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蝴蝶"裕容齡:與太監相戀4年敗露,又被狀元劉春霖拒婚

2020-12-27 騰訊網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鬥藪龍蛇動。唯美的舞姿,華麗的服飾,伴隨音樂踩著節奏,千言萬語自在其中。

今有楊麗萍視舞蹈為生命,她稱舞蹈是一種語言,一種心靈的語言,前有裕容齡,中國芭蕾第一人,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對舞蹈非凡的天賦,一生都與舞蹈結下不解的情緣。

傾心舞蹈

被譽為"東方蝴蝶"的裕容齡出身貴族,其父裕庚官居一品,從小就隨著母親,一同隨行父親去了日本。

在日本生活期間,在一場宴會中,一支日本古典舞被一著名日本舞伎表演著,一段優美的舞姿在7歲裕容齡的腦中徘徊著,久久無法忘卻。

於是裕容齡開始偷偷向一位女僕請教學習日本舞。虛心好學,對舞蹈痴迷的裕容齡,掌握熟知日本舞的風格韻律和技法十分快速。

後來跳舞的裕容齡被父親發現了,一向寵愛女兒的父親這次竟狠狠的斥責了裕容齡,原因是權貴家庭的女兒怎能學舞技那般在眾人面前跳舞,這是自貶身價。

熱愛跳舞的裕容齡怎會輕易屈服,在裕容齡的堅持下,接受過"洋文化"的父親終於同意裕容齡學習跳舞,並為她尋到了最好的老師來授課。

1899年,裕庚受命從日本調離,駐法國任命公使。此時的裕容齡十三歲,還在法國巴黎讀書。因為其父親的工作原因,經常有貴人來做客。

之後的一天,一位外交官的夫人到裕庚家裡做客時,看見裕容齡大方美麗,又聽聞對跳舞很是喜愛,便提議請鄧肯來教她舞蹈。

在國外生活很久的裕庚夫婦,受國外開放思想的影響下,逐漸接受對孩子德智體全面培養的思想,於是把鄧肯請來對女兒進行跳舞上的指導。

拜師

第一次看完裕容齡表演的舞蹈後,伊莎多拉·鄧肯連連稱讚,誇裕容齡的舞蹈天賦不同尋常,說即使不收學費,也可以幫助其教學。

後她跟著鄧肯學習舞蹈,一學就是三年,成效顯著。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希臘神話中獲得靈感,改編了一個舞劇,而擔任主角的,就是她自己。

節目出演那天,她的父母裕庚夫婦也被邀去觀看,當他們看清了舞臺上赤足跳舞的人臉,不是別人,正是裕容齡的時候,氣憤不已,回到家中就將容齡禁足。

父母不能容忍身份高貴的他們的女兒在舞臺上供人們取樂,認為這種行為丟盡家人臉面。被軟禁的裕容齡絲毫不屈服,堅持跳舞。

而在這種堅持不懈的信念之下,裕庚夫婦總算再次妥協,同意裕容齡繼續她的舞蹈夢。在這之後裕容齡經常登臺表演,舞技突飛猛漲,被稱為"東方的舞蹈皇后"。

回國

1903年冬,全家回國。1904年,裕容齡入宮,正式成為慈禧的御前女官,在慈禧太后身邊,從事翻譯工作。

在宮中的裕容齡事事小心,她深知伴君如伴虎。正值青春靚麗的年紀,裕容齡面目姣好,性情活潑,被光緒稱為"小淘氣"的她經歷了第一次青澀的愛情。

但可悲的是,這份感情是註定沒有結局的,只因對方是一個小太監。小太監名字叫做小德張,他長相清秀,聰明機靈,是慈禧面前的知名人物。

兩個人你來我往,時間長了,便互相心生愛慕,這份情感持續了四年。後來事情敗露,被裕的父親得知,其父勃然大怒,當朝格格怎能和一個小太監進行不倫之戀!

