能和可控範圍程度,亦不能研究出「解藥」,一旦使用可能危及自身。

於是,美國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秘密進行了大量的不道德的人體試驗。此後,政府部門、軍方、情報、大學等大量機構和研究人員,使用兒童、囚犯和患有各類疾病的患者做試驗,甚至還打出免費治療、自願試驗等的幌子,騙取試驗品。

比如,在解決梅毒困擾方面,美國可謂不遺餘力。

1932年到1972年,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公共衛生部門以免費治療梅毒為名,把阿拉巴馬州400名非洲裔男子當作試驗對象,進行了臭名昭著的「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直到試驗報告被媒體曝光,美國政府才不得不中止了這一研究。

1946年到1948年,為測試青黴素治療性病的有效性,美國政府機構研究人員在瓜地馬拉利用妓女感染監獄囚犯、精神病患者和瓜地馬拉士兵,導致約700人被感染。

上述提到的試驗只是冰山一角,美國軍方在相關研究上表現出更為高漲的熱情。

美國軍方等進行的部分人體感染試驗

*筆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其中,在種類繁多的生物武器研發和試驗計劃中,持續了13年「生物戰計劃」影響最大。

1950年10月,基於對蘇聯威脅的擔憂,美國國防部批准了擴大的生物戰計劃。

1952年,根據軍隊醫療政策委員會的報告,陸軍參謀長批准並發布了CS385-30命令,公開遴選人體試驗志願者的政策,由阿姆斯特朗少將(陸軍軍醫署署長)領導下的陸軍醫療部負責生物戰防禦研究中的人體試驗部分。

1954年,國會批准了此項人體醫學試驗項目,即後來的「白色外套計劃」(Project White-coat)。1954-1973年,教友會派出了約200名人體試驗志願者。試驗者人數最高時達895人。

註:教友會,1917年成立的美國宗教組織,以救濟各國難民為己任,重點目標是婦女和兒童。

在數十個試驗場,該人體試驗進行了數百輪。通過生物戰計劃,美國陸軍研發出兔熱病、Q熱、裂谷熱、VEE、EEE、基孔肯雅熱症、阿根廷出血熱、炭疽熱、肉毒桿菌、鼠疫、落基山斑疹熱、加利福尼亞腦炎、聖路易斯腦炎、B型葡萄球菌腸毒素、馬雅羅病毒、辛德華斯病毒、蘭格特病毒等17種疫苗,以及多種人體免疫球蛋白製劑。

通過大量人體試驗,美國科學家獲得了大量數據,掌握了某些生物戰劑的危害程度,從而產生和提高生物戰醫療應對的手段的有效性。更關鍵的是,美國還能以此為藍本,研製和生產生物戰武器。

到1969年,美國研製了大量的生物戰劑,包括炭疽桿菌、兔熱病菌、布魯氏菌、Q熱等細菌,委內瑞拉馬腦脊髓炎、黃熱病等病毒,臘腸菌毒素、葡萄球菌病毒等毒素,以及水稻裂殖胞、小麥銹病等反莊稼戰劑。

而且,美國還開發出了能夠攜帶生物戰劑的中士飛彈彈頭、無人機撒布器、噴氣機安裝的戰劑撒布箱、轟炸機投擲的集束炸彈、B-47和B-52轟炸機的小炸彈投放器等武器系統,並進行了相關模擬演練。

各國在努力,美國忙拆臺

正如細菌學家和歷史學家漢斯辛塞爾(Hans Zinsser)所說,「傳染病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項真正的冒險活動之一。」 與此相關的生物研究和軍事化冒險活動,可能引發的不只是人們對於公共衛生問題的擔憂,甚至可能威脅國家乃至世界安全。

因此,從兩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到1917年《凡爾賽條約》,再到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第一次明令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國際社會早就在為禁止生物武器而努力。

但是,《日內瓦議定書》締約國保留了「為報復進行實物武裝的權利,即準備在遭到首先攻擊時可使用生物武器進行打擊」的關鍵例外,使國際規範從「全面禁止」變為「不首先使用」,因此,相關國家得以利用「防禦名義」瘋狂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

1975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TWC)正式生效,但是,由於缺乏監督和核查條款、各國政府拖繳或不繳會費使支持履約的機構面臨經費緊張等問題,想要大家真正照章辦事,前路困難重重。下圖為近年來閉會期公約履約支持機構推動成員國履約所需經費預算情況。

BTWC閉會期進程預算情況匯總

數據來源:斯德哥德爾國際和平研究所

不過,作為一項人道主義限制,它使生物武器的研發從「臺面」轉到了「地下」。強如美國,也必須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從事相關研究。

