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眾/豐田/本田都要這麼做? 換標車背後的故事解讀

2020-12-12 易車網

易車原創  記得趙本山在小品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你以為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了嗎」 ,細細品來,這句話雖然話「糙」,但道理卻很直白,而且放在汽車行業非常應景,對汽車業來說,換標其實並不是個新概念,早些年大家非常熟悉的呆萌的雪佛蘭樂馳就是海外車型的換標版本,而隨著現在市面上新車越來越多,自然也有更多的車型加入到換標生產的行列,那麼車企為什麼要把一款車換個「馬甲」投入市場,這背後到底有些怎樣的考量呢?

鈴木啟悅重現江湖?或是歐尚新車

鈴木在2018年底已經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長安收購了鈴木所持的長安鈴木股份,成為長安汽車的全資子公司。雖然長安表示會繼續推進長安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經營,但在近兩年時間裡其並未有更新換代車型推出,看來以鈴木品牌推出新的車型已經不太可能。

歐尚版啟悅申報圖

2015款鈴木啟悅

最近網上流出了一款長安歐尚新車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其與2015款鈴木啟悅有著很高的相似性,細節如霧燈、輪轂造型等也基本一致,最大的差別是相比以往金屬飾條的中網,歐尚版本車型採用了燻黑設計,在整體運動屬性方面可能會有所提升。

其實對於這樣的做法我們也並不陌生,這就誠如之前日產和啟辰的關係,或者說在當下那個催生合資自主品牌的形勢下一種較常見到的現象,不同的是歐尚並非合資自主品牌,而是長安旗下的自主品牌,其誕生也是為了豐富長安旗下車型的產品矩陣,在產品類似的情況下形成細分市場的補充,以獲得更多的用戶群體。

網上流傳的維特拉換標版本效果圖

當然,除了歐尚版啟悅之外,長安鈴木的維特拉、驍途等或也將採用相同的方式,在維特拉的效果圖中,車輛整體基於現款維特拉打造而來,加入了部分長安的設計元素,最重要的是該設計圖中車標中均為空白,其是否會改用長安歐尚車標,確實也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歐尚來說,那麼將擁有鈴木技術的啟悅以貼標歐尚的方式獲得新生,一方面對於歐尚品牌的車型序列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另一方面長安也沒有違背當年會繼續推進鈴木在中國的經營的承諾,這個不僅是對於車型的經營,也可以是將鈴木在小型車方面的成熟技術以不一樣的載體進行延續,更好的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鈴木Across換標豐田RAV4?

不久前鈴木推出的一款緊湊級SUV——Across,新車將由鈴木汽車與豐田汽車共同打造,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換標版RAV4 PHEV」。

鈴木Across

鈴木Acros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RAV4的換標版

外觀方面,鈴木Across採用了諸多與豐田RAV4相似的元素,新車前臉設置了大尺寸蜂窩式六邊形前進氣格柵,配合狹長的類似迴旋鏢式造型的大燈組,看起來更加具有運動性,側面來看,一條向後逞上揚走勢的腰線在靠近C 柱處收尾,配合車門下方兩條交措設計的修飾線,完全可以看成沿襲自RAV4而來,車尾部分,鈴木Across採用了稜角分明的車燈造型,這點上與豐田RAV4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側面和尾部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不僅外觀長得像,動力方面鈴木Across同樣搭載的是豐田旗下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加電動機所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方面,將匹配E-CVT變速器,並配備智能電控四驅系統,官方給出的新車純電模式續航裡程為75km。

全球戰略組成 寶駿換標雪佛蘭

大宇Matiz

龐蒂亞克Matiz

雪佛蘭樂馳

改掛寶駿標的樂馳

其實要說起換標生產,通用汽車無疑有著更加成熟的經驗,早年間在國內曾經十分火爆的雪佛蘭SPARK樂馳來源於韓國大宇汽車旗下的Matiz,在美國則變成了掛龐蒂亞克標的Matiz,雪佛蘭科魯茲的原型車是大宇LACETTI,當年的景程在韓國則是掛大宇標的Tosca,而到了澳洲,則又搖身一變成為了掛霍頓標的Tosca。

而中國市場的別克君威GS,到了歐洲則化身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品牌的Insignia(英速亞),以及在澳洲售賣的霍頓 ZB Commodore等等,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但以前更多的是國外車型貼標國產,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轉變。

