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的5部BBC高分動物紀錄片,兒童必看,比那些垃圾動畫片強多了

2020-12-12 jason媽咪有辦法

01.愛動物的孩子不會變壞

紀錄片之父大衛·阿滕伯勒,90歲高齡了還親自坐上熱氣球解說,他說:「我從沒有見過哪個孩子不對自然著迷。」的確,每個孩子都如此熱愛著自然以及自然界的動物們!

從小,jason就很喜歡看BBC的紀錄片,尤其是動物類,鳥類,昆蟲類,那時候他雷打不動的動畫片時間是看BBC的紀錄片,晚上臨睡前聽的是法布爾的昆蟲記,周末最喜歡去的是動物園,因為那時候還小,走著走著會累,所以我們通常是慢慢走,走到哪裡就讓jason自己慢慢研究那種小動物,走累了就休息,打道回府,下一周再慢慢走下一程,雖然這樣父母累一些,但是孩子能得到更多,我們也會很開心。

jason再大一些後,我們還帶他去野生動物園,可以直接面對面餵小鹿,餵各種小動物,在車裡看獅子老虎大熊就在車的旁邊走來走去,jason每次都開心得不得了,總是嚷著下周還要來,還要來。記得有一次有隻小鹿一直追著他要吃的,還直接把他的袋子搶走了,每次回憶起這件事,他總是津津樂道。

愛動物的孩子,善良對生活充滿熱忱,不會變壞!

02.超萌超解壓的5部BBC動物紀錄片

第一部是《企鵝裡面有特務》

第一次接觸這部BBC紀錄片,還是某大號育兒大v介紹的,當時下載後存在電腦裡,每天陪孩子看一會,孩子總是看不夠,這部片子確實太好看了,我也一直跟著看。

這部片子是BBC史上第2高分的紀錄片,僅比第一名差0.1分。製作團隊花了1年時間,拍攝超過1000小時的素材,精選了3小時,每個鏡頭都是精緻無比。

影片的三位主角分別是:帝企鵝、跳巖企鵝、洪堡企鵝。每種企鵝都有每種企鵝的習性,不是這部紀錄片,你永遠想像不到它們的小社會裡充滿了那麼有趣的習性。

企鵝裡的特務是誰呢,就是機智的攝影師,他們將攝像機偽裝成企鵝的樣子,拍下了那些有趣的瞬間,必要的時候他們還會派出蛋寶寶攝像機。

由於做得過於惟妙惟肖,有個跳崖雄企鵝上前「示愛」,雄企鵝的妻子很生氣,上前啄住「企鵝特務」

洪堡企鵝經常被海狗追的四處逃竄,但是海狗並不吃企鵝,只是無聊追著玩。

第二部:《荒野間諜》

這部片子講述了攝影師們追蹤各種動物時,挖空心思在做的各種攝像道具,很多道具會做成動物本身,其中一個被做成猴子一樣的攝像機,獲得了其他猴子們的無比寵愛。

看這坨巨大的大象便便,勇往直前地奔向任務所在地,當時孩子超喜歡這坨,沒辦法,小寶寶都喜歡屎尿屁,你們懂的。

對於BBC的攝像們來說,真的是萬物皆可盤,一切都可以變成偷拍小動物們的道具,哈哈。

第三部:《藍色星球》

豆瓣評分:9.9

這部片子是我當時下載在ipad裡,帶孩子出遊時,坐長途飛機和坐火車時就靠這部片子打發時間了,娃看得也是津津有味,海洋裡的動物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報導說,深海裡有一種綠線蛇可以生存20萬年,對於這個數字一直印象深刻,實在是匪夷所思。

第四部:《獵捕》

豆瓣評分:9.8

這部片子真的深得小男孩的喜歡啊,女孩子也許會更喜歡柔和些,男孩子天生喜歡這種力量型的,節奏非常緊湊,我和孩子一起看時有時候都喘不過氣來,生怕那些動物界的王者們狩獵成功,但,這就是叢林法則,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是無法改變的自然界規則。

第五部:《蒙哥》

豆瓣評分9.2

這部紀錄片還是在看了獅子王之後喜歡看的,獅子王裡面有個丁滿,就是一隻貓鼬,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就是這種學名為貓鼬的動物,一隻年輕的貓鼬,卻被一群強佔的貓鼬趕出了家門,小貓鼬在非洲大草原迷路了,他想尋找家人,卻碰到了兇惡的生物......

