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護照通關文牒簡介 歷史上的沿革是什麼樣的

2021-02-19 祖源文化傳播

通關文牒為中國古代護照,它是古代通過關戍時拿的通行證,曾被稱為符、節、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等,每到一國需加蓋該國印璽方可。從清末開始至今稱為護照,我們現在稱為出國護照。

簡介

古代歷史多不可考,仍有散落的記錄。如蘇武出使匈奴不敢忘節(使者憑證,同時是漢朝國籍的證明),玄奘取經所用的度牒等等。

洋洋幾十萬字的《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行程十萬八千裡,歷經十四年,途徑數國到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師徒四人歷經艱險,跋山涉水,鬥惡除魔,他們風吹露宿,披星戴月,飽經風霜,終於克服了種種艱難困苦,抵制了各種誘惑,經受生死的考驗,到達了靈山,見到了如來,取得了真經,實現了夢想。

要想簡要明了的知道《西遊記》中,唐僧和孫悟空等師徒四人取經的全過程,了解他們的與妖魔鬥爭的各個經歷,那就要抓住他的線索,跟蹤他們的途徑,然而100回86萬字的巨著,談何容易。

我們可以走捷徑,可以抓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這就是「通關文牒」。因為唐僧去西天取經,隨身帶著大唐王朝的通關文牒。可以說通關文牒跟隨了唐僧去西天取經的全程,記錄了他們途徑的全過程。他是唐僧西天取經的見證。

歷史沿革

《西遊記》裡的通關文牒我們可以理解為當時的出國護照,國內的介紹信。同時也是唐僧西去的紀錄和向皇上交差的證書。

作為出國護照,卻有點不夠規範,本來是大唐王朝的通關文牒,唐僧到了西梁女國,女王看了唐僧的通關文牒,發現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名字,竟擅自在通關文牒上填寫了三人的名字,儘管女王是出於好心,但從通關文牒的要求看,西梁女國是沒有權力在上填寫的。

作為唐僧西去取經的紀錄,也有不全的地方。天竺國雖用印卻未列入名單。第九十三回,唐僧一到天竺國,就對驛丞說:「隨身有關文,入朝照驗」;而後就在入朝路上,遇假公主拋球招親,恰中唐僧,選為駙馬,唐僧與公主見王時,又提到貧僧是大唐差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因有長路關文,特來朝王倒換」;再後正值佳期之日,國王召見孫悟空弟兄三人,道:「汝等將關文拿上來,朕當用寶花押交付汝等」,於是沙僧「取出關文遞上。國王看了,即用了印,押了花字」。用印之事作了反覆描寫,然而,用印國名單上卻無天竺國之名,豈非失誤?

唐僧到西天取經,並不僅僅是《西遊記》中的十幾個國家,據唐僧自己寫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記載,共經歷128個國家。

《大唐西域記》系唐太宗欽定,玄奘親自編撰,由弟子辯機整理而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秋七月,玄奘在翻譯出佛經的同時,終於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於十三日進表於太宗。言道:「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皆存實錄,非敢雕華,編裁而成,稱為《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據悉,該書記述128個國家和地區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此外還記述了其他十餘國家的情況。

儘管通關文牒的紀錄不夠全面,但仍是簿歷險記,是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紀實簿,是一個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令人深思,激勵人奮進的讚歌。

通關文牒上的每一國的國印,都有一段驚險的故事,都有一場血腥風雨的鬥爭,都有一場生死的考驗。這些雖然是神化故事,但他寓意深刻,意義深遠,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至今仍然激勵和教育著今人。

展望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如一份通關文牒。一個個朝代,國號都是通關文牒上的國印。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朝代都會在這份通關文牒上留下痕跡。只不過,有的國印閃亮輝煌,眾人仰慕;有的國印,暗淡無光,毫無生氣;有的國印,眾人唾罵,國破民窮。

今天新中國也有一部通關文牒,它記錄了,當代中華民族在經受了半封建半殖民統治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民族復興的過程。

人生何從沒有通關文牒?我們每個人的面孔就是最好的通關文牒。從兒童時代,到耄耋老年,每道皺紋就是一個印記,一個人的臉譜記錄了我們的人生全過程。

我們的記憶就是一份無字的通關文牒,記憶雖然無形,雖然沒有文字。但它記錄著我們經歷的風風雨雨,記載著我們的酸甜苦辣,承受著我們的歡樂、煩惱、喜悅和悲傷。

證件內容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朕因促病侵身,魂遊地府,幸有陽數臻長,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盛蒙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印章)