後以自己有病的為由將女兒帶到了上海,這樣,兩人徹底斷絕了聯繫。一次偶然的機會,裕容齡父親的好友來說媒,向裕容齡介紹劉春霖一人,劉春霖是當時清朝的最後一位狀元。

裕容齡心想這劉春霖也是聰明老實之人,也就同意了。但劉春霖卻自認出身寒門,不敢高攀,婉拒了裕容齡。一樁美事告吹,是為可惜。

1912年,裕容齡和唐寶潮結婚。唐寶潮和裕容齡一樣,曾經留學法國,當時他還在清宮裡,任御前馬官。

後來裕容齡回憶起丈夫時說起"他上馬下馬的姿態尤其瀟灑",一見便傾了心。婚後兩人相敬如賓,恩愛非常。

災禍

1957年,裕容齡寫的《清宮瑣記》出版,書中記錄了裕容齡在宮中的生活。1958年,其丈夫唐寶潮去世,當時正值特別時期。

反對派稱其《清宮瑣記》有不當文字,裕容齡又會跳舞接觸過"洋文化"等一系列罪名,裕容齡沒能逃過劫難,她雙腿被打斷,家被抄,只能待在馬廄裡生活。

這隻"東方蝴蝶"再也不能翩翩起舞,但是一個人的優雅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她晚年過得十分坎坷,但是她脊背挺直,依舊是那個高貴的東方舞蹈皇后。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由總理提名,裕容齡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在北京東皇城根南街有個小四合院,裕容齡晚年就在那裡度過。

雖然過的很是清苦,裕容齡也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她經常憶起以前的快樂時光,給前來拜訪的陌生人講述她以前的故事,還會講到她自己在清宮的舞蹈活動等,很少講起她的苦痛,裕容齡不喜歡抱怨,她對生活抱著樂觀的態度。

"我以為真正的美麗,是可以通過時間考驗的東西"。生活無情的打擊裕容齡,也沒掩蓋她那份真正的美麗。裕容齡被觀眾讚譽,稱其為東方的"蝴蝶舞后"。

1973年,裕容齡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九十一歲。這隻美麗的蝴蝶,永遠的離開了世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裕容齡懷著她的傲氣離開我們,將她飄逸美麗的舞姿留存於世間。幾年前,全國各地的舞蹈史學家一同聚在天津,為紀念裕容齡誕辰123周年,舉行"裕容齡舞蹈藝術論壇"。