當時看這個紀錄片就被下面這張圖萌到了,小貓鼬每次遇到危險或者聽到什麼動靜時都會突然向上伸直去觀察,兒子說,好想養一隻這種貓鼬,簡直萌化了。

03.天王級別的動物書籍

除了看這些動物類的紀錄片,我平時會搭配給孩子看動物類的書籍。這類書籍最初只是買那種不大的書籍,上面只是單純拍攝一張動物,告訴孩子叫什麼,直到出現了了那本《DK動物大百科》時,我才發現這世界真有天王級別的動物書籍

第一天拿到手時,jason剛放學看見了封面上那隻斑馬的眼睛,立馬特別感興趣,男孩子對一切神秘的東西都充滿了探索與好奇,他馬上拆開了,摸了摸封面,大叫著說:媽媽,這封面怎麼和斑馬毛一樣?

我上去摸了摸,確實,這本重達7斤重的大書,封面摸起來毛茸茸的,真的太逼真了,名不虛傳的DK出品,必是精品。

這套書一共有87位科學家共同編撰而成,而裡面有62位擁有教授,研究院或者博士頭銜,還有牛津,劍橋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機構的研究者。

內有5000多張高清實拍圖,都是出自全球優秀的攝影師之手,2000多種動物簡介是由全球頂級研究機構-史密森學會審核過的,確保內容的精準。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之前曾經帶jason去加拿大艾伯塔的恐龍谷,剛剛進入恐龍地帶後,周圍的山就變了,完全是大片侏羅紀公園裡的那種地形地貌,所以,因為之前在自然博物館就看過多次恐龍,所以,那裡的恐龍倒是沒有震撼到我,地形地貌真的震撼到我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真正攝影家拍攝出來的片子和一般人隨便拍的差別真的很大,隨便翻看幾張都很震撼人心。

有沒有呼之欲出的感覺?

除了那些攝人心魄的攝影作品,還不時穿插著很多知識介紹,像:

蛾類為什麼會喜歡繞著路燈轉?食肉動物的鋒利牙齒是什麼樣子的?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的壽命是多少?這些穿插在其中的小知識也讓孩子大開眼界。

英國《獨立報》評論說:「一本看一輩子都很滿足的書」。是一本適合從4歲到99歲的書籍。

這本書一共有605頁,原價499元,現價298元,也許你看到這個價格時會覺得有點貴,但如果把它想成一輩子都值得珍藏的書,就一點都不貴了。

這套書很適合做每晚的親子閱讀,每天陪孩子讀兩頁,需要一年才能讀完,而這種溫馨回憶每天只需要1元錢,不比吃一頓大餐划算得多嗎?

讀滿一年之後你和孩子無論從知識面還是親子關係,都會躍上一個大的臺階。

這可比報培訓班強多了,也超值多了,熟悉我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與孩子一起學,一同進步,而不是直接丟進培訓班。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

