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類別主要特點丨知識

2021-02-16 水手美食

川菜三派的劃分,是在已有定論的上河幫,小河幫,下河幫的基礎上,規範化完整表述為:上河幫川菜即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的蓉派川菜; 小河幫川菜即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 同時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 ;下河幫川菜即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的重慶菜。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2017年9月28日,眉山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川廚之鄉」的稱號,眉山菜成為川菜的代表。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四川省會成都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榮譽稱號。

(一) 得天獨厚的條件 

四川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府之國」。所謂「天府之國」,一是水好,二是土質肥沃,三是氣候溫暖。這些都適合蔬菜生長,而且品種很多。四川境內江河縱橫,四季常青,烹飪原料多而廣,既有江河裡的蟹鱉魚蝦,又有山區的野味山珍;既有四季不斷的多種新鮮蔬菜和筍菌,又有肥嫩味美的各類禽畜;還有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種植調味品和釀造調味品,如郫縣豆瓣、永川豆豉、涪陵榨菜、敘府(宜賓)牙菜、南充冬菜等,都成為各式川菜的烹飪及其變化無窮的調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 影響深遠的風俗習慣 

「天府之國」的「兩椒」及「兩椒」製品品種繁多。如辣椒製品就有泡辣椒、(魚加乍)辣椒,辣椒麵、煳辣殼、刀口辣椒、紅油辣椒、辣椒醬及各種帶辣味的豆瓣等;花椒製品就有花椒油、花椒麵、刀口花椒等。這些各具風味的兩椒製品,為四川人「嗜食麻辣」的食品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二、川菜的類別 

全國八大菜系各有所長,然而川菜聲譽與日俱增,川菜館不僅兀立於全國各大城市,而且遠涉重洋,名震異邦。川菜的類別,主要由精美的筵席菜,實惠的三蒸九扣菜,豐富的大眾便餐菜,獨異的家常風味菜,以及多採的民間小吃五系列5000多個品種組成。5個系列既各具特色,又互相滲透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各地各階層甚至對國外都有廣泛的適應性。 

(一)精美筵席菜

烹製複雜,工藝精湛,原料一般採用山珍海味配以時令鮮蔬,其中名菜有大蒜乾貝、清蒸竹雞、如意竹蓀、樟茶鴨子、辣子雞丁等。可謂品種豐富,調味清新,色味並重,形態奪人,氣派壯觀。 

(二)三蒸九扣菜

這是最具巴蜀鄉土氣息的農家筵席,主要是就地取材,葷素搭配,湯菜並重,加工精細,它重肥美,講實惠。從各地筵席的菜式看,大都以清蒸燒燴為主,席間雖有泡菜魚或(魚加乍)肉這樣的帶辣味菜餚點綴其中,但絕大多數都是「吃」鹹鮮本味。如粉蒸肉、紅燒肉、蒸肘子、燒酥肉、燒白、東坡肉、扣鴨、扣雞、扣肉等。 

(三)大眾便餐菜

這類菜可謂麻辣味與其他味的菜各參其辦。以烹製快速、經濟實惠、口味多變、能適應各種層次的消費者需要為特點,它既有像宮保雞丁、蒜泥白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麻辣風味十足的名菜,也有鍋巴肉片、燒什錦、燴三鮮、口袋豆腐、香酥鴨等不帶麻辣味的佳餚。 

(四)家常風味菜

這類菜以居家常用的調料為主,是取材方便,簡單易行,深受大眾喜愛又是食肆餐館和家庭大都能烹製的菜餚。在巴渝很多家庭都愛制泡辣椒或家釀豆瓣,用它來烹製菜餚,自然是多微辣,如豆瓣魚、家常豆腐、魚香肉絲、回鍋肉、鹽煎肉、肉末豌豆、過江豆花等。 

(五)民間小吃

巴渝的民間小吃品種繁多,異彩紛呈,重在獨特精製,如湯圓、抄手、擔擔麵、燈影牛肉、夫妻肺片、五香豆乾等,都令眾多食客為之傾倒。 

三、川菜的風味特色 

川菜講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風格獨特,以味型多樣、變化精妙、用料之廣、口味之厚為其主要特色。 

川菜的基本味型為麻、辣、甜、鹹、酸、苦6種,在6種基本味型的基礎上,又可以調配變為多種複合味型。在川菜的烹飪過程中,如能運用味的主次、濃淡、多寡,調配變化,加之選料、切配和烹調得當,即可獲得色香味具佳的具有特殊風味的各種美味佳餚。 

川菜的複合味型有數十種,主要有麻辣味、酸辣味、魚香味、鹹鮮味、白油味、椒鹽味、家常味、怪味等等,其中以長於麻辣著稱於世。而川味的麻辣的秘訣在於巧用辣椒制的調料,如炒魚香肉絲用泡紅辣椒,因為它除含有豐富的辣椒素外,還具有四川泡菜的特殊風味,與姜蔥配合自會煥發出魚香味;做家常魚片用郫縣豆瓣,因為經過與魚片稍炒、和料、烹滋汁,才會顯出微辣而味道純正鮮香;製作宮保雞丁、陳皮牛肉則必須用鮮紅的幹辣椒,因其味香辣,熗入主料之後,有辣而不烈、富有回味的特點;爆紅油雞片則全靠辣椒紅油,一保其色澤紅亮,微辣香膩;至於麻婆豆腐,則需要郫縣豆瓣和辣椒並用,集麻辣、油、燙、鹹、嫩、滑於一菜。正因為如此,所以高手烹調的川味,其味就辣得爽口,辣得有韻味,辣得有微辣、香辣、麻辣、鹹辣、衝辣等輕重層次.

