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用一個荒誕的情愛故事,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的內核

2020-12-10 少禾君

王小波是當代作家,雖然他的一生比較短暫,人生經歷和閱歷卻非常豐富,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恢復高考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回國後曾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後辭職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他的內心世界豐富,一生都過得精彩詩意,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所以他的作品也都是有著靈氣和生動感。

《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黃金時代》講述下鄉知青王二與陳清揚之間圍繞「破鞋」展開的故事。小說一反以往傷感文學中的「傷感」和「反思」的意味,而是用了一種帶有調侃的幽默語言,用一個頗具荒誕性的故事展示了在那個特殊年代,男女主人公產生了特殊的愛情,心靈上的一種人性釋放,展示了一場孤獨的「個人狂歡」。

小說用了一個荒誕的敘事結構,藉助一些性描寫,實則其背後展示了小說中人物那種無處安放的孤獨感,通過荒誕的故事呈現出了一種真實的精神困境。

讓我們在品味那個滑稽可笑的故事後,產生了深深的思考。是一個笑中帶淚的悲劇故事,有時候通過一個喜劇形式反襯出一個悲劇的內核,這樣更加令讀者感到震撼和回味。

小說《黃金時代》和卡夫卡的《變形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01受到莫須有的評判,男女主人公內心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黃金時代》 的男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兩人是北京知青,這兩個人物的真實本性與當時社會對他們的定位與評價卻發生著嚴重的錯位與偏離。

王二表面上桀驁不馴,他的形象似乎不入主流,

「面色焦黃 , 嘴唇乾裂 , 上面沾了碎紙和菸絲 , 頭髮亂如敗棕 , 身穿一件破軍衣 , 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膠粘上的 , 蹺著二郎腿 , 坐在木板床上 , 完全是一副流氓相。」

可是他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也並非那種十惡不赦的壞人,他的內心簡單,偶爾會有種青春期的萌動。

僅僅因為如此,不論是群眾,還是領導都把他當作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來批判和改造。

小說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陳清揚,她畢業於北醫科大學,而且她長得美麗動人,清純,充滿了青春氣息,她的形象與所謂的「破鞋」的形象大相逕庭。

她的形象在那個地方,完全是鶴立雞群,人們由此斷定她是一個「破鞋」,因為:

「大家都認為 , 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 , 就該面色黝黑 , 乳房下垂。 而你臉不黑而且白 , 乳房不下垂且高聳 , 所以你是破鞋。」

這確實是令人啼笑皆非。

這兩人就因為各種的莫須有被冠上了「流氓」和「破鞋」的標籤,且無力對抗,由此和周圍的人產生了一種疏離感。

他們就莫名其妙地被周圍人邊緣化了,沒有任何理由,而且他們也無法證實自己,更無法融入周圍的人群中。

《黃金時代》中的男女主人公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陷入了一種無法言說的孤獨中。

王二在其「不正經」的外表下的內心潛藏著強烈的孤獨意識。王二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我雖然把交朋友當成終生的事業,所交到的朋友不過陳清揚等二三人而已」。

王二的孤獨表現在他常常感覺到自己的不存在,但同時他又不斷地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更多體現在對個體存在之虛無的思考。

而陳清揚對於孤獨更表現在積極向外尋求精神滿足,剛開始時,她覺得

「她不想愛別人,任何人都不愛」。

可是隨著被別人指責為「破鞋」,甚至被五花大綁地公開批鬥時,她的內心感受到了那種被排斥的孤獨感,這刺激了她向外尋求精神安頓,

「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個人,那實在是太寂寞了」。

雖然小說是通過一個荒誕的外殼展開敘事,但是主人公內心的那種孤獨感卻讓我們感同身受,那種不被理解,被邊緣化的孤獨感,無法傾訴,也無法排遣。

02小說運用場景描寫和荒誕手法,將人物置身於孤獨的氛圍中

小說通過場景描寫表現出一種的荒涼景象,來襯託人物心中的孤獨和寂寞感。

故事發生在毗鄰緬甸、國境邊界的雲南偏遠鄉村,王二還曾偷越國境去趕街,空山寂寂,給人以蒼涼的荒原感。

而最為荒涼孤立的,是他們出逃的後山。

「後面荒山裡的低洼處溝谷縱橫,疏林之中芳草離離,我在人跡絕無的地方造上一間草房,空山無人。」

這種景象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荒蕪和蒼涼感,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中許多場景描寫都籠罩著荒原寂寞,正好映襯了人物心中的那個孤寂無聊。

