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一場零比零,但這支曼聯身上已經打上了索爾斯克亞濃厚的印記,球隊展現出現的東西都是過去努力訓練的。特別是此前花大力氣在後場出球以及高位逼搶這兩個項目下打下的基礎,在這場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索爾斯克亞也漸漸學會了審時度勢收斂了一些他的進取心。在傷病夾雜的嚴重的體能壓力下,一場平局完全可以接受。
索爾斯克亞上賽季曾經三殺曼城,並且不斷進行戰術優化,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圍剿曼城的中場雙核,前場六人組成的六邊形將曼城雙核牢牢框柱,曼聯允許你向邊路發展,但德布勞內就別想輕易在中場中路拿到機會。
這一招在上個賽季非常奏效,曼城雙核一旦被限制整支球隊的陣地進攻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曼聯贏球的關鍵。
而在本賽季,曼城遲遲沒能找到D席的接班人,雙核驅動模式一去不復返。瓜迪奧拉甚至在最近主推4231陣型,讓德布勞內出任單核,這讓其命門暴露的更加明顯。
曼聯本場更加不客氣的對德布勞內進行絞殺。在落陣地時是一個442站位,外形上也是一個六邊形,但是與去年相比,曼聯今年的六邊形面積擴展的更大,之前放邊堵中的思路也出現了改變。在曼城近況同樣不佳的情況下,今晚的紅魔選擇了邊中全都要。
這種鏡頭是上賽季德比中不多見的,一方面的確曼城陣地組織能力下滑,另一方面曼聯的雙後腰也漸入佳境,弗雷德與小麥在落防時能做非常不錯的協防,他們與兩翼的邊前衛以及邊後衛能夠形成合力,從而幫助球隊在邊路建立優勢。
這是曼城今晚在陣地進攻中的主要攻擊模式,從邊路直接向禁區輸送斜傳,試圖攻擊曼聯中後衛的身後。從結果上來看效率不行,但他們下半場最好的一次機會也是來源於這個模式。
仍舊是坎塞洛的斜塞,逆足打左後衛的他成為了曼城除丁丁以外的持球點,這次斜塞略微有越位嫌疑,但這個模式是曼城今晚的主打思路。
對曼聯來講,整場比賽也就給了曼城這麼一次機會,球隊今晚的防守表現應該可以打滿分了,另外索爾斯克亞在比賽中仍舊沒有擺鐵大巴,我們接下來看下球隊在轉換中的表現。
在上一場歐冠失利後我批評索爾斯克亞太過堅持自我了,本場比賽他並沒有吸取教訓,曼聯踢得依舊是中/高位逼搶,球隊的逼搶陣型仍舊是442,這也是我們在之前比賽中常用的逼搶陣型了,也許442這個陣型我們本賽季是首次使用,但在逼搶時這個陣型球員們並不陌生。
球隊今天的中位逼搶做的很不錯,邊路球員上搶為發令槍,前鋒兩人組立馬跟上,這樣的模式在上半場就有3次逼迫對手倉促進行長傳球送回球權的鏡頭。曼城也怕搶,他們今晚在出球階段既無法直接聯繫到中路的德布勞內,甚至在曼聯的壓迫下都無法很好的保持住球權。
當然曼聯今天在高位逼搶中做的並不算太好,當門將能夠加入出球序列時,曼聯前場高位逼搶的人數就會出現不足,另外曼城畢竟傳控底子好,他們今晚的破高位做的還算不錯。
不知是有意準備還是無心插柳,在索爾斯克亞的比賽中我很少見到曼聯能夠利用裁判的優勢,本場執法的主裁克裡斯-卡瓦納是一名對戰術犯規極度容忍的主裁,我甚至把他定義為曼城的「御用裁判」,他執法曼城的比賽時藍月軍團極少會因戰術犯規拿到黃牌。
本場卡瓦納的尺度依舊如此,但曼聯用對手的招數限制住了對手,球隊在比賽中的戰術犯規相較曼城只多不少,這彌補了球隊高位端的紕漏。
曼城能夠打出不錯的破高位反擊,曼聯同樣也能,並且曼聯今天在出球時仍舊保持著一個442的左右均衡站位,這是新東西,B費與博格巴一人一邊主導地面推進,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球隊今天破高位是如此的絲般順滑,並且幾乎都是「單邊破高位」。
這也是一個老詞了,在上賽季我們就已經見過曼聯這樣踢,今天這個單邊破高位的思路更是貫穿全場,尤其是在對上一支擅長高位逼搶的球隊時球隊能夠打出如此多的由後向前推進,非常令人欣慰。
我一直在強調後場出球與高位逼搶是「打基礎」,而今晚球隊今晚流暢的出球離不開日常的努力,很高興能夠看到由這份努力結出的豔麗花朵。
最後,為什麼我會說索爾斯克亞今晚有些審時度勢呢,那是因為像這樣的鏡頭全場我就只見過這麼一次。
兩側邊前衛集中在強側的邊路過載本是曼聯的常規攻擊模式,但今晚球隊踢得非常老實,站位畢竟嚴謹,不越雷池一步。
在之前主場0-0平切爾西的比賽中我也提到盧克肖在該場比賽中明顯的收斂了助攻力度,這應該是主教練在比賽中唯一的妥協吧。介於大部分球迷都詬病索帥不會「苟」,那這樣的安排應該算加分項吧。
相較於上賽季,這場德比更多是基本功的比拼,兩隊都將大部分精力花在出球以及逼搶這一攻一防上,雙方的絕對機會都源於破高位後的反擊,這會讓比賽看起來激烈程度有所不足,並且曼聯在下半場出現了體能的衰竭,這影響了球隊在逼搶時的效率,一場平局也算得上是公平的結果。希望球隊在之後的比賽中更合理的分配體能,避免傷兵滿營無人可用的窘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