相關焦點

  • 5部必看的BBC神級紀錄片,美到跪下唱徵服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5部BBC高分紀錄片; 世界如此美妙~一起電影,幹掉孤獨。 (關注視頻號少年數學家,呈現最直觀的數學!) 非常精彩易懂的科普紀錄片,非常詹姆斯布朗特的主持人。 神奇的極光,土衛六的甲烷湖,艾奧衛星的絢爛傷痕,金星煉獄般的表面,火星上的塵捲風,土星冰凍的氣體。
  • 精選10部兒童必看的高質量動畫片,值得收藏!
    動畫片是小朋友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但是很多家長犯難了,應該給孩子看什麼動畫片,每天看多長時間合適,以及挑選動畫片的標準是什麼?先介紹我們家情況,2歲之前沒讓主動看過電視,記得一年只有除夕晚上會主動看下,從差不多1歲半的時候才開始看動畫片1、應該給孩子看什麼動畫片?
  • 《太陽之女》25部——人生必看燃爆動作大片(珍藏)
    在押運一艘載滿了來自亞馬遜的大型動物的希臘運輸船,突然有人放出牢籠裡的猛獸,使整艘船陷入極大的惶恐於混亂之中的故事。,5,與什麼樣的人一起旅行,最爽?,6,攝影金獎:等你來拿!7,50部——商業大片!電影合集(珍藏版)8,《潮騷》50部——片庫電影曝光,後有山口百惠!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在家看BBC高分紀錄片,比旅行還長見識!
    很多小夥伴是不是已經把喜歡的電視劇、電影、動畫片都重刷了一次,已經到了「劇荒」的階段?洋洋從BBC的高分紀錄片中,特別選出了6部適合大人小孩一起觀看的自然紀錄片,每一部都製作精良,能夠幫助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即使足不出戶,也照樣長見識!
  • 每集5分鐘適合3-6歲孩子假期觀看的動物紀錄片,帶孩子愛上大自然
    為了照顧到現在孩子們的專注力,專門給兒童拍攝的紀錄片一般時長都會控制在30分鐘以內,這樣便於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看完30分鐘的具體內容。有的紀錄片更為了照顧一些低齡的小朋友,或是專注力比較差一些的孩子,把時長只設置為短短的5分鐘,更易於孩子願意坐下來觀看。
  • 推薦十八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歷史迷珍藏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推薦十八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歷史迷珍藏。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我們有這樣的歷史可以追溯。有些人總是說,你看人家美國都不會去說歷史,你先看一下他們有多少歷史可以追溯?幾百年的歷史有什麼可以說的呢?
  • 孩子必看的4部經典教育動畫片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是他們的天性,但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有教育意義,怎麼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呢,來看看這4部經典動畫片。飛屋環遊記劇情介紹:這講述的是一個老人曾經和自己的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可是直到他的老伴去世這個夢想也沒能實現。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還不算完,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也在他們那紅了。so,who is Dufu? 這部單部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名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為了讓西方觀眾直觀地了解杜甫的地位,他們直接把他的作品與《荷馬史詩》相提並論。
  • 高分影單|BBC拍給孩子的人文歷史紀錄片,第一部絕了!
    這6部人文歷史紀錄片,帶孩子看遍世界。尤其是第一部,推薦每個孩子看一看,這部紀錄片運用「不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語言和妙趣橫生的比喻,使得那些看起來枯燥無味的孤立史實,不僅有了內在的時空關聯性,而且變得精彩紛呈和寓教於樂。
  • 人生必看50部頂級世界地理紀錄片
    《北美大地 North America》(2013)7集《野性南美洲 Wild South America》(2002)4集《乘著火車遊歐洲》 5集《非洲》(2013)5集《亞洲絕美秘境》(2017)5集以下每部紀錄片直接點擊小程序卡片即可觀看,而且都是高清的喲
