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滬打拼的他們幫河南老家出點子

2020-12-26 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河南需要創造更多能留住人才的就業機會

  人物名片

  姓名:梁佳星

  老家:許昌禹州市

  年齡:26歲

  現居住地:上海

  職業:外企職員

  90後梁佳星是一個愛笑的女生,在上海工作三年多。梁佳星的老家在許昌禹州,高考那年,她把志願填到了南方城市——珠海,讀的是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大學畢業後,梁佳星選擇了出國讀研。2017年,從英國回來後,她果斷去了上海就業,「我那時候就想去大城市,因為學的是金融行業,大城市好就業」。

  如今,梁佳星在上海一家外企就職,是該企業市場部的一名職員,她說,上海南北差異不像廣東那麼大,不管是食物還是就業機會,城市的包容性很強,很適合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備戰考研那段時間,她曾在鄭州生活了半年多,對於老家的發展,梁佳星也很關注。對標上海,梁佳星表示,她希望鄭州的公共運輸能再便捷點。「上海的有十多條,出行很方便,鄭州現在一共才三條地鐵線,鄭州人口多,交通出行方面可以再加加速。」

  此外,梁佳星還建議,鄭州可以多引進一些網際網路等當下熱門的、發展前景好的「高精尖」企業。她說,河南是考生大省,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而且很多人才是有回老家就業的打算的,應該多創造一些能留得住這些人才的就業機會。

  更注重增加高端人才和高端技術引進

  人物名片

  姓名:李慶輝

  老家:新鄉輝縣

  年齡:44歲

  現居住地:南京

  職業:企業高管

  撥通李慶輝的電話時,他正在趕往外地的高鐵上,手中的新材料研發項目又將開拓新的市場。電話中,提起自己開發的路液系列材料,他語速明顯加快:「南京的副市長都很感興趣,還幫我推銷呢!」

  生於河南輝縣的李慶輝,20年前跟隨一家外資企業到南京工作,幾年後他辭職創業開起了公司,主攻新材料開發。「沒想到一下就紮根在南京了。」李慶輝說,南京高等院校眾多,科技創新能力強,從科技轉化為產品的上下遊產業鏈比較齊全,這也是當初最吸引他的地方。

  當時,李慶輝註冊公司一路暢通,政府還幫忙提供場地給予便利,提供「一站式服務」。「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意識很強,政府和企業往往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11月18日上午,在長三角學習考察的河南黨政代表團離開上海趕赴南京,開啟「學習江蘇時間」。

  「幾天前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作為一個河南人,還是很振奮的。」李慶輝說,近些年來,河南的形象在不斷提升,經濟實力快速增長,「衝勁十足」。不過,他也坦言,大到全省,小到各城市,河南仍缺乏科技人才。「河南的高校少,科技基礎薄弱。」李慶輝說,河南應更注重增加高端人才和高端技術引進,把人口紅利提升為科技紅利。

  城市規劃不能只看短期效益要敢於爭先、做實事

  人物名片

  姓名:衣學領

  老家:駐馬店正陽縣

  年齡:66歲

  現居住地:蘇州

  職業:退休幹部

  儘管在蘇州已經定居生活了20年,衣學領說話仍帶著純正的駐馬店口音。如今已退休的衣學領,2003年從部隊轉業到蘇州任職,曾當了近10年的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局長。

  剛到蘇州時,衣學領就被蘇州精細的城市規劃所吸引。

  「提起蘇州,大家都會想到園林、刺繡,這些都需要很精細的手藝才能做到,就像大家現在經常說到的一個詞:工匠精神。」衣學領說,蘇州的城市特點,和蘇州人細膩包容溫和的性

  格特點有關,「做事很精緻,不粗糙,做就要做成一流水平。」如今,每年來蘇州的旅遊人數已超過一千萬。

  每年的清明節,衣學領都會回河南老家掃墓,其間,他也因為工作的緣故曾先後到過鄭州、鶴壁等地,「老家這幾年發展得很快」。

  提起鄭州,衣學領最先想到了鄭東新區,「空間布局很好,綠化、交通等基礎設施規劃合理。」在他看來,如果一個城市有明晰的規劃和執行力,那城市的建設就能落到實處,吸引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過去大家都會比較,說北方幹部和南方幹部的執政、做事風格不一樣,但河南這些年的變化是很明顯的。」衣學領說,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大家都會先注重它的生態環境,這背後,離不開政府的合理規劃、人員的趕超精神。「不能只看短期效益,一定要敢於爭先,做實事,一張藍圖繪到底。」

  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提升城市綠化

  人物名片

  姓名:汪暢

  老家:信陽

  年齡:31歲

  現居住地:杭州

  職業:青年創業者

  汪暢是信陽人,在鄭州上的大學。剛畢業時,汪暢就對做電商賣女裝很感興趣。2013年前後,他背起行囊去了杭州。

  「到了杭州後,我先去了那裡最大的服裝市場轉了轉,裡面的老闆知道我是開網店的後,就以批發的價格把衣服給我,最重要的是,還給了我『數據包』。」所謂「數據包」,就是店家邀請模特,拍攝照片,統一進行精修,然後免費提供給網店店主,

