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當代作家,雖然他的一生比較短暫,人生經歷和閱歷卻非常豐富,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恢復高考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回國後曾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後辭職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他的內心世界豐富,一生都過得精彩詩意,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所以他的作品也都是有著靈氣和生動感。
《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黃金時代》講述下鄉知青王二與陳清揚之間圍繞「破鞋」展開的故事。小說一反以往傷感文學中的「傷感」和「反思」的意味,而是用了一種帶有調侃的幽默語言,用一個頗具荒誕性的故事展示了在那個特殊年代,男女主人公產生了特殊的愛情,心靈上的一種人性釋放,展示了一場孤獨的「個人狂歡」。
小說用了一個荒誕的敘事結構,藉助一些性描寫,實則其背後展示了小說中人物那種無處安放的孤獨感,通過荒誕的故事呈現出了一種真實的精神困境。
讓我們在品味那個滑稽可笑的故事後,產生了深深的思考。是一個笑中帶淚的悲劇故事,有時候通過一個喜劇形式反襯出一個悲劇的內核,這樣更加令讀者感到震撼和回味。
小說《黃金時代》和卡夫卡的《變形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01受到莫須有的評判,男女主人公內心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黃金時代》 的男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兩人是北京知青,這兩個人物的真實本性與當時社會對他們的定位與評價卻發生著嚴重的錯位與偏離。
王二表面上桀驁不馴,他的形象似乎不入主流,
「面色焦黃 , 嘴唇乾裂 , 上面沾了碎紙和菸絲 , 頭髮亂如敗棕 , 身穿一件破軍衣 , 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膠粘上的 , 蹺著二郎腿 , 坐在木板床上 , 完全是一副流氓相。」
可是他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也並非那種十惡不赦的壞人,他的內心簡單,偶爾會有種青春期的萌動。
僅僅因為如此,不論是群眾,還是領導都把他當作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來批判和改造。
小說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陳清揚,她畢業於北醫科大學,而且她長得美麗動人,清純,充滿了青春氣息,她的形象與所謂的「破鞋」的形象大相逕庭。
她的形象在那個地方,完全是鶴立雞群,人們由此斷定她是一個「破鞋」,因為:
「大家都認為 , 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 , 就該面色黝黑 , 乳房下垂。 而你臉不黑而且白 , 乳房不下垂且高聳 , 所以你是破鞋。」
這確實是令人啼笑皆非。
這兩人就因為各種的莫須有被冠上了「流氓」和「破鞋」的標籤,且無力對抗,由此和周圍的人產生了一種疏離感。
他們就莫名其妙地被周圍人邊緣化了,沒有任何理由,而且他們也無法證實自己,更無法融入周圍的人群中。
《黃金時代》中的男女主人公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陷入了一種無法言說的孤獨中。
王二在其「不正經」的外表下的內心潛藏著強烈的孤獨意識。王二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我雖然把交朋友當成終生的事業,所交到的朋友不過陳清揚等二三人而已」。
王二的孤獨表現在他常常感覺到自己的不存在,但同時他又不斷地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更多體現在對個體存在之虛無的思考。
而陳清揚對於孤獨更表現在積極向外尋求精神滿足,剛開始時,她覺得
「她不想愛別人,任何人都不愛」。
可是隨著被別人指責為「破鞋」,甚至被五花大綁地公開批鬥時,她的內心感受到了那種被排斥的孤獨感,這刺激了她向外尋求精神安頓,
「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個人,那實在是太寂寞了」。
雖然小說是通過一個荒誕的外殼展開敘事,但是主人公內心的那種孤獨感卻讓我們感同身受,那種不被理解,被邊緣化的孤獨感,無法傾訴,也無法排遣。
02小說運用場景描寫和荒誕手法,將人物置身於孤獨的氛圍中
小說通過場景描寫表現出一種的荒涼景象,來襯託人物心中的孤獨和寂寞感。
故事發生在毗鄰緬甸、國境邊界的雲南偏遠鄉村,王二還曾偷越國境去趕街,空山寂寂,給人以蒼涼的荒原感。
而最為荒涼孤立的,是他們出逃的後山。
「後面荒山裡的低洼處溝谷縱橫,疏林之中芳草離離,我在人跡絕無的地方造上一間草房,空山無人。」
