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立法規定「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榜話題引發全網超3億人次關注
許昌市立法機關如何看待這件事?市民和廣場舞愛好者又有什麼看法?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限制噪音
是保障居民基本休息權
「不只晚上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在這之前唱歌、跳舞,如果音量過大影響到他人,也是不允許的。」許昌市人大常委會政研室副主任王俊芳解釋,「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是為了限制噪音,保障居民基本的休息權。
這項規定的全文是「在公共場所進行廣場舞、唱歌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夏季每日21時至次日6時、冬季每日21時至次日7時,禁止進行以上產生噪聲的文體活動。」如果違犯該規定,將「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許昌立法規定「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網友紛紛表示「求家鄉推廣」。對於廣場舞引發的問題,也有大量網友吐槽自己的切身之痛。
網友「灰太狼」說:我們這兒晚上11點都還在跳廣場舞,不光跳,還有唱山歌的。網友「賀永波」說:深受其害,並不是喜不喜歡熱鬧的問題了。網友「或許你喜歡貓嘛」調侃說:我不想天天聽《酒醉的蝴蝶》和《套馬杆》了,給我整首別的也行啊。網友「中心廣林」說:跳舞是自由,但不該製造噪音影響他人生活。
王俊芳認為,之所以引發全網熱議,是因為市民對廣場舞都有切身體會,這次立法的內容與市民密切相關,為解決難點問題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法律依據。
用數字量化法規可操作性更強
許昌是全省第一個對廣場舞時間段作出明確立法規定的城市,王俊芳說,明確「晚9點」這個時間點,是為了消除法律規定的模糊地帶,在文明行為和不文明行為之間劃清界限,從而為市民提供規範和指引,為管理者提供法律依據,為文明城市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是《許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簡稱《條例》)的一項內容。《條例》是許昌市制定的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對公共秩序、環境衛生、文明出行、鄉村(社區)文明、飼養犬只、文明經營、文明上網、文明用餐、家庭鄰裡、噪聲控制、資源節約、公益慈善、志願服務、醫療救護、見義勇為等15類日常行為作出了具體規範。
王俊芳表示,《條例》中還有其他用數字量化不文明行為的內容。比如:出門遛狗時需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用束犬鏈牽引,且束犬鏈長度不超過1.5米;車輛不得持續停放在公共道路免費停車位上,時間上限是3天。「之所以規定得這麼細,用數字進行量化,是為了務實、管用、可操作。」王俊芳說。
廣場舞鐵粉:會自覺遵守
「晚9點」是早還是晚?有網友認為:「9點太晚了,應該8點結束,廣場舞一跳,吵得孩子沒法寫作業。」也與網友認為:「現在大家睡得都晚,廣場舞10點結束也可以。」
許昌規定「晚9點」是如何確定的?王俊芳介紹,《條例》制定過程中堅持民主立法,先後有11.2萬餘人參與網上調查問卷,是許昌市被賦權立法以來參與群體最多、關注程度最高、群眾參與最為熱情的一次。「法律是平衡的藝術,是在利益方頭上各砍一刀。『晚9點』是平衡各方利益的最終結果。」王俊芳說。
「這項規定很有必要。」許都廣場的廣場舞領隊劉女士說,許昌市是全省廣場舞最多的城市之一,每當夜幕降臨,市區大小廣場甚至樓前樓後的空地上,到處可以看到跳廣場舞的熱鬧場景。
「我最早在春秋廣場跳廣場舞,2013年又來到許都廣場,發起組建了一支廣場舞隊伍,人多的時候達到幾百人,廣場上人都排列不下。」劉女士說,許都廣場的廣場舞每天在晚上7點半開始,到8點半結束,因此這項法規對她們沒有影響。
「不能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影響他人。」廣場舞鐵桿粉絲王女士說,廣場舞的場地距離居民區比較近,伴舞音樂有噪音,會影響到附近的居民,因此需要一定的限制。她認為「這個法規好,我們會自覺遵守。」
「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
你支持嗎?
來源: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杜文育 李思遠
編輯:連山易 審核:王站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