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註:這一段是女兒國國王自行添加的,女兒國國王想和唐僧成親,可他的三個徒弟沒有名號,於是女兒國國王便自己加進這一段話,好讓唐僧留在身邊,而讓三個徒弟名正言順的去取經。)

寶象國印章

烏雞國印章

車遲國印章

西梁女國印章

朱紫國印章

比丘國印章

滅法國印章

有關描述

這裡就通關文牒的發出與收回以及途中增添內容的有關三回的描述作簡要摘錄。

第十二回: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那皇帝早朝已畢,帥文武多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次早,太宗設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有欽天監奏曰:「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唐王大喜。又見黃門官奏道:「御弟法師朝門外候旨。」隨即宣上寶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銀絺的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行程。」玄奘大喜,即便謝了恩,領了物事,更無留滯之意。唐王排駕,與多官同送至關外,只見那洪福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外相等。

五十四回:這是唐僧和西梁女國的國王的對話:三藏欠身而起,對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設,酒已彀了。請登寶殿,倒換關文,趕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罷。」女王依言,攜著長老,散了筵宴,上金鑾寶殿,即讓長老即位。三藏道:「不可,不可!適太師言過,明日天開黃道,貧僧才敢即位稱孤。今日即印關文,打發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龍床,即取金交椅一張,放在龍床左手,請唐僧坐了,叫徒弟們拿上通關文牒來。大聖便教沙僧解開包袱,取出關文。大聖將關文雙手捧上。那女王細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寶印九顆,下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女王看罷,嬌滴滴笑語道:「御弟哥哥又姓陳?」三藏道:「俗家姓陳,法名玄奘。因我唐王聖恩認為御弟,賜姓我為唐也。」

女王道:「關文上如何沒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個頑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為何肯隨你來?」三藏道:「大的個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解脫他苦,秉善皈依,將功折罪,情願保護我上西天取經。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與你添注法名,好麼?」三藏道:「但憑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筆硯來,濃磨香翰,飽潤香毫,牒文之後,寫上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人名諱,卻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畫個手字花押,傳將下去。

第100回:這裡有唐僧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對話:太宗聞言,稱讚不已,又問:「遠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總記菩薩之言,有十萬八千裡之遠。途中未曾記數,只知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嶺,遇林不小,遇水寬洪。還經幾座國王,俱有照驗印信。」叫:「徒弟,將通關文牒取上來,對主公繳納。」當時遞上。太宗看了,乃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給。太宗笑道:「久勞遠涉,今已貞觀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覽畢,收了。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著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汙合流。

——這句話,據說是柴靜說的,無從考證,但說得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發現更多精彩家族歷史