CN180S出口車型(寶駿510雪佛蘭版本)下線

近日,作為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發,首批寶駿510已經啟運南美,未來這款車型還將出口至非洲、中東等多個海外市場,而這並非上汽通用五菱的的第一次,寶駿530早已以全球車的的身份身份出口海外,7月初全球車寶駿530再次獲得中東市場新增訂單2045輛,不意外的的是寶駿510、530兩款車型出口版本掛的掛的也是雪佛蘭logo,在通用成熟的全球理念之下,寶駿車貼標雪佛蘭出口一方面符合通用的全球戰略利益,另一方面也代表了通用對於五菱及寶駿品質的認可。

大眾轉身電氣化 江淮大眾如何應對?

大眾對於中國市場的合作夥伴一直有意調整股比,在全面轉向電氣化之後這種需求變得更加迫切,而無論是南北大眾的哪一家而言,其佔據主導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此次通過控股江淮汽車,並將重點放在新能源車領域,一來是迎合其未來轉向電氣化的戰略大方向,二是通過在更大的話語權,更有利於推行自己的戰略,從而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即將推出的國產版本ID.4

迪斯曾說過2023年左右推江淮大眾版的MEB車型

2017年江淮大眾已經成立,按照此前計劃,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在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而為了與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純電動車型有所區別,江淮大眾或將推出低於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ID.3、ID.4等的車型,而根據此前大眾的「MEB Entry」項目來看,該項目計劃在2023年左右在歐洲推出ID.1等車型,結合迪斯此前說過的「將在2023年推出江淮大眾版的MEB產品」來看,似乎增加了ID.1、ID.2等車型在江淮大眾國產的可能性。

未來的「MEB Entry」項目車型定位或低於ID.3 不用大眾logo

江淮大眾很可能將入門級的「MEB Entry」項目冠以新的品牌,在入門級電動車市場與國產品牌展開競爭,當然不太可能是西雅特,或許是一個全新的品牌,這麼做也是一種貼牌生產,這種做法對於大眾的品牌價值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然這樣的做法在中國市場也已經早有先例。

江淮大眾思皓E40X借鑑了嘉悅X4的設計理念

江淮大眾思皓E50A與江淮iC5十分相近

而在目前這個階段,思皓品牌似乎仍是最佳選擇,本屆成都車展上,我們可以看到思皓E40X和E50A的身影,其中E40X借鑑了江淮嘉悅X4的設計,E50A更是與江淮純電動汽車iC5在設計上類似,全封閉式前臉設計表明其純電動車的身份;前保險槓區域採用誇張的折線設計,更富設計感。車輛尾部,層次分明,後保險兩側的開孔造型呼應了車頭的設計。

那麼看了上面的一些車企換標生產的案例,那麼車企換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考量呢?

共享技術 節省研發成本 提升盈利

眾所周知,車企的研發成本在整體的支出中佔到很大一部分,研發不僅僅限於技術,還有設計等方面,而源自同根的車型加上不同的品牌標識,並在設計方面加上為迎合品牌家族設計而進行的些許調整,將其放到不同的品牌之下,既可以豐富各自品牌的車型產品矩陣,也能夠節省相當一部分的產品研發成本,而通過品牌本身給予車型的賦能,可使得同平臺下的車型產品力得以更好的延伸,形成高低搭配等組合,並覆蓋更多的用戶區間,從而在一定給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盈利等等。

延長產品換代周期

東風日產全新第14代軒逸

軒逸經典的推出延長了13代軒逸的生命周期

啟辰R50是老款騏達換標後的延續

一個企業想要在發展中保持長期的競爭力,那麼產品力的提升就必不可少,因此不管是什麼樣的企業,對於車型的換代更新工作都是重中之重,我們縱觀一些比較經典、歷經多次換代的車型,可以看到,每一代車型都有著自己的換代周期,這個周期短則四五年,長期七八年,有些車型的換代周期甚至更長,這都不足為奇;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的迭代速度加快,消費者對於車輛的要求越來越高,車型的改款與換代頻率或許會更加頻繁,但車型換代並不意味著其已經完全不適用於當前市場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車型同堂銷售的現象,比如北京現代的伊蘭特、悅動、朗動,東風日產的軒逸、軒逸經典等車型。

