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未開跑就註定要成為經典的比賽。
——文:Charlie 圖片:網絡
2小時06分49秒!基普喬格以這樣不盡人意的成績完成了他的第5場倫敦馬拉松。這是他轉戰馬拉松項目以來最差成績。比賽最後衝刺關頭他顯出頹勢,被拉開了距離。
最終男子組的冠軍被來自衣索比亞的小將Shura Kitata收入囊中,他的成績是2:05:41。
前3名的選手差距非常小,上演了去年芝加哥馬拉松最後衝刺分出勝負的戲碼,第二名Kipchumba的成績是2:05:42,第三名Lemma的成績是2:05:45。
女子組方面,衛冕冠軍科斯蓋(Kosgei)後程發力,以2:18:58的成績順利將冠軍收入囊中。
在疫情讓很多選手長期沒有參加正式比賽,且新賽道、下雨的天氣等因素並不非常有利於出成績的情況下,比賽依然顯示出了很強的競爭性。
////////////////////////////
#Unpredictable難料的#
這是一場還沒鳴槍開跑,就已經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比賽,而這個基調早早地就被定下了。官方看準了「倫馬40周年」的良機,早早地安排下了「基普喬格VS貝克勒」的對戰噱頭,一位是當今男子馬拉松的不敗神話,另一位則是強勢回歸的傳奇天王,無論結果如何,激動人心的劇情線都已埋下。
然而疫情地突然爆發讓這齣好戲的如期上演遇到了阻礙,幾經權衡,賽事方還是確認比賽會繼續舉辦。世界六大滿貫賽事,除東京馬拉松因為日期較早,還是舉行了僅限精英跑者的賽事外,波士頓、紐約、柏林和芝加哥4站,紛紛宣布取消,只有倫敦馬拉松,不願意在40周年的這個時間節點上,畫下一個遺憾的省略號。
於是比賽日期延後,時隔整整半年才登上日程;
把賽事限制為僅限精英跑者參加的規模,大眾跑者參與線下的虛擬跑;
把賽道更換為環位於倫敦中心的聖詹姆斯公園跑,現場也不會有觀眾;
給賽事的參賽選手和工作人員準備了各種防範措施。
種種舉措,都為了讓這場不同以往的特殊比賽能夠按計劃舉行。
然而就在比賽開跑前兩天,讓人遺憾的另一個意外還是不期而至。北京時間10月2日臨近午夜時,貝克勒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將因為傷病退出倫敦馬拉松。這場比賽的最大看點由此終結。
但這並不意味的2020年倫敦馬拉松的賽果就變得毫無懸念了。只不過基普喬格的對手從貝克勒變成了Geremew、Kipserem、Wasihun、Tola、Lemma們,當然我們都知道,基普喬格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在他去年完成了破2這一壯舉之後,他就一直想要在一場正式的比賽中,把人類速度極限再度刷新。
而女子組,也有當今世界排名前二的兩位女將參加本次倫馬,我們期待科斯蓋能給再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我們也希望Ruth Chepngetich能夠向科斯蓋發起挑戰。
比賽瞬息萬變,結果依然難料。
////////////////////////////
#Unstoppable無解的#
倫敦時間早上7時,女子組的賽事率先開跑。氣溫不高,大概只有9度左右,天空飄著雨,地面有些溼滑。
比賽一開始後,以科斯蓋和Ruth Chepngetich為首的第一集團,就在三位配速員的領跑之下奮力前進。
比賽進行到半小時之後,第一集團剩下了5人,除兩位配速員之外,還有兩大奪冠熱門科斯蓋和Chepngetich和另一位肯亞選手Valary Jemeli。轉播畫面顯示,第一集團上一英裡的用時是5分08秒,換算下來三位選手就是在以3分11秒左右的配速前進。
比賽進行到10英裡,其中一位配速員離隊,而Jemeli也因為一次拿水補給,被領頭的另兩位選手拉開了距離,科斯蓋和Chepngetich跑完10英裡的用時是52分02秒。她們的5k用時是16:26, 10K用時是32:26, 15k 用時為48:36。
半程過後,兩位領跑女將漸漸無法跟上配速員的速度,她們的半程成績是1小時08分11秒,這個成績比科斯蓋破世界紀錄那場比賽慢近3分鐘。
在比賽還剩5圈時(一共要跑19.6圈),科斯蓋開始提速,把Chepngetich甩在了身後,開始孤獨領跑,她的30公裡成績是1:45:31。
科斯蓋40公裡的用時是2:11:41,比賽剩最後一圈,勝券在握的她也露出了笑容。最終她以2:18:58的成績成功衛冕,這個成績可以排到今年女子全馬成績的第3位。
美國選手Sara Hall在比賽最後的賽段奮起直追,在最後的100米完成了對Chepngetich的反超,以2:22:01的成績拿下第2名,這也是這位出生於83年的老將的生涯新PB!