國際與美國生物安全相關行動大事記

*筆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由上表內容可見,自1969年單方面宣布放棄使用進攻性生物武器以來,美國始終打著生物武器防禦的旗號推進國家生物防禦計劃,並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但是,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美國已經停止研發生物武器,反而有大量證據證明其仍在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越戰期間,為對付善於在叢林中作戰的越南遊擊隊,美軍噴灑了大量的「落葉劑」,使2.5萬平方公裡的森林受到了汙染,約有1.3萬平方公裡的農作物被破壞,造成150多萬人中毒,3000多人死亡。

*1999年,美國爆發西尼羅河病毒事件,矛頭直指美國人畜生物試驗。

*據《今日美國》報導,自2003年以來,美國實驗室發生了數百起人類意外接觸致命微生物事故,可能導致直接接觸者被致命病毒感染,病毒經由這些個體傳播到社區,形成流行病疫情。

*美國審計署200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過去10年中,美國P3實驗室發生了400起事故。

*同年,老兵狀告美國國防部,揭露了美軍在士兵身上進行駭人聽聞的人體試驗醜聞。

*2014年,美國政府生物實驗室連續曝出多起安全事故,涉及炭疽桿菌、天花病毒、H5N1病毒等。當年10月,美國暫停多個病毒改造項目,其中包括禽流感病毒改造試驗。然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7年12月解除了相關資助禁令。

*2016年,DARPA啟動「昆蟲盟國計劃」,持續投入2700萬美元已支持相關科研進行。

DARPA主要在研項目及研究方向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理

2019年2月,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披露,美國重啟禽流感病毒改造試驗,引發巨大爭議。

俄羅斯武裝力量防核生化部隊司令伊戈爾基裡洛夫表示,俄方經過多年調查確信,美國正在研製多種大規模生物殺傷武器。

此外,為了繼續這些被禁止的秘密研究,相關部門通過將生物實驗室遷往全球各地,從而有效躲避監督和審查,試驗經費也無法追蹤。

從上文舉出的種種案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在世界生物武器軍備控制與裁軍領域舉足輕重,然而,為了保持自己的「絕對優勢」,長期踐行著雙重標準:

一方面,積極推進生化武器軍備控制與裁軍,如以生化武器威脅為由攻打伊拉克和生物恐怖主義;另一方面,以「生物防禦」為藉口,大力發展生物戰能力,逃避國際軍備控制和裁軍的審查。

如此做法,連美國人自己都擔驚受怕,認為這是「危險的試驗」。不難想見,若放任這種研究繼續下去,危害將越來越大。

四大疑點,無法自圓其說

此外,無論美國打著什麼樣的幌子,也無法掩蓋暴露在世人面前的重重疑點。

疑點之一:美軍為什麼針對性注射疫苗?

美國國家科學院2002年《保護我們的軍隊:改善美國陸軍的疫苗獲取和供應》報告顯示,美軍專家認識到軍事行動的威脅來自微生物領域的傳染病,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疫苗採購和免疫接種,到1999年,經過批准給陸軍軍事人員的疫苗就達51種,還有21種疫苗在研發之中(如下圖)。

2002年,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發布《炭疽疫苗:GAO對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的調查》報告顯示,1997年12月,國防部長宣布了一項計劃,對美軍接種疫苗,以防在戰場上將炭疽作為生物戰劑使用。

GAO估計,截至2000年9月,有37%的警衛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已收到一枚或多枚炭疽熱疫苗。在這些接受者中,有85%的人表示經歷了某種反應。

《炭疽疫苗:GAO對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的調查》報告截圖

此外,美國陸軍醫療司令部還在進行愛滋病研究與疫苗研發活動,由6個研究實驗室司令部和6個行政部門負責,僅2002年就斥資6300萬美元。

對部署期間可預見的傳染病接種疫苗本來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美軍如何預測、按照什麼規則給美軍接種疫苗?應該說,戰爭時期除傳統易引發的疾病外,除非預測到有人故意使用生物戰武器,那麼,又是誰會使用?

敵人可能使用,不過,弱國只會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鋌而走險;美國自己準備使用的可能性更大。

疑點之二:美軍拿著生物防禦研發經費做了什麼?

自1969年宣布不再發展進攻性生物武器以來,美國一直打著生物防禦旗號進行生物武器研發。美國生物防禦藍帶研究小組《國家生物防禦藍圖:優化工作所需的領導和重大改革(2014)》報告顯示,2001至2014財年,近800億美元用於生物防禦,其中大部分用於多危害項目,約10%用於生物防禦項目。

那麼,各政府機構拿著這麼多的費用幹了什麼?