總編:羋熊氏

輪值編輯:熊劍文

資料採輯:上官鑫

發布:官正瓊

審核:官建洪

有部分文章,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讀者,或者您申請了原創,但我們推送過程中並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轉發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圖文僅出於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及對您造成不利影響,敬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了一句話,難怪各國看完「竭誠相待」!
    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了一句話,難怪各國看完「竭誠相待」!我們小時候都有看過《西遊記》,這部電視劇重播的次數非常的多,幾乎沒個小朋友都看過,特別喜歡裡面降妖伏魔的情節,但是今天要講的事情是唐僧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經過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都對他畢恭畢敬呢,其實也是有著原因的,他從唐朝出發,當時就拿著一本通關文牒,這個東西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護照,就像介紹信一樣,去到哪個地方都會受到禮遇的,所以他們四人才會去到哪個國家,國王都對他們的到來非常歡迎
  • 唐僧一拿出「通關文牒」,110餘國都不敢怠慢,李世民寫了啥?
    在《西遊記》中,唐太宗送給唐僧兩樣寶貝:紫金缽盂、通關文牒。這個通關文牒,就是古代的護照,唐僧通過關戍時拿的通行證。唐僧每到一國,都要請國王用印蓋章。回國後,唐僧還要拿著通關文牒向唐太宗交差。那麼,這份通關文牒到底寫的什麼內容呢?為何唐僧路過的上百個國家都不敢怠慢?
  • 唐僧有通關文牒在手,沿途110個國王不敢怠慢,唐太宗究竟寫了啥
    歷史上的唐朝,當真有真人版的唐僧,那便是遠近聞名的「玄奘西行」,真實唐朝歷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經,只是唐僧一人,並沒有所謂的西天取經隊伍。所以相比於玄奘西行,吳承恩先生筆下《西遊記》中的唐僧其實還是比較一帆風順的。真實歷史上的玄奘西行,其實並沒有唐太宗御賜的通關文牒,而是偷渡出去的。
  • 唐僧為啥一拿出通關文牒,沿途國王都會放行?你看唐太宗都寫了啥
    說完這話,唐僧就會拿出一個本本,交給當地國王或者地方諸侯看,看完之後,國王通常會在這本本上蓋章,然後禮待唐僧,並在幾日後送禮放行。這個本本就是通關文牒。就像我們現在出國需要辦理護照一樣,古代出國就需要通關文牒。古時候行政不如有網絡的現在高效,信息不夠流通,經常出現地方割據的情況,為了防止發生叛亂,並且監管人員流向,古代即使是州與州、城與城之間的交通往來,都需要路引之類的許可證。
  • 李世民給了唐僧一本通關文牒,110個國家不敢怠慢,到底寫了啥
    雖說《西遊記》一書是神話故事,但玄奘前往印度求取真經這件事卻真實存在,當時皇帝李世民給了唐僧一本通關文牒,沿途路上110個國家沒有人敢怠慢,大都夾道歡迎,這通關文牒上面到底寫了啥?
  • 李世民給唐僧一本通關文牒,110個國王無人敢懈怠,究竟寫了啥?
    都知道,《西遊記》講述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降妖伏魔,披荊斬棘,路過了110多個遠途國家,最終,來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在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幕,那就是唐僧每到一個國家,便會讓沙僧從行李中拿出一本類似古代的奏摺,它的正式名稱叫通關文牒,是當初唐太宗李世民所賜的,一則是詳細記載了唐僧的身份,一則是讓遠途的國家給予便利照顧,那麼,你知道這通關文牒中,寫的是什麼嗎?
  • 通關文牒上為何還有獅駝國印?難道不知這個國家已經滅亡五百年?
    但伴隨其中的,也有許多細思極恐的細節,比如說,取經團隊每經過一個地方,都讓當地的統治者蓋上了他們的通關文牒,但有個國家已經滅亡了近500年,照理說不會再有通關文牒之類的了,可就在唐僧師徒帶回的文書上,赫然蓋上了這個國家的印跡,這個國家就是滅亡500年的獅駝國!當年唐僧師徒取到經書後往回趕,到東土大唐見到李世民後,獻上千辛萬苦取回額經書,裡邊兒還有行走各地的憑證,通關文牒!
  • 「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婦孺皆知,唐僧的通關文牒,卻無人知曉!
    這不是害怕唐僧的三個「劣徒」,而是在那樣的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東土大唐是被這些小國稱為天朝上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讓對方證明你真的是強大無比的東土大唐來的聖僧,這就非常有意思了,空口無憑的事情誰都有可能做,所以做好的辦法就是出具唐朝皇帝的證明,於是這個通關文牒就是一個重中之重了,也是唐僧一路上當成寶貝的東西!
  • 原本只有唐僧,女兒國王為何在通關文牒中,增添孫悟空等3人法名
    四大名著《西遊記》中,這個通關文牒是唐太宗李世民送給他用於出城通行用的。每到一國,但憑通關文牒,就像一張「通行證」,即可保證其暢通無阻。唐太宗送給唐僧的通關文牒,是在唐僧西行取經時。當天,唐太宗召集了文武大臣,寫了取經文牒後,還蓋上了大唐通行寶印。
  • 唐僧拿出通關文牒,為何無人敢怠慢?你看李世民在上面寫了什麼?