隨後不久,作為重頭戲的男子組比賽也終於開跑。男子組的開跑顯得更加強勁有力,基普喬格緊緊在跟著三位配速員身後,因為天氣原因,多位選手今天戴了帽子,也佩戴了手套。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基普喬格穿著了肯亞配色的Alphafly,在一溜橙色主打的上腳鞋款中顯得格外顯眼。
第一集團的人數大概有10幾位。莫爵士則在第三方陣中為準備達標奧運標準的選手們帶速度。
5公裡跑完,第一集團用時14分48秒,平均配速2分57秒左右。
第一集團的10公裡用時是29分45秒,此時隊伍依然沒有拉開,基普喬格領銜,Geremew、Kipserem、Washihun、Kipchumba等名將都位列其中。
20公裡過後,第一集團用時59分37秒,半程用時是1:02:54,近10位選手一直緊咬著。
25公裡處,最後一位配速員離隊,Lemma衝到了最前頭開始起速,Kipchumba緊跟其後,基普喬格位居第3位,第一集團開始拉成一條直線,人數依然多達9人之多。
第一集團的30公裡用時為1:29:00,9位精英輪番換位,領頭位置頻頻易主,而基普喬格表示並不著急,緊緊地跟在隊伍的後部。此時他也脫掉了鴨舌帽,也許這是他準備起速的信號。
35公裡過後,比賽依然飽含懸念,第一集團依然有多達8名選手對冠軍發起衝擊,誰都沒有表示要退讓的意思,基普喬格一度領跑,又落到了隊伍的後段。
比賽最後兩圈風雲突變,小將Kitata憑著年少力壯開始發力,基普喬格明顯表現出力不從心的狀態,被第一集團的6位選手拉開了身位,此後差距越拉越大,奪冠第一熱門推出了爭冠行列。
最後的衝刺環節,4名選手寸步不讓,最後前三名都以微小的差距分出勝負。拿下冠軍的是生於96年的小將Kitata,Kipchumba和Lemma分獲二、三名。
基普喬格僅僅收穫第8,成績是2:06:49。
////////////////////////////
#Unforgettabale不忘的#
怎麼樣的一場比賽能夠被稱之為「經典」?
它要有足夠的噱頭,在賽事開始前就反覆預熱,讓觀眾很早就開始對它萬分期待;
它可能會遭遇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讓比賽在還未開跑時就已經懸念叢生;
它因為意外而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讓觀眾和參賽者有了新的觀感或是體驗;
它也有著激動人心的過程,在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後,還出現了非常具有戲劇化的意外結果;
這些情節,全在2020年的倫敦馬拉松上演了,誰能說這不是一場註定經典的比賽呢?
多年以後,我們擺脫了新冠疫情的陰霾,回想起馬拉松的2020年,我們也許會記不清過程中曲折和艱難,但我們一定會記得,40周年的倫敦馬拉松,在疫情四處蔓延的時期,用這麼一種激動人心的方式,為全世界的跑者帶來了鼓舞。
就如同倫馬賽事總監Hugh Brasher在賽前所說的那樣:
「它(2020年倫馬)會是陷入黑暗中的馬拉松圈的一座燈塔。」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