註:美國生物防禦藍帶研究小組,是美國生物防禦與國家安全領域的知名智庫,2014年成立,由前高級政府官員和學術專家組成,2019年7月改組稱「兩黨生物防禦委員會」,並向美國政府和業界公開提出著名的「生物防禦曼哈頓工程」倡議。

美國2001-2012財年生物防禦經費情況

除DARPA外,軍方的生物防禦費用也不在統計之中,而且不公布。實際上,從有限的信息可見,美軍存在諸多經費用途不明的情況,而且比例還很高。

軍方的其他經費到底是用來做什麼?

疑點之三:美國軍政研的生物實驗室在幹什麼?

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透露,目前,美國在全世界建立的生物實驗室已超過200個。而且,部分實驗室所在地曾出現大規模的危險傳染病。

今年2月,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統計,美國目前有13家P4實驗室正在運行、擴建或規劃中;P3實驗室有1495個,這還不包括美國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前蘇聯地區和世界各地建立的多家生物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尤其是在海外的)在研究什麼?對於功能、用途、作用、經費、危害、影響等重大問題,光說清楚還不夠,需要國際力量介入調查以防發生不測。

疑點之四:美國是不是還在搞人體試驗?

美國曾進行過大量人體試驗,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囚犯等深受其害。時至今日,美國有沒有繼續做這樣的試驗?美國軍方的疫苗計劃中有沒有強行使用人體進行試驗?

還有能夠實現種族滅絕的基因武器問題,美國能否說清楚?

比如,2017年,普京曾公開之處「有外國人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生物樣本。」隨後,美國空軍出面澄清:美國空軍最大醫療部隊第59醫療部隊的先進分子監測中心,的確搜集了俄羅斯人生物樣本,但是,目的不是用於製造細菌生化武器。

然而,他們似乎無法解釋大家的疑問:這些樣本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為什麼不拿美國人的樣本進行分析?

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應該以給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為目的,而非追求絕對權力。

鑑於其曾經與日本731細菌部隊秘密交易、研發生化武器和進行大量人體試驗的「前科」,以及在相關經費趨向和一系列疑點重重的舉動,各國有必要且必須敦促美國盡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並儘快籤署相關協議,以及按其中規定接受審核。

主要參考資料:

1.田德橋等,《美國生物防禦經費投入情況分析》,軍事醫學雜誌,2013年02期,P141-145;

2.劉汝佳,《二戰時期海軍生物戰的研究狀況述評——對美國保存檔案的初步解讀》,學理論,2016年07期,P140-146;

3.張豔榮、楊微、李志平,《攫取與交易:美軍對日本731部隊的調查》,醫學與哲學,2017年6月第38卷第6A期總第574期,P81-85;

4.趙麗梅、於群,《美國軍方生物戰計劃與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策略》,北方論叢,2014年第2期,P108-111;

5.科技日報,這種「死神」才會使用的武器再受關注,轉引中國軍網,

http://www.81.cn/bqtd/2019-08/13/content_9632857.htm;

6.國際銳評,《疑雲重重的美國生物實驗室該說說清楚了!》,

http://news.cir.cn/native/gd/20200516/t20200516_525092226.shtml;

7.上觀新聞,華春瑩反擊蓬佩奧:開放德特裡克堡,讓專家調查,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45850;

8.Jeanne Guillemin,Scientists and the history of biological weapons: A brief historical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weap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90304/;

9.Stanley M. Lemon,Protecting Our Forces: Improving Vaccine Acquisition andAvailability in the U.S. Military,2002;

10.GAO,ANTHRAXVACCINE:GAO's Survey of Guard and Reserve Pilots and Aircrew,https://www.gao.gov/products/GAO-02-445;

11.BIPARTISAN REPORT OF THE BLUE RIBBON STUDY PANEL ONBIODEFENSE,A NATIONAL BLUEPRINT FORBIODEFENSE: LEADERSHIP AND MAJOR REFORM NEEDED TO OPTIMIZE EFFORTS,October 2015;

12.Biological warfare,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iological_warfare;

13.Unethical human experime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nethical_human_experimenta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14.SIU SCHOOL of MEDICINE,Overview of Potential Agents of Biological Terrorism,https://www.siumed.edu/im/overview-potential-agents-biological-terrorism.html;

15.S.B.Martin,The Roleof Biological Weapon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Real Military Revolution,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2002-Issue 1,Pages 63-98。

16.Zheng Jie Marc Ho, Yi Fu Jeff Hwang, Jian Ming Vernon Lee,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ilitaries,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722877/。

團團有話說 第94期

你還記得成長過程中,

爸爸給予的溫柔瞬間和可愛片段麼。

快來和我們分享你爸爸做過哪些溫柔又可愛的事吧~

我們會認真閱讀的!

