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願景基金——帶有純正中東王室血統的巨頭投資公司。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提出的,「願景2030」意圖成為阿拉伯的心臟和亞非歐樞紐,孫正義抓住了王的需求,順勢在2016年推出「軟銀願景」。沙特王儲欣賞孫正義,更需要孫正義這樣的頂級玩家來幫他實現偉岸目標。孫正義為軟銀願景設立1000億美金的募資規模,一誕生便是足以改變賽道能與巨頭抗衡,全世界最牛的玩家。王一次性就給了450億美金,從此,孫正義就是王的男人。4年時間過去,孫正義屢屢不順,軟銀願景基金投資的88家公司,有15家將要破產。幾天前,軟銀公布了全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經營虧損達1.35萬億日元之巨,約合人民幣884億。4年前,孫正義眯著一隻左眼,伸出一隻右手,握著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手,他們開始密謀一項萬億美金回報的願景合作。以孫正義對政治的敏感,早就注意到這位85後不簡單。薩拉曼是沙特甚至是中東的改革家。他通過一系列鬥爭上位,大舉國內反腐,直到原本不服的王室逐漸都向他臣服,他現在大權在握;他解禁電影院,改革宗教捍衛女權,頒布法律允許女性駕車。薩拉曼和孫正義意氣相投,他們有著共同的願景和理想。孫正義和大多數知名投資人想要賺錢的想法不同,他想要的是傳奇。孫正義說,「在一場戰鬥中,瘋子比聰明人更容易贏」。就像近期薩拉曼對俄羅斯發動的石油價格戰一樣地激進。薩拉曼的野心是要把沙特打造成阿拉伯與伊斯蘭的世界心臟,甚至是全球性投資強國,和亞歐非樞紐。同樣野心很大的孫正義不滿足現狀,他甚至覺得日本首富這個詞是恥辱,他要的是世界首富,他要的是傳奇,一個阿里巴巴和雅虎遠遠不夠,他更想要造就無數個蘋果,和無數個谷歌。不管是出行、消費、能源、人工智慧,他想要的不僅是錢,是傳奇。對孫正義來說,成為傳奇是他生命的意義。一個氣吞山河的政治新星;一個瘋狂不滿的頂級投資人,他們達成共識。孫正義後來複述了自己45分鐘內為軟銀融資450億美元的往事,「王儲先生,您第一次來日本,我想給你一份來自東京的禮物,一萬億美元。要得到這一萬億美元,您需要先投入一千億美元。」孫正義解釋了自己的人工智慧夢想怎樣與沙特政府的「願景2030」契合,以及如何幫助沙特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薩拉曼給孫正義開了450億美元的支票,支持第一期接近千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這還不算,薩拉曼還拉上了另一家阿拉伯公司「阿布達比穆巴達拉」投了150億美元,加上軟銀自己出的280億美元,包括蘋果和夏普意思意思出了10億美金掛個名,這家全球巨無霸投資公司就誕生了。軟銀願景誕生後,孫正義開始大肆擴張賽道,投了一家公司的同時,一定會投另一家對手公司,乃至整個賽道。孫正義的投資理念多年來,一直未變,他近日甚至在媒體面前向公眾低頭,「投資戰術上,我已經開始後悔。」孫正義是什麼性格什麼人,他此前從不後悔,一旦開始後悔意味著願景基金走的錯路比外界認知的還要多。據《財經》梳理了願景基金的投資模式,它分為「三步」:第一步,沒跟創始人談之前,孫正義團隊研究每個領域最牛的公司,他們花費數月時間了解每家公司和創始人。經過投資經理篩選之後,那些被嚴格挑選的創業者最後才能參加與孫正義的會面。第二步,孫正義施展個人魅力的時刻到了。約創始人在自己城堡式的家裡聊聊天,或者打打高爾夫,亦或是派出直升機接上創業者。通常聊完5分鐘,孫正義會拋出他的經典問題「如果錢不是問題,你會怎麼做?」、「我們怎麼才能幫助你擴張100倍?」會面時間基本控制在半個小時之內,出手至少1個億美元。如果創始人拒絕,孫正義會祭出他的「招牌武器」:「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投資,我就把錢砸向你的競爭對手。」有創始人曾經找孫正義融資,本來想融1億美元,結果孫正義聽了五分鐘說,我給你7億美元,但代價是有著高昂的擴張要求。剩下的半個小時都是創始人在砍價,能不能少給一點?第三步,投完之後,軟銀願景基金會在自己80人的投後管理團隊中,派出幾位與被投公司一起研究增長策略,並推動被投公司之間的資源整合,甚至業務的擴張、剝離。 軟銀集團的三步套路顯示,孫正義在用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式的套路去做風險投資。這套投資打法在網際網路紅利早期是非常有效的,因為網際網路紅利早期有巨大增長空間,只要賽道選對、頭部公司顯現,資本便可成為這些公司的戰略支點。