一個人的美麗不拘於外表的豔麗,而更注重獨一的氣質。

裕容齡坎坷的人生,悽慘的晚年生活,並沒有讓這隻高貴的蝴蝶舞后屈服,她依舊昂著頭,挺著脊,繼續跳著她人生的舞蹈,華美而絢麗。

相關焦點

  • 舞蹈家裕容齡的一生:與太監相戀4年無果,晚年雙腿被打斷
    這其中,就包括中國近現代舞蹈史上第一個學習歐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國人——裕容齡。裕容齡學習舞蹈裕容齡出生於1889年,是清朝正白旗漢軍旗人,名副其實的貴族出身。她表演的《玫瑰與蝴蝶》、《水仙女》、《西班牙舞》等舞劇,廣受巴黎觀眾的歡迎,還被人們譽為「蝴蝶舞后」。回國入宮,遇見愛情1903年,裕容齡回國,入宮成為慈禧的御前女宮。她在宮中的3年時間裡,一直作為宮廷舞蹈家進行表演。
  • 裕容齡的坎坷一生:與太監談戀愛,被狀元拒婚,晚年雙腿被打斷
    可是在清朝有這樣一位格格,她卻與太監相戀。這樣不羈的愛情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裕容齡,她是清朝末代的格格,本該有著極具尊榮的一生,卻因為時代和性格最終走向了悲劇。生於清末貴族家庭,卻傾心舞蹈裕容齡出生在滿清的貴族家庭之中,她的父親裕庚是清朝著名的外交大臣。
  • 裕容齡:慈禧最寵的女官,與太監戀愛被狀元拒婚,晚年被打斷雙腿
    1895年,裕容齡的父親奉命前往日本出任駐日本公使,裕容齡和父親母親一塊去了。那一年裕容齡才7歲,在一次宴會上,一名日本名伶表演了一段舞蹈,動作優美,如夢似幻,給小小的裕容齡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她很喜歡,也想要學。
  • 慈禧御前女官裕容齡:曾與太監相戀4年,晚年雙腿被打斷在馬廄生活
    後來事情敗露,被裕的父親得知,其父勃然大怒,當朝格格怎能和一個小太監進行不倫之戀! 裕容齡心想這劉春霖也是聰明老實之人,也就同意了。但劉春霖卻自認出身寒門,不敢高攀,婉拒了裕容齡。一樁美事告吹,是為可惜。 後來裕容齡回憶起丈夫時說起他上馬下馬的姿態尤其瀟灑,一見便傾了心。婚後兩人相敬如賓,恩愛非常。
  • 裕容齡:中國芭蕾第一人,被狀元拒婚,晚年被打斷雙腿悲慘離世
    1902年,在浪漫之都法國巴黎的戲劇院裡,一個13歲的亞洲面孔小女孩在舞臺上表演了《希臘舞》、《玫瑰與蝴蝶》兩個節目,贏得了臺下觀眾的喝彩。這個13歲的小女孩名叫裕容齡,裕容齡出生貴族,父親裕庚官至太僕寺少卿,她的姐姐裕德齡現在比她出名。裕家祖先原本是漢人,本姓徐,後入旗。
  • 晚清第一美人裕容齡的一生:與太監相戀4年無果,晚年雙腿被打斷
    裕容齡出生於1886年,比姐姐裕德齡小三歲。對於裕容齡來說,舞蹈氛圍濃厚的巴黎簡直是一個天堂,更重要是她還有幾位接觸到了現代舞鼻祖祖伊莎多拉·鄧肯,成為了唯一曾親自向伊莎多拉·鄧肯學習過舞蹈的中國人。 鄧肯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進步的人。這些思想深深的影響了裕容齡,讓她立下了從事舞蹈事業的決心。進步飛快的裕容齡,在13歲便在巴黎公開登臺表演,被巴黎的觀眾譽為「蝴蝶舞后」。
  • 晚清第一美人裕容齡有多美?百年前的黑白老照片也難掩她天生麗質
    正白旗出身的漢人裕容齡,雖然地位不如溥儀,但英語能力一點都不差,她從小就出國求學,精通多種外語,因被慈禧寵愛而被稱為"公主"。出生於1889年,父親裕庚是清末官吏,因父親工作的原因,常年與姐姐裕德齡一起到國外求學,會幾種外語,也會西式禮節,因此與姐姐於1903年應召入宮。
  • 東方的「蝴蝶舞后」,被狀元拒婚,晚年自斷雙腿不失高貴本色
    裕容齡,晚清外交官裕庚的小女兒,由於父親的原因,從小隨父親在日本,法國生活,精通英文,法語,具有舞蹈天賦,是中國第一位現代舞開創人,第一個學習芭蕾舞的中國人。
  • 慈禧翻譯官裕容齡:被譽為蝴蝶舞后,與太監相戀,晚年的她有多美
    於是她上臺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其中她表演的有《玫瑰與蝴蝶》、《西班牙舞》等精彩舞蹈,受到了廣大巴黎人民的喜歡,並獲得了「蝴蝶舞后」的光榮稱號。情竇初開,卻又戛然而止。在裕容齡父親在外任職結束後,他們一家返回國內。隨後錦瑟年華的姐姐裕德齡和剛到及笄之年的裕容齡便開始了宮門之行,擔任慈禧翻譯官。
  • 慈禧最寵女官容齡:曾與太監相戀4年,晚年雙腿被打斷在馬廄生活
    中國第一位跳芭蕾舞的女性,被譽為「東方舞蹈皇后」,她還有一個特殊身份,為慈禧太后最寵愛女官,她就是裕容齡。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她曾經與小太監相戀4年,晚年被打斷雙腿,生活在馬廄當中。很多人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她的故事。
  • 「蝴蝶舞后」的坎坷人生:與太監相愛4年無果,晚年被打斷雙腿
    ——方幹《贈美人四首》裕容齡,東方的「蝴蝶舞后」,她的一生充滿傳奇。從舞蹈家到慈禧的御前女官,從與小太監相戀到與唐寶潮的結為夫婦,從早年的富貴家庭到晚年苟活馬廄,這樣充滿轉折的人生,就是裕容齡獨特的一生。裕容齡出身高貴,自己的父親是清朝重臣,常年負責外交工作。
  • 劉春霖中國最後一位狀元的書法