也會挑選有趣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喔~

編  輯丨王殿禕(山西交控集團團委)

校  對丨鹿 幾

校  審丨肖 健

值班編委丨張 宇

相關焦點

  • 坐擁全球兩百多個生物實驗室:美軍拿著生物防禦經費做了什麼
    文 | 方長安編輯 | 李雪 瞭望智庫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1954-1973年,教友會派出了約200名人體試驗志願者。試驗者人數最高時達895人。註:教友會,1917年成立的美國宗教組織,以救濟各國難民為己任,重點目標是婦女和兒童。在數十個試驗場,該人體試驗進行了數百輪。
  • 給自己注射新冠疫苗的科學家:一期疫苗臨床試驗3個月無毒副作用可...
    作為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從2020年1月起,徐建青所在的團隊開始同步進行核酸疫苗、人源細胞載體疫苗、納米顆粒疫苗的研發。2月26日他給自己注射了一針新冠核酸(DNA)疫苗。
  • 新冠疫苗還要等多久?中美賽跑競速,中國疫苗已注射進人體
    WHO此前曾預測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鍾南山在3月18日的發布會上也表示:「美國據說九月份能用在人身上,中國也在賽跑,估計前後不會差太多。」目前,國內外已有數家公司開始投入新冠疫苗的研製,激烈賽跑下,進展還在加速。誰在研究新冠疫苗?據國金證券3月6日發布的研報數據,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20個新冠肺炎疫苗處於研發階段。
  • 巴西完成中國新冠疫苗第三階段人體試驗 證實中國新冠疫苗安全有效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2月23日,巴西聖保羅州政府和權威醫療研究機構布坦坦研究所舉行發布會,宣布已完成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克爾來福新冠疫苗的第三階段人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中國新冠疫苗具備有效性及安全性。
  • 中國新冠疫苗已經注射進人體!
    望著和自己一起接種的志願者,任超還是有點緊張,畢竟疫苗到底可靠不可靠,他心裡沒底。當然,任超沒有當逃兵。輪到他時,任超主動露出了左臂膀。任超是中劑量試驗志願者,這一針,從扎進去到注射完畢,時間花了一分多鐘。望著疫苗液體一點點被注入自己臂膀,任超起初的緊張,慢慢消失了。
  • 英國又一新冠疫苗開始人體試驗
    (抗擊新冠肺炎)英國又一新冠疫苗開始人體試驗中新社倫敦6月25日電 (趙星一 張平)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科研團隊24日對外界公布,其研發的新冠疫苗於當日開始對志願者接種。這是繼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疫苗4月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後,又一進入該階段的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II期試驗招募志願者|美第二款疫苗啟動人體試驗|耐克也要...
    據科技日報消息,4月9日,新冠疫苗II期臨床研究啟動志願者招募。與I期試驗不同,這次的研究規模更大,且引入了安慰劑對照組。疫苗和安慰劑對照都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研製。
  • 中國新冠疫苗巴西三期試驗如何進行:安全是最大特點
    大概有300多名工作人員在不同層級參與這項試驗工作。 通常來說,我們有一個監視系統查看所有試驗參與者的不良反應記錄。志願者參加測試之前要求詳細記錄自身是否有任何基礎疾病或其他的狀況。他們有一個類似日記一樣的系統,要求他們每天記錄自己的狀態。任何不良反應都要記錄下來,直到首次注射疫苗後的28天 。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去詢問他們,特別是在剛剛注射疫苗後的一段時間。
  • 獨家|中國新冠疫苗巴西三期試驗如何進行:安全是最大特點
    通常來說,我們有一個監視系統查看所有試驗參與者的不良反應記錄。志願者參加測試之前要求詳細記錄自身是否有任何基礎疾病或其他的狀況。他們有一個類似日記一樣的系統,要求他們每天記錄自己的狀態。任何不良反應都要記錄下來,直到首次注射疫苗後的28天 。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去詢問他們,特別是在剛剛注射疫苗後的一段時間。
  • 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的疫苗將進行新的全球試驗
    英國《衛報》26 日稱,在對一批 2700 名的志願者進行注射時,研究人員操作失誤,第一輪注射只使用了半劑量,第二輪才使用完整劑量;而事後研究團隊發現,這種 「半劑 + 一劑」 的注射法竟產生了高達 90% 的有效性,遠高於 8895 名志願者接種的完整兩劑疫苗的有效性 (62%)。
  • 疫苗大消息!《柳葉刀》最新刊發中國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結果
    文章顯示,I/II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滅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並且在人體安全性好。據中國生物介紹,這是繼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在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發布全球首篇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數據後,中國生物發布的又一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數據。