但到了網際網路下半場,市場進入「L型增長」,這套打法會非常可怕。要把手中募集的巨額資金花出去,孫正義不得不投入那些大賭大贏的公司,但這些公司底盤不穩,軟銀所給予的巨大投資款又催生了這類創業者+軟銀自身的盲目自信。這是悲劇的開始。這是每個人只屬於自己時代的宿命,這更是野心家為自己不求變而埋單的結局。去年,WeWork從美國最具價值科技公司到遭遇滑鐵盧,它只用了六周時間。WeWork創建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聯合辦公空間WeWork、公寓租賃WeLive、幼兒園WeGrow。正是這家公司,給孫正義帶來了大麻煩。從2017年開始的兩年時間裡,軟銀給WeWork帶去超80億美元的投資,後來一路加碼成為WeWork最大的金主。而創始人執行長諾依曼也沒讓孫正義失望,他按照孫正義的邏輯,拿到錢之後,進行一場瘋狂的賭注,曾在7個月內連續對5家公司進行了收購,將市場規模擴張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程度。外界甚至認為,WeWork就是孫正義投資生涯裡的下一個阿里巴巴。這個階段,孫正義和王儲的願景步調一致,通過開創一種共享經濟造就新的傳奇。去年8月,WeWork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上市集資至少30億美元。這項計劃卻遭遇了滑鐵盧,因估值和商業模式遭到投資者質疑,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不得不在去年10月1日正式宣布撤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尋求推遲IPO。先是執行長亞當·諾伊曼、公司副董事長麥可·格羅斯、房地產投資部門聯合負責人溫迪·希爾維斯坦、聯合創始人以及首席品牌和影響力官麗貝卡(諾依曼的妻子)等高管相繼宣布離職;隨後,2000人左右的初步裁員計劃出爐,比例高達16%;不僅如此,為了應對資金壓力,WeWork也在考慮出售幾個外部收購而來的業務部門。到後來不得不讓軟銀來接手這家燙手的公司。孫正義說,「就WeWork而言,我犯了一個錯誤。這場災難迫使軟銀集團向該公司追加注資95億美元,使其只持有80%的股份,卻沒有多數投票權。諾伊曼帶走了超過10億美元的獎金。我犯的最大錯誤是錯誤地判斷了諾依曼,高估了他的優點。至於他的缺點,在很多情況下,我都視而不見,尤其是在治理方面。這讓我確信了,不讓創始人控制公司董事會和投票權的重要性」。此外,孫正義在交通出行領域的投資也不斷縮水;前沿技術領域所投資的公司或破產或倒閉;在消費領域不斷被曝出大規模裁員;在金融科技,在醫療等領域表現也不突出。孫正義的表現讓身在中東的王室失望。願景基金第二期募資時,王儲基本沒興趣。孫正義的瘋狂賭注,違背了日本人長久以來的以靜制動,至少要相信一點,僅憑個人的能力很難改變大環境,這是不變的事實。強如股神巴菲特,依然要承擔經濟下行帶來巨虧的事實,甚至要開始考慮保留晚節而行動。孫正義在這樣的大勢下,進行瘋狂賭注,難以收場。發展到今天,世界格局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甚至貨幣不能再成為中心,而新時代下,智慧和創造力才是中心;擁有這兩者的強者從來就不缺錢。孫正義的邏輯甚至是與時代相悖。孫正義不具備已故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的識人能力,他發現了改變世界的賈伯斯,他發現並造就了谷歌的佩奇和布林,孫正義只是碰巧遇到了馬雲,但多年前也有很多機緣巧合。孫正義最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成為傳奇,不是外界認為的他已經是傳奇,而是他自己內心想要的傳奇。他不能像全球第一CEO韋爾奇那樣改變美國影響全世界,流傳廣泛的商業哲學,直至傳奇謝幕。甚至孫正義無法像稻盛和夫那樣備受尊敬。無法像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那樣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和數次經濟衰退做出的智慧抉擇和順應時代的步伐。孫正義的執著已經讓他失去理智。我此前就說過,當下的孫正義在為難自己,他活著的最大動力就是站在世界之巔,而不允許在那個領域有人在超越他。孫正義始終都在用一名頂尖武者的方式去做投資,到處揮舞著他手裡那把象徵著榮譽的武士之刀——時也命也。
- END -
首席商業評論聯繫方式:
投稿及內容合作|editor@chreview.cn
廣告及商務合作|bd@chrevi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