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想長大後做「科學家」,但是隨著我們所學的知識越來越多,也越能夠意識到自己與之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因為科學研究工作不但考驗著一個人的勤奮努力程度,還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智商」這種東西的可貴之處,越是成就巨大的科學家越是擁有著超出常人的智商能力,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等都擁有著常人所無法企及的聰慧程度,他們在科研道路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自然也就和複雜精緻的頭腦分不開。
在當今華人學術界中最偉大的科學家當屬楊振寧,他也是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20位科學家中尚在世的一位。
楊振寧是物理學界的泰鬥,人們讚譽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名字,他的成就是一座高山,令人仰望。
一個科學家最引人注目的應當是科學成就,可是楊振寧的"家事"也一直處在風暴中心,楊振寧和翁帆的老少配讓人們屢屢稱奇,但是,在翁帆之前,楊振寧與已逝的前妻杜致禮也是一對神仙眷侶。
他們生育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其中長子光諾出生幾個月之後,楊振寧就獲得了諾貝爾獎。楊振寧一直以為這是一種奇妙的緣分,"光諾"、"諾貝爾"?
如今楊光諾在美國從事計算機領域的科學研究,在量子計算機方面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專家。
二兒子楊光宇之前學的是化學,後來卻從事了天文方面的工作,楊光宇為什麼忽然喜歡上天文誰也說不清,楊光宇並沒有徹底放棄化學這條路,而是成了一個化學天文兩手抓的科研工作者,他對天文最大的貢獻便是星體的觀測,幾十年來,身為非專業人員的楊光宇發現了上千顆小行星。
作為家中么女的楊又禮繼承了母親的溫柔細膩,長大之後她做了一個醫生,這個家中的"小公主"在病人眼裡卻是守護神,年輕的時候楊又禮甚至跟著團隊跑去過非洲,做過一陣無國界醫生,現在的楊又禮很忙,作為醫學專家的她全世界各地跑。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楊振寧,即便是他的子女也無法去完整的複製他們父親的才能。大概正是知道了這一點,身為物理學的楊振寧才沒有強硬的讓自己的孩子如自己一樣,在物理學方面有所建樹。
而他的孩子們,也沒有被單純的籠罩在自己父親的羽翼之下,而是選擇了尋找自己的方向,勇敢的面對未知道路上的艱險。離開父母的孩子是勇敢的,作為物理學家的兒女們,選擇與物理學毫無相關的道路,沒有藉助父親的光環,這同樣讓人敬佩。
看了楊振寧兒女的成就,我們不禁感慨:虎父無犬子!2017年,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不知他們兄妹3人會不會也效仿父親,以後葉落歸根。
雖然楊振寧的兒女都在美國受的教育並成材,但是楊振寧卻站出來為中國教育正名了,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到:」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楊振寧認為,整個中國目前的家長教育家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覺得美國的中小學好。但他認為,美國的好處是容易促進一個人個性的發展,但是走得太極端了。相比之下,」對於多半的學生,比如90分以下的學生,中國的教育體制是好的,它可以使得這些孩子成才,將來做一個有用處的人。」
我想,95歲的楊振寧犯不著為了迎合某些媒體或機構說出一些違心之語。當然他一個人的言論也不能取代大多人的想法。我們可以從楊振寧本人的中小學時期的教育情況,窺知一二。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就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燻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數學老師:劉燻宇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燻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燻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燻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燻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