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左右了,關注/置頂
這裡有關於籃球的一切
39分!41分!39分!在吳前怒砍後,孫銘徽爆砍,在孫銘徽爆砍後,郭艾倫瘋砍,三人隔空較勁狂轟119分!
誰能想到,在CBA開賽的首輪,國產最強後衛隔空之爭就直接被推上了小高潮。
![]()
要從對手實力上看,吳前39分+14助攻,效率值高達驚人的+40,帶領浙江揭幕戰138-111完虐衛冕冠軍廣東,含金量無疑是三人中最高的一個。
![]()
但孫銘徽帶領的廣廈面對上海的雙外援同樣夠有說服力,一路領先122-94輕鬆打響第一炮,新賽季CBA的首個單場40+,就此歸屬本土製造。
![]()
而郭艾倫面對實力相對較弱的天津,勝負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懸念,但效率卻是高的嚇人,半場13投11中轟下25分8助攻堪稱完美,最終拿下39分從數據和效率上也足以比肩前兩人。
![]()
更醒目的還是10助攻,在鋒線新人到位後,郭艾倫顯然更清楚怎麼處理球。
![]()
球隊都是大勝,個人都是高分。要知道,在孫銘徽和吳前還未崛起之時,郭艾倫在國產攻擊型球員中曾是獨樹一幟,但如今呈現的卻是五五開三足鼎立的畫面。
![]()
不得不說,疫情之下,外援受限,這對國產後衛的培養與創造確實是個絕佳機會。
![]()
都說三年出中鋒,五年出前鋒,十年出後衛,後衛的培養、成長和成熟,更需要時間的歷練。
93年的郭艾倫,94年的吳前,96年的孫銘徽,一個美式打法,一個庫裡式打法,一個多面打法,三人作為國字號後衛競爭但卻個性鮮明。
通過聯賽歷練不斷成熟後,不禁讓球迷更加憧憬他們在國家隊中最大程度彌補那不忍直視的後衛線。
![]()
而聯賽中叫的上名的還遠不止這三人,包括胡明軒、趙睿、徐傑、曾令旭、袁堂文、楊林禕等等,他們也將蓄勢待發紛紛成為這個舞臺不一樣的主角。
倘若吳前、孫銘徽、郭艾倫或者其他年輕代表能持續這種暗暗較勁比拼的良性競爭狀態,無疑是中國男籃後衛之幸,也是球迷之幸。
![]()
當然,這只是國內賽場,在國際賽場,國產後衛們,包括其他位置的年輕人們,需要在更高水平的國際大賽鍛鍊自己。
以及在話題炒作之下,對自己保持最清醒的認識,千萬不要變成自嗨,否則就真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了。
![]()
話是一直都是這麼說,但其實真正有認識到而且去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我們打籃球的人都知道,小區裡圍著不讓進的籃球場跟街道公開的籃球場已是天差地別,村裡的籃球強度跟市裡的籃球強度更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更何況,還是國內和國外呢?
![]()
你在國內強,就要把自己變得更強,是想下,你的籃球生涯一直都是和「小學生」打,身體對抗當然牛逼了。但如果一年裡或者幾年裡有那麼幾次讓你去和「大學生」打,那你不被削誰被削?
更氣人的是,你還是作為十幾億人金字塔的塔尖代表被削。
![]()
郭艾倫上賽季季後賽時曾經說過:
「這麼多年,大家都知道我啥樣了,我也就這樣了。」 很回味對不對?,其實真是這樣,在人的成長階段至少要經歷一次自我革命,有的人苦於認識不到,有的人苦於認識到而做不到,這才是最難熬的痛點。
![]()
所以說,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大環境的成長更為重要,如果自家聯賽水平一直上不去,對勝利渴望程度又不狂熱,那又怎能鞭策出更強大的本土球員呢?
![]()
當然,凡事向好,新賽季CBA三大國內頂級後衛集體井噴,隊長有一種預感,今年常規賽MVP將在這三人中產生?
如果是,那又是一次劃時代了,畢竟從1997年胡衛東當選MVP之後,在過去23年裡,CBA的後衛們便再也沒有人問鼎過MVP。
這回,CBA控衛上的球,好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