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山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正式公布,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數據顯示,31家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平均科技活動支出額佔產品銷售收入5.7%,企業技術中心已成為企業創新載體,研發成果轉化更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銷售貢獻。
研發成果轉化為新品拉動增長
「企業設立技術中心,對自身技術持續發展和新產品研發幫助很大。」新獲認定的中山市鏵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超14日告訴記者。通過企業技術中心的研發創新支撐,該公司多次參與了海爾實驗室建設,其中武漢海爾實驗室覆蓋從整機到零部件、從性能測試到可靠性測試、從研發到品保、從常規環境到惡劣環境等全方位檢測,同時通過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效率、減少人工、降低企業綜合成本。為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公司每年從銷售收入中提取約5%以上經費用於技術開發,並與華中科技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開展產學研合作。2019年,該公司成為中山市唯一指定「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體系泛家具二級節點建設單位」,入圍「廣東省上雲上平臺資源池企業」,3個產品獲通過「中山市高端裝備首臺(套)產品認定」。
「依託企業技術中心的創新驅動,我們連續3年工業產值增長超過80%,去年工業產值已經超過億元。」另一家新獲認定企業中山萬漢製藥有限公司負責此次項目申報的任永超告訴記者。他表示,企業成立之初就設立了技術中心,公司通過技術中心吸引人才,開展藥品研發工作,目前已經相繼取得20多項發明專利授權。「我們每年投入研發的佔比達8%。」他表示。
31家企業新產品去年銷售收入達42.9億元
企業技術中心是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載體。按要求,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要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在行業內具有比較競爭優勢;具有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較高的研究開發投入,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研究開發與創新水平在行業內處於先進地位等。在硬性指標方面,要求企業技術中心年度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不少於500萬元或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佔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按行業係數折算後)不少於3%、年納稅額不低於300萬元、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不少於30人、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不少於400萬元。
這次認定的3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涵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日化、家具、家電、五金等行業,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不少企業的實際研發投入超過了認定要求。據市工信局統計,31家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平均科技活動支出額佔產品銷售收入5.7%,累計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達1.74億元;企業技術中心已成為企業創新載體,2019年受理的專利申請數和版權登記數共計437項,其中發明專利104項;企業依託企業技術中心研發成果加速轉化,2019年已完成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項目257個,新產品銷售收入達42.9億元,佔總銷售收入55.2%。
目前,中山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38家。
來源:中山日報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