除此之外,換個馬甲以另一種方式進入市場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延長車型的生命周期,即使換了品牌,比如日產與啟辰,但車還是熟悉的味道,買老款車型,對於不少預算不太充足的消費者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扶持新品牌

不少的企業,出於自身戰略發展的要求,會推出多品牌,通過品牌間不同的產品定位來強化品牌屬性,吸引不同的消費者,此前這種做法適用於歐美日的巨頭廠商,最近這些年來,隨著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有不少自主品牌推出高端品牌,符合現階段對於「品牌向上」的號召,有利於強化自己的品牌調性,這其中包括吉利與領克、長城與WEY、奇瑞與星途等等。

與此同時推出的一些定位較低的品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車型的產品力與性價比,並適度拉低整體的門檻,以此提升更多的市場份額,涵蓋更多的消費群體。

豐田與雷克薩斯旗下車型在技術方面有著很多的共通點

當然,我們前面也說過,這樣的做法並非自主品牌才有,豐田推出的雷克薩斯、本田推出的謳歌、日產推出的英菲尼迪,現代的捷尼賽斯等品牌,都歷經了初期比較艱難的發展過程,最終才有了現如今的知名度與品牌認可度。

車企的全球化戰略

通用是車企的全球化策略的代表

將同款車型懸掛不同品牌表示分別進入不同國家和市場,這麼做的目的是不必為單一市場投入巨資單獨研發,達到資源利用和配置的優化,這對於車企的全球戰略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在這點上我們上面提到的通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用藉助著旗下擁有多品牌的優勢,將旗下車型通過懸掛不同品牌標識投入不同市場中當地認可度高的品牌之中,比如中國市場對於別克、雪佛蘭品牌、韓國市場大宇品牌、澳洲當地霍頓品牌,歐洲的歐寶品牌等等,相比新品牌,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本土化」,並快速得到當地市場的認可,當然這樣的戰略做法與一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和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

