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電(王梅)青海扶貧,繞不過海東。海東市貧困村佔全省貧困村總數的40%,貧困人口達17.57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的33%,全省扶貧資金的36%落在海東。因此,海東扶貧監督執紀工作任務重、難度大。為此,海東市紀檢委精準把脈,靶向發力,護航脫貧攻堅。
互助縣五十鎮土官村,活動室牆上張貼著醒目的二維碼,村民李長德說:「只要微信掃一掃,就可以查詢扶貧政策和項目,還能隨時舉報出現的問題。」海東建成運行了青海省第一個大數據監督系統,通過扶貧政策項目數據比對,精確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落實。3500張二維碼張貼到了1580多個村社,群眾只要掃描二維碼,便可對相關問題進行舉報反映。
針對收集到的問題線索,海東市紀檢委與扶貧、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協作,多方監督,形成工作合力,有效破解了「監督基本靠紀委」的問題。
海東市紀檢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師存儒介紹說:「海東同步成立紀檢監察機關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領導小組,打『虎』拍『蠅』,對整個精準扶貧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同時發揮考核棒作用,採取督導、巡察、約談、問責等方式,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和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把扶貧工作成效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內容,敦促各級扶貧監管部門和工作人員釐清職責、主動盡責,凝聚脫貧攻堅工作合力。
今年以來,海東紀檢監察對2018年以來辦結的105件500餘卷案件進行大起底,對中央扶貧專項巡視、省紀委扶貧專項辦移交的重點督辦件進行核查,發現調查不深入、程序不規範、處理畸輕畸重及案卷材料不齊全等共性問題5項31條,個性問題8項81條。
以案為鑑,抓早抓小。市紀委監委成立宣講組赴6縣區開展黨紀法規宣講和警示教育活動,促使基層黨員幹部進一步明規矩、守紀律,同時加大對扶貧領域典型問題曝光頻次和力度,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截至目前,海東市受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數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33.5%,給予黨政紀處分人數同比下降37.7%,立案數同比下降48.5%,迎來2016年以來連續3年上漲後的兩年連續大幅下降,案件存量進一步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