此外,小說中人物的出場鮮有多人物場景,一般以兩人單獨出場為主,如王二與陳清揚、與軍代表、與羅小四,皆為兩人單獨出場。

小說中少見的「熱鬧」場景,也是用來描述批鬥大會,然而那種熱鬧場景,反而襯託出男女主人公的孤獨,他們兩個是站在聲勢浩大的群眾的對立面,是被眾人所孤立和疏離的對象,群體的激烈矛盾鬥爭更強化了作為個體的人的孤獨。

小說運用了一種荒誕的寫作手法,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成為了流氓和破鞋,並且經常被拉上臺去批鬥。而且他們被批鬥的目的,並非是真心要他們悔改,而是把這當作了茶餘飯後消遣的活動。

在一次次批鬥中,王二和陳清揚成為了一個兩個人的小集團,他們與其他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和割裂,牢牢地置身於被圈定的孤獨氛圍中。

03在由於荒誕中產生的「偉大友誼」,以此來對抗內心的孤獨感

王二與陳清揚的相識純屬偶然,他因生病要開病假條,所以去醫務室找陳清揚 , 而不是像其他男人那樣,帶著別有用心的目的來看陳清揚。

後來陳清揚莫名成為了「破鞋」,孤立無助之時,她只能求助於王二,讓他證明自己不是「破鞋」。

對此,王二認為,

「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

王二幫助她完成了一次次「證明自己不無辜」,以此來對抗周圍的群體,逐步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從而在荒誕無稽的社會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認清自我存在的意義,也是一種自我的甦醒。

在這麼一次次的求證中,兩人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心中的真性情得到顯現,漸漸產生了愛情,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背後,有著一種荒誕的悲涼感和苦澀感。

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究竟是不是真的愛情呢?

我想,在那一刻,在那個特殊的地方和環境,他們心中應該還是有著真愛的,但是愛情的產生是因為他們要彼此抱團取暖,來對抗那種無處不在的孤獨感。

所以,這種愛情是有局限的,自然也是無法延續,後來陳清揚回城了,而王二卻還留在原來的地方,兩人之間的愛情也無疾而終了。

其實,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從來沒有承認他們之間存在愛情,他們一直稱之為「偉大的友誼」,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憑藉著這種關係來相互取暖,以此對抗心中的孤獨感,而稱之為「友誼」,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不想把這種在荒誕中滋生出來的感情,稱為愛情,可見愛情在他們的內心還是有種神聖感。

但在我看來,兩人之間確實產生了一種堅貞的愛情,只不過這種愛情只在一個被設定的範圍內,後來回到城市,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差異,這種愛情也就蕩然無存了。

20年後,兩人重逢後,拿了20年前發的結婚登記證登記了一間雙人房,再次重溫舊情。

其實他們也是對曾經的那段時光的一次祭奠,同時也是對雙方關係的一個了斷,打上一個圓滿而又蒼涼的句號。

04結語:

《黃金時代》裡所描述的那個時代距離我們相去甚遠,經歷過那個荒誕年代的人們也早將往事埋於心間。

然而小說中人物的那種孤獨感,卻依然讓我們感同身受,如今我們雖然置身於熱鬧喧囂的城市中,周圍繁花似錦。其實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時間和場景,內心的孤獨感依舊。

劉心武說:

《黃金時代》寫得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太好了。作者那些由最樸素的語句鋪排的文字中不僅滲透著詩意,也熔鑄著極密極濃極細極深的時代、社會、人生信息,並有對人性的探幽發隱。

《黃金時代》是一部合集,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三部小說,統稱時代三部曲。也許只有親自去讀一讀這部合集,你才會深刻體會到王小波文字中無處不在的幽默感,以及那種無可言傳的詩意,更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小說背後的深刻蘊意。