從上面可以看出,車企在換標背後自然有著眾多的考慮,在一些方面與時下流行的「雙車戰略」也有著一定的共通性,比如有延展產品面的需求,降低研發成本、更好利用現有技術的考慮,有企業背後發展戰略的考量,更有利於品牌擴張,豐富品牌屬性和內容的夙願,當時換標等情況不知有利於企業層面的發展,對我們的消費者而言,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車型可供挑選,可以以更合適的價格買到心儀的車型,仔細想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換標雷克薩斯RX?小號漢蘭達?豐田全新Harrier即將國產
    豐田在中國市場已經擁有小型SUV C-HR、奕澤,緊湊型SUV RAV4榮放、威蘭達,7座中型SUV漢蘭達以及硬派SUV普拉多等車型,從產品分布來看,豐田在國內SUV市場的布局已經足夠精細了,但近些年來大五座SUV備受國內消費者青睞,像廣汽本田冠道、上汽大眾途觀L等車型都有著不錯的銷量,豐田也想在大五座SUV這個細分市場分一杯羹,於是就有了國產全新一代Harrier
  • 都說修不好的大眾開不壞的豐田,那為什麼的士都採用大眾?
    也不知豐田車到底有什麼好?還值得計程車都選它。是指豐田車哪怕機油增多、機油乳化也是屬於正常,不影響使用,所以才特別的高大上?這點其它品牌的任何車型全都做不到!比如本田和長安的部分車型就因為發動機機油增多而全部召回過,就是因為它們在發動機製造這塊不如豐田技術深厚,人家豐田車的機油增多就是屬於正常,本田車就是不正常,所以2017年和2019本田車在中國的銷量都已經超越了豐田,我也沒看懂其中的邏輯和聯繫。不過,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像亞洲龍車主的原話說的那樣:連機油增多都是屬於正常,對於豐田來說,所有的質量問題,都不是質量問題。
  • 國人都喜歡豐田車和本田車,那豐田,本田的老闆都開的什麼車?你可能...
    國人都喜歡豐田車和本田車,那豐田,本田的老闆都開的什麼車?你可能猜不到。豐田和本田兩家車企在國內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日系經典汽車品牌,同時也都是世界頂級的汽車品牌,在汽車行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巨頭企業,很多汽車文化就是從豐田本田開始的 ,而作為世界頂級車企的掌門人們開的什麼車自然式讓很多人非常的好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日產比本田和豐田差嗎?為什麼日產的銷量沒二田好?看完就明白了
    日產比本田和豐田差嗎?為什麼日產的銷量沒二田好?當年我去了三家本田兩家豐田還有日產大眾別克各一家 結果?本田 除了思域不行(方向盤擠腿)其他的都可以而且比其他廠家好 包括飛度 飛度頭部4指 傑德一拳,豐田 威馳fs可以(2指) 沒飛度那麼高 快頂頂棚了 卡羅拉不行 rav4可以但是不想買。
  • 豐田車到底哪裡好?為何該品牌在國內的銷量這麼高?
    引導:【丶平凡說車原創 豐田/大眾】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相比前幾年有著比較大的轉變,如今的豐田/本田在國內發展得非常順利,在過去的2019年,豐田/本田在國內的年度銷量都實現了大幅度增長但是,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在今後的今年當中,豐田/本田有很大概率在銷量上反超大眾,畢竟大眾去年在國內的年度銷量僅僅只有小幅度同比例增長,加上,今年上汽大眾在國內的銷量出現了同比例持續下滑,由此可見,大眾在國內的「統治力」沒有以前那麼強了。豐田車到底哪裡好?為何該品牌在國內的銷量這麼高?
  • 本田、豐田、福特、大眾、別克排檔次,誰應該是第一?
    有網友問到,本田、豐田、福特、大眾、別克,這五大品牌排檔次,誰應該是第一?下面就來看看內行人對這些品牌都是怎麼評價的吧。1.本田,它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汽車品牌之一,持有它的車企名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從名稱中就可以看出,該企業對於技術方面的執著,而本田品牌的車也是一樣,特別是那些製造預算相對有限的普通民用車型,通常都會把資源向發動機動力、底盤操控性那裡傾斜,相對的NVH控制方面就表現的差強人意了,所以在車友圈中對於本田一直有著「買發動機送車」這樣的調侃式評價。
  • 豐田,本田,別克,大眾,福特,誰的檔次更高?看完就知道了!
    豐田,本田,別克,大眾,福特,誰的檔次更高?看完就知道了!嚴格來說,這幾個品牌沒有哪一個更好一點,都是一個檔次的汽車,主要得看你喜歡哪個品牌?各個品牌都有它的優缺點,都是屬於家用品牌,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
  • 豐田全新LOGO!上崗30年的「牛頭」再次升級,網友:別攔著我退車
    豐田全新LOGO!上崗30年的「牛頭」再次升級,網友:別攔著我退車隨著汽車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我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但很多車主仍然會偏愛日系車,甚至在買第二輛車的時候還是會考慮日系車,日系車的吸引力為什麼這麼大呢?
  • 半懂車的買本田CR-V,不懂車的買大眾途嶽,真正懂車的20萬都買它
    而不懂車的買大眾途嶽,因為稍微懂車的人,相比品牌影響力和價格,他們會更加在乎發動機的性能和乘坐空間,畢竟SUV的車型和重量都要比轎車大很多,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就出現小馬拉車的情況,而大眾途嶽中低配車型依然是搭載可輸出150馬力的1.4T發動機,以及車長不到4米5。