    電視劇《西遊記》中,有一個畫面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唐僧西行路上每到一個國家,總是會拿出通關文牒,然後會讓各國國王蓋上本國印信,奇怪的是,沒有一個國家敢怠慢唐僧,這是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唐僧西行路上經歷了各種考驗,通關文牒就好像自己西行的證據一樣,見證了自己一路而來的辛苦,對於唐僧來說,這小小的一件通關文牒涵蓋了自己全部的付出。那麼,為什麼各國國王都會乖乖的在通關文牒上蓋章呢?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探析古代百姓遷移的政策和原因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移民潮並不止有這一批,中國自古以來在東亞地區都以大國自居,保持著長期以來的大國地位。但是歷史上出現的很多移民潮流,都發生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揭露出一段段中國歷史故事。 下文就將從古人移民的原因、目的和方式來分析,探析古代的百姓為何要大費周章的離開自己的家鄉。
  • 新護照,老護照,老老護照,老老老護照,老老老老護照……
    「通關文牒」在手,暢遊天下無阻新中國成立以後,從半手工製作到如今「全國通辦」的電子化證件,歷代版本的護照猶如一張張照片,記錄了祖國的發展變革。【1950年版護照】1950版護照是我國第一版護照,公民因公、因私出國通用,由外交部籤發;本版漢字為繁體字,豎排版;無性別欄。▼【1951年版護照】1951版護照將持照人「年歲」改為「出生年月日」。
  • 從手寫到「晶片」,一文看懂中國100年護照變遷史
    新中國前的護照變遷史《西遊記》結尾處唐僧把經取回,通關文牒原文寫道:「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等等,太宗覽畢,收了。」1唐代通關文牒早在公元前206年的中國漢朝就開始通過文件控制在整個帝國領土上的遷徙。通過指示該通行者的年齡,身高和其他身體特徵,以用作標識符。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國雖疾弱,但護照上的這句話卻霸氣十足
    當年清政府為了緊跟世界潮流,也搞了護照這種東西,那麼,對於國力孱弱的清政府,其護照上又會寫些什麼內容呢? 首先我們來看清朝護照誕生的背景,其實,早在17世紀那會,清朝就有了類似於護照的東西,那會的護照是以「信函式集體護照」的形勢發放的。類似於《西遊記》裡唐僧的那種通關文牒,一本護照能管整個團體。畢竟那會國人也鮮有單獨出國的,一般都是清朝派使團出使外國。
  • 電子護照可以快速通關,但是 ...
    這八項措施涉及就近辦證、自助辦證、免費照相、外籍華人辦證、邊檢自助通關等多個方面,於是從 2 月 1 日起開始,多個城市的邊檢官方宣布,自助通關今起可列印出入境記錄憑證了。使用邊防檢查自助查驗通道出入境的中外旅客,可以在自助查驗通道後方的自助印表機上免費列印最近一次自該口岸出境或入境的記錄憑證。該出入境記錄憑證與邊檢機關加蓋在出入境證件上的中國邊檢驗訖章具有同等效力。
  • 清朝護照上都寫了些什麼?其中有一句話,網友:比如今還要硬氣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那麼距離現在時間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清代的護照又是什麼樣的呢?在清康熙年間,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此後清朝開始與沙皇俄國進行貿易,自然兩國的官員是需要往來交流的。
  • 清朝護照上都有什麼?一句話很讓人扎心,網友:雖然貧弱卻夠硬氣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留給我們的是積貧積弱的印象。在清朝統治時期內這個曾經長久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度,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國門大開,割地、賠款比比皆是,從香港島到庫頁島、海參崴,臺灣島;從2000萬到2億,4.5億兩白銀的賠款,這段歷史儼然就是中國的至暗時代,外加上慈禧老佛爺那句聞名遐邇的「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也讓人們提及滿清無不充滿恨意,恨不能生食其肉。
  • 關於護照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而且從2019年04月01日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實行「全國通辦」,即內地居民可在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請辦理出入境證件,申辦手續與戶籍地一致。說起護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遊記》裡的唐僧,那時唐僧隨身攜帶的「通關文牒」就是當時的護照了,每到一個國家,國王都會給他蓋章,就像現在喜歡在護照上集戳一樣,讓人羨慕嫉妒恨。
  • 朱雨玲回歸,樊振東再奪冠,收直通釜山通關文牒,獎金數額成謎
    更讓人奇怪的是男、女單冠軍只收到了」通關文牒「的榮譽證書,混雙冠軍也只有榮譽證書。賽前不是說這次賽事有500萬的獎勵嗎,為什麼不擺出來了?去年的地表最強12人賽,冠軍可是拿著100萬元的獎勵支票,那多氣派。今年這」通關文牒「拿在手裡有點寒酸啊。我想獎金肯定是有的,只是今年加入了混雙環節,他們肯定也要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