  • 5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涵蓋8個方面 帶寶寶看遍大千世界 建議收藏
    這兩天,我把這些紀錄片整理了下,竟然多達50部。又把它們歸了下類,發現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囊括了生物自然、人文歷史、科學藝術、人體奧秘、數理邏輯、博物館、兒童哲學啟蒙、成長教育8大領域。今天,就把這50部紀錄片,分享給娃宅在家、發愁不知道怎麼讓他安靜,又不想讓他一直看動畫片的童靴。
  • 看完這5部新穎另類高分紀錄片,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看看拉克倫今天推薦的5部紀錄片,每一部都是高分好片保證帶你打開新視角,原來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事兒!你知道當初那些合理的手術常識在推廣時遭遇了多少磨難嗎?流行病之父堅持術後洗手的原則,無人認同,最後死在了瘋人院。
  • 95後童年必看的5部動畫片,只可惜它因為資金問題爛尾了!
    95後的童年非常簡單,那個年代電腦還沒有普及,智慧型手機也還沒有出現,所以看著電視機上播放的動畫片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甚至是為了看動畫片連飯都可以不吃。今天阿居就和大家來盤點一下95後童年必看的5部動畫片,中華小子是當年的國漫之光,只可惜它不會有續集了!《中華小子》這部動畫片在當年非常火,獨特的畫風和有趣的劇情讓它成為了觀眾們的最愛。
  • 這部BBC經典動畫片,用來給0基礎的娃啟蒙英語,至少能省兩三萬
    剛開始看動畫學英文的孩子,可以推薦的動畫不多,但是,《Big Muzzy》絕對是必須要推薦的一部!下面憨弟跟大家分享這部動畫的亮點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確利用輔助資料,將一部經典動畫的學習價值,發揮到最大!
  • 暑假一定要給孩子看的50部英語電影,勝過100部垃圾動畫片!
    ��中小學必看50部英語電影01看電影背單詞的效率遠勝於死記硬背很多孩子提起背單詞,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邊抄邊寫、大聲背誦等,但其實這些方法效率極低、完全不符合記憶規律。學習的第一要務就是興趣,寓教於樂學習當然又快又好。
  • 暑假到了,比起動畫片,更推薦這10部紀錄片,有趣又漲知識
    前段時間,說《美少女戰士》這部經典了20年的動畫片要出新的電影版了,於是群裡發起了聊天,話題是「那些童年追尋的動畫片」,我才發現,原來一直以為很長的《黑貓警長》只有5集,第一反應甚至是不敢相信。仔細回憶了童年,我發現,更多的記憶是趙忠祥先生的聲音,以及各種鞠萍姐姐講故事的磁帶。
  • 培養一個有見識的孩子,必看的四部紀錄片,比帶孩子旅行更有效
    許多小朋友都愛看動畫片,一部動畫片反覆看幾十遍都不會覺得卷,其實,除動畫片外,紀錄片是最適合孩子的影片,不僅可以讓孩子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如下這四部紀錄片,能增長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這部紀錄片共分為七集,將首次以大洲視角,觀察百萬年前的大陸分裂漂移所造就的七個大洲上的獨特景觀和故事
  • 豆瓣9.4分與BBC跪著看系列,這些紀錄片人生必看
    2大類型:動物·人文國內觀眾對動物類紀錄片的喜愛,想必是有「歷史傳承」的。從80後90後們兒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物世界》開始,或可愛或野性,或尋常或神秘的動物們,就是人們接觸大自然的第一媒介。如今,隨著信息網絡的發達和觀眾視野的開闊,單純科普動物習性的紀錄片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求知慾了,同學們紛紛表示,他們更希望在動物類紀錄片裡看到大遷徙、野生動物生存現狀等宏大議題。
  • 看看這6部豆瓣高分紀錄片!
    當然是看紀錄片了!比起看電視劇、動畫片,觀看自然紀錄片的好處在於,一邊看精彩的畫面一邊還能學到不少自然科學知識,同時雙語字幕還能練習英語聽力,培養語感。小時候,小安就很喜歡看BBC的動物紀錄片,透過那一方小小的電視屏幕,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遙遠世界的另一端,看到了南極的企鵝、北極的冰川、深海的魚類、非洲草原上的物種遷徙……老話說,「看過世界才有世界觀」,在孩子三觀還尚為形成時,多給他們看看自然科學紀錄片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