  • 這車讓本田「大開眼界」!16.53萬,「老鷹」車標讓漢蘭達都失寵
    在國內的SUV市場中,豐田、大眾、本田可以說佔據著合資品牌的大部分銷量。如今的豐田榮放、霸道、大眾途觀L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是面對今天國內競爭更加激烈的汽車市場,各大廠家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車型來迎合消費者。
  • 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大眾邁騰,哪個保值率高?
    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大眾邁騰,哪一個保值多一些? 這三款車型新車銷售得都非常的不錯,但你要說哪款優惠最大,那麼無疑是邁騰車型了。但是高優惠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它的保值性比較差。畢竟新車都掉價了,你還指望二手車賣高價嗎?這是不可能的。
  • 都說「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為何大眾銷量卻完勝豐田?
    2020年,大眾汽車再一次蟬聯了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2020年,一汽大眾品牌累計銷量達1280377輛,上汽大眾全年累計銷量為1505505輛,其中包括了斯柯達的銷量, 但是無論如何,也要遙遙領先於豐田汽車全年180萬輛的銷量,都說「中國的大眾,世界的豐田」,為什麼大眾的銷量要比豐田高得多
  • 本田又成功了,滿油1021公裡,10月賣27580臺,豐田大眾都羨慕!
    隨著國產車的崛起,如今的合資車遭受到了不小的壓力衝擊,比如美系車、韓系車,它們旗下的別克、現代幾乎都採取了降價促銷的措施,這也讓不少想買合資車的朋友高興不已。不過,貌似對於德系、日系車的影響並不大,就拿當下最火爆的SUV車型來說,本田CR-V、日產逍客、大眾途嶽、豐田RAV4榮放等等,銷量幾乎都能夠破萬。
  • 換標後的大眾轎車,每月銷量僅有600輛,僅為曾經的十分之一不到
    日常我們見到的汽車,大眾汽車是最常見的汽車品牌,大眾汽車以底盤穩,駕駛感受好,耐造而深受大家喜愛,但是大眾汽車,在十萬級,拋開其大眾那個VW標誌外,配置,內飾與國產車,甚至韓系車都相差不少,所以很多人都說,很多人買的其實就是那個大眾標,那麼大眾標真的有那麼值錢嗎?
  • 本田再次放出黑豹,比大眾高爾夫有實力,全系搭1.5T!
    本田再一次放出黑豹,比大眾高爾夫更具實力,全系搭1.5T標配雙懸。各位,歡迎來到本期的「智慧小車匠」——本田汽車是日系知名汽車品牌,本田和豐田是這兩個「小車匠」最熟悉的品牌。一開始,小車匠知道豐田汽車是因為,豐田的經典越野車豐田漢蘭達,後來才對它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本田汽車則不同,它知道有這個汽車品牌並不是因為 SUV,而是因為它曾多次獲得月銷量冠軍,這款車就是本田最好的家用轎車本田思域。以前常常是轎車的月銷量排行榜冠軍,在國內一直很火。奧迪A3新車上市前,本田思域一直是國內緊湊型轎車市場中,最為熱門的合資車之一。
  • 「不懂車的選豐田,半懂車的選大眾」,懂車人的喜歡這3款
    那麼究竟該怎麼選一輛自己心儀的車呢?較早以前,坊間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不懂車的選豐田,半懂車的選大眾」。豐田大眾都是業界頭牌,選他們基本不會有錯。但是,真正懂車的人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懂車的人在選車時,除了考慮汽車的品牌之外,更多的會考慮車輛的口碑、銷量、性價比、保值率等等方面因素。因為豐田與大眾的車款儘管品質可靠,但他們也並非擅長每一個領域。
  • 像豐田皇冠那樣,有獨立車標的車有哪些?
    還有一件比較特別的是豐田格蘭維亞,也就是國產的金杯閣瑞斯,同樣有獨立的車標。金杯子車標的護框就是從這個車標上來的(估計當年也是為了便於換標)。許多國內車主花高價從日本或東南亞國家購買,現在國內也有仿製的。然而,豐田似乎已經放棄了這個車標,新一代 Granvia又重新回到了該品牌。
  • 豐田的9種車標,牛頭標鬼面標都有,認識五種已經很厲害了!
    可以說豐田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車企之一,相信很多人對它都非常熟悉,對於很多車友來說,豐田的車型比如凱美瑞、卡羅拉、皇冠等等,這些車名相信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什麼?你說百裡開外就能認出是不是豐田車,它們家的車標即使化成灰你都能認得?
  • 都說豐田車省油質量好,可為啥在國內賣不過大眾?
    對於有車的人來說,買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別是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汽車的價格也在持續下跌,車主們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自己喜歡的車型,這樣也非常有吸引力,在汽車的選擇上,現在的車型也越來越豐富,國內有德系的大眾,日本的豐田等都很受歡迎。
  • 先開本田INSPIRE,又換了大眾邁騰,誰檔次高,車主:差別明顯
    「日系常青樹」本田雅閣,外觀內飾皆是特點。注重生活品質的今天,購車需求正發生變化,準確找到自身特色是一個汽車品牌成功的墊腳石,正如INSPIRE和邁騰。今天我們請到修車師傅小楊,他算得上是老司機,還體驗過朋友的本田INSPIRE,不久前剛剛換了大眾邁騰,他1個月就行駛到1800公裡,大眾邁騰真值得我們選擇嗎?本田INSPIRE與大眾邁騰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