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褪去,生產生活逐步回歸正軌,新基建成為促進經濟時代發展的強力「發動機」。正值2020年深圳市重大項目建設攻關年的當口,站在「新基建」帶來的「新風口」,福田區建築工務署在福田區委區政府的帶領下,在逆勢中贏先「機」,承擔了區委區政府大量的投資任務。相較往年,福田區建築工務署2020年負責建設的政府投資項目共計90個,計劃完成投資任務27億元,為近年最高,年投資任務同比增長了50%。為高質量完成各項投資建設任務,該署於5月28日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工程項目管理會議,會議對今年3-4月在建工地外部專業機構安全質量巡查結果進行了通報,並就開啟工程項目智慧建造提出具體部署,全面發力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政府工程。區建築工務署領導班子,各建設項目代建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設計單位法人代表等出席會議。
以制度保質量 全面提高安全質量管理水平
具有國際水準的政府工程建設離不開高質量的項目管理。面對2020深圳市重大項目建設攻關年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和任務壓力,福田區建工署從制度建設出發,按照打造國際建造、快速建造、智慧建造、綠色建造的整體思路推行精益建造模式,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實現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政府工程的提供有力保障。
會上,區建工署首發的其精心製作的《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彙編》動畫視頻讓制度通俗易懂。動畫內容包括參建單位法人篇、項目策劃篇、項目設計篇等10大篇章,詳細講述了包括法人參會制度、項目策劃書審查辦法等多項參建單位工程項目管理制度。而與之配套的還有福田區建築工務署《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彙編》,全面整合記錄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各類管理制度和辦法。
「制度建設和精益管控相輔相成,制度建設為精益管控提供了支撐,精益管控又為制度優化提供了養料和養分。」福田區建工署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福田區工程管理制度體系當中,參建單位項目管控的優劣直接與項目合同、項目結算及後續政府投資項目參與機會掛鈎,通過安全、質量問題臺帳建立等方式,與合同違約、履約評價、紅黑榜等方式聯動,按照嚴管重罰、鼓勵先進的思路,最終將形成一個完善的管理閉環,為福田未來建設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供應商庫夯實基礎,全面提高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的綜合管理水平。
以巡查促落實 疫情期間「兩手抓」不鬆懈
對於工程項目的管理,福田區建工署從未鬆懈。自2019年起,福田就建立起了外部專業機構巡查評估體系,一月一巡查,一月一通報,不斷壓實參建單位的主體責任,夯實項目質量和安全的基礎。
即使在疫情期間,該項工作也從未停步。該署先後出臺了《建設工程項目疫情防控和復工指引》《工程項目疫情防控方案審查辦法》等管控制度,重點對項目疫情防控、復工安全生產、施工組織、技術管理、應急管理等內容把關,開展現場核查。今年3月,該署還專門將防疫考核納入質量、安全巡查評估當中,以巡查促落實,全面強化各有關單位防控意識、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
以智慧謀發展 福田開啟智慧建造「新時代」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福田區建工署積極響應全市新基建項目建設號召,以智為擎,著手搭建基於BIM技術的政府工程建設智慧管控平臺(以下簡稱「智慧平臺」),推廣智慧工地建設,高質量推動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構建起適應智能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需求的「新基建」體系,開啟政府投資項目智慧建造元年。
智慧平臺將深度融合BIM、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採集政府工程建設關鍵數據,實現政府工程建設的智慧管控。基於智慧平臺建設,福田區建工署將打造一批「新基建+」示範項目。以智慧校園建設為例,福田區建工署將以福龍學校(蓮塘尾學校)為突破口,開展一體化智慧校園建設試點。整合校內不同應用系統,建立統一的資源共享和應用平臺,建設在線教學,混合式教學,沉浸式教學等多種類型教室,滿足智慧型教學環境等共性化需求及不同教學模式等個性化需求。
記者:劉宇斌
通訊員:徐牡丹
編輯: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