多多分享,水手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川菜知識,川菜廚師必知
    ,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酸辣味型主要適用於以海參、魷魚、蹄筋、雞肉、雞蛋、蔬菜等為原料的菜餚。如熱菜有酸辣海參、酸辣魷魚、酸辣蝦羹湯、酸辣蛋花湯;冷菜的酸辣味,應注意不用胡椒,而用紅油或豆瓣,主要用於小菜的拌制,如酸辣萵筍、酸辣蕨根粉等。
  • 淺談川菜,喜愛川菜的朋友必讀
    其中有一些常用烹飪手法極能體現川菜的用火特色,非常精妙。如小炒、幹煸、幹燒等。小炒具有「不過油、不換鍋、臨時兌汁、急火短炒、 一鍋成菜」的特點,在用火上突出一個「快」字。著名菜式「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都是用此法烹製成的。「幹煸」是川菜獨有的烹飪方法,最能檢驗出廚師用火的水平。
  • 八大菜系之川菜
    蓉派川菜講求用料精細準確,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準,其味溫和,綿香悠長,同時集中了川菜中的宮廷菜、公館菜之類的高檔菜,通常頗具典故。精緻細膩,多為流傳久遠的傳統川菜,舊時歷來作為四川總督的官家菜,一般酒店中高級宴會菜式中的川菜均以成都川菜為標準菜譜製作。
  • 麻婆豆腐的做法 色深紅亮突出川菜「麻辣」的特點
    新朋友    請點這裡關注我們    老朋友  點右上角分享本文麻婆豆腐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我們平臺旨在弘揚餐飲文化和科普行業知識,無任何商業行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凡是未註明禁止轉載或公共百科類知識如被我方引用或轉載的,請作者聯繫我們第一時間內刪除。
  • 舌尖上的美食川菜!
    四川菜系各地風味比較統一,主要流行於西南地區和湖北地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川菜館。川菜風味包括成都、樂山、內江,自貢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即複合味的運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 食字街頭丨傳統川菜吃膩了?青島新派川菜「蠢蠢欲動了」!
    近日2017中國餐飲消費報告發布青島餐飲消費力,在全國排名第11名,目前青島特色川味美食代表飯店較少,青島本是一個愛吃火鍋、川菜、海鮮、燒烤的城市,本市年輕人飲食偏向於這些,外地人在青島旅遊吃飯,也是喜歡這些美食。隨著時代的變遷,火鍋、川菜、燒烤、海鮮,依舊是未來最為盈利的餐飲。
  • 我國森林資源的類別、特點及功能
    摘 要:本文在對我國森林資源的有關概念界定的基礎上,研究了我國森林資源的類別,我國森林資源的特點及功能,以及木質林產品、非木材林產品、林木生物質能源、森林溼地、景觀資源的類別、特點及功能,為認識森林關鍵詞:森林資源;類別;特點;功能,我國我國地大物博,物種繁多,森林資源多樣性豐富。國有天然林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源頭、流域或重要山脈的核心地帶]1],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中下遊及其以南區域,廣西、廣東、湖南、四川、雲南、福建等6省[2]。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多樣性豐富。
  • 川香飄海外~川菜大師李萬民澳洲展廚藝,獲多家華人餐飲邀請(三)
    「吃在中國,味在四川」,傳統川菜早已俘獲天下民心。
  • 川菜廚師手中的「靈魂」調味品
    由於在泡製過程中產生了乳酸,用於烹製菜餚,就會使菜餚具有獨特的香氣和味道,使川菜中烹魚和烹製魚香味菜餚的主要調味品。目前,正廣泛使用朝天椒、小米椒及米渣辣椒等,可以烹製出不少特色川菜。三、豆瓣醬主要有郫縣豆瓣和金鉤豆瓣兩種,郫縣豆瓣以鮮辣椒、上等蠶豆和麵粉味原料釀製而成,以四川省郫縣豆瓣廠生產的為佳。
  • 《中國川菜》雜誌2018年2月刊欄目18款傳統菜式
    原創 2018-02-08 歐禹成 中國成都川菜雜誌社《中國川菜》雜誌社
  • 「榮派」川菜全省傳人集結 紀念「川菜之父」藍光鑑133歲誕辰
    「川菜之父」嫡長孫藍雨田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 文/圖)這是「榮派」川菜傳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全省集結,第一次以紀念祖師爺藍光鑑的方式,共同探討川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也是「榮派」川菜傳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次實現傳人與藍光鑑後人的聚會。