  這對剛接觸網店的人來說便利了不少。如今,汪暢有了自己的工廠、銷售渠道,還有許多裝飾公司主動聯繫他,生意好的時候,營業額一年能達到上千萬元。

  不過,在汪暢心裡,始終有著家鄉情結。他表示,鄭州有交通優勢,物流方便,如果有機會,他想把公司整體搬回來,或者在鄭州開分公司。

  除了期待,汪暢也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他說,杭州對剛開始創業的企業有很大的稅收優惠;綠化方面,杭州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大量的樹木,小區內、街道兩側幾乎全是綠植……所以,汪暢建議,鄭州在營商環境打造、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以多多學習杭州,城市環境好了,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當地發展。

  (本版採寫: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記者高鵬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在外打拼的鄉親們!最「中」河南有話給你說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返鄉創業的措施,建立健全了返鄉創業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通過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全省返鄉創業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9年全省新增返鄉創業25.67萬人,返鄉創業累計149.79萬人,帶動就業902.17萬人。「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帶動就業者」成為新時代河南農村一道靚麗風景。
  • 為何有的人在大城市打拼完後,還是會選擇回老家上班?只因這3點
    為何有的人在大城市打拼完後,還是會選擇回老家上班?只因這3點對於大城市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較嚮往的,畢竟大城市的環境比較好,整體也是比較繁華的,當你在這種環境下的時候,肯定是會增長自己很多見聞的。且一般來說,大城市的工作機會要大一些,人脈上的建立也更為廣闊一些。
  • 河南人一會去的廣州城中村,晚上生意火爆,白天安安靜靜
    河南作為中國人口大省,也一直是人口輸出大省,這些懷揣著黃金夢的河南人遠離家鄉,有的去江浙滬,有的去京津冀等地,不過選擇廣東的河南人最多,僅廣州一個城市就有300多萬河南人,在廣州成功打造了一個河南村--棠下,成為河南人的最愛。
  • 我在外打拼,每月4600元,知道妻子在老家的行蹤後,我絕望了
    01、我在外打拼,妻子卻在家糟蹋生活,對於人生,真沒了動力大毛老家在廣東韶關,16年前就跟隨父母來到廣州打工。雖然一直在流水線上工作,但初中肄業的他,也做到了車間三把手的位子,月薪4600,要是加下班,工資也能5000出個頭。
  • 「中國功夫」「老家河南」撩動了誰?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楊霄丁洋濤    「中國功夫」「老家河南」,究竟撩動了誰對河南的暢遊興致?其中,帶有清晰中國特色的「河南功夫遊」,在全球市場的持續升溫,催化了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遊客對來河南深度探訪的熱情。更有意思的是,竟有超四分之一訪豫遊客是獨自一人。    「老家河南」打動鄂陝滬「功夫中原」吸引日澳韓    河南不僅向全球輸出遊客,還吸引到海外遊客前來旅遊。
  • 河南交響樂團音樂會開啟「魅力中原老家河南」系列演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7月16日晚,作為「魅力中原老家河南」系列演出的啟幕演出,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旗下河南交響樂團的音樂家用美妙的音符,在河南藝術中心拉開了這場文化盛宴的序幕,吹響了加速河南文化演出市場復甦的「號角」。
  • 如何對外講好河南故事?系列歷史文化紀錄片《老家河南》向世界展現...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河南擁有深邃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河南,讓河南走向世界?1月8日,由香港衛視聯合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打造的系列歷史文化紀錄片《老家河南》在鄭州舉行開播儀式暨研討會。
  • 「十一」長假 老家河南為啥恁火_河南要聞_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央電視臺聚焦「老家河南」首播發稿31條,其中,央視《新聞聯播》7條。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對我省各地景區的特色活動進行聚焦報導近30篇……  縱觀全國數據,我省在這個長假交出的答卷令人欣喜。「老家河南」的強勁「復甦」和闊步向前的「身姿」展現出的是滿滿的自信。這份「自信」源於我省各級文旅部門謀劃在前,豐富文旅產品供給,線上線下聯動推廣營銷,有力地吸引了各地遊客,提振了假日消費。
