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11日訊 前天,為了迎接首個警察節,杭州特警支隊展示了一大批寶貝,其中,警用無人機是首次在杭州揭開神秘的面紗。
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技術大隊成立於去年11月13日,其下屬的無人機中隊現在總共有17臺無人機。是誰在操縱它們?背後的人,是杭州市特警支隊技術大隊無人機中隊的10個飛手。他們很年輕,都是1980年後出生的,最小的只有26歲。
警隊有個倉庫
都是他做的航模
警用無人機是用來做什麼的?山林地帶,用腿走山路困難,無人機飛過去就不算啥事。晚上沒了燈光,人眼看不清,而配了熱成像儀和夜視功能的無人機,總能敏銳捕捉到痕跡。配上喊話,威力更強,想想,東躲西藏的嫌疑人剛想歇口氣,就被頭頂上甩不掉的無人機大聲勸導:趕緊放棄幻想吧!所以,搜捕嫌疑人以及搜救失蹤人員,是警用無人機的重要工作。
操作無人機,是不是只要搖杆子就好了?完全不是。其實當飛手,就像真正的飛行員一樣,要扛得住暈。操作有些無人機時須戴上VR眼鏡,飛手就像坐在機艙裡,用的是第一視角。
無人機中隊裡年紀最大的,是1982年出生的宋凌君。特警支隊裡有個倉庫,是宋凌君的藏寶庫。
一進門,兩邊掛滿了航模,再繞到房間裡,還是航模。「這個像真機,那個是可以滑翔的。我最喜歡F3P型號,在室內飛很優雅。」
那些航模都是自己做的嗎?「是啊!複雜點要做一晚上。其實我小時候就在做了,用泡沫板,但不懂,做了飛不起來。」宋凌君看著航模時,眼睛發光,讓人忍不住想像小時候他埋頭拼拼湊湊的樣子。
他是在2012年整整30歲時實現兒時航模夢的。那年他接觸到了無人機,而某大品牌那年才推出第一款產品。
聽說要建立無人機中隊,原本做安檢排爆工作的宋凌君,興奮地毛遂自薦了。
現在,他已經成了中隊裡的中堅力量。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他作為浙江省代表隊的一員,拿到了全國公安機關警用無人機第三片區練兵比武中的一個單項第一名、兩個單項第二名,以及團體第一名。
湖濱上空飛過的無人機
不僅僅會喊話
2021年元旦,不少在湖濱步行街跨年的遊客,看到過空中的警用無人機。
「各位遊客請注意,戴好口罩,防止聚集。」循著這聲音,仰頭就能看到這臺喊話的無人機。降落時,它扇起了一陣涼風。
除了喊話,它還可以掛載器、滅火彈投彈器……是一個全能選手。
這架無人機,歸屬於2020年9月成立的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警務航空隊。24名民警在經歷了一個月的培訓後,成了飛手。
名字裡帶著個「飛」字的飛手王朋飛,昨天還在湖濱步行街展示了一番:熟練地把箱子裡的無人機,拼裝成了工作狀態。是個大傢伙!難得一見,遊客都忍不住湊過來,小朋友搶在最前面。
比這架稍小一點的,加裝了紅外探頭,就成了夜行專家。還有直徑二三十釐米、更小巧的無人機,隱蔽性強,更安全,受到幹擾也不怕。
在杭州馬拉松比賽中,乃至中學運動會上,都能看到這群勤懇的「小蜜蜂」在忙碌,喊話幫助疏導人群。
記者向王朋飛打聽到,未來無人機會融入日常的巡邏工作,也許某天起在湖濱能天天見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