    圖/劉春霖小楷《心經》局部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1928年憤然辭官,在上海、北京以詩書自慰。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類書籍1萬餘冊,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書印有「劉春霖印」、「石雲鑑藏之章」、「石雲收藏」、「潤琴劉春霖」等。
  • 她是慈禧太后的御前宮女,才華樣貌出眾,跳起蝴蝶舞來像仙女!
    不少人都知道晚清時期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叫李蓮英,殊不知她還有一位御前宮女,此人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煉,樣貌出眾婀娜多姿,有人說她的顏值猶如仙女一般,跳起蝴蝶舞來更像天女下凡,那麼大家知道此女子是誰嗎?據說裕容齡長至十三歲後,就以獨特天賦與出色的舞蹈功底,開始到巴黎各地巡演去了,這期間她表演了不少類型的舞蹈劇,包括《水仙女》、《玫瑰蝴蝶》等等,因此還被法國人譽為東方的蝴蝶舞后。
  • 中狀元不久大清就亡了,狀元郎劉春霖在民國有怎樣的遭遇!
    科舉制度作為古代朝廷的一種選拔人才方式,打從隋朝開始,至光緒年間止,共產生了數百名狀元,而劉春霖就是這些人中的最後一人,被人稱作「第一人中的最後一人」。 1885年,13歲的劉春霖中貢生,然後進入保定蓮池書院學習,頗得院長吳汝綸賞識。1901年,28歲的劉春霖中舉人。 1904年,適逢慈禧太后70歲壽辰,設考恩科,和正科合併一起,因此錄取人數相對要多一些,共計錄取了270多名,劉春霖就是其中之一。在其後的殿試中,劉春霖一舉拔得頭籌,考中進士一甲第一名,成為了最後一名狀元。
  • 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本已名落孫山,因慈禧過生日而金榜題名
    1932年,60歲的劉春霖在風雨飄揚的時代裡,回望自己艱難坎坷又風光榮耀的一生,百感交集地寫下了《六十自述詩》,在詩中說道:「第一人中最後人,只今四海剩孤身。 平生競曲沂公志,忠直難稽宋代臣。」詩句慷慨悲涼,正如劉春霖過往那六十年的人生。
  • 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由誰欽點?是慈禧還是光緒?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是河北省肅寧縣北石寶村人叫劉春霖。我國的科舉制度肇基於隋,確定於唐,完備於宋。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考開始,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凡1282年間,歷代共選拔了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6名(有姓名記載的),最後一名狀元即是劉春霖,故稱其為「第一人中最後人」。但對於這位末科狀元由誰欽點,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由慈禧太后欽點,另一種說法是由光緒皇帝欽點。
  • 「東方蝴蝶舞后」容齡:慈禧最寵愛的女官,晚年卻被打斷雙腿
    光緒29年(1903年),一對曾留學法國的姐妹花,成為她的御前女官,這對姐妹就是裕德齡與裕容齡。從此,兩姐妹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6歲那年,裕容齡便隨家人到了日本,在父親的安排下,她跟隨老師學習了插花、音樂、舞蹈以及日本的禮儀。年幼的容齡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尤其是看到日本藝妓的舞蹈後更是痴迷到不行。
  • 清代狀元劉春霖,精選16幅立軸行書真跡欣賞,筆墨精美結字古厚
    清代狀元劉春霖精選16幅立軸行書真跡欣賞:書者介紹: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 劉春霖: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
    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 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類書籍1萬餘冊,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書印有「劉春霖印」、「石雲鑑藏之章」、「石雲收藏」、「潤琴劉春霖」等。
  • 中國古代無釐頭狀元如何煉成:靠摔跤當狀元
    縱觀歷史,中狀元這個事兒有的時候還得靠運氣。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封建社會裡,狀元是士人學子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理想。然而,如果知道了備受世人尊崇的狀元還可以這樣圈定的話,這可叫當時那些幾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