  • 河南山東人口一樣多,河南考生是山東2倍,為何河南教育落後一截
    對河南來說,無論是比院校設置還是教育水平,亦或是升學率,都遠不及自己的鄰居河北和山東,按常理來講,河南每年輸出上百萬的考生,其中不乏清北浙復交等名校,但是無論是教師隊伍建設上,還是院校基礎設施上,河南的水平在全國實在是不能算得上前列,唯一一所「211」還因為省內競爭激烈導致在河南錄取分數線比外省還要高。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
    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大家動動手指便可以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暢遊我省沿黃地區的非遺世界。  飛針走線穿梭汴京八景、細泥紅陶手繪傳千年、以夢為馬為生活添香……記者點擊進入「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微信小程序,伴隨著這些富有詩意的詞彙,由開封汴繡、仰韶彩陶等非遺傳承人與時尚先鋒大師共同打造的非遺文創產品華麗地躍然眼前。
  • 喜迎「雙節」 南航最新彩繪飛機「老家河南」號正式亮相
    人民網鄭州9月30日電(黃莎)國慶、中秋雙節將至,9月30日上午,南航「老家河南」號彩繪飛機啟航儀式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舉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姜繼鼎廳長表示,今年以來,河南持續推動航空 旅遊融合發展,推出的「乘飛機遊河南免門票」等活動廣受遊客好評。此次,南方航空免費對河南文旅資源進行宣傳,為進一步支持河南旅遊市場復甦繁榮再做貢獻。據了解,南航「老家河南」號機身塗裝以河南洛陽「牡丹」為主題,融入「黃河」元素。
  • 恆大牽手鄭州 河南人許家印回老家圓造車夢
    1958年十月的一天,河南太康聚臺崗村一戶許姓農民家庭新添一名男丁,取名家印。和千千萬萬人的出生沒什麼不同,這一天沒有任何特殊的氣象徵兆、風雲突變,如果非要說出些特別之處,就是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許家多代單傳,許家印成為家中的獨子,家裡唯一的希望。
  • 中國南方航空「老家河南」號彩繪飛機 啟航儀式圓滿舉行
    「老家河南」號彩繪飛機啟航儀式。下一步將繼續擴大與南航的合作,推進河南文旅宣傳品、形象宣傳片進航班,將河南旅遊植入南方航空,繼續推廣航空+旅遊宣傳模式,把南航機票、景區門票和酒店綁定,讓更多南航乘客到河南體驗品味老家河南、忠勇河南、厚道河南、奮鬥河南、紅色河南、大美河南、出彩河南。
  • 建業隊中性名候選:「只有河南、河南老家」竟在列
    中國足協要求球隊改為中性名,像已使用多年的「河南建業」,也不得不改名了。 1河南新中原;2河南航海;3河南老家;4鄭州航空港;5鄭州天地之中;6鄭州中嶽嵩山;7河南只有河南;8河南中原競技;9河南大中原;10河南軒轅。
  • 魔都打拼的滋味,你懂,河南拉麵也懂
    *魔都食鑑局 每個在上海奮鬥過的人談起河南拉麵,都會心照不宣地會心一笑,並且在腦海裡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 等待這批人學成之後,他們又投入了新一輪的創業中。
  • 最近很火的「江浙滬」穿搭,到底什麼鬼?
    最近,想必大家都常常聽到一個詞——「江浙滬穿搭」,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江浙滬穿搭」是啥?所有的衣服都包郵嗎?實際上,「江浙滬穿搭」這個標籤,最早是從抖音上火起來的,其實說的就是一種穿搭風格,因為強調明晃晃的奢侈品大牌的疊加,還被調侃為「人上人穿搭」,玩出了不少有趣的梗。
  • 許家印回河南老家一個月後,捐資3億興建的新高中已破土動工
    原標題:許家印回河南老家一個月後,捐資3億興建的新高中已破土動工「許總一走,這裡就開始破土動工了。」1月10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家印中學校長宋傳昌指著家印中學對面一片三百多畝的施工工地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就是12月中旬許總回鄉時決定興建的新高中,可以招收5000名學生。許總在這個項目上捐資3億元。 」
  • 老家河南,一個來了都說 「中」 的地方!
    1 老家河南,華夏兒女的心靈故鄉 老家河南是華夏兒女生生不息的歷史源頭,是我們共同的心靈故鄉和精神家園。 這裡是華夏民族的主要發祥地。
  • 23歲小夥來杭打拼5年音訊全無!只以為「工作忙,過得還行」,老爸...
    5年前,23歲的小夥子阿偉從衢州老家隻身來杭打拼,從一個精神小夥變成了頭髮蓬亂、衣著邋遢的流浪漢。連親生老爸都差點認不出。 7月28日,阿偉面對民警,終於開始訴說自己的經歷。離阿偉僅幾步的地方,父親和堂伯父早已淚溼眼眶。
  • 合肥三章|從中國最大縣城到今日霸都,合肥憑啥讓江浙滬刮目相看
    相反,中科大早先接觸的湖北、河南和江西對此都不是太積極。湖北說,「沙市已經有中科院五七幹校了,沒有合適的地方給你們了。」江西更是直接拒絕了。河南的南陽則表示,「南陽土地有的是,三千畝五千畝沒問題,但我們南陽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