這種景象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荒蕪和蒼涼感,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中許多場景描寫都籠罩著荒原寂寞,正好映襯了人物心中的那個孤寂無聊。
此外,小說中人物的出場鮮有多人物場景,一般以兩人單獨出場為主,如王二與陳清揚、與軍代表、與羅小四,皆為兩人單獨出場。
小說中少見的「熱鬧」場景,也是用來描述批鬥大會,然而那種熱鬧場景,反而襯託出男女主人公的孤獨,他們兩個是站在聲勢浩大的群眾的對立面,是被眾人所孤立和疏離的對象,群體的激烈矛盾鬥爭更強化了作為個體的人的孤獨。
小說運用了一種荒誕的寫作手法,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成為了流氓和破鞋,並且經常被拉上臺去批鬥。而且他們被批鬥的目的,並非是真心要他們悔改,而是把這當作了茶餘飯後消遣的活動。
在一次次批鬥中,王二和陳清揚成為了一個兩個人的小集團,他們與其他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和割裂,牢牢地置身於被圈定的孤獨氛圍中。
03在由於荒誕中產生的「偉大友誼」,以此來對抗內心的孤獨感
王二與陳清揚的相識純屬偶然,他因生病要開病假條,所以去醫務室找陳清揚 , 而不是像其他男人那樣,帶著別有用心的目的來看陳清揚。
後來陳清揚莫名成為了「破鞋」,孤立無助之時,她只能求助於王二,讓他證明自己不是「破鞋」。
對此,王二認為,
「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
王二幫助她完成了一次次「證明自己不無辜」,以此來對抗周圍的群體,逐步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從而在荒誕無稽的社會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認清自我存在的意義,也是一種自我的甦醒。
在這麼一次次的求證中,兩人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心中的真性情得到顯現,漸漸產生了愛情,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背後,有著一種荒誕的悲涼感和苦澀感。
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究竟是不是真的愛情呢?
我想,在那一刻,在那個特殊的地方和環境,他們心中應該還是有著真愛的,但是愛情的產生是因為他們要彼此抱團取暖,來對抗那種無處不在的孤獨感。
所以,這種愛情是有局限的,自然也是無法延續,後來陳清揚回城了,而王二卻還留在原來的地方,兩人之間的愛情也無疾而終了。
其實,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從來沒有承認他們之間存在愛情,他們一直稱之為「偉大的友誼」,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憑藉著這種關係來相互取暖,以此對抗心中的孤獨感,而稱之為「友誼」,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不想把這種在荒誕中滋生出來的感情,稱為愛情,可見愛情在他們的內心還是有種神聖感。
但在我看來,兩人之間確實產生了一種堅貞的愛情,只不過這種愛情只在一個被設定的範圍內,後來回到城市,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差異,這種愛情也就蕩然無存了。
20年後,兩人重逢後,拿了20年前發的結婚登記證登記了一間雙人房,再次重溫舊情。
其實他們也是對曾經的那段時光的一次祭奠,同時也是對雙方關係的一個了斷,打上一個圓滿而又蒼涼的句號。
04結語:
《黃金時代》裡所描述的那個時代距離我們相去甚遠,經歷過那個荒誕年代的人們也早將往事埋於心間。
然而小說中人物的那種孤獨感,卻依然讓我們感同身受,如今我們雖然置身於熱鬧喧囂的城市中,周圍繁花似錦。其實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時間和場景,內心的孤獨感依舊。
劉心武說:
《黃金時代》寫得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太好了。作者那些由最樸素的語句鋪排的文字中不僅滲透著詩意,也熔鑄著極密極濃極細極深的時代、社會、人生信息,並有對人性的探幽發隱。
《黃金時代》是一部合集,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三部小說,統稱時代三部曲。也許只有親自去讀一讀這部合集,你才會深刻體會到王小波文字中無處不在的幽默感,以及那種無可言傳的詩意,更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小說背後的深刻蘊意。
喜歡這套書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購買,可以好好品味王小波充滿幽默和詩意的文字,享受一場感官上的盛宴。
唯有親自去讀一讀,才會感受文字中的力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