喜歡這套書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購買,可以好好品味王小波充滿幽默和詩意的文字,享受一場感官上的盛宴。

唯有親自去讀一讀,才會感受文字中的力量和魅力。

相關焦點

  • 王二的風流史成就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用荒誕的故事講述人性黑暗
    事實上,當你仔細看過這本書之後,才會發現王小波是在用一種荒誕的方式,在探討這個故事背後所包含的人性。整個故事的發生,的確像極了王小波一貫的寫作風格,充滿了荒誕。我們的主人公王二與陳清揚的正式接觸,是陳清揚想讓王二證明她不是「破鞋」開始的。
  • 《黃金時代》:披著友誼外衣的肉體歡愉,是情慾對抗荒誕的勝利
    在眾多荒誕滑稽的作品中,最惹人注目的當屬《黃金時代》。我相信,即便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也會對作品充斥的大量性描寫略有耳聞,以至於《黃金時代》還曾被誤帶「小黃書」的標籤。肆意張揚的情愛體驗,是陳清揚原欲的回歸《黃金時代》這部作品,打開讓人臉紅心跳!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對荒誕時代的世界的一種反擊
    後來,王小波到母親老家插隊,當過民辦教師,當過工人。  王小波選擇妥協,將18萬字的小說壓縮了三分之二,但他發現,即使妥協也沒有用。他的許多小說都費盡心血,但都無法出版。  當時,他在雜誌上有一個專欄,專門寫雜文,久而久之,他寫的雜文比小說出名,對於這種境況,他也只能苦笑。  王小波生前,小說在內地出版的寥寥無幾。
  • 王小波《黃金時代》主題解析:荒誕背景下的記憶與敘述
    王小波作品中對「自由主義」精神的堅守和對獨立文化人格的保持一直為中國當代評論界所賞識和接受,文學界和學術界對其代表作《黃金時代》更是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黃金時代》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文革期間在雲南鄉下插隊的王二與一位名叫陳清揚的女醫生之間發生的畸形的愛情故事。
  • 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荒誕對抗時代的短暫勝利
    就像他和李銀河的愛情故事一樣:「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高曉松更是直言不諱地讚美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 《神奇女俠1984》:講述細膩,故事荒誕
    《神奇女俠》可能是所有超級英雄電影中主題最荒誕、最禁不住推敲的電影,它讓人想起了《西遊記》裡的女兒國,但卻比後者要彰顯女權。《神奇女俠1984》在主題的荒誕性上更加進了一步,片中出現了一塊許願水晶石,對著許願水晶許下任何心願,都能很快實現。只不過這個許願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許願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 《白鹿原》與《百年孤獨》——一個族長與一個女人的故事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馬爾克斯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瑞士軍刀男》:成人的孤獨童話,用荒誕演繹生命的讚歌
    故事開場設定在一個荒島上,影片開頭空鏡頭聚焦藍色海面,用大面積的藍色渲染。小全景呈現海島荒蕪之景,強化人物渺小無力之感。特寫鏡頭海面漂浮的垃圾,標註"I DON'T WANT DIE ALONE"字樣,營造的憂鬱氛圍為漢克悲劇荒誕的出場做鋪墊。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在經歷了荒誕現實中的跌宕起伏之後,王小波以這段經歷的背景下書寫了《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的主人公「王二」正處於一個可怕而荒誕的環境中,受到各種不公平待遇。然而,他擺脫了傳統知識分子的壓抑和憤怒心態,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方式:把性作為對抗荒誕世界的最後堡壘。
  • 《江湖行》主要講述一個名叫野壯子的流浪漢與四個女子的愛情故事
    《江湖行》作者朱維堅,主要講述一個名叫野壯子的流浪漢與四個女子的愛情故事,人生很短故事很長。文案:一個俠字,迷住多少熱血男兒?一個俠字,傾倒多少青春兒女?無怪乎,一個個少年人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在下雖已屆中年,本一文士,可俠情不減:雖手無縛雞之力,竟也身陷江湖不能自拔,並常常慨嘆生不逢時,未能學得一身武功,闖蕩江湖,殺富濟貧,除暴安良……若真能如此,豈不免得受些狗官的鳥氣,發現贓官,就是一刀,豈不快哉?
  • 《現在去見你》:孫藝珍蘇志燮,用簡單的方式講述一生只愛一個人
