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結束後,遼寧男籃最大的熱點不是引援,更不是蔣指導回歸遼籃,而是趙繼偉的離隊風波。從總決賽G3賽後趙繼偉在社交媒體發洩不滿之後,趙繼偉離隊的各種消息就沒斷過,當然作為遼寧球迷自然不希望看到趙繼偉離開球隊,可是畢竟球員自身也要追求價值最大化,球隊也需要運作球員來補強陣容,所以趙繼偉離隊並非完全不可能。想一想當年張慶鵬離隊誰能想到?再想一想誰能想到郭士強下課如此突然?
細品趙繼偉在總決賽G3之後的言論,「為了遼寧我什麼都可以做」,如果是單單本場比賽來說,趙繼偉向來頭腦冷靜,不是憤怒到一定程度,趙繼偉不可能把矛盾公開化。趙繼偉在遼籃效力了7個賽季,可是之前的6個賽季趙繼偉作為國家隊後衛共計只打了28場首發,當遼寧男籃最需要外線投手的時候,趙繼偉放棄自己最擅長的打法去轉型,同樣是「雙子星」,同樣是國字號後衛,郭艾倫和趙繼偉的戰術地位明顯有差別。所以,總決賽G3賽後趙繼偉的爆發,只是一個導火索,雖然趙繼偉之前可以為了球隊忍受一切,將心比心,可當球隊把趙繼偉的付出都看做是理所應當時,趙繼偉內心絕對是不平衡的。
遼寧男籃是CBA中比較特殊的俱樂部,遼籃球員不僅都是本土籍,而且大家都是從小一起打球進入一隊,遼籃男籃之間不存在爭鬥,大家都是為了心中的家鄉榮譽感,失去一些個人的東西沒什麼?只要球隊能贏球,誰都可以打替補。可是球員的職業生涯就短短的幾年黃金期,郭艾倫的商業價值已經堪稱CBA頂級,而趙繼偉在效力遼寧男籃初期只拿40萬的薪水,去年趙繼偉才籤約彪馬,成為首位籤約彪馬的代言人。這就更需要趙繼偉有足夠的上場時間,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商業價值,這就是郭艾倫和趙繼偉的最大衝突。在總決賽這麼重要的舞臺,讓趙繼偉只打了9分鐘,人家出錢的彪馬怎麼想?所以在總決賽之後,無論趙繼偉是否真的有意離開,至少先把熱度炒起來。為什麼之前趙繼偉甘願打替補毫無怨言?很可能是因為沒有代言的壓力。
如果趙繼偉執意離開,雖然上賽季和遼寧男籃剛籤的合同,但是以趙繼偉的能力來說,新東家完全可以買斷合同。就如同當年張慶鵬從首鋼轉會到山東,人家山東就是連合同一起買斷。此時會有球迷拿趙繼偉的體制內身份說事,但是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其中也包括遼寧體育局,之前的原帥轉會山西,如果遼寧體育局拿不到培養費,可能拱手送給人家嗎?大不了就是趙繼偉的培養費更高罷了。
趙繼偉或原本就不想走,只是想爭取權益。那麼我覺得遼寧男籃應該好好和趙繼偉談一談,畢竟失去趙繼偉就失去了遼寧男籃最強的殺手鐧,況且以郭艾倫的特點來說,如果身邊沒有一個穩定的後衛,郭艾倫根本打不了組織後衛,而高詩巖在能力值上和趙繼偉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球員。如果可以承諾趙繼偉的上場時間和戰術地位,趙繼偉和身後團隊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趙繼偉離隊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不是身後利益作怪,就是對手想尋找可趁之機。不然蘇群也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帶節奏,而且兩個頂級後衛在一支球隊,必定會相互影響,這點是很難改變的。再說球員的職業生涯為了什麼?除了榮譽之外,不就是為了錢嗎?無論趙繼偉最終是走是留,都希望趙繼偉能在一個合適的平臺中展現自我價值。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