  • 微課丨暖鋒及其特點
    一轉眼,距上期《 冷鋒及其特點 》發布已經過去一周了,不少朋友通過公眾號向我反饋能不能快點把《 暖鋒及其特點 》發布出來。懶癌晚期,你懂的...面對自己我發火了,原來發起火來自己都怕。趕緊去發布...本期屬於前面兩期《 鋒及其類型 》和《 冷鋒及其特點 》的延續,囉嗦的我在此提醒,記得按循序來看視頻哦
  • 川菜的靈魂丨中國百科
    在四川,老輩人在做菜時都喜歡「鑲一點豆瓣」,許多經典川菜,如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離了郫縣豆辦就做不出地道的川味。而每家廚房幾乎都有豆瓣醬罈子和泡菜罈子,煎炒烹炸,調和著川菜之味。川人好吃,四川的文人更是喜吃善吃,文人開餐廳似乎成了一種傳統。
  • 川菜豐富的菜式以及多樣的味型,有你喜歡的嗎?
    柴門餐飲始創於2006年-成都,以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為本,提煉發揚以成都為核心的巴蜀文化,打造「健康人文幸福川菜」為經營理念。 川菜菜式豐富 川菜的菜式,主要由高級宴會菜式、普通宴會菜式、大眾便餐菜式和家常風味菜式四個部分組成。
  • 追根溯源,閒話上海何派川菜
    川菜即四川菜,與揚州菜、廣東菜、京菜(山東菜)並列為中國四大名菜。川菜起源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成熟於明清。它以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色享譽海內外。川味飄香,走出國門,在世界各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都有川菜館。川菜已成為人類美食百花園中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海納百川,博採眾長,是上海飲食生活的最大特點。
  • 蘭花葉藝基礎知識,通過5大類別快速了解葉藝蘭花
    三種邊藝的蕙蘭邊草1.邊藝,什麼是邊藝?就是順著蘭葉兩邊長出不同顏色的線條,目前劃分不是很細,每一種邊藝都有所不同,只要是邊藝都劃分到邊草類別。好壞之分,看葉質、葉藝的對比度、葉藝的多少、先明後明、葉形、分苗或者原兜等方面來判別。
  • 從經典川菜「魚香肉絲」的興衰縱橫談老川菜何去何從!
    說實話,類似於魚香肉絲這樣的菜品,我父母他們還是比較喜歡,但是經常抱怨餐館做的味道也很一般了,而且還貴,主要還是廚師的手藝不行,總之就是不好吃。我呢很少在外邊吃飯,偶爾會去吃火鍋或者乾鍋之類的,反正家裡有老母親做飯,像麻婆豆腐、回鍋肉之類的覺得比一些餐館做的還好。劉丁一,男,48歲,餐飲老闆。
  • 4.11回顧丨傳統川菜--蓮子蒸龍眼;南京小吃--糯米野菜團;漢陰美食--竹筍炒韭菜
    蓮子蒸龍眼是一道經典川菜往期精彩回顧3.28回顧丨餃子皮巧做--大蝦蛋皮鍋貼 ;老菜新作 --生汆丸子湯 ;東北家常菜--地三鮮3.29回顧丨 經典川菜——絕味手撕雞;爽口開胃的家常小菜——芥末拌海藻;師阿姨的創意甜點——紫衣薯餅3.30回顧丨傳統菜新改良 —— 粉蒸魚;春季養生小炒 —— 豬肝炒青筍;網紅糖果 —— 核桃牛軋糖3.31
  • 電容器基礎知識詳細講解:電容器命名規範以及串並聯特點
    在這篇文章中為大家補充電容器相關的電子知識,其中包括電容器的命名和電容器在電路中的特點。電容器的命名和電阻一樣,電容器的命名也有一定的規定,在國產電容器中,根據國家標準GB2470-81的規定主要包括4個部分,依次表示為:主稱部分、介質材料、電容器類別和電容器序號。從下圖中也能很明顯看到這一點,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下。主稱部分:在電容器中主稱部分是固定的用字母C來表示。
  • 如何從川菜的前世今生看巴蜀文化發展軌跡?西南大學教授講給你聽
    藍勇在「川菜的前世今生」新書分享會現場與講述分享川菜歷史。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消息,「川菜主要是指四川盆地裡的本土居民使用的一個菜系,主要覆蓋重慶、四川等地,是巴蜀的文化名片之一。」藍勇介紹,川菜的發展歷史可以分成四個時期——原始、古典、傳統、現代。原始川菜時期主要指先秦以前的巴蜀地區原始人類的飲食文化,這個時期原始民族飲食文化的共性與巴蜀地域的特殊性已經體現出來。而古典川菜時期主要是指秦漢到清中葉以前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川菜既有中國古代傳統飲食文化的基本特徵,也顯現出巴蜀地區突出的地域特色。傳統川菜時期,主要是指清中葉到20世紀80年代這一百多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