    《現在去見你》劇照影片《現在去見你》改編自日本作家市川拓司的小說《相約在雨季》,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親情的悽美童話故事。在影片的真實世界中,男主和兒子如童話繪本中一樣,在雨季迎來了「重生」的女主,只是回到現實中的女主沒有了關於這個家的任何記憶。用什麼樣的方式重新喚起女主對這個家的愛,成為了整部電影對愛情、親情探究的真諦。
  • 《黃金時代》是在教誨不良青年嗎?王小波:我只是寫一些給讀者看
    好看的皮囊千千萬萬,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用這句話形容王小波再好不過了。他是一位浪漫詩人,顏色詩人,浪漫騎士,行吟詩人,他是如此的幽默有趣,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我覺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氣質,是天生的」。他的書充滿性愛、荒誕、辯證思維和歷史觀。很多人說他的小說缺少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不能激勵人們。但我認為這正是他的作品所具有的無限魅力之處。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在國內,人們向來是談性色變,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詞彙。人們把性和「色情」「汙穢」掛鈎,覺得這有傷風化,難登大雅之堂,於是大家也都默許了這種觀點。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 《黃金時代》:王小波用一支筆,槍斃了以前所有的性小說
    一向離經叛道的王小波,用他特立獨行的思想,創作一部堪稱」可以槍斃以前寫性小說」的作品---《黃金時代》。這部曾被標籤為「小黃書」的荒誕滑稽、粗魯直白的小說,雖然出版時幾經波折困難重重,但是一經問世,就惹人注目,人們驚嘆作者王小波的文學魅力。故事講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雲南某處下鄉美麗的女醫生陳清揚和「流氓」知青王二之間的男女情愫交織的細枝末節。
  • 影片講述的是山中獨居老人與一條魚、一隻鳥、一個小孩之間的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山中獨居老人與一條魚、一隻鳥、一個小孩之間的故事。冬天漫長,老人在冰上鑿洞釣魚,釣上一條魚,帶回家,用稀飯餵它。第二天重新放回冰窟窿再把它釣上來,有點像西方神話裡西西弗斯每日搬石頭上山下山的故事一樣,只是西方神話所含的寓意所指的是宗教的原罪說,這個東方老人重複釣魚,只是為了抵禦孤獨,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寓意,看完後邊又覺得還值得商榷。
  • 黃金時代:比"金瓶梅"還內涵的小說,憑啥被中國文壇捧為經典
    在《黃金時代》裡,女主陳清揚是一個很漂亮很優雅的女醫生,因為某些原因,她不得不下鄉雲南。在雲南插隊的人裡,陳清揚就像鶴立雞群一般,美麗地令女人嫉妒,男人垂涎。女人因為嫉妒她,在背後造謠她跟別人搞破鞋,不守婦道。男人眼饞她,整天沒病裝病,跑過來以看病的名義騷擾她。
  • 如何評價《黃金時代》?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一個嘴角下垂,談戀愛時被嫌棄長得太醜的男人,卻對這個世界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用犀利觀點和獨特文風,解剖人性慾望和荒誕現實,他是「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讓你重讀人性慾望的真實,真實世界的荒謬。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所講述的也是這段時期的故事。但這本空前絕後的小說,卻與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迥然不同。它的橫空出世,實現了知青文學的突破,其直面人性和時代傷痕的特點,讓它成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荒誕的現實與清醒的人性
    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父母取名叫小波,意思是所有的大風大浪都可以變成小波折。在家裡,他常被稱為「傻波子」。常常一個人盯著一個地方發呆,一待就是大半天。在那個難以填飽肚子的年代,除了愛發呆,他還喜歡讀書。他經常蹲在地裡捧著一本書看書。
  • 仰慕已久的王小波《黃金時代》,用王二的半生講述別樣似水流年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很久以前就聽過其大名。只聽其名,就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讀了才知道,雖然不是高大上,但他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深思、警醒。在近代的文壇上,有這麼三本書,是名聲響噹噹,但其內容比較多的筆墨描寫男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