  • 731部隊:生不如死的痛苦折磨;慘無人道的魔鬼實驗
    目的是為了計算出水佔人體的比例是多少,根據這項殘忍實驗,日軍計算出水分佔人體總質量的78%5.飢餓實驗:不給受害人食物,只給水。目的是為了測試人不吃飯只喝水可以活多少天。最高紀錄是60天……6.活人解剖實驗:(1)將受害者固定在某處,在不同距離觀察手榴彈的爆炸傷害,範圍,威力(2)將受害者固定在實驗床上,解剖的731部隊老兵不會給受害者注射麻醉針劑,老兵解剖活人,731部隊新成員十幾個士兵看著老兵解剖活體受害者,受害者將會在慘嚎和痛苦中死去7.乾渴實驗:實驗原理和飢餓實驗差不多,目的是為了觀察人不喝水只遲乾麵包能活多久。
  • 9大揭秘:牛津疫苗獲全球最高讚賞,威廉王子也打call
    1.BBC指出,牛津疫苗在設計、測試和生產過程中,並沒有偷工減料、犧牲安全性。無與倫比的科學推動力讓試驗得以實現。大量的人願意參加試驗。當然,還有資金上的保障,把許多常見的阻礙都拋到了一邊。2.這次快速研發新冠疫苗,並不是從零開始,得益於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莎拉·吉爾伯特和阿德裡安·希爾教授幾十年的功力和掌握的前沿技術。
  • 重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已做好質量可控、大...
    目前,共有 45 名志願者參加了這次試驗性疫苗注射。首位志願者名叫 Jennifer Haller ,她認為,這是一個她能「幫上忙」的絕佳機會。在注射之後,這些志願者將接受為期一年的觀察。實際上,Moderna 的 mRNA 疫苗算得上是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疫苗,相關報導在 2 月 24 日就已經刊發。(詳見雷鋒網此前報導)按照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Anthony Fauci 的說法,該疫苗開發的時機和預期的臨床試驗非常不同,毫無疑問的是,「在獲得新冠病毒序列的三個月內進入一期試驗是世界記錄」。
  • 軍閥夫人被俘,被731部隊作為「馬路大」,被救後懷疑自己非活人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說過「馬路大」這個詞,如果不知道,但我相信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在抗日戰爭期間,日軍用我國人來做人體試驗。日本打著「東亞共同繁榮」的旗號進入我國,實際上是想入侵我國。1931年,日軍在我國東北爆發的軍事衝突,日軍炸毀自己建的南滿鐵路,栽贓陷害於我國軍隊。
  • 108人提前注射「新冠疫苗」,揭秘50萬玩命的「試藥人」。
    作者|布吶吶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新冠疫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圖源:澎湃新聞)根據科技日報報導,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
  • 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
    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累計超過400萬人的今天,疫苗作為抵禦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終極武器,被人們寄予厚望。那麼,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研發進展如何?安全性有保障嗎?何時能投入使用?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
  • 全球都在等新冠疫苗,疫苗是如何做出來的?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胡桃夾子工作室、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已經造成了數百萬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亡。滅活疫苗喪失毒力,但仍能激起人體免疫反應,這樣既可以造成免疫,又避免毒性太大使人患病。要想研製滅活疫苗,首先要獲取病毒樣本,在實驗室進行培養,獲得穩定性的病毒,然後再經過相應的物理或者化學手段殺死病毒,最後加上佐劑後給人注射。因為滅活疫苗來源本身是天然的病原體,所以免疫效果也非常的好。
  • 美企為100多名澳大利亞人注射候選新冠疫苗:動物試驗有效
    美聯社 資料圖美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26日開始在澳大利亞境內對100多名志願者注射其開發的一種候選新冠疫苗,以測試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介紹,第一階段試驗將在墨爾本和布裡斯班兩個澳大利亞城市進行,對131名志願者注射這種名為NVX-CoV2373的試驗性疫苗,試驗結果有望7月揭曉。如果臨床試驗順利進入第二階段,試驗對象預期將擴大為來自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志願者。按照格倫的說法,啟動臨床試驗的同時,企業已同步開始生產這種疫苗,「期望(試驗)能顯示疫苗有效,以便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 全球